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购买燕王

到黄昏时,治水南侧,安阳城外。

四万余秦军步卒在此扎下营垒,他们将要在此驻扎一晚,等待来自北方的车骑归来,再决定下一步的战略部署。

秦军营帐中。

“蒙将军若是将赵嘉和燕喜擒获,此番灭代之事就算是大局定了,届时只需派兵北上,将治水北岸的几座代国城邑拿下,将军就可向大王报捷。届时使者一来一回,时间估计也到秋收后了,如此将军便可继续率军南下,一举拔灭齐国。”

郦食其双眼发亮的说着。

这灭代之战,因为敌方太过弱小,不需要说客上阵。赵将军又颇有智计,也不用谋士献策,导致他郦食其的定位就很尴尬。故而他一心只想着早日发动灭齐之战,好借此升爵腾飞。

不仅是郦食其,黑臀、张贺等将领也都附和着,一个个的无精打采。

赵佗笑了笑,知道麾下将领的心声。

此番灭代,斩获不多,代军斩首加俘虏才一万多人,诸将的军功基本没分到多少。他们之前还有擒王大功可以想,如今蒙恬一手擒双王,却是断了他们立功的心思,只能将目光放到齐国那盘大肉上。

就在这时候,帐外有短兵来报,说是追击的车骑回来了。

赵佗立刻率诸将前去迎接。

很快,数千车骑便从北方归来,骑士们风尘仆仆,一看便知道这两日的追击辛苦了。

“蒙将军此番力擒双王,立下惊世大功,必将扬名天下矣。”

见到蒙恬下马走来。

赵佗出口称赞,脸上带着笑容。

就如苏角擒获双王,功劳要算在蒙恬的头上一样。蒙恬所立下的大功,自然也都是他赵佗的功劳,作为主将,躺着拿功劳自然高兴。

可本该满脸欣喜的蒙恬却是沉着一张脸,听到赵佗这话,更满脸尴尬,告罪道:“末将有罪,此番军情有误,并未擒获燕王。”

此话一出,跟着赵佗出来的众将一片哗然。

“蒙将军既然没擒获燕王,怎的还谎报斩获了。”

“是啊,擒获两个大王,这可吓我一跳。”

就在众人议论间。

赵佗剑眉一挑,说道:“以我对蒙将军的了解,自是不会做这种谎报斩获之事,想来其中必有变故。燕王虽未擒获,赵嘉你们可抓住了?”

蒙恬见赵佗言语温和,并未怪罪,心中一暖,忙道:“禀将军,赵嘉自是抓住了。燕王之事,主要还是那贼太过狡猾。唉,苏角,你来说吧。”

苏角走过来,满脸通红,见不到他之前擒获双王时的豪气,低着脑袋,向诸将禀报此番情况。

“燕王脚踹代王,还让太傅鞠武假扮成他,并让御者驾马逃遁,迷惑尔等?”

赵佗听得一愣一愣的。

特别是燕王喜脚踹代王嘉这事,更让他想起了当年在燕地所见的那一幕。

“这老燕王还真是够奸诈的,也不怪尔等中招。”

赵佗摇头感叹。

看着面前羞愧的苏角和蒙恬两人,赵佗倒是没有责怪,反而笑着安抚:“两位将军为何愁容满面啊,此战燕王虽逃,但你们可是擒获了一个代王,以及在逃的燕国太傅鞠武,此等擒王之功,足以让两位升爵受赏。且赵嘉被擒,灭代之事算是完成,此乃好事啊。”

蒙恬低声道:“将军说的是,但燕王既然出现,吾等却没有将其捉住,若是他再随匈奴人北遁,大王闻之,必定不愉。”

就如蒙恬所说,燕王喜没有出现也就罢了,但若是出现了,他们却没有将其捉住,反而让燕王喜跑了,这让素来有强迫症的秦王政知道了,那岂不是心中很不爽利。

赵佗皱眉,转而问道:“据你们所言,匈奴已经南下于高柳城外?”

蒙恬点了点头,说道:“据俘虏的匈奴人交代,此番匈奴大军由头曼单于率领,人数足有近十万之众,他们原本准备依靠燕王做中间人,联合代军与吾等对抗,阻止吾等灭代,从中牟利。”

“但匈奴人没想到我军会提前击败代军,如今赵嘉也被擒获,以末将观之,那些匈奴人见无利可图,定然会率军北上,届时燕王跟着离开,吾等想要将其擒获,便很难了。”

“头曼单于……”

赵佗眼神微凝,嘴里低语着这个名字。

很多人都以为匈奴是从冒顿时代才开始强大,认为在冒顿之前的匈奴不仅弱,还是一盘散沙,但若是真的了解过冒顿之前的匈奴历史,便会注意到头曼时代的匈奴并不弱。

头曼单于,冒顿之父,匈奴国家的真正创建者,第一个有记载“撑犁孤涂单于”。

匈奴在其手中发展壮大,以至于秦、赵、燕三国边于匈奴,需要筑长城以御胡。直到十余年前,赵将李牧出动了一千余兵车,一万三千骑,勇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用如此规模巨大的军队再加上使用诈败示弱的奇谋方才大破匈奴,破杀匈奴十余万骑。

破杀十余万匈奴骑是什么概念?

