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祸水北引

北方的心腹仇敌?

殿中群臣的目光望了过来。

始皇帝将刚要说出口的话咽了回去,思绪被赵佗的话吸引。

他微微沉吟,开口道:“卿所言心腹之敌是胡人?”

赵佗应声道:“陛下所言是也,相比南方百越之民,对我大秦来说,北方的胡人才是心腹之患。”

既然开了头,赵佗就不再顾忌,直接说道:“百越之民,少兵甲而栖居山野,因地形而内部分裂,自相残杀,这些越人对于中原之地少有觊觎之心,纵使我秦国不遣兵征伐,他们也不敢袭扰中原,侵我疆土。”

“但北方的胡人却不同,他们居于水草繁茂之地,民风彪悍,幼童能骑羊射鸟,壮男能纵马奔驰,开弓射猎,来去如风。其风俗,宽则随畜,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习兵战以侵伐。每到秋后,我中原粮食丰收的时候,这些胡人便集结成群,驱驰南下,劫掠边地,杀戮夏民。”

“臣闻自唐虞以来,山戎、荤粥等胡戎便与中原征战不休。殷商时有高宗讨伐鬼方,宗周时则有周王征战猃狁,之后更有犬戎肆虐,于骊山戮杀周天子。”

“至于诸侯混战以来,北方之民更是屡屡南下侵扰,我秦国先王便曾剿灭义渠诸戎,又与匈奴数战,后因致力于东征,修长城以御胡,方得一息安宁。”

群臣没人反对。

相比于南方只会躲在林子里自娱自乐的越人蛮夷,北方的胡人明显更有侵略性。

当年的宗周就是被犬戎干掉,周幽王就被杀死在骊山上,此等前车之鉴,谁人能忘?

更别说秦自立国以来,就和戎狄血战数百年,饱受其苦,谁也不能否认赵佗的话。

见无人反驳,赵佗又道:“今我大秦以西以北,尚有月氏、匈奴和东胡等三大草原强国,对我中原常有袭扰之意。之前臣率兵伐代,便与匈奴大战,虽斩杀其万人,但不损蛮夷筋骨,经过一年休息,这些胡夷恐怕已有再度南下之心。”

“故而臣认为,与其发大军击南方癣疥之疾的百越,不如先以偏师在南方修筑道路,以使者、商人收买越人部落,挑拨内斗,为后续征伐做准备。我秦国如今的当务之急乃是先破北胡,夺取河南、河西等地!”

“此两地者,水土丰饶,适宜牲畜繁衍,我秦国若夺此地,则能放牧牛马,此乃强国之利,远胜于占领南方湿热蛮荒之地!”

秦始皇眼睛微眯。

赵佗说的是事实,北方胡人屡屡和中原开战,威胁确实比南方的越人大,若要论及发动战争的必然性,北方自然是要更加迫切一些。

与此同时,赵佗说出了最后一个理由,让始皇帝彻底意动。

“昔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此等地域皆为诸夏之土。”

“但如今,北方胡人趁着我秦国东灭六国之时,南下占据高阙、北假、河南地等,让昔日赵土沦为胡戎肆虐之地。”

“今陛下平一宇内,乃是诸夏之主,当收复赵土,彻底恢复诸夏疆域,以向蛮夷宣示皇帝之威德!”

秦始皇眼中闪过一道精芒。

他在此之前,其实也有北驱匈奴的想法,只是想着赵佗之前在代郡击破了匈奴单于的大军,觉得北方的威胁暂时被遏制住了。

故而他并没有像历史上一样,在平定天下后就调遣蒙恬驻守上郡以御匈奴。

始皇帝的战略设想,是趁着冯无择率兵在南方的时候,顺势调遣大军快速平定百越,然后过上几年再发兵北击匈奴。

百越、胡人。

皇帝全都要打!

只是在他心中,顺序是百越在前,匈奴在后。

但现在,赵佗的话却提醒到他。

高阙、北假……

这些位于河套以北的据点,是曾经赵武灵王所修建的要塞。

如今连更南边的河南地都被匈奴占领了,那些故赵国的要塞自然也被胡人所侵占。

诸夏的故土在胡人手里,他这个自称为诸夏之主的皇帝却没有收回来。

岂有此理!

想到这一点,原本觉得胡人放到后面打也无所谓的始皇帝,顿觉心里就像扎了一根刺似的。

他没有立刻允诺,保持着面容上的平静,按照习惯,对殿中群臣淡淡问道:“诸卿以为赵少府之意如何?”

恐怖如斯!

这是李斯的想法,他盯着赵佗那张年轻的脸,心中满是忌惮。

赵佗的南征之策被始皇帝摒弃,眼看南征百越这件大事即将由屠睢等人来主导。

这赵佗竟然另辟蹊径,反手就将矛盾引到了北边的胡人身上,通过落在匈奴手中的那些故赵领土来刺激皇帝,让他掌握了主动权。

而且看皇帝的表情,恐怕是被他说动了。

此子对皇帝的心,知之甚深啊。

这份心机,十分骇人!

