第273章 寝宫夜问

第273章 寝宫夜问

“赵中更,此番你在楚国之事,做的很好。大王很是高兴。”

前往秦王寝宫的路上,赵高笑着开口。

“此事非只赵佗一人之功,亦是大王信任。”

赵佗忙谦逊一声,将功劳往秦王身上推,当然他也不会忘记赵高,又一脸郑重的对赵高拱手道:“宫中之事,皆赖赵君相护,赵佗感激万分,能与赵君相识,是赵佗之幸矣。”

赵高在秦王政面前为他美言的事情,赵佗并不是很清楚,但在此之前,赵高确实为他提供了一些消息。

比如伐楚之前,传来的那封“国之栋梁,方能配大王之女”的帛书。

赵高,有心了。

赵佗有时候甚至觉得,这位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以“指鹿为马”出名的赵高,也不是那么坏,甚至单对他一个人来说还是挺好的。

但人的名树的影,历史上发生的事情,给赵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所以他还是留了心眼,虽然与赵高交好,内心深处却不会放下警惕。

赵高却不知眼前少年的心思,他见赵佗话语间对他充满尊敬,不由微微点头。

此子,知道自己在帮他就好。

赵高作为秦王政宠信的心腹,虽然权力不大,但常有倾听秦王政话语的机会,知道大王对这位少年十分的宠爱,再加上赵佗也确实很有能力,未来必会飞黄腾达,有着无尽的潜力。

赵高之前的作为,除了是为了报答赵佗的救命之恩外,也未尝没有和其交好,引为臂助的想法。

有潜力的盟友,谁也不会嫌多。

现在不交好,等赵佗彻底起飞,成为一方大将或是朝中重臣的时候,可就不好结交了。

想到此,赵高和颜悦色道:“你我同为赵氏,勿要再如此客套。若是你不嫌弃我出身卑贱,愿与我相交,咱们当可更加亲近亲近。”

赵佗一怔,见赵高正目光灼灼的看着自己,就知道对方心意。

都提到了同为赵氏。

还有其他意思吗?

赵佗略一犹豫,向着眼前的中年男子拱手道:“既如此,那我便斗胆呼赵君一声兄长。”

赵高眼中闪过一抹喜色,果然是个聪慧少年,不由捉住赵佗双手,唤了一声:“贤弟。”

两人的关系,越发紧密起来。

“我观大王之意,或是要问熊启之事,贤弟可早做准备。”

作为兄长的赵高,送上了第一份礼物。

赵佗心中一动,面上则对赵高相谢:“多谢兄长告知,小弟感激不尽。”

“既为兄弟,便勿要如此客套。日后无人时,你我自当以兄弟相称。”

赵高微微一笑,见远处有一队巡逻的中郎走来,放开了赵佗的手。

两人一前一后,往大王寝宫而去。

到得宫前,赵高向着宫中王者复命完毕,拱手告退。

离去前,还不忘对赵佗露出一个温和的笑。

赵佗站在秦王寝宫门口,整理好衣冠,脱下鞋履,走了进去。

“臣赵佗,拜见大王。”

赵佗走入屋中,对着床榻上的人影下拜。

“嗯,起来吧。”

平淡的声音自榻上传来。

赵佗忙起身相视。

只见这秦王寝宫颇为宽敞,地面上铺着青灰色玄鸟砖,梁柱雄壮,上饰金纹,颇有肃穆之象。

但这屋内陈设却十分简单,少有无用的装饰和摆件,唯有一个木案上堆满了简牍。

秦王政,已经换去刚才宴饮时穿在身上的珠旈冕服,只着了一身轻巧舒适的燕服躺在榻上,手里还捧着一卷简牍,正借着烛光阅读。

赵佗眨眨眼,这政哥可真是个工作狂啊。

宴饮完毕,秦王先走。他从大殿到这里要一点时间吧,换衣服又要一点时间吧,再到赵佗奉命走来,这中间的时间恐怕剩不了多少,

就这样,他还要在榻上阅读简牍,也不怕累着。

而且光线这么不好,还看竹简,眼睛撑得住吗?

赵佗心中吐槽,面上却保持着恭敬,垂手侍立。

很快,秦王政将竹简扔下,舒服的伸了个懒腰,这才向赵佗望来。

“你可知我找你何事?”

秦王政开口,面容很平静。

赵佗摇头道:“臣不知,猜想大王或是想听臣讲楚地的故事?”

