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赵佗赐氏

咸阳城,秦国行人署所辖的一处屋舍中。

二十余岁的赵歇满脸忧愁,望着身侧的白须老者,哀声道:“相邦,据闻前日齐使入秦,秦王以其少上造赵佗接引,并于殿中设宴相待齐使,赠以礼品珍宝,好言抚慰。”

“如今,秦人派来接待吾等者,不过公大夫爵位,行事粗鄙,态度傲慢,以此观之,此番吾等入秦的使命,恐怕难以完成。”

代相赵敬瞥了他一眼,叹道:“昔日以赵之强盛,尚且被秦人破邯郸而擒赵王。大王率宗族数百人避于代地,不敢再以赵为号,只能称代王,以祀奉吾等赵氏先祖。燕、魏、楚等国尚存时,吾代国还能有所依仗,以抗秦人。”

“然今日三国尽亡,齐人更卑屈侍秦,若是所料不差,就在一年之内,秦王必定发兵代地,彻底覆灭我赵氏社稷。”

赵歇面色苍白道:“既然秦王必定灭我赵氏,为何大王还要让相邦携珍宝、美人和名马来朝秦?”

赵敬苦笑而不答。

这就是弱国小邦的悲哀,哪怕明知道对方有消灭自己之意,但还是得卑躬屈膝,腆着脸皮向对方献上珍宝,以寻求千万分之一的活命机会。

有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的例子在前,万一呢,万一这秦王政也是夫差之类,那他们代国就有苟存的希望。

而且,他这一次来秦国,也并非没有完成使命的可能。

只要那个人愿意帮忙,以秦王对其的宠信,或许就能为代国求得一线生机。

就像当年长平之战,赵人派使者说服秦相范雎,最终让秦国退兵一样。

这是赵氏唯一的机会。

“据秦国小吏说,秦王繁忙,三日后才能召见吾等,这多半是要在吾等面前展示威严的借口。但这三日时间,吾等刚好可用上。”

赵敬抚着颌下白须,低语道:“如今的秦国少上造赵佗,乃昔日平阳君庶孙,其父祖皆与我相识,尽是赵国忠良。”

“此子幼时我也见过,当时我见其伶俐,但也没想到他竟有这般军争之能,数年时间,从一个赵之公族,成为秦国高高在上的少上造,还参与灭楚之战,屡建大功,此等能力真是让人惊骇。”

“如今我赵氏社稷面临灭绝之危,他赵佗亦是赵氏子孙。你且备好礼品珍宝,我当亲自携礼物拜访,若是能以赵氏之亲,说动赵佗,我赵氏或可得救!”

……

上原乡朝阳里。

“此乃用葵菜所制的菜菹(zū),还请君子尝尝。”

横端来一盘乌糟糟的菜肴,脸上满是诚挚的神色。

赵佗下箸,夹了一根腌菜入口,顿时精神一振,差点被酸的吐了出来。

“味道不错。”

他刨了一口粟饭,对横挤出一抹笑,转移话题道:“汝妻快生了吧。”

“大概就在这两月。”

横脸上露出羞涩的笑容,低首道:“横一介小人,能有今日之饱食,还能娶妻生子,一切皆为君子所赐。”

“你这是说的什么话,昔日我被那韩南诬陷追杀,你可是冒着危险投石击他,此等事情,我可一直没有忘怀。”

赵佗笑了笑,横是他来到这个世界后的第一个亲近之人,不仅在韩南诬陷的事件中挺身而出,更重要的是在荆轲之事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可以说若无横的帮忙,他赵佗不一定能混到今日之地位。

更别说横这人颇有义气,又听他赵佗的话,先后弄出沤肥、曲辕犁等东西,赵佗爵位升级,也有他一份功劳。

横见赵佗脸上满是笑意,他略一犹豫后,突然跪倒在地,叩首请求。

“横之祖辈皆乃无氏小人,代代黔首贫民。如今横得君子之赐,幸为秦之不更,又得任乡中吏位,可称光耀祖辈。然横无姓氏,常受他人暗中讥笑,今日即将有子,横虽卑贱,但也有爱子向上之心。”

“听闻君子向大王建言,日后秦国拥有簪袅以上爵位者,子弟可入学室。横不想子嗣入学室后因无姓氏而受人讥讽,还望君子能赐横以氏。”

说着,横稽首叩地,声音姿态诚恳哀切到了极点。

赵佗一怔,然后反应了过来,横在求他赐氏。

上古姓氏,二者分离。

以姓别婚姻,以氏别贵贱。

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所以在上古之世,从对一个人的称呼就可以看出他的身份贵贱,甚至祖先由来。

虽然随着列国混战,诸侯相继亡佚,昔日高高在上的拥有氏的贵族,相继沦为平民庶人,导致对于姓氏的称谓不再那么严格。

然有氏之人,就算现在是个平民,但其祖上一定阔过,先天里就会带有一丝傲气。

比如刘季,别看他只是个丰沛之间吊儿郎当的游侠,但他的曾祖父可是魏国大夫。再往前追溯,刘氏出于范氏,那更是执掌晋国权柄的六卿之一,可见其氏之显贵。

而横这种名字,一听就知道是世代贱民,毫无出息的那种。

所以有氏和无氏,听上去就是不一样。

无氏之人,大多数人一听名字,心里就会忍不住生出鄙夷之意。

虽然时代不同,现在对于姓氏的计较不是很严格,以横不更的爵位,相当于春秋的士阶级,甚至还可以给自己取一个氏出来。

但自己取的,总感觉要低人一等,甚至因为文化水平不够,取得不好还可能被人耻笑。

故而横如今求赵佗赐氏,便是想摆脱这个被人鄙视的处境。

赵佗拥有少上造高爵,相当于春秋时代的卿级别,自然是有给人赐氏的权力,而且还能让这个被赐氏的家族世代感到荣幸,引以传颂。

对于这种请求,赵佗自无不可。

他略一犹豫,说道:“伱以农术在秦国显名,获得不更爵位,方有今日之荣。沤肥、曲辕犁等事物更是利国利民的上农之术。”

“如此,你便以‘农’为氏,可世代昭显你横所研农术的功勋。”

“农氏?”