日后冒顿强盛之时控弦之士总数也只有三十万,可见那一战的杀戮之众,也可知战国时的匈奴也并非什么弱者,要不然李牧也不需要出动那么庞大的军力,还要使用奇谋方能破敌。

历史上,匈奴之强,甚至让统一的秦帝国也感受到了威胁,这才在统一后的第六年就让蒙恬率兵三十万北击匈奴,将其重创,且修建长城防御。

所以赵佗知道头曼单于率十万匈奴骑兵前来代地,不免感觉有些棘手。

他倒不是怕了对方,单纯作战的话,他手下秦军不说歼灭十万匈奴,但肯定不落下风。

他主要担心的,还是匈奴人向来是见利则进,不利则退。

头曼单于是贪图燕王喜许诺的好处而南下,准备趁乱捞一波,如今见秦军灭掉了他们原定的盟友代国,看到无利可图,说不定抢掠一番后,就会直接北走,根本不和秦军交战,也不会给赵佗擒获燕王喜的机会。

燕王喜,那是他赵佗想得到的人。

“燕王投靠了匈奴……”

赵佗低语着,突然他眼前一亮,想到之前发生的一件事情,和眼前十分相像。

北胡南越,亦有同乎?

见利则进,不利则退的匈奴人,真会在乎一个已失去价值的盟友吗?

他转头,盯着郦食其,笑道:“先生不是想要立功吗?眼前正有一份大功,不知先生可愿取之。”

郦食其眼珠子一转,抚须笑道:“将军所言,莫非是要我出使匈奴。”

“然也。”

赵佗咧嘴一笑。

“请先生为我秦国使臣,带上译者,出使匈奴,面见那头曼单于。”

“告诉他,我愿意花钱购买燕王!”

……

高柳城外,无数毡帐遍地。

一处毡帐中。

燕王喜正箕踞在地上,两手抓着一条烤的半熟的羊腿,大口啃着,吃的胡须衣服上全是油渍,再加上他满身脏污的模样,让人看在眼中只会觉得这是个邋遢老头,根本不会联想到一国君主的身上。

旁侧,陈馀皱着眉,看着手中的一囊袋马奶,下不去口。

燕王喜看了他一眼,哼道:“吃吧,多吃一些就习惯了。”

陈馀翻了个白眼,脸上现出一抹忧愁之色。

他如今已经没地方可去了,高柳以南,已经被秦军占领控制,他这个操着外地口音的男子若是进入秦军治下的城邑,很容易就会被发现,若是被赵佗捉住,怕不是当场脑袋搬家。

至于东边的上谷和西边的雁门,也都在秦人手中,而且因为赵佗伐代之事,这两郡都处于军事戒备状态,他也不敢擅自前去,万一被当地秦军抓住盘问,想来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思来想去,陈馀也只能捏着鼻子跟胡人一条道走到黑了,幸好还有燕王喜提携,让他不至于被匈奴人当做奴隶。

陈馀将手里的马奶放到一旁,问道:“代王真的落入秦军手中了吗?”

燕王喜哼了一声,道:“那是自然,当时秦军来袭,一片混乱。就连孤之马车也不知道跑到哪去了,好在有孤之忠良鞠太傅寻得一匹马,让马于孤,孤这才得以逃生。”

“至于代王,他当时马被人骑走了,无马可骑,只能落在后面,不被秦人抓获,还能如何?”

说着,燕王喜又忍不住叹道:“鞠太傅,真乃孤之忠臣啊,若是无他,孤亦是无马可骑,安能得生。”

听到代王嘉无马可骑,才被秦军捕获时,陈馀不由面色一红,心中生出羞愧之意。

他干脆略过这个问题,问道:“既然代王已经被秦人擒获,秦军灭代已成定局。吾等接下来又该如何?”

