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黄金

第32章 黄金

后世常说秦军虎狼之师,上战场都要自备干粮和武器装备。

这话对,也不对。

很多年后从墓里挖出来的《黑夫家书》写道:“妈,你要给我寄钱了,顺便再送点夏天的衣服。如果家乡安陆的丝布便宜,你就在那边做好衣服寄过来,要是布的价格贵,你就直接寄钱吧,我自己买布做衣服穿。”

而他的兄弟惊则在另一封书信中写道:“妈,伱快给我寄钱和衣服来,最好给我寄五六百钱,布的话不能少于二丈五尺。我借了垣柏的钱,全花光了,要是再不寄钱来,即死矣。急急急!”

可见秦军上战场需要自备衣服鞋履,但武器和甲胄却不用自备,甚至不能自备。

因为作为战场厮杀之器,武器的质量和规格非常重要。

秦军的武器铸造流程秉承标准化原则,不管是尺寸还是形制都近乎一样。

《秦律·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亦必等。”

后世对秦俑坑中出土的箭镞的三个面放大20倍,发现同一个镞的三个面误差小于0.15毫米,不同镞的误差,小于0.2毫米,这样的精度标准在那个年代是非常可怕的。

每一件战场兵刃都秉承着“物勒工名”的流程铸造,武器上镌刻的铭文精准到铸造它的每一个工匠和每一级管理者身上,若是武器的质量出现问题,那可是要层层追责的。

更别说除剑之外,战场上使用的还有大量的戈、铍、矛,甚至是最为高端的弩箭,这些都是民间无法铸造,秦国官府也绝不可能任由流通的东西。

所以赵佗只需要在市场上买足衣服鞋履和一些干粮就够了,武器甲胄什么的并不需要他操心。

赵佗在路上找人问了前往集市的路,但不知道是咸阳的路太广,还是他脑袋里想着未来的规划,一时没注意,竟然走岔了路。

等到赵佗反应过来时,他已进入一条小巷中。

巷子不大,两边开着一扇扇小门,不时有男子带着神秘笑容进去。

没有男子进出的门户处,则站着一名名花枝招展的女子。

她们年龄不一,胖瘦不定,但无一例外的都打扮的很艳丽。

见赵佗走入巷中,一道道目光全都落到了他那英俊的脸庞。

准确的说,是他身上鼓鼓囊囊的包袱里。

“君子,到我这里来吧。”

“小君子,还是让阿姊来。”

……

一道道娇声呼唤在赵佗耳边响起,同时有女子已急不可耐,步出门来,伸手就抓向赵佗的手臂。

哪怕赵佗两世为人,陡然间也被这场面吓得小脸煞白。

没有犹豫,赵佗避开那一条条挥舞的雪白手臂,转身,撒腿就跑。

巷中,留下一声声叹息。

等到出了巷子,赵佗才反应过来,他刚刚应该是误入了女闾(lǘ)。

他摸了摸身上装满钱币的包袱,见没有出问题,这才松了口气。

“吓死人了。”

他此次蒙秦王相召来咸阳,把之前得到的赏金也带上了,想着顺路买东西。

毕竟秦法严格,普通庶民只能在乡里活动,不得随意走动。

想要进城逛街买东西,都得向里典打报告,走的地方越远,就得向越高级的官吏请求批准。得到批准后被发下相应的传符,才能出门。

赵佗若是不趁着来咸阳的机会把物品买足,以后就算有钱也找不到地方买。

他很快来到咸阳最热闹的集市处。

与后世的商业街沿街叫卖不同,秦国的市集有专门规划的场所。

集市除了大门外,周围有市墙环绕,将其封闭起来,并且有专门管理的官员。

咸阳,帝都所在,集市的规模很大。

走过有官吏站岗的市亭,进入市场大门,赵佗眼前豁然一亮。

一个个摊位上摆放着各种销售的物品,从古朴的陶碗、陶豆,到有着美丽花纹的各式漆器。再到平日家中使用的食案、木几、榻等家具,以及农业上少不了的犁、耒、耜、镢(jué)、臿(chā)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贩卖的农业用具,基本都是铁制。

当然,这偌大的集市中,自然少不了赵佗想要购置的衣物鞋履。

赵佗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梭,很快就找到了好几家卖衣物的摊位。

“君子,快来我这里看看,我这里的衣裳最好了。”