“我叫农横?”

“我也有氏了!”

横的脸上露出激动地笑容,他慌忙向赵佗叩首,叫道:“多谢君子赐氏,如此吾子也有氏了。我农氏一族,世代皆感君子之德。”

看着农横激动不已的模样,赵佗笑着摇了摇头。

今日他为横赐氏为农,想来日后纵使姓氏合一了,农横的子孙后代,也定然会以农这个氏传承下去,对于横这个得氏的始祖,世世不忘。

说不定还会把秦国少上造赵佗,为他们先祖赐氏的事情也写在家谱上呢。

“农氏自今日兴。”

“而赵氏社稷……”

赵佗眼睛里闪过一抹感叹。

他为何会在这时候跑到上原乡横这里来,不外乎是避嫌代国使臣。

秦王政要灭亡代国,赵佗既是秦国的主帅,又是赵氏子孙,在这种代使入秦的敏感时刻,他必须要格外小心,不能和对方有任何接触。

否则不管有没有实际上的勾搭,都容易引起君王的忌惮。

“原身虽是赵氏子孙,但父母被赵王和郭开所杀,流落民间而病死,赵之恩情早已耗尽。纵使灭绝赵氏,亦心中无愧,更别说秦国亦是嬴姓,秦赵同祖,嬴姓远祖的祭祀并无断绝。”

赵佗闭上眼。

作为来自后世的意识,他睁开眼时,赵国便已灭亡。

他所见到的全是因战争而四处流亡的庶民百姓,甚至他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

饥食树皮草根,渴引沟壑污水。

看着那些赵人在夜晚中偷偷的啃食尸体,他自己随时都在饿死的边缘徘徊。

赵国,赵氏。

对真正的“赵佗”来说,没有任何的恩情可言。

“我自己……并非赵氏子孙。”

“赵氏于我何加焉?”

“我的心中,只有天下!”

两日之后的傍晚,赵佗回到咸阳。

因为在明日,秦王政要在大殿上召见代国使臣,他作为国中高爵武将,也是秦王政内定的灭代主将,必须要参与这场朝会。

“不出所料,那代国相邦还真的来找我,幸好我提前闪了,否则这事情不好撇清啊。”

回到咸阳的赵佗长舒了一口气。

他已经知道了两日前,代相赵敬上门求见,并赠送礼物的事情。

好在他早已预判到了代使的操作,不仅提前避开,还嘱咐府中下人不得收取任何礼物。

让那代相悻悻而归。

如今来看,果然是走了一步好棋。

赵佗暗中回到咸阳,并未声张,也怕那代国使臣得到消息,连夜上门寻他。

好在这一夜无事发生。

到了第二日时,赵佗沐浴更衣,换好服饰,往秦宫行去。

在走入秦宫时,他突然想起此番入秦的代国使臣中,有一个名字听上去颇为耳熟。

“赵歇?”

姓氏资料参考《古人的称谓》

第170章 杂牌军第774章 喜信第72章 短兵第199章 争心第195章 归诏第266章 吕氏淑女第782章 怀疑第422章 以强凌弱第447章 佗乃君子第460章 抄他后路第64章 宋意第289章 墨守第678章 确认第123章 农家第822章 余孽第797章 君恙第83章 甘棠第556章 影响世界第420章 张良觉醒第253章 京观第589章 头曼求婚第26章 赐爵第399章 何以家为第842章 托孤第414章 燕王归来第318章 兵临睢水第773章 用势第662章 寻仙不如修仙第593章 大秦却月第384章 馈书韩信第441章 李信征辽第559章 贵霜政变第55章 屯长第720章 还都第474章 重要任务第800章 说媒第24章 荆轲刺秦第445章 灭齐之策第380章 见熊启第171章 治兵第413章 赵佗伐代第635章 武功无德第498章 禁止议政第252章 符离第38章 出征第343章 灭楚者佗第106章 兄妹第389章 秦宫赐爵第751章 穿云箭第690章 召子第273章 寝宫夜问第133章 五百主第445章 灭齐之策第10章 我愿意第476章 四方传荡第454章 司马杀招第52章 分功第606章 北伐落幕第123章 农家第157章 冲杀第621章 复征西南第323章 焚舟破釜第345章 不谷欲降第26章 赐爵第219章 平舆第576章 渔翁头曼第735章 推辞第50章 首级第432章 示弱激军第134章 东行第147章 亡命第30章 生当封侯,死当庙食第47章 踵军第472章 臣欲死战第194章 投壶第658章 异兽真身第710章 朝鲜第724章 盟友第447章 佗乃君子第586章 月渡大河第117章 横之义第453章 秦军有饼第292章 灭楚之策第396章 强国强军第516章 信口雌黄第747章 攻策第736章 策略第419章 代军尽殁第742章 从军第747章 攻策第803章 预判第358章 羌瘣类陀第765章 诱蛟第411章 秦王震怒第669章 皇帝生死第127章 范义第508章 赵佗铸币第389章 秦宫赐爵第534章 义渠故地第201章 尉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