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墨守

“吴叔,快帮我抬一手。”

吴广刚把面前的石头垒好成堆,就听到旁边叫瓜做的民夫在叫唤。

他应了一声,走过去帮对方抬着装满铁蒺藜的筐,放到城墙上墨者划定好的,专门放置铁蒺藜的位置。

“哎哟母耶,这干了一天,真累死乃公了。”

瓜累的叫了一声,正要坐下休息,但屁股刚挨地,他就发出杀猪般的惨叫,一个身子直接蹦了起来。

“痛!痛死乃公矣!”

“扎到我后门了!”

吴广看到瓜的屁股上正扎了一个不知何时掉落在地上的铁蒺藜,忙伸手帮瓜抠了出来。

那凄惨的叫声,将城墙上忙碌的众多楚人的目光吸引了过来。

“你们叫嚷什么,还不快干活!”

负责看守的楚卒走过来,呵斥道:“不把城防弄好,等到那些秦人过来,你们脑袋全都要被砍掉!”

吴广和瓜连忙求饶告罪。

两人又加入忙碌布置城防的工作,按照墨者和楚卒的指示,搬运各种守城物资放到相应的地点。

一番忙碌后,终于在吃饭的时候,两人才有一点时间休息,靠着城墙聊起了天。

“吴叔啊,你说咱们做的这些真有用吗?我听说这一次南下的秦军可是有好几十万呢,这几十万是多少啊?有没有咱阳夏的楚军多呢?”

瓜眨了眨眼,作为贫苦出身的他,并不知道几十万到底是什么概念,对他来说数量只要超过手指和脚趾后,他就掰扯不清了。

吴广默默塞了一把干饭进嘴,牙齿摩擦间咬的“咯咯”响。

他虽然被称作“吴叔”,实则刚成年不久,颌下还是光溜溜一片,没几根胡须。

之所以被称作“叔”,不过是他吴广的字罢了。

吴广本是阳夏吴氏一族的一员,虽是旁支,但也家有余财,能供他识字学文,日子过得还行。

只是随着秦楚交战,阳夏遭遇波及,兵祸连连,让吴氏家道中落。

如今秦军来袭,阳夏守将逢侯仪征召城中楚人辅助守城,吴广也在其中行列。

他抬头,看了一眼城墙上堆满的东西。

按照那些墨者的指示,城墙上每隔数步就要摆放一筐铁蒺藜,每隔两步便要堆积石头。

一堆石头至少也要一百块以上,用以下投,砸击敌人。

每两步还要放置连梃,长斧、长椎各一件,数步内还要设一木弩,其射程要保证在五十步以上。

除此外,城墙上还有各种守城利器,如渠谵、藉车、行栈、行楼、到、颉皋、距、飞冲……

当然,最吓人的守城器械还是墨家专门弄出来的连弩机。

这种连弩车,是用大小一尺见方的木材所做,两根车轴,三个轮子,轮子装在车箱当中,车箱上下两个,高度为八尺。弩床则用大小一围五寸的木料所制造,床重一百二十斤。

上面还装有一种瞄准仪,有出入时可以上下伸缩调整。

这种连弩车能射出长十尺的大箭,一次能射出六十支之多,杀伤力非常骇人。

这般恐怖的战争机器,完全不是血肉之躯能够抵挡。不过这种物件数量不多,而且需要十个人才能操作使用。 www▪ тт kán▪ ¢O

除了城墙上的防御设施外,吴广偶尔将头伸过女墙,能看到城下正有无数楚卒和民夫正在开挖一条极深的沟渠,并在里面插上竹箭木箭,尖尖朝上,看上去就肉疼。

而在城墙底下,每五步还会安插五百根钩爪剑刃,将尖端磨利,捆插坚实,上面覆盖着茅草,只要有攻城的秦卒踩上去,那感觉更是让人痛不欲生。

相比于这些防御设施,吴广还听说按照这些墨子的守城之法,不仅是城中楚卒,就连黔首庶民也得上城守御。

每五十步的城墙,要安排男子十人,成年女子二十人,老小者十人,再加上战卒六十人,共计上百人之多。

如此防御之法严密无比,可称作铜墙铁壁,吴广看在眼中也不由啧啧称奇。

只是,一想到那几十万的秦军正在南下,吴广又不由打了个寒颤。

不同于瓜的无知不识数,受过教育的吴广很清楚几十万大军意味着什么。

他偷眼瞅了瞅,远处正陪着楚将逢侯仪巡视布防情况的粗裘老者和其弟子。

那些是前来相助楚军守城的南方之墨。

吴广脑海里冒出的却是他家道尚未中落时,随父亲驾车赶路,曾看到前方的道路上,一只高举着双臂,意图抵挡滚滚车轮的螳螂。

“螳臂当车,碾为尘土矣。”

……

“邓陵先生,墨家守御之术果真精妙绝伦,有汝等墨者相助,吾定能将秦军拒之于外。”

逢侯仪很高兴,果然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若是他自己守城,最多也就准备一些守城的礌石巨木,哪有墨家这般专业,给你安排的妥妥当当,光是看看城下那一排排闪着光的尖利钩爪,就让他心中安定。

但此次入城的楚墨首领邓陵子,却神色沉重,摇头道:“我听说秦军手中有昔日公输子所留巨砲秘术,可以造出能射出百斤巨石的器械。有此巨砲,阳夏小城恐怕难挡啊。”

“夫子何必长秦人士气,依我看什么公输子秘术,不过秦人吹嘘罢了。若真有此术,为何去岁他秦军连一个项城都拿不下,反遭大败而回,呵呵。”

邓陵子身侧,名为白棐的青年墨者笑起来。

他们去年在秦楚交战时,恰好去了齐国,应彼处齐墨之邀来往,并没有参与进秦楚之战,更没有见到秦人的巨砲秘术。

以白棐的想法,连他墨家都造不出发射百斤巨石的东西,那早死了两百年的公输般怎么可能有这种机关术留下。

而且就算留下,又能如何?

