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通西南夷

少府?

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任命,赵佗确实很惊讶。

以他的大庶长爵位,担任九卿之职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赵佗是军伍出身,靠军功立于朝堂上。一般来说,如果任职,那应该是优先将他任命为武职才对。

比如王贲从战场退下后,就被任命为邦尉,主管军事,这个就叫做专业对口,可以发挥最大的能力。

毕竟人不是万能的,比如让王贲退下后,去做管理农业的治粟内史,那他多半就会做得焦头烂额。按人的能力来安排职务,使人各尽其能,这也是官场上的一种规则。

赵佗之前有所猜想,估摸着自己如果被任命做官,要不是外放为一方郡守,要不就是留在咸阳,做卿级别的武官。

比如负责掌守宫殿的郎中令,或者掌宫门护卫的卫尉,亦或者是职掌京城治安执法,护卫内史地区的中尉。

郎中令、卫尉、中尉。

这三个就和他赵佗是对口专业。

赵佗心中对此多有设想和希冀,哪知道这日朝会上,秦始皇直接大手一挥,将他任命为了少府。

这完全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如何让他不惊讶。

“臣赵佗遵旨,谢陛下。”

赵佗下拜谢恩,抬头时又看到皇帝的目光,不由心中一动。

少府。

这可是个肥差啊,掌山海池泽之税收,保管着皇帝的小金库。

皇帝的钱,都得从他手里过一遍才行。

同时少府也是所有诸卿中,机构最大,属官最多的一个。

其职司范围从收税到铸钱,再到掌管归于皇室的所有池沼林苑。

以及匠作发明、兵器铠甲的制造、陵墓器物、宫内房屋器皿,甚至是皇帝和宫人的衣食住行、医药膳食等等一系列的杂务事项,全都由少府主管。

想到这些,赵佗大喜过望。

相比武官行列中的中尉、卫尉,这个少府的职位明显才是他这种后世之人大展身手的地方啊。

赵佗脑海里冒出一系列想法,特别是一想到他七年前,刚来到这个时代时就想弄出来的东西,嘴角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一抹笑容。

帝榻之上,秦始皇一直注视着自己的这个女婿。

对他来说,人才是不能荒废的。

赵佗有军事才能,是真正的天生战将。

如今大战平息,暂时没有让赵佗沙场立功的机会。

但不代表这个人就没有用处了。

巨砲、曲辕犁、面食……

鲁班传人,农家秘术。

皇帝的脑袋里想到赵佗鼓弄出来的种种事物,眼中有期待的光芒闪过。

器物制造,医药膳食都是少府所属的职责。

如今他将赵佗扔到少府的位置上去,就是要任由对方发挥,看看这小子还能弄出什么让他惊喜的东西来。

有好东西,藏着掖着可不好。

与此同时,谒者还在继续宣读任免公卿郡守的诏书。

今日的大朝会十分重要,皇帝不仅是改革了中央官制,将邦尉变更为太尉,进一步收拢了兵权。

同时,随着封建制被彻底打倒,天下行郡县的决策正式施行。

经过丞相和御史大夫等人的商议,天下九州将被划分为三十六郡,在今日被宣布。

三十六郡刚好为六六之数,正是秦的幸运数字。

而各地郡守郡尉的任命也被当朝宣读。

除了那个被贬谪到会稽到郡守的前少府外,还有两个任命让赵佗颇为注意。

第一个是将南郡的郡守,因功调为内史,掌管京师咸阳及京畿四十余县。

赵佗微微颔首,那人就是历史上的内史腾啊,是那个灭了韩国的男人。

因为他和赵佗没有交集的关系,故而原本命运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依旧和原本的历史一样,在天下一统后被提拔为内史。

除此外,另一个让赵佗注意的是,前南郡郡尉,左庶长李由则被任命为蜀郡郡尉。

“李由怎么又跑去蜀郡了?他在历史上不是三川郡守吗?”

赵佗脑袋里本能的冒出这个念头,接着就暗暗摇头。历史已被他改变,许多人的人生轨迹早就变得不一样了。

就像原本在历史上灭了魏、燕、代、齐四国的王贲,如今也只有灭魏的战绩可以称道,在中央担任太尉之职,再也不能像原来的命运一样,成为威名显赫的通武侯。

被赵佗改变命运的人中,李由大概是受影响最大的一个吧。

原本拥有美好未来的皇帝之婿,成了三十好几还没结婚的老光棍。

赵佗悠悠一叹,紧接着突然神色微动,想起了最近传闻甚大的皇帝欲通西南夷之事,莫非李由调去蜀地,就和此事有关?

