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楚国之殇

赵佗远望战场,看到蒙恬大破楚军奇兵,蒙氏的旗帜一路南下,直插入楚国中军腰部。

同时赵广也鼓动士卒奋勇上前,两军联手下,楚国中军遭受夹击,瞬间大溃。

见到这一幕,赵佗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胜了。”

他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水。

这一次的战斗,不再是夜袭伏击,不再是使诈诱敌。而是堂堂正正的在战场上以兵对兵,以将对将,和敌将凭借兵家之术相互搏杀拼斗,这对赵佗来说是一个考验,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第一次指挥大兵团在正面战场进行作战,赵佗必须死死关注战场每一个局势的变化,在电光火石间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迅速下达命令,这对主将的素质要求非常高。

好在,赵佗是从小兵一步一步往上攀爬,从伐燕伐魏,再到伐楚破齐,每一次的战斗都在不断磨练他的能力,让他一点一点的学习提升。

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一次一次从小到大的战斗,赵佗打下了一个非常厚实的底子,故而这一次在与项燕的对决中,他迅速察觉到战机的出现,并下达了正确的命令。

后人云一回生二回熟,有了这一次正面战场的作战经验,赵佗相信他如果下次再与人正面对决,将会表现的更加沉着和冷静。

“楚人屡经败绩,早已士气低迷。此番作战完全是靠着一鼓之气,一旦有一军受挫,就是全线崩溃的局面,任他项燕人多兵众,也是无用。”

赵佗低语出声,指出了这一战秦军能胜的一个重要因素:士气!

这也是他敢和项燕野战的原因之一,若是楚军士气高昂,赵佗就会选择固营死守,才不会出来和楚人对决呢。

身侧侍立的卢绾和郦商立刻应道:“将军所言甚是,如今楚国三军皆溃,我军士气如虹,接下来就该是追亡逐北了。”

正如两人所说,此刻的战场随着楚国中军被击破,无数楚卒呼喊着四散逃奔,楚国的左右两军也受到影响,开始了不可抑制的全线大崩溃。

最先受到影响的是诈败之后返身回击的楚国左军,这一军承担诈败的使命,结果因为士气太低,诈败的时候直接跑了一半人。

剩下的士卒在军吏的约束下勉强转身,和追过来的两千秦军纠缠,他们以多打少,反倒被秦军压着打。之所以坚持到如今,正是为了等待景同将军的奇袭,将秦军拦腰击破,获取大胜。

结果左军士卒一直期待的景同将军不仅在半路上遭受大败,反被秦军击破,紧接着更是接到了楚国中军崩溃的消息。

这种情况下,士气早就跌落到低谷的楚国左军哪还有战意,士卒立刻转身逃跑,将后背露给兴奋的秦人,他们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希望身旁的袍泽能挡下秦军的兵刃,好让自己逃得性命。

这时候,随着楚国中军被夹击大溃,秦将赵广也抓住战机,一边命令黑臀辅助蒙恬追杀溃逃的楚国中军士卒。一边又下令苏角、西乞孤等人立刻带兵直冲楚国右军。

楚国右军面对的是秦国老将冯无择,在拼斗中本就落于下风,属于勉强支撑的状态。如今见自家中军、左军皆溃,而秦国中军又派人杀来,这支楚军的士气也在一瞬间崩了。

众楚卒嘴里叫起来。

“败了,我军败了,大家快逃命啊……”

他们呼喊着,各自甩开了脚丫子逃命。

冯无择抓住战机,下令全军冲锋,追亡逐北。

楚国三军皆败,大局已定。

这一刻,纵使孙武在世,吴起重生,面对这般境况,也是无力回天!

“令尹,我军败了,此战是我之罪也。”

景同在短兵护卫下,仓皇奔回项燕身侧,他面色苍白,一只手还在微微颤抖。

上一次他在东阳道路突袭蒙恬的粮队失败,曾在战后因负罪感想要自刎谢罪。

但景驹阻止了他。

那一次自刎失败,景同就失去了面对死亡的勇气。

“楚国之所以衰落到如今的地步,正是因为覆军杀将,导致楚国再无善战的将军。故而令尹面对王翦大军,无将可用,方才屡战屡败。我若死去,不过白死,当留有用之身,方是大义。”

这样的念头常在景同的心头徘徊,故而当他奇袭失败,与蒙恬的秦军撞在一起后。

眼见对方迅猛如虎,向他扑杀过来的时候,景同的心中就先生出了怯意。

“我不能死!”

面对蒙恬,景同逃了。

此刻,景同回到楚军后方,眼见因为自己的原因,导致楚军全线崩溃,无数士卒亡命逃窜,秦军也即将追杀到此,不由又羞又惧。

他哀声劝道:“令尹,此战败局已定。吾等不如南撤,景驹和蔡袅手上尚有万人,吾等可收拢余部,再凭借江东、越地和秦人抗衡啊!”

项燕侧首,看了景同一眼。

他没有回答,反而长叹一声。

“那赵佗年纪虽小,却果敢善战。在见我军诈败之时,就能看出我的意思,还能迅速做出判断,此等能力已可称为善战之将。”

“这一战虽是因我无将兵弱而败,但那赵佗竖子的兵术亦不可小觑。他如今年岁还小,假以时日,当不弱于王翦,甚至此子将比王翦更加的难以对付。有赵佗在秦,纵使吾等逃到江东,逃到越地又能如何?难道还能再反攻回来不成?”

“难道老夫耗得过赵佗吗?”

