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回应

第73章 回应

燕都蓟城。

宏伟壮阔的宫殿中。

燕王喜高坐王榻,拿着国书的手尚在微微颤抖。

之前太子燕丹针对如今形势,重新搬出了当年太傅曲武内联三晋齐楚,外引匈奴共抗秦国的计策。

虽然燕王喜不报希望,但那时燕军刚刚在易水之西战败,他亦无计可施,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按计实行。

如今,时隔一月,他终于收到了诸国的回信。

齐国回信最快,意思也很简单。

我齐国不参与你们之间的战争,只想保境安民,你们打成什么样子都不关我的事情。更何况当年五国伐齐,就属你燕国对我齐国造成的伤害最大……

信的末尾,齐国又细数了一遍当年燕国破齐七十余城,掘人祖坟抢人财物的罪行,一副被燕国伤透了心的模样。

楚国的回信则要无奈的多。

我对伱燕国如今的处境深表同情,我们也对暴秦恨之入骨。但我们刚刚也被王贲打了,还抢了我十多座城池,我楚国如今自顾不暇,更别说是跨越数千里,救援你燕国了,大家自求多福吧。

最干脆的则是魏国回信。

是你们燕国先派刺客刺杀秦王的,是你们不讲道义在先,秦国打你燕国,那是应该的,打得好!

信的末尾,新继位不久的魏王假还顺势吹捧了一番秦王,以表忠心。

看着这三封国书,燕王喜气的脸都青了。

他将绢帛狠狠扔在案上,对殿中诸臣问道:“三国皆已拒绝,形势如此,如之奈何?”

宽阔的大殿上,坐满了高冠博带的燕国大臣。

面对燕王的问话,殿中一片死寂,诸臣皆是低着脑袋,默然无语。

眼见诸臣缄口不言,燕王喜更是气急败坏,他陡然一下从王榻上站起来,怒斥道:“你们皆是我燕国社稷之臣,如今燕国危亡在即,你们就真的拿不出一点主意吗?”

依旧无人开口。

易水战败,精锐尽失。

下都沦陷,地利皆亡。

如今王翦大军已经开到了百余里外的涿邑,最多两日,便能直抵蓟城。

这种形势,哪怕是乐毅复活了都没用。

燕王喜咬牙,看向坐在前列的太子燕丹,那股怒气直冲脑袋。

他低吼道:“燕丹!就是因为你要派遣刺客刺杀秦王,才招来王翦大军讨伐,否则我堂堂燕国怎么会落到如此下场,都是你,是你害了燕国!”

听到燕王如此说话,有大臣立马接口道:“大王说的是,皆是太子为报一己之仇,才惹出这般大祸。还请大王将太子送往秦国,或许能求得秦王谅解,免除我燕国灭亡之祸。”

一人开口,众臣皆附和道:“还请大王将太子遣送秦国,平息秦王之怒。”

听到殿中诸臣话语,燕丹吓得冷汗直冒。

把他送到秦国去,不是车裂就是腰斩。

燕丹站起身,大叫道:“谬哉!”

“诸公莫非以为用燕丹的首级就能换得秦人退兵吗?时至今日,你们可曾看到韩、赵两国的下场。秦王残暴,有吞并四海,绝灭六国之心,岂是我燕丹的项上人头就能解决。若能让秦退兵罢战,还我涿邑、下都,那我燕丹立马自刎于此,绝无二话,诸公以为可行否?”

燕丹深吸口气,继续道:“想必诸公也清楚,秦国大军如今已经到了涿邑,离蓟城咫尺之遥,已经是必灭我燕国之势。现在哪怕杀了我,也没有任何用处,反倒会让这蓟城中百姓军民离心,敌人未至,先杀太子,我燕国上下可还能一心抗秦?”

听到燕丹的话,诸臣皆是住了嘴。

燕王喜摇了摇头,他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刚才不过是发泄下怒气罢了,真要让他杀死自己喜爱的儿子,他还是舍不得的。

更别说当今燕国,自秦无忌死后,朝堂上剩下的都是些酒囊饭袋,能真正靠的上的也只有太子丹一人。

燕王喜坐回榻上,问道:“那你说说,现在该如何做。”

燕丹咬牙道:“齐人一向短视,楚魏如今被王贲胁迫,亦不敢和秦人作对。但至少匈奴答应出兵了,我燕国并非孤立无援。那匈奴有控弦之士数十万,并非弱者。我们只要死守蓟城,将秦军拖在这里,等到匈奴出兵,侵扰关中,那秦王必定惊恐,撤军回援,彼时就是我燕国的生路。”

“匈奴?”

燕王喜笑了出来,匈奴那边确实有回信说会出兵。

但那些草原蛮夷是个什么德行,燕王喜还是很清楚的。

趁着秦军在外,匈奴顺势抢掠一波秦国边境是可能的,诚心救援燕国?

那还不如指望齐国回心转意。

更甚者,那些匈奴人嘴上说着帮助出兵秦国,说不定转身就来洗劫燕国的北方边境。

燕王喜摇头道:“若是如此,不啻于坐以待毙。你之前曾说联络秦相昌平君,可有回信?”