西南夷,就是位于云贵川一带的少数民族。

主要由氐羌、百濮、百越等三大族群交错杂居形成。

如果再往下细分,则还有夜郎、昆明、哀牢、邛都、白马等种种部族。

这些西南夷和中原地区的政权一直都有交集,在商周的时候,就曾向中原政权朝贡,献上宝石、象牙、丹砂等南方特产。

后来秦国灭蜀,秦人的势力伸到西南地区,并且不断扩张。

秦武王时,秦军攻打了南方的丹、犁两个部落。到秦昭襄王时,蜀郡的郡守张若又夺取了笮和更南方的地区,把秦的统治甚至推进到了后世的云南丽江一带。

可以说,秦国这近百年来,对于西南地区还是颇为重视的。

只不过随着秦灭六国的战争打响,十余年间,秦国的各种资源尽数往东边战场调运,对于西南地区的经营自然是荒废了不少。

如今皇帝在消灭六国之后,又将目光放到西南,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果然,随着朝中公卿和天下各方郡守、尉的任命完毕,皇帝正式在此番朝会上宣布了要从蜀郡通西南夷的想法。

“朕闻昔日有楚将庄𫏋,将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至滇池,其地肥饶有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后我秦国夺巴、黔中郡,道塞不通。故庄𫏋就以其众王滇,号为滇国。”

“今朕为天下之主,然有荆楚之人据滇地而王,此乃蔑视秦威,朕将命蜀郡通西南夷,击破滇国。”

始皇帝沉声开口,带着不容许质疑的语气正式宣布通西南夷之事。

“楚人擅据滇地称王,自当翦灭!”

群臣俯首称颂,无人反对。

赵佗跟着称赞,但一双眉头却皱了起来。

滇国?

“那地方不就是昆明附近吗?好像是汉武帝的时候才拿下的吧,怎么秦始皇时代就开始发动攻滇了。”

赵佗回忆前世的记忆,只零星记得秦始皇时期确实有通西南夷的事情,好像还修了什么五尺道。

至于有没有攻打过滇国,他就不清楚了,也不知道这事情是不是因为自己所造成的历史改变。

不过赵佗并没有反对的意思,一来是秦国确实在西南地区经营了几十年,对那里动手无可厚非。

二来则是相比于后面攻打匈奴、百越的大阵仗,这通西南夷之事只有蜀郡来操作,所动用的人力和规模都不大,他根本没有反对的理由。

“除了成都附近,这时代的西南地区,大部分应该都挺荒凉的吧,李由被调去蜀地,不知是他自己的意思,还是皇帝的意思,这可真是苦了他。”

赵佗想起自己当初在宫里任中郎的时候,虽然因为公主之事,和李由有些矛盾。

但李由并没有公报私仇,给自己小鞋穿,反而还挺器重的,哪怕后来翻脸,也从来没有从背后给自己使过绊子,完全不像许多小说里那种睚眦必报的反派角色。

故而赵佗对他并没有多大的恶感,如今又想到赵高之前所言的“李由数奇”,以及对方在楚地三战三败的事情,心中不由升起怜悯之心。

“李兄毕竟是老上级,他去蜀地赴任的时候,我当亲自前去送行。希望他此番去蜀地,能够顺利。”

《史记·西南夷列传》: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十余岁,秦灭。及汉兴,皆弃此国而开蜀故徼。

《史记·西南夷列传》: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𫏋将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庄𫏋者,故楚庄王苗裔也。𫏋至滇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欲归报,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还,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

第16章 甘罗第140章 进身之阶第652章 紫服细腰第534章 义渠故地第380章 见熊启第323章 焚舟破釜第404章 剑指秦律第643章 五德终始第704章 貔貅第32章 黄金第201章 尉缭第477章 终结乱世第79章 墨者第221章 选择第795章 二代第636章 侯生末路第835章 二世第152章 魏策第456章 滥竽充数第222章 南向第527章 北方变故第718章 三十年第474章 重要任务第214章 李信策第135章 大梁第398章 二世人选第165章 民心第620章 拯救李兄第651章 麒麟降世第345章 不谷欲降第790章 睡觉第338章 兵临楚都第145章 战城南第200章 左庶长第587章 二袭胡营第649章 秦皇封禅第357章 景同妙计第587章 二袭胡营第268章 咸阳之惑第631章 皇帝赐药第250章 铚邑第600章 秦火燎原第361章 四面楚歌第524章 全面战争第440章 攘夷之功第232章 八山之战第265章 刘季娶妻第217章 淮阳第477章 终结乱世第297章 足球运动第454章 司马杀招第617章 朕全都要第773章 用势第20章 秦王第361章 四面楚歌第72章 短兵第196章 骄心第245章 降计第153章 突袭户牖第184章 商亳第542章 三星璀璨第194章 投壶第315章 郦生使齐第6章 驾车第271章 奏捷受赏第468章 烹了郦生第721章 战将第114章 涉间之仇第608章 冒顿尽孝第52章 分功第99章 忠信之士第365章 请君一战第287章 兵临楚地第577章 计划开始第512章 皇帝警告第22章 鹿鸣第347章 楚王出降第330章 战后赏罚第109章 隗状 姚贾 尉缭第725章 工农第332章 另立新王第285章 王翦伐楚第391章 齐代何先第342章 山鬼狐鸣第126章 握手第239章 公子启第394章 赵佗推磨第280章 谣传楚都第526章 扶苏来访第137章 烧粮第181章 城降第196章 骄心第468章 烹了郦生第361章 四面楚歌第621章 复征西南第564章 战后处置第621章 复征西南第169章 战绩第113章 楚戚第668章 力士挥椎掷祖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