白棐自傲道:“吾等御城之法,皆按照子墨子所留《墨经》而置,乃是当世一等一的守城妙术。”

“昔日那公输般与子墨子相攻。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般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般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以此观之,吾墨家之法当是公输一脉的克星,什么巨砲,不过秦人吹嘘之物。”

一旁的逢侯仪点头称是,心里却另有想法。

作为楚军将领,他自是知道秦军巨砲的威力,之所以去岁没有攻下项城,不过是因为项乃大城,城坚墙厚,远非阳夏能比,更别说里面屯了项渠的数万大军,故而才能坚守不下。

饶是如此,项城的城墙也几乎被巨砲轰塌,如果没有公子启的反叛,恐怕再过几天,蒙武就能打下项城。

所以逢侯仪一开始就很清楚,哪怕有墨者相助,他也绝不可能守住此城的。

他心中所想,不过是“借着这群墨者的守城法扛过几日,再弃城逃遁,到了陈郢,也可说他逢侯仪是力战而退,有了这个借口,想来不会受到军法处置。”

听到弟子的话,邓陵子却是摇着头,他并不认为巨砲之言为虚,更何况就算秦军的先锋用巨砲攻不破他们的防御,那更后方的几十万秦军呢?

他们此行,本就无生路可言。

但邓陵子还是带着麾下的弟子来了,带着南方之墨最后的墨者,义无反顾的来了。

只因为,他们的心中以绝对的“义”和“信”为先,为了心中理念,哪怕上刀山下火海也绝不会退缩一步。

他们是最后一支继承了“兼爱非攻”理念的人。

也是子墨子“最后的传人”。

他们游走于列国之间,阻止大国欺凌小国,来往于集市之中,帮助弱者对抗强者。

他们永远只会站在弱者的身旁,为其助力!

如今秦国伐楚,以强凌弱,他们自然要挺身而出,为了心中的“义”而阻止。

纵死而无悔。

这就是他们所信守的属于自己的道义!

就在这时候,城墙上突然响起了一阵阵惊呼声,无数楚人尖叫起来。

邓陵子举目看去。

白棐抬头望去。

就连靠着城墙休息的吴广也忙站起来,趴在墙垛上,往外眺望,待到看清时,他顿时紧张的身体僵硬发紧。

他看到。

远方的大地上,玄黑色的旗帜迎风飘扬,一面接一面,旗帜下身着黑甲的秦卒排成整齐的阵列,在鼓声中迈着一致的步伐走来,黑压压一片,就像是一条黑色的长蛇正蜿蜒着自北方而来。

那长蛇的口中、身体上还有无数戈矛剑戟组成的獠牙尖刺,刺目耀眼,十分骇人。

两侧,更有无数威武的战车、骑兵在奔驰着。

车轮滚滚之声,马蹄迈动之音,如同雷声轰隆,震人耳目。

秦军,来了!

晚上还有一更,会有点迟

《庄子·天下》:南方之墨者,苦获、己齿、邓陵子之属,俱诵《墨经》,而倍谲不同,相谓别墨。

书中邓陵子非《庄子》中的邓陵子,设定上是其后代传人。

《通志·氏族略》:邓陵氏:芈姓。楚公子食邑邓陵,因氏焉。

文中墨家守城法,参考《墨子·备城门》《墨子·备高临》

第525章 祸水北引第27章 赎罪第429章 又杀一王第590章 连环套路第259章 泗水畔第179章 自信第614章 满朝谄媚第541章 沛地三杰第806章 刺樊第755章 全都要第654章 武功真身第220章 新思路第165章 民心第766章 血祭第198章 李户将第141章 小黄第58章 义兵论第379章 越王降第564章 战后处置第204章 刘季自刎第408章 修改秦律第468章 烹了郦生第72章 短兵第667章 李由为郎第472章 臣欲死战第809章 斩首第178章 戴氏第320章 楚将染病第642章 潜龙公子第289章 墨守第442章 齐有精锐第372章 江东之变第353章 赵佗高论第625章 昭王先例第375章 越王无友第512章 皇帝警告第102章 凯旋第300章 吃力不讨好第723章 核心第220章 新思路第245章 降计第710章 朝鲜第349章 夺爵升爵第771章 擒王第369章 楚国之殇第11章 此乃肉也第621章 复征西南第176章 菑县第64章 宋意第677章 自刭第112章 定策第672章 叛乱之火第398章 二世人选第178章 戴氏第550章 双靡翕侯第736章 策略第580章 浑身是胆第121章 李由第785章 散盟第420章 张良觉醒第829章 列侯第201章 尉缭第704章 貔貅第631章 皇帝赐药第521章 百越难征第805章 仪式第406章 欺以其方第697章 考校第813章 血仇第530章 火烧西南第721章 战将第101章 虎符第843章 权力第228章 车骑第812章 义士第360章 捕蝉之势第748章 越人第419章 代军尽殁第822章 余孽第338章 兵临楚都第107章 扶苏第771章 擒王第81章 质疑第595章 狼王抉择第325章 隘路七垒第499章 尚公主第696章 外孙第462章 赵佗要我第315章 郦生使齐第6章 驾车第579章 千里镜第41章 什长第830章 名与器第596章 奇计破秦第148章 俘虏第500章 少府赵佗第625章 昭王先例第418章 赵佗已死第502章 诱惑赵高第470章 舌战劝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