燕丹讪讪道:“未有。”

燕王喜彻底失望了,他抬起头,目光略过朝中诸臣,望向东方。

辽西、辽东。

尚有千里土地。

……

秦宫。

昌平君在殿外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进去。

秦王政依旧坐在榻上,手捧竹简,认真看着上面的文字。

昌平君心中感叹,每次见到大王,不是捧着简牍阅读,就是在简牍上批注。

大王永远都处于工作状态,仿佛有着无穷无尽的简牍批阅不完。

如此勤奋,六国君主如何能比。

“昌平君来了,坐。”

秦王政依旧盯着手上的竹简,头也没抬的说道。

昌平君拱手道:“大王,如今上将军伐燕已有数月之久,关中粮草输运跨千里之遥,路途多耗。且小王将军击荆胁魏,屯兵数万,亦耗损粮草颇多。再加之数十万士卒民夫奔于路途,荒废耕田无数,若如此下去,我秦国恐有钱粮空虚之险。”

秦王政抬起头,盯着他的丞相。

“所以,昌平君何意?”

昌平君深吸口气,他怕自己再犹豫一下,就没有勇气说出来了。

“大王,臣认为燕国谋刺,其罪当诛。如今上将军已经夺取了下都、涿邑,全据督亢之野,兵临蓟城,对燕国的惩罚已经够了。”

wωw ●Tтkan ●¢ ○ “蓟城坚固,燕王若是死守,燕人上下一心,我大军不知何月才能拿下,时间一长,恐怕会引起齐、荆、魏三国异动。如此一来不如让燕国交出主谋燕丹,送到咸阳车裂,以示天下我秦国此番出兵,只为复仇刺客,并非欲灭燕国社稷。如此,可保全国力,齐魏等国亦不会有怨言。”

“我秦国大军也可撤回,一来续耕农田,以补仓用。二来安抚赵、韩故地,稳定根基,日后待仓廪充实,再图东进。”

昌平君深吸口气,一口气说完。他怕自己再犹豫一下,就没有勇气说出来了。

秦王政冷着脸,殿中充斥着一种压抑的氛围。

他突然笑了。

“昌平君所言有理。”

“但,寡人喜欢那少年说过的一句话。”

“寡人,不仅要做秦国的王,亦要做天下的王!”

“六国算什么?”

“韩、赵都亡了,那齐荆魏三国敢有异动,寡人亦翻手灭了他。”

“传令王翦,此战必破蓟城,不破不返。”

“大王,那粮草……”

“秦国的府库,我亦心知,足以再供数年征战,昌平君,你就不用担心了,下去吧。”

昌平君脸色复杂的看着面前的君王。

良久,他才拱手道:“唯。”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一年,王贲攻荆。

《资治通鉴·秦纪二》:王贲伐楚,取十余城。

此事当与伐燕之战同时进行。

(本章完)

第672章 叛乱之火第807章 抽薪第556章 影响世界第140章 进身之阶第374章 秦王临楚第173章 励士第600章 秦火燎原第338章 兵临楚都第253章 京观第388章 献捷咸阳第754章 定闽第274章 战争将至第814章 赏不逾时第318章 兵临睢水第766章 血祭第242章 以假代真第696章 外孙第647章 赵佗施救第535章 乌氏倮第729章 冯无择第828章 帝迎第223章 颍水第610章 分配地盘第107章 扶苏第295章 坚壁自守第228章 车骑第779章 阵战第179章 自信第740章 后手第104章 昌文君第567章 俯首乞降第496章 同姓不婚第206章 秦楚宣战第85章 追击第502章 诱惑赵高第227章 悔意第720章 还都第457章 勇追穷寇第157章 冲杀第239章 公子启第283章 蝴蝶效应第121章 李由第398章 二世人选第286章 赵佗将军第706章 兵力第313章 笑那秦将无谋第679章 李兄第727章 建议第761章 将攻第701章 张苍第251章 信至咸阳第460章 抄他后路第218章 上蔡第332章 另立新王第124章 楚国使者第499章 尚公主第571章 全取河南第201章 尉缭第448章 三十万齐军第709章 昭武第622章 请兄归去第59章 督亢第405章 徙民之策第173章 励士第497章 诸姬通婚第728章 战略第172章 立威第95章 赵高第256章 将计就计第270章 惊闻大胜第308章 刺客出没第533章 上将军第256章 将计就计第20章 秦王第332章 另立新王第762章 南越王第408章 修改秦律第822章 余孽第436章 代亡第693章 回家第618章 捷报频传第462章 赵佗要我第55章 屯长第56章 攻心第613章 特殊伦侯第412章 臣荐李信第290章 时代变了第265章 刘季娶妻第194章 投壶第1章 赵国余孽第172章 立威第169章 战绩第605章 战争斩获第608章 冒顿尽孝第386章 赵高绝杀第82章 开砲第159章 美男子第256章 将计就计第796章 志向第462章 赵佗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