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景同妙计

“兄长,我军已发现秦人粮队,除去运粮的民夫外,约有五千秦军甲士护卫。其位置,距离前面的秦军主力约十余里左右。”

景驹走过来,将前方斥候探得的情报,禀给这支军队的主将景同。

“五千甲士啊,这数字和估计的差不多。”

景同颔首,面色平静。

绕道东阳的这路秦军偏师,有三万人左右,他景同手下的军力则只有一万人。如果正面硬拼,绝不会是秦军对手,但若是只想着突袭秦军的粮草,那还是颇有胜算的。

盖因行军打仗,必有一支由辅卒民夫组成的运粮军队跟在主力军团的后方,为大军提供所需的粮秣辎重。

又因为军队行军需要注重速度,押运粮秣的辅卒民夫效率又很低,行军速度是远远跟不上主力部队的,故而常会掉在后方,缓缓前行。

主力和后勤出现脱节,这就给了敌人袭击的机会。

“兄长,那羌瘣听说是多年老将,更别说王翦此贼老奸巨猾,定会对其有所嘱托。秦军绕道东阳,欲要袭击淮阴,肯定会想到我军会突袭他们的粮草押运,让秦军绝食而溃。对于此事又岂能没有防备?在这种情况下,秦军只用五千人守卫粮队,会不会有些少了?”

景驹皱眉,提出疑问。

看了眼自家兄弟郑重问询的模样,景同欣慰的点点头。

他这个弟弟景驹刚到弱冠之年,在秦军伐楚前,虽有习练兵书战策,但更多的时间还是用在游猎享乐上面。如今随着楚国濒临亡国,这平日只知玩乐的小子总算长大了,不仅带着景氏族人来投奔他,言行举止之间也有了一些贵族将军的模样。

弟弟长大了啊,假以时日,当成为楚国的未来。

景同笑着解释起来:“驹之所言,甚为谨慎。但秦军这样安排其实很合理。”

“东阳到淮阴三百余里,这般路途下,秦军粮秣全靠人力牛马转输,这支秦军偏师的兵力越多,所需的粮草辎重就越多,后方运送粮秣的规模就会越大,就更容易受到我军袭击。所以王翦这一次只派了三万人作为偏师。人数上是很合适的,这个人数不会给秦军的后勤运输造成大的负担。”

“而这三万秦军里面,前面有秦将羌瘣自带主力两万,后方则是五千甲士护送着数千民夫押送粮秣,这样的安排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后方护送的甲士再多一些,那前面的秦军可就显得力量不足,若我楚国尽起大军迎面来敌,他们反而不能抵挡。”

“另外,你可曾注意过秦军主力和后方的运粮秦军之间的距离?”

景驹眨了眨眼:“十余里。”

景同点头道:“然也。只有十余里的距离,远比正常行军时,主力大军和后勤运输的间隔距离要短。若是我军突袭秦人粮秣,前军主力收到警讯后,定会以战车骑兵先行返回支援。车骑的速度,片刻之间就能赶到,紧接着秦军步卒也将在半日之间回援。”

“所以你别看他护送粮草的只有五千甲士,但这五千人在短时间内足以抵挡我军袭击,等到前军回援,是绰绰有余的。所以羌瘣此人对此自有准备。”

景驹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兄长见识卓绝,是我不及。只是秦军如此安排,那我军想要袭其粮草,又该如何得手呢?”

“简单,派出一支兵马,引诱其主力追击便是。”

景同双眼闪着智慧的光芒,低语道:“我会派出一千人马先行赶到秦军主力的前方,对其进行挑衅,伐倒路边树木,刻上辱骂之语。”

“那羌瘣虽然是王翦帐下的老将,但其名声不显,从军多年也没听过有多少战绩,想来不说他是个无能之辈,也定是个平庸角色,纯靠着资历和他的蛮夷身份上位。此人被我军所辱,定然会当场大怒,率领秦军拼力追击我派出的这支佯攻之兵。”

“秦军主力加快速度,就会与后方的运粮部队拉开距离。这样一来,两者之间的距离一长,后方出现问题,前军就无法立刻回援。”

“届时,我再派人去毁坏秦军主力和后勤运粮部队之间的道路,在路上遍撒蒺藜,设下路障,让他们回援的速度更慢。这样一来,我军便可放心的吞下秦军粮队。”

“这一次,我不仅是要烧掉他们的粮草,我还要将这五千秦卒和那数千民夫一起屠戮!”

景驹惊叹不已,但又忍不住问道:“万一那羌瘣不上当又该如何?”

景同笑起来:“就算羌瘣不上当追击,那也无妨。我军在前方出现,定然会误导羌瘣,让他以为我楚军的主力就在前路,之所以派人引诱,是想要在前方伏击他。”

“到了那时候,再让人驱赶林中鸟兽,做出一些伏击的姿态,定然能让秦军感到惊惧。这样一来,羌瘣就会更加小心的探查前路,对于后方的粮队,就会出现疏忽。届时我军便可再找机会,一举袭破!

“兄长高见!”

景驹立刻叹服,道:“兄长此计,成则可引诱羌瘣追击,不成则能让他误认为我军在前路埋伏,从而忽略后方。此计真如一箭穿二鸟,何其妙也!”

在弟弟的敬佩声中,景同嘴角泛起一抹笑意。

此计原非他所创,而是来自于昔日赵佗对付左司马的奸诈诡谋。

赵佗泗水大胜,传遍天下,但大多数人只关注到赵佗的背水为阵。

除了当事人外,很少有人知道赵佗在背水大胜之前,曾用过何等下流的手段来引诱和激怒左司马昭平。

若无那些手段,堂堂楚国左司马,又怎会轻易的失去理智去埋头追击秦军呢?

