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太子

第698章 太子

始皇帝话音落下后,大殿中一片寂静。

赵佗哪怕是见惯了战场厮杀,勾心斗角,面对始皇帝这个问题,还是感觉头皮发麻。

你皇帝想立太子就立太子呗,你来问我干啥?

立储。

从来都是这个天下最敏感,也是最容易送命的问题。

数千年的华夏历史,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储君之争丧了命。

什么九龙夺嫡,什么玄武门之变。

别的不说,就看大唐李家为了这事情死了多少人,就清楚储君之争的致命性了。

赵佗深知此事的敏感,在他刚进入秦国时,就根本不想掺和此事。

只是随着他后来尚了公主,成为长公子扶苏的亲妹夫,这才没了其他选择。只能真正投身其中,在暗地里或多或少的点拨和帮助扶苏。

但这只是私下行事,赵佗可从来都没有大张旗鼓的表态支持扶苏上位。

哪知道这时候,始皇帝会突然问这个问题。

要立扶苏为太子,赵佗自然是举双手支持,巴不得跳起来说:“好好好,大力支持!”

但实际上他不敢在这件事情上胡乱说话。

这种事情,你一个表情或者神态不对,都可能引起君主的忌惮。

万一始皇帝看赵佗态度十分热切,说不定内心里就要开始猜忌了。

你赵佗那么高兴干嘛,是不是还想朕早点死了,好让扶苏继位啊?

面对这充满危险的问题,赵佗下拜行礼,给出了一个作为臣子的标准答案。

“此乃天子家事,伏惟陛下圣裁。”

“哼,莫要在朕面前说这些虚言。朕今日问你,你说说想法就是。”

始皇帝冷哼一声,双目炯炯,进一步威逼赵佗。

赵佗暗自苦笑,始皇帝话都说到这里了,他还能拒绝?

其实这件事情,始皇帝的态度已经表达的很明显了。

之前他令长公子扶苏主持迁徙之事,是观察这个儿子的能力以及对待六国贵族的态度。

今日又召来诸公子进行考校对比,是要看看其他儿子中有没有自己遗漏的人才。

家宴上诸位公子的表现,让皇帝彻底做下了决定。只是不知道他为什么要用这个敏感的话题来问赵佗。

赵佗好歹是沙场战将,他眼见皇帝铁了心是要问他的看法,避不开这个话题,那就不再逃避,当场表达了自己对立储的看法。

“臣昧死以禀陛下,太子储君,乃一国之本。自我大秦立国以来,储君多立嫡长,若论祖宗制度,当以长公子为先。”

赵佗这话说的很高明。

自周灭商以来,天下诸侯皆奉行周人的嫡长子继承制度。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储君的位置优先选择嫡子。

若无嫡子,那就立长子。

这套制度的规则等级十分严明,使得君位继承上不会出现争议和问题,最大限度的保证权力的平稳交接。

虽然自春秋以来,周室衰落,礼崩乐坏,使得许多诸侯国都不太在意这个制度,不少君主带头破坏,废长立幼。

但在秦国,还是比较遵循这套制度的。

比如昔日秦孝公便非秦献公的长子,他的上面还有一个庶长子公子虔。但遵照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原则,作为嫡子的秦孝公,继承权高于作为庶长子的公子虔,成为名正言顺的秦国国君。

又如之前始皇帝的父亲异人,为什么能够从安国君众多儿子中脱颖而出,最终被立为储君?

就是因为当时安国君的正妻华阳夫人没有儿子,所以吕不韦就瞅准了这个机会,通过手段运作,使得华阳夫人认异人为儿子,成为了超越长幼顺序的嫡子。

这样一来,凭借宗法制度,异人就越过众多兄长,成为名副其实的继承人。

现在始皇帝并没有确立皇后,从法理上来说没有继承君位的嫡子。

那么就该退而求其次,按照长幼顺序,来确认储君人选,这是秦国一直以来的继承制度。

扶苏,作为长公子,就是第一继承人。

赵佗搬出宗法制度,巧妙的回避了自己的主观意见。

他为扶苏站台,那可不是因为扶苏贤明,也不是因为自己是他妹夫,而是祖宗制度使然。

始皇帝盯着赵佗。 赵佗面色平静,实际上鞋履里的脚趾都已经开始抓地了。

良久,始皇帝说道:“朕知道了,你回去吧。”

“唯。”

赵佗如释重负,忙拱手行礼,缓缓后退。

在离开宫殿前,他看了殿中侍立的中车府令赵高一眼。

赵高感应到赵佗的注视,对他微微点头。

看着赵佗的身影消失在殿外,坐在御座上的始皇帝哑然失笑。

“这小子还真是机灵。”

始皇帝摇了摇头,他问赵佗这个敏感话题,确实是有看看赵佗反应的心思。

要是赵佗真借着此事对扶苏大为夸赞,皇帝的心思肯定会有些不一样。

如果赵佗为了避嫌,故意说扶苏的不好,建议皇帝再多观察看看,那就显得刻意了,会让人感觉虚伪。

天下谁不知道你赵佗和扶苏关系好啊?