但不管赵佗想往哪边打,只要他离开咸阳,李斯就是举手支持的。

李斯没有犹豫,立刻站出来表态:“臣以为少府所说乃是利国良言,北胡之害远甚于南方百越,我大秦当先击胡夷,扫平北疆,收复诸夏之土。”

此刻殿中群臣的想法,都和李斯差不多。

大家都看的很清楚,皇帝想打百越,但赵少府的策略不合帝心,眼看就要被闲置,他就立刻将战争引向北方,想要争一争主帅之位。

赵佗想打仗立功!

赵佗有封侯之志,而他的爵位现在是大庶长,只差一份军功就可以封侯,所以赵佗要想尽办法来主导一场战争,以求沙场封侯。

想到这里,赵佗的行为就说的通了。

站在西侧的秦将,大多脸露兴奋。

他们想要立功升爵,或是让族中年轻人上战场拼一个前程。

但他们也不是傻子,相比于南方的瘴气湿热之地,这些出身于关中的武将,自然是更喜欢北方的环境气候。

如果要打仗,那当然是倾向于往北边打了,南方的那些瘴气毒虫,光是听在耳朵里,就感觉瘆得慌。

赵佗的北进之策符合大多数武将的心意,远甚于去打南方的百越。

再加上他们看到皇帝意有所动,自己也没有得罪赵少府的必要,故而一个个的立刻附和起来。

“赵少府所言甚是,相比南方的百越,北方胡夷与我诸夏争斗数百年,是心腹之患,当先击之!”

“我羌瘣愿率军出陇西,击月氏、诸羌,为陛下夺河西之地!”

武将们一改之前支持南进的态度,纷纷开口,态度鲜明表示支持赵少府。

众将之中,唯有屠睢,满脸幽怨的看着赵佗。

好兄弟!

果真是抢功劳的好兄弟啊!

转眼之间,大殿中的公卿武将,基本都认同了赵佗的策略,呈现一边倒的趋势。

始皇帝坐于帝榻之上,将一切尽收眼底。

北胡、百越。

他都想要。

但也知道以秦国的国力,不可能同时发动两场大规模的战争,必须有先后。

赵佗的话有道理。

群臣武将也表态支持。

在这个问题上,始皇帝没有再固执己见。

他饱含深意的看了眼赵佗。

“既如此,朕便先攻北胡。”

听到皇帝这话,一直全身紧绷的赵佗,这才放松了下来,他只觉后背处,早已被汗水所打湿。

他低着头,看着脚下的黑色地板砖。

原本在天下一统后发动的五十万秦军南征百越之战,被他搅和没了。

皇帝可能还会派偏师南下,但至少这一次不可能有五十万之多,秦国的国力不可能支撑两场数十万人的大战。

应该在秦始皇三十二年发动的北击匈奴之战,也被他提前六年提上了日程。

当然这种级别的大战,自是不可能说打就打,战前的各种准备工作至少都要一年,但不管怎么说,赵佗的参与确实是扰乱了历史进程。

赵佗也不知道未来会变成什么模样。

但这一次,他救下了本该丧命百越的无数秦人。

感谢书友Gnshwwllrpt的打赏,以及各位书友的投票支持,谢谢!

第38章 出征第470章 舌战劝降第100章 天兵第238章 仓皇之犬第332章 另立新王第122章 嬴阴嫚第656章 齐地八神第251章 信至咸阳第589章 头曼求婚第704章 貔貅第499章 尚公主第102章 凯旋第254章 锁定第772章 处刑第526章 扶苏来访第689章 迁令第160章 任嚣第815章 刺佗(上)第470章 舌战劝降第348章 项燕熊启第68章 善后第333章 项燕钓龟第350章 楚王启第216章 斧钺第437章 迷惑齐国第543章 兵力对比第705章 身毒第353章 赵佗高论第578章 狼王上钩第406章 欺以其方第174章 桓军侯第4章 荆轲第761章 将攻第321章 睢水骂战第465章 箪食壶浆第14章 舞阳死第348章 项燕熊启第685章 海东第486章 风波将起第342章 山鬼狐鸣第532章 陈平入幕第615章 皇帝之欲第218章 上蔡第44章 金鼓第811章 口音第141章 小黄第574章 叛秦者死第809章 斩首第812章 义士第364章 进退两难第471章 王欲先降第102章 凯旋第124章 楚国使者第623章 老父与子第206章 秦楚宣战第730章 灭瓯第269章 赵佗迷踪第761章 将攻第592章 万事俱备第119章 赵中郎第487章 分封之论第317章 重走丰沛第560章 兵贵神速第707章 真实第86章 教导第632章 赵佗暴病第194章 投壶第421章 代城险固第618章 捷报频传第588章 玩弄大将第182章 宽宏第328章 砲车破军第573章 秦宫决策第559章 贵霜政变第446章 赵佗伐齐第193章 魏亡第4章 荆轲第529章 骑兵至宝第754章 定闽第118章 救世之法第49章 斩将第407章 无敌司马第699章 储君第682章 审问第490章 改变皇帝第682章 审问第31章 少女第168章 五大夫第453章 秦军有饼第277章 公子身份第589章 头曼求婚第242章 以假代真第92章 上架感言第30章 生当封侯,死当庙食第500章 少府赵佗第240章 淮阳反第812章 义士第310章 东伐无信第242章 以假代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