听到这话,燕王喜眼中闪过一抹仇恨的光芒,低语道:“赵嘉小儿,不听孤之言语,将与匈奴结盟抗秦的大好事弄成这样,孤甚恶之。如今代国为秦所灭,已成定局,以孤对头曼单于的了解,他眼见此处无利可图,定然会率军北走,不会和秦人交战。”

“不过这也无所谓了,有那秦将赵佗在此,想来匈奴就算南下也讨不了便宜,北走反而能保存实力。吾等暂时跟着匈奴离去,等到秦军撤离之后,吾等便可再说动匈奴人南下,劫掠雁门、代地,杀戮抢掠,定要让秦人日夜不得安息才行,若是秦国内部有变,或许吾等还有复国之望啊。”

听到这话,陈馀眼中闪过心动。

他之所以抗秦,便在于昔日张耳被杀,他曾许下的报复秦国的誓言。

如今陈馀已经见过了匈奴骑兵之众,势力之大,若是能帮助其入寇秦国北疆,那也算是在履行他的誓言了。

“天下之间,能与秦敌者,唯胡也。”

陈馀暗暗思索,低语道:“吾当尽快学会胡语才是。”

就在这时,毡帐被人捞起。

一个满身酸臭的匈奴人走了进来,用胡语叫道:“你们两个,跟我走,单于召见。”

燕王喜立刻将羊腿一扔,谄笑道:“单于相召,吾等立刻就去。”

说着,他拉了一脸懵的陈馀一把,叫道:“此是单于亲卫,他说单于召见我们,快点走。”

燕王喜和陈馀两人,点头哈腰,立刻跟着单于亲卫走出毡帐。

那匈奴人走了两步,不由回头,打量了燕王喜和陈馀一眼。

他的眼神,就像是在看着货物。

这两天家里有点事,更新时间不太稳定,勉强保持两更,大概周一开始可以三更。

关于文中的匈奴,从25章提到匈奴开始就一直有读者不理解匈奴问题,认为对方很弱,除了本章的说明外,这里再说下吧。

《资治通鉴》:战国末年而匈奴始大。

《史记》:三国边于匈奴。

可见匈奴已经占据草原中央,与三国相邻,需要三国筑长城抵御。再往下就是《史记》里李牧需要十几万大军,用计谋破杀十余万匈奴骑。这是什么概念,汉代卫青七出边塞,歼灭匈奴五万多。霍去病六击匈奴,歼灭大概十一万,和战国时李牧一战的匈奴损失相当。光从兵力来看,战国时的匈奴至少十几万以上。李牧之后匈奴还休养了十余年,趁机占据河南地、阴山阳山等地方,这才有蒙恬北击之事,若是匈奴不强,秦也没必要动用三十万北伐。

至于有人喜欢提《史记》“东胡彊而月氏盛”,这句话其实是夹在蒙恬北击匈奴中说的。可以看头曼欲杀冒顿的例子,“使冒顿质于月氏。冒顿既质于月氏,而头曼急击月氏。”头曼敢打月氏,证明匈奴不怕月氏,月氏被打之后也没有还手,可见一证。且这是匈奴已经被秦击破后的事情,如果没被秦击破,匈奴只会更强。

例证还有很多,这里限于篇幅就不多说了。主要参考陈序经《匈奴史稿》

第548章 武刚车阵第819章 处置第824章 黄石第368章 将勇者胜第54章 升爵第654章 武功真身第495章 一场博弈第170章 杂牌军第405章 徙民之策第554章 骑兵对决第755章 全都要第363章 韩信倾慕第473章 齐亡第723章 核心第677章 自刭第797章 君恙第589章 头曼求婚第448章 三十万齐军第744章 文脉第800章 说媒第642章 潜龙公子第622章 请兄归去第715章 科技第604章 单于授首第93章 燕丹第794章 征西第293章 国力对耗第670章 项氏抉择第642章 潜龙公子第828章 帝迎第616章 拒绝皇帝第611章 秦军班师第135章 大梁第234章 寿春城第471章 王欲先降第777章 老卒第123章 农家第315章 郦生使齐第445章 灭齐之策第691章 炼气第644章 博浪沙第225章 奇兵第184章 商亳第183章 魏咎第345章 不谷欲降第539章 虚虚实实第490章 改变皇帝第33章 购物第364章 进退两难第804章 前奏第86章 教导第60章 乡邑第3章 雨夜杀人第374章 秦王临楚第271章 奏捷受赏第142章 外黄第339章 大司命第536章 皆为利益第825章 变故第493章 赵佗加冠第314章 将军可欲灭齐第524章 全面战争第560章 兵贵神速第731章 将殁第519章 项氏谋划第208章 李信伐楚第158章 魏将第810章 召见第641章 刺客归来第502章 诱惑赵高第92章 上架感言第702章 秦数第776章 雨季第224章 钓鱼第460章 抄他后路第265章 刘季娶妻第5章 刎颈第426章 苏角擒王第619章 李由数奇第410章 赵佗赐氏第683章 公孙第410章 赵佗赐氏第458章 兵者势也第411章 秦王震怒第205章 楚动第558章 胡人得镫第438章 吾会出手第507章 公输御女第700章 勾引第802章 劝谏第638章 咸阳大事第674章 囚禁项籍第578章 狼王上钩第616章 拒绝皇帝第342章 山鬼狐鸣第138章 郦氏兄弟第686章 楚汉第24章 荆轲刺秦第458章 兵者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