所以始皇帝这个问题,回答起来还真有些难度。

哪知道赵佗年纪不大,说话倒是滴水不漏,凭借宗法继承制度来回答问题,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各方面还显的无懈可击。

始皇帝闭上眼,再度在心中盘算。

“这样也好,赵佗和扶苏同龄,若能扶持,想来天下能长久安稳。”

始皇帝是个务实的人,他虽然在走修仙之路,希冀得道长生,永远统治这个天下。

但同时,他也在以防不测,安排后事。

帝陵修筑,从未停止,就表明了他是做好了死亡归去的准备。

如今既然决定立储,那自然是要将一切事情都考虑到。

始皇帝之所以选择扶苏,除了诸公子中在能力上无人能够与其相比外,重要的一点就是扶苏能得臣子人望。

廷尉李斯为岳丈,武功侯赵佗为妹夫,又曾和蒙恬共事修筑直道,这些方面都是其他公子无法相比的优势。

这中间又恰好涉及到一个重要问题。

就是武功侯赵佗年纪轻轻,便战功赫赫,威震天下,且爵位极高,声望正隆,可谓是达到了臣子的顶点。

始皇帝在,那自然能镇住赵佗。

wωω⊙ ttkan⊙ c○ 但始皇帝如果不在了呢?

除了扶苏外,其他诸位公子全都比赵佗年轻,辈分低,又无什么威望经验。

如果这些公子登基为帝,那岂不是要被赵佗压得死死的?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局面,始皇帝恐怕就只能做些其他手段了,或许会带着赵佗一起离去也说不定。

但换成扶苏来继位,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扶苏和赵佗同龄,在辈分上又是赵佗的大舅哥,各方面都能压住赵佗。

如果扶苏继位,赵佗自然不会有异心。

君臣,方能得始终。

“而且赵佗征战四方,伤病一身,又兼之前被丹药所伤,寿元或将不及朕的儿子,有扶苏在位,他也能寿终正寝啊。”

始皇帝将所有情况都考虑了一下。

觉得不管是为了这个天下,还是为了和赵佗的君臣翁婿之情,立扶苏为储君都是最好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

既然做好了决定,始皇帝雷厉风行的性格便不再拖延。

他转头,看向侍立在侧的赵高。

“为朕拟诏,明日朝会宣读。”

“朕将立长公子扶苏为太子。”

(本章完)

第137章 烧粮第149章 张耳第187章 救援第40章 巡营第700章 勾引第377章 无约立约第356章 东阳陈生第404章 剑指秦律第116章 围宅第242章 以假代真第714章 火药第100章 天兵第617章 朕全都要第103章 封赏第610章 分配地盘第238章 仓皇之犬第602章 包抄头曼第34章 入伍第178章 戴氏第41章 什长第809章 斩首第31章 少女第267章 兄弟第164章 秦寇第614章 满朝谄媚第642章 潜龙公子第150章 计功第168章 五大夫第589章 头曼求婚第115章 赋税第296章 秦楚砲战第161章 屠睢第471章 王欲先降第484章 左丞相第46章 北上第36章 岂曰无衣第136章 水攻第369章 楚国之殇第685章 海东第321章 睢水骂战第698章 太子第316章 四方之谋第321章 睢水骂战第172章 立威第7章 秦军大营第509章 朕的金人第109章 隗状 姚贾 尉缭第321章 睢水骂战第799章 抉择第746章 刘羽第816章 刺佗(中)第117章 横之义第400章 斗志昂扬第388章 献捷咸阳第181章 城降第480章 法家治国第421章 代城险固第791章 反钓第232章 八山之战第612章 赵佗封侯第646章 胡亥之亲第259章 泗水畔第740章 后手第48章 夺长城第365章 请君一战第97章 爵制第761章 将攻第324章 悬羊击鼓第642章 潜龙公子第466章 砲轰临淄第239章 公子启第47章 踵军第656章 齐地八神第740章 后手第455章 技击之士第68章 善后第539章 虚虚实实第715章 科技第45章 后发第762章 南越王第413章 赵佗伐代第647章 赵佗施救第267章 兄弟第295章 坚壁自守第320章 楚将染病第540章 横槊用间第607章 皇帝西巡第484章 左丞相第514章 纸的缺陷第68章 善后第829章 列侯第183章 魏咎第193章 魏亡第561章 马踏贺兰第678章 确认第212章 独立曲第502章 诱惑赵高第786章 执戟第303章 赵佗坠马第547章 猎手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