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北地

黑夫赴任前,听说北地郡有回中道,交通便利,还一度窃喜。

可等九月初,他到达泾水与泥水交汇的亭舍,却发现,平坦的回中道是沿着泾水继续往上游走的。他们一行人,却要沿着泥水河,走一条小道北行,北地郡的郡府义渠城,尚在百余里外……

高原山区的道路,大多顺着这些大大小小的河谷修建,而农田和村庄,也大多沿着这些河谷分布。泥水一如其名:一石水、六斗泥。时值深秋,径流宽大,浑浊的河水奔腾而下,河岸不少地方的黄土被侵蚀剥落,有的地方,道路也塌陷下去,他们的行进十分艰难。

且越是往北,地势越高,这才算进入了真正的“黄土高原”——不过,跟黑夫印象中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贫瘠高原不同,空气也更湿润,较后世要宜居得多。这里植被极其丰富,放目望去,至少一半的地方被枯黄的森林和草地覆盖,一些分不清是华是戎的猎手在上面追逐鹿群。

植被虽比后世多,但脚下的黄土,却一如两千年后般,厚重而夯实。而且沟壑纵横,看似距离不远的地方,却极可能上下翻越多次,极大影响了速度。当地百姓困守于墚墚峁峁,也造就了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

在沿途各县休息时,每到一处,陈平照旧去市肆走了一圈,结果发现,泥阳当是最后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县,继续往北,不但粟价开始变高,眼前所见的景致也大为不同……

沿河仍然有农田,头上扎着白帻的农夫收着地里的刍稿。有时也会出现三三两两披着羊裘的牧民,手里挥舞着鞭子,将黑山羊从黄土塬赶到河边饮水吃草。

有时候黑夫见他们扎着辫发,骑马娴熟,以为是戎人,近了一问,却自称数十年前的秦人之后。有时候在小邑里瞧见一个椎髻右偏,穿一身右衽衣裳的,以为是秦人,一张口,却能说流利的戎语……

又行了一日,抵达一个建立在塬上,叫“北豳(bīn)”的小邑时,黑夫更加吃惊了。

“这就是周人迁豳前,所居之地?”

黑夫有些难以置信,环顾四周,这里真的是穷山恶水,到处都是灌木和土塬,土质也不好,如此贫瘠的地方,一把粟种撒下去,半年之后也收不上多少来,周人是如何生活的?

陈平道:“我听闻,夏之衰也,公刘的先祖不窋(kū)曾弃后稷之业,窜于戎狄之间,大概就是此处,我猜想,应是效仿戎狄之俗,在此畜牧狩猎为生吧?”

周人在此与羌、戎杂处,成了一个小部落,又过了几百年,在公刘带领下才重新恢复农耕生活,建立城邦。

黑夫暗道:“难怪姜尚这些个古羌豪酋拼命扶周反商,姬周与羌,经过几百年相处,早就相互通婚混血,成一家人了……”

不过想想,秦赵的祖宗也曾在戎狄荒土牧马驾车为生,追溯回去,大家的远祖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在这里,农与牧,华与戎,似乎不像黑夫想象的那样泾渭分明,而如是两条河混流到了一起。

“华戎杂处,农牧并存……这就是北地郡啊!”

他更加理解内史腾送他第一个词的含义了。

一念至此,黑夫也让人加快了步伐,九月初时,经过十来天的跋涉,终于接近了北地郡的首府:义渠城!

……

叶子衿再次掀开马车的帷幕,这里的距离义渠城尚有十里的亭舍,按照惯例,北地郡尉官体系的大小官员,无一例外,均在此迎接黑夫……

郡尉之职,掌佐守,典武职甲卒,是与武事相关的,和平时管抓贼、治安、关防、戍守、训练,战争时可直接统兵作战。其下直属的官员有兵曹掾、贼曹掾、尉史等,还有各县县尉。

官员们一番持慧相迎后,黑夫亦上车来与妻子交待入城后的安排,叶子衿见他面有喜色,便问道:“良人缘何而喜?”

黑夫笑道:“人生有四大喜事,吾妻可知道是什么?”