秦王政哑然失笑。

“你这小子,寡人难道就为了听你讲故事,特地唤你深夜入宫不成?你还是把你那些故事留给其他人听吧。”

赵佗尴尬一笑,那个“其他人”,他是清楚的。

不过秦王政这一笑,倒是让刚才严肃的氛围轻松了不少。

他坐起来,沉声相问:“寡人召你前来,是要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不弄清楚,寡人彻夜难眠。”

“你……是如何知道熊启会背叛?”

赵佗深吸口气,果然是这个问题,看来李信回咸阳后,将当初的事情一五一十的禀告给大王了。

因为赵高早有提醒,赵佗毫无犹豫,开口道:“因为臣认为熊启作为一个楚国公子,或许会坐视楚国灭亡,但绝不会亲手去将其毁灭。他主动请求去淮阳坐镇,联络楚国贵族,欲要覆灭楚国,这不符合常理。”

秦王政淡漠道:“他虽有楚王血脉,但也有秦国王族血脉,更是从小生在秦地,为我秦相十年,你为何会认为他一直将自己当做是楚国公子,而非我秦国的昌平君?”

赵佗抬起头,昂首道:“因为扶苏公子。”

“扶苏?”

秦王政愣了下。

赵佗回道:“臣与公子见过数面,见公子常身着楚服,谈论楚国帛画诗歌,观其模样,似被楚国文化侵染甚深。而据臣了解,公子似乎与咸阳的那两个楚人走的甚近。”

赵佗点到为止,没有继续说下去。

他心里对扶苏默默说了声对不起,为了解释他为什么知道昌平君会叛乱的事情,只能找这些借口来进行遮掩了。

不过这也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不管赵佗说不说都不会有什么影响。

秦王政眯起眼睛。

扶苏被昌平君和昌文君影响的事情,他很清楚,甚至还为此大发雷霆,训诫了扶苏好几次。

只是,他却一直没有在熊启和昌文君身上多想。

特别是熊启。

是了,他虽生在秦国,长在秦国,为秦相十年,却一直没有放弃那些楚人的东西。

楚服、帛画、楚人的诗歌……

如果他的内心没有认同自己是楚人,那为什么还要接触楚人的东西,并且用这些来影响他秦王政的儿子。

熊启一直认为自己是楚国的公子。

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会主动去毁灭自己所认同的那个祖国?

他主动前往淮阳,定是另有图谋。

只是。

秦王政盯着赵佗,他觉得这理由还不够。

这种怀疑,不足以让赵佗在平舆冒着风险去劝说李信,因为如果他判断错误的话,诬陷昌平君的代价会很大。

赵佗心知肚明,立刻抛出了第二个理由。

“臣昔日伐燕归来,受命为中郎时,曾被熊启邀入府中……”

赵佗开始侃侃而谈,说他在熊启府里见到了许多楚人的东西,从而加深怀疑。更加重要的,则是熊启曾经向他逼问过公输之术。

“熊启曾逼问臣,是否有可以防御巨砲之术,若是献给他,可以为臣请功拜爵……”

赵佗说话真假掺半,将熊启当时的威逼描述的栩栩如生,反正当时在场的就只有他们两人。

熊启如今远在楚国,不管赵佗怎么说话,他都无法辩驳。

“嗯。”

秦王政微微颔首,按赵佗所说,熊启在离开前往淮阳的时候,还向他逼问防御巨砲和制造其他军争器械的技术,行为确实可疑。

赵佗眼见秦王政已经相信,就再加上最后一个筹码。

“昔日李将军之策,军中众将尽数反对,就连蒙武将军亦是直言劝阻,而唯有他熊启不发一言,甚至有赞成之意。以熊启为秦相十年的经验,定能看出李将军此策的不妥,但他如此表现……”

“臣并非肯定熊启有背叛之意,只是李将军之策太过凶险,容不得出一点差错,万一熊启背叛,那可就是覆军杀将,折损我秦国数万将士的危险啊。所以臣才冒着风险,斗胆劝谏。”

赵佗说到最后,已是声音低沉,颇有哀伤之意。

如果李信当初在平舆听他的话,改变作战策略,那就不会在下蔡附近被项燕堵住,伐楚之战不说能赢,但至少不会输得那么惨。

那可是数万条人命啊。

秦王政默默点头,已经明白了赵佗的话。

从扶苏的穿着喜好,熊启府中的楚国事物,推理出熊启身在秦国心却向着楚国。

再从熊启主动请命前往淮阳,再到他离去前逼问赵佗防御巨砲之术,以及在淮阳赞成李信的策略。

一个个无关紧要的事情,联系起来,就让赵佗在其中嗅到了危险的味道。

“此子很是聪慧。”

秦王政心中赞了一声,转而又想到。

如果李信听了他的话,那还有这种大败吗?