项燕仰天长叹,双目老泪纵横。

他不是为自己的战败而哭,而是为了楚国的未来哭泣。

项燕曾经打着如果战败,他就逃到江东、越地和秦军对耗,将王翦耗死的想法。

那是因为他认为秦军中,除去王翦外,再无人是他的对手,哪怕是王贲、蒙武等人也要比他差上一截。只要他能将王翦的寿命耗尽,或许就能为楚国寻得一线生机。

但如今,随着赵佗的出现,并展示出可怕的兵家潜力,彻底将项燕的这个想法击碎了。

纵使王翦死去。

还有赵佗啊。

再加上王贲、蒙武、冯无择等一干秦将,他项燕凭借残弱的江东、越地又如何能与其对抗?

如今,景同劝他南下。

项燕却已是心灰意冷。

咚咚咚!

随着秦军的鼓声重重敲响,无数的楚军溃卒已经冲到自家后方。

护卫项燕的数千楚兵难以遏制这些溃卒的冲击,甚至有许多短兵,选择跟着那些溃卒一起逃跑。

远处,一个个满脸嗜血兴奋的秦人正在奔来。

“楚军败了!”

“秦军万胜!”

“赵将军万胜!”

那阵阵呼喊声中,项燕闭上眼,无力的垂下手。

除去对未来的绝望外,他也很清楚,景同所说南撤的事情根本不现实,只要他跑,赵佗和冯无择绝对会一路追击。

他项燕和楚王启一样,都是秦军必杀的人物,项燕和楚王启不死,秦军是绝对不会罢休的。

项燕南逃,唯一的结果不过是将秦军的主力继续带到江东,让秦人将吴越之地残存的楚国力量彻底摧毁。

项燕不死,秦军不止。

他若死去,或许王翦只会派一军南下清剿景驹,追击楚王启等人,并不会亲自率大军压进江东。

既如此,他还不如一死而止秦军,项燕若死去,甚至楚王启死去,秦军的主力或许就会被调回去吧。

只要秦军主力一走,这片广袤的荆楚大地上,楚人的血脉就不会断绝。

那些心怀复国之志的楚人,会一直等待着,等待着那个让他们一举复国的机会。

这未尝不是一个办法。

这一代不行,便寄希望于后人吧。

“秦将王翦之后,尚有赵佗。”

“我项燕之后,亦有人哉!”

项燕长啸一声,他的眼前浮现出一个稚子的模样。

那是一个比赵佗年岁还小的稚子。

是他项氏一族的期望。

项燕在率兵渡淮南下,经过下相时,早已将项氏安排妥当,如今想来会很安全吧。

“子同,你走吧。留我尸身于此,当能止住秦军主力,给你们换得活命的机会。”

项燕喃喃说着:“我项燕,命尽于此。”

“令尹勿要如此,楚国不可无令尹啊!”

景同跪在地上哭喊着。

项燕却是淡淡一笑,他拔出佩剑,嘴里轻声呢喃着悲壮的国殇之歌。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项燕再次抬头,这一次,他转向北方,那是下相的方向。

“南公曾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楚人绝不为秦奴!”

在如同雄狮般的怒吼中,项燕不再犹豫,横剑于颈。

刹那间,热血飞溅。

楚令尹项燕,自刎于淮水畔。

第809章 斩首第474章 重要任务第101章 虎符第660章 朕与赵佗共长生第315章 郦生使齐第571章 全取河南第121章 李由第226章 下蔡第143章 喇叭战术第541章 沛地三杰第132章 伐魏第223章 颍水第469章 齐宫交锋第202章 白氏女第13章 竖子阴险第486章 风波将起第828章 帝迎第726章 物理第612章 赵佗封侯第719章 皇家第589章 头曼求婚第469章 齐宫交锋第272章 李斯之怨第366章 秦楚决战第78章 公输第508章 赵佗铸币第563章 贵女抉择第747章 攻策第573章 秦宫决策第466章 砲轰临淄第424章 两王同车第503章 臣有一策第420章 张良觉醒第269章 赵佗迷踪第818章 项籍第393章 扶苏觉醒第546章 秦军出塞第366章 秦楚决战第572章 大兴土木第469章 齐宫交锋第839章 四年第18章 咸阳第209章 蒙武第660章 朕与赵佗共长生第394章 赵佗推磨第432章 示弱激军第325章 隘路七垒第738章 恶化第289章 墨守第200章 左庶长第594章 匈奴勇士第131章 战争前奏第285章 王翦伐楚第640章 朕欲长生第218章 上蔡第759章 梅氏第409章 李斯善意第188章 大溃第240章 淮阳反第386章 赵高绝杀第516章 信口雌黄第181章 城降第243章 叫门将军第358章 羌瘣类陀第759章 梅氏第701章 张苍第691章 炼气第445章 灭齐之策第379章 越王降第701章 张苍第469章 齐宫交锋第286章 赵佗将军第624章 始皇乱政第346章 计毁赵佗第211章 心疾第214章 李信策第512章 皇帝警告第36章 岂曰无衣第535章 乌氏倮第376章 贩卖楚王第65章 夜袭第687章 势力第763章 小目标第100章 天兵第405章 徙民之策第250章 铚邑第91章 父子第696章 外孙第136章 水攻第733章 噩耗第531章 关东大征召第415章 大义在我第622章 请兄归去第340章 秦亦有神第368章 将勇者胜第580章 浑身是胆第661章 泗水天子气第766章 血祭第28章 落户第784章 南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