景同如今回忆起来,左司马看到那木头上刻下的辱骂之语时,血气上涌脸色涨红的模样还历历在目。

“蛮夷向来多怒而无脑,纵使这羌瘣要谨慎一些,但其脾性也绝不会好。此人若见辱骂,必会暴怒无比,吾计成功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想到此处,景同忍不住暗道:“此番偏师任务何等重要,王翦怎么不让那赵佗带兵,反而是让什么羌瘣来。莫非是因为赵佗的功劳太大,被秦人所嫉,故而雪藏了吗?”

“呵呵,此番若是赵佗领兵,我自然畏惧,更不可能施展此计。但区区羌瘣嘛……不过蛮夷罢了。”

景同的脸上露出一抹笑。

他虽然是第一次作为主将上阵,但他先后跟随昭平、项渠,与赵佗这般名将交过手,虽然都以败绩收场,但景同的眼光也在无形中被提高了。

对于羌瘣这种混了几十年也没啥名头的平庸之将,自然是有些不放在眼中。

……

一支两万人的黑甲秦军正如长蛇般,走在通往淮阴的道路上。

忽而前方探路的快马回报,让整个秦军队列停了下来。

“将军,前方发现楚军骑兵。”

为防太过显眼,被人袭杀,赵佗此番没有坐在战车上,而是骑了一匹战马,在马背上接到斥候传来的情报。

他转头对左右笑道:“楚军迹象已显,看来是真打着要迷惑我军,好袭击后方粮队的主意。“

“将军英明,我军对此早有所料,此番必定让他楚军有来无回。”

诸将笑着回应。

赵佗笑容收敛,沉声道:“他楚将既然想迷惑我军,让我认为其主力在前方伏击,那我就顺他们的心来吧。多派人马,探索前路,做出一副惧怕伏击,认真搜寻的模样。”

“唯。”

就在诸将下去传令时。

前方再次有斥候回报。

这一次,除了说那些楚军骑兵逃遁外。路上还出现了被砍倒的大树,挡住了秦军去路。

“将军,树上刻有文字。吾等不敢擅做主张。”

斥候一脸紧张的说着。

“伐树阻路,上刻文字?”

赵佗眨了眨眼,这事情听上去怎么有些熟悉?

很快,随着秦军士卒四面分散巡查,确认周围没有伏兵,此处安全后,赵佗大步走到那伐倒的大树前方。

他看到那大树的树干,被剥开了一段树皮,露出里面的白木,上面用血写着一些触目惊心的字。

这些文字,都是用秦国文字所书写。

“楚将景同,致秦国羌瘣将军。”

看到这里,赵佗满脸古怪,忍不住回头,看了眼自家军阵中,那随风飘扬,标明着主将“羌瘣”的大旗。

赵佗再次转头,望向那树干上的文字。

“羌瘣,尔母婢乎?”

“羌瘣,尔等速缓如此,皆乃蹇人乎?”

“羌瘣蛮夷,尔等一路食矢,故而速缓乎?”

赵佗惊住了。

“羌瘣将军,这些楚人骂你!”

⊙t t k a n ⊙¢ ○

《史记·陈涉世家》:(秦嘉)乃立景驹为楚王。

《史记·项羽本纪》:当是时,秦嘉已立景驹为楚王,军彭城东,欲距项梁。

第488章 舌战群儒第78章 公输第2章 秦舞阳第512章 皇帝警告第467章 死即五鼎烹第180章 袭战第515章 识时务者第42章 训练第481章 六王伏辜第205章 楚动第632章 赵佗暴病第622章 请兄归去第496章 同姓不婚第330章 战后赏罚第144章 各怀心思第325章 隘路七垒第107章 扶苏第230章 橘子第492章 入宫相见第365章 请君一战第259章 泗水畔第340章 秦亦有神第576章 渔翁头曼第606章 北伐落幕第753章 反目第674章 囚禁项籍第77章 散郁第93章 燕丹第747章 攻策第699章 储君第291章 义与不义第810章 召见第33章 购物第726章 物理第402章 齐使田冲第305章 久仰大名第163章 军令第776章 雨季第128章 蒙毅第127章 范义第505章 为了皇帝第540章 横槊用间第558章 胡人得镫第56章 攻心第129章 范雎第516章 信口雌黄第662章 寻仙不如修仙第298章 李由练兵第490章 改变皇帝第203章 娶妻第226章 下蔡第452章 古之军礼第219章 平舆第502章 诱惑赵高第198章 李户将第267章 兄弟第410章 赵佗赐氏第497章 诸姬通婚第468章 烹了郦生第572章 大兴土木第537章 守法之将第621章 复征西南第13章 竖子阴险第731章 将殁第408章 修改秦律第19章 公主第350章 楚王启第806章 刺樊第258章 秦王怒第229章 喜报第9章 你跟我来第398章 二世人选第126章 握手第672章 叛乱之火第228章 车骑第564章 战后处置第330章 战后赏罚第760章 羽弟第485章 老匹夫第410章 赵佗赐氏第309章 伏杀秦将第581章 烤了郦生第5章 刎颈第380章 见熊启第172章 立威第220章 新思路第514章 纸的缺陷第700章 勾引第63章 孤信第361章 四面楚歌第237章 东向第246章 现形第167章 地势第340章 秦亦有神第548章 武刚车阵第59章 督亢第792章 战死第393章 扶苏觉醒第667章 李由为郎第662章 寻仙不如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