“君子,别听他胡说。我的衣服才是最好的,你看看这布,穿在身上不会硌的疼。”

“君子,看我这个绔,这个是我家小君亲手做的,穿着绝对舒服。”

……

商家们各展所长,想要做成赵佗这笔生意。

赵佗在每家摊位前都看了下,最后还是摇摇头离去。

并不是他怕被这些商贩宰。

《秦律·金布律》规定,市场上卖东西,只要价值超过一钱,就必须要在物品上用木签标上价格。类似于后世的价格标签,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而且这价格也不是乱标的,不会像后世那种标上三位数、四位数,动辄998、1888,然后各种大甩卖大清仓。一顿打折猛如虎,最后花了95。

市场有专门管理的吏员,若是发现有人哄抬价格,引起市场骚乱,当场就会将其拿下。

赵佗之所以不在这几个摊位买,最主要还是这几个摊位都是私人摆设,所卖的东西质量参差不齐,不算太好,而他想要买更贵,保暖效果更好的衣服。

赵佗很有钱!

多有钱?

可以说在平民阶层里,现在的赵佗就是大富豪的级别。

他之前告奸立功,除了赐爵三级外,更有大量金钱的奖赏。

金,十镒。

这是什么概念?

秦国认可的货币共有三等。

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名。

布为中币,长八尺宽二尺五寸的布可以换算成11钱。

铜钱则为下币,文曰半两。

黄金与铜钱如何换算?

黄金一两可折合为576铜钱。

而一镒等于24两。

所以一镒金就是13824钱。

赵佗手上的十镒金,换算下来就是138240钱!

这个数字,换成甲胄都能有上百套。

若是换成粮食……

赐金十镒不算多。

《史记·刺客列传》里秦王“赐夏无且黄金二百镒,曰:无且爱我。”

黄金与铜钱的比例参考《秦代货币思想略考》

一镒的换算有20两,24两等多种。

参考《试论战国秦汉黄金衡制的演变》定为24两。

原因有定制的商鞅是卫国人,卫国是24两,又与秦的铢两24进制相合。

最大的原因是秦皇强迫症,水德属6,24两是6的倍数

(本章完)

第655章 急不可耐第222章 南向第656章 齐地八神第820章 重用第450章 王离军候第331章 楚之龃龉第350章 楚王启第651章 麒麟降世第221章 选择第713章 日照第450章 王离军候第77章 散郁第187章 救援第780章 搏象第701章 张苍第127章 范义第841章 制度第303章 赵佗坠马第82章 开砲第518章 六月之间第569章 灭匈奇谋第612章 赵佗封侯第529章 骑兵至宝第331章 楚之龃龉第823章 覆灭第385章 幽灵徘徊第699章 储君第472章 臣欲死战第5章 刎颈第672章 叛乱之火第775章 自强第366章 秦楚决战第576章 渔翁头曼第20章 秦王第171章 治兵第679章 李兄第412章 臣荐李信第481章 六王伏辜第207章 右庶长第732章 喜讯第824章 黄石第771章 擒王第766章 血祭第555章 猎捕翕侯第296章 秦楚砲战第558章 胡人得镫第666章 鼎于何处第774章 喜信第321章 睢水骂战第504章 黑龙币第564章 战后处置第188章 大溃第631章 皇帝赐药第756章 野战曲第215章 家书第6章 驾车第842章 托孤第321章 睢水骂战第839章 四年第84章 破城第88章 大泽第220章 新思路第141章 小黄第190章 彭越之心第63章 孤信第164章 秦寇第469章 齐宫交锋第589章 头曼求婚第124章 楚国使者第676章 群羊第35章 袍泽第83章 甘棠第242章 以假代真第79章 墨者第384章 馈书韩信第145章 战城南第491章 公子胡亥第589章 头曼求婚第839章 四年第178章 戴氏第820章 重用第304章 田大司马第369章 楚国之殇第95章 赵高第278章 钟离归心第626章 收买民心第561章 马踏贺兰第68章 善后第705章 身毒第625章 昭王先例第650章 帝国危机第317章 重走丰沛第111章 辞相第186章 死战到底第300章 吃力不讨好第174章 桓军侯第189章 宁陵君第81章 质疑第270章 惊闻大胜第353章 赵佗高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