或许也会败吧,毕竟熊启担任的职务太重要了,只要他一反,蒙武大军断掉补给,必定回师攻打淮阳,而项城中的楚军就可趁势尾随追击。

在缺乏粮草补给的情况下,秦军根本赢不了。

“熊启……寡人甚恨此贼!”

秦王政怒容满面,猛地一拍床榻,低吼道:“熊启背叛寡人,以为蒙武、李信皆败,寡人就拿他没办法了?”

“他小看了寡人,也小看了秦国!”

“他以阴谋背叛,败了我秦国二十万大军又如何?”

“我秦国之大,秦国之强,区区二十万罢了!损了二十万,寡人还有四十万,还有六十万,还有满国百万持戟披甲之士!”

说到此处,秦王政冷笑道:“春耕之后,寡人将以王翦为将,倾举国之兵而出,必灭荆楚。”

“熊启叛秦,为寡人仇雠,寡人亦要让他死!”

听到这话,饶是赵佗早有准备,亦不由神色惊讶。

这也太快了吧。

李信伐楚,是去年秋收后出的兵,然后在冬日战败。

如今是仲春时节,离秦国各地的春耕结束只差两三个月。

意思是离王翦伐楚的时间,绝不会超过三个月!

秦王政的怒火。

只能忍耐这么久。

他迫不及待想要复仇,覆灭楚国,擒杀叛贼。

赵佗心思转动。

相比于李信伐楚的惨败。

此番老将王翦出马,只能用一个字形容。

稳!

赵佗再不迟疑,立刻朗声开口。

“臣愿为王先驱,随王将军出征荆楚,擒杀熊启,以复王仇!”

秦王政颔首。

“善。”

感谢书友给我一把剑的盟主打赏,后续会加10更回报,谢谢认可和支持。

之前请假1天说还4更,已在23号全部加更完毕。现在只欠两位盟主的20更了。

明日会三更,后续还是按惯例每3天加1更,直到补齐(手速有限,只能做到这种程度了,做不到的事情不乱说)。

感谢书友昆临远山、23圡狗边路、都天大法主、Mikaziki的打赏,以及各位书友的投票支持,谢谢!

按《资治通鉴》,李信伐楚和秦王强起王翦都被系在秦王政二十二年,是同一年发生的事情,时间很近。本书中在前一年,关中依靠沤肥大丰收,有足够的粮草支持秦王在春耕后发动这一战。

(本章完)

第290章 时代变了第775章 自强第438章 吾会出手第352章 蒙恬校尉第742章 从军第430章 左骨都侯第94章 臂膀第642章 潜龙公子第490章 改变皇帝第576章 渔翁头曼第451章 城濮旧地第298章 李由练兵第490章 改变皇帝第693章 回家第437章 迷惑齐国第624章 始皇乱政第621章 复征西南第137章 烧粮第667章 李由为郎第410章 赵佗赐氏第214章 李信策第509章 朕的金人第196章 骄心第218章 上蔡第590章 连环套路第294章 楚军利器第452章 古之军礼第564章 战后处置第812章 义士第291章 义与不义第262章 冲阵夺旗第614章 满朝谄媚第553章 沉没成本第4章 荆轲第315章 郦生使齐第827章 回都第101章 虎符第106章 兄妹第163章 军令第16章 甘罗第377章 无约立约第512章 皇帝警告第662章 寻仙不如修仙第217章 淮阳第455章 技击之士第649章 秦皇封禅第422章 以强凌弱第673章 以势压人第408章 修改秦律第443章 秦军云集第163章 军令第141章 小黄第573章 秦宫决策第489章 诸夏一家第383章 刘项潜龙第657章 徐巿献兽第417章 刺杀赵佗第555章 猎捕翕侯第292章 灭楚之策第583章 秦匈交易第718章 三十年第406章 欺以其方第92章 上架感言第700章 勾引第445章 灭齐之策第728章 战略第245章 降计第86章 教导第783章 组队第804章 前奏第298章 李由练兵第828章 帝迎第634章 君侯有疾第656章 齐地八神第491章 公子胡亥第168章 五大夫第631章 皇帝赐药第89章 截击第414章 燕王归来第779章 阵战第750章 内斗第332章 另立新王第765章 诱蛟第336章 天佑吾也第793章 平瓯第829章 列侯第77章 散郁第546章 秦军出塞第371章 大王钦定第839章 四年第594章 匈奴勇士第88章 大泽第591章 半渡而击第516章 信口雌黄第314章 将军可欲灭齐第517章 印刷配纸第382章 何故发笑第508章 赵佗铸币第359章 兵进淮阴第607章 皇帝西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