此时还没这种说法,叶子衿摇了摇头,黑夫便道:”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嗯,封侯拜将时,我正好遇到了其中一种。“

“良人在此遇上了故人?”

在叶子衿想来,丈夫是南郡人,之前也从未来过北地,应该不认识当地官员,何来故人?

“是第一次伐楚时,在鲖阳一起作战的袍泽,叫翟冲!”

鲖阳之役是黑夫功成名就之战,叶子衿亦有耳闻,但黑夫挺少说起。只是在回到安陆,南郡乡党袍泽来拜访时,看着热闹的宴飨,觥筹交错间,黑夫忽而感慨了一句:

“槐木要是还活着,该多好啊……”

丈夫身边忠心耿耿的御者桑木闻言,出席下拜,流泪而泣,叶子衿这才知道,原来槐木是桑木的兄长,战死在鲖阳了,尸骨葬在鄢县的“烈士墓园”里。

她知道那场战役对丈夫的意义,也晓得黑夫是个重感情的人,便笑道:“居然遇上旧日袍泽,当真是巧!”

黑夫颔首:“当日一起与楚人交战的百将,除了我之外还有三人,满在南郡任职,屠驷是屠雎族人,调到了长沙,与赵佗共事。唯独翟冲,他是上郡人,如今爵为官大夫,在北地郡做兵曹左史,正好是我下属。”

“兵曹左史,这不是良人数年前的职位么。”

毕竟不是安陆嫡系,没有搭上黑夫这辆升级快车,翟冲的发展,当然没有安陆旧部们好。

虽然此人并无太过人的表现,但好歹是一起抛头颅洒热血的,有个熟人,也对黑夫尽快熟悉当地情况,开展秦始皇期望的计划有所帮助……

正说话间,外面却传来一阵大声嚷嚷。

“吾等道阻,相迎来迟,还望郡尉勿怪!”

黑夫乃是比二千石的郡长吏,相当于高官,还管着省军区、公安厅等部门,官员来迎,都是恭恭敬敬,何人胆敢在外喧哗?

他出了马车,却见亭舍路边,拜倒了两个身材高壮的人,一个戎服辫发,另一个则穿着一身甲胄,说话瓮声瓮气,抬起头时,黑夫发现他们还有些相像,都是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好似兄弟。

“此乃何人?”

黑夫指着二人问道。

他已换上了一身绛衣袍服,腰佩银印青绶,在咸阳混迹两年,说话也不怒而威。

翟冲正要代为回答,黑夫却道:“让他们自己说。”

“下吏公孙白鹿!郁郅县尉!”身穿甲胄那人说道,抬眼偷看黑夫,发现他竟比自己年轻这么多,不由羡慕异常。

“下吏义渠白狼!大原骑将!”戎人打扮那人如是说,他口音很重,听着很怪。

郁郅县,是义渠城以北不远处的小县,而大原,则是泥水与泾水之间的一座黄土大塬,后世称之为“董志塬”,那里群戎混杂,是秦军征召戎骑的主要兵源地。

黑夫看着二人,见他们的确跑得满头大汗,不像是故意的,便道:“律令并无迎上吏迟来之罪,但若是行军打仗时,汝二人也像今日一般,失期来迟的话……”

他脸一板:“那本尉便要斩之以徇三军了!”

二将连连顿首称是,之后退到一旁。

“我还以为良人要杀人立威了呢。”

等车队再次启动时,黑夫入车,叶子衿便说起她父亲去南郡上任时,就找借口砍了一个因故相迎来迟的小吏脑袋。

“立威也不能挑此二人下手。”

黑夫来之前也是做过些功课的,尤其对北地的本土势力,都记了个大概。

他对妻子道:“这义渠白狼,公孙白鹿,你可知他们是何许人也?”

叶子衿摇头:“妾不知。“

“二人都是北地戎君豪酋,若无故杀了他们,半个北地都得乱起来,这也就罢了,他们还有另一层身份。”

黑夫接下来的话,立刻引爆了女人家的好奇之心。

“你可知道,宣太后当年为义渠君生了两个儿子?义渠亡后,义渠君之族被屠尽,独二子留存。这二人中,一人便以义渠为氏,以示不忘其父族。一人却耻于这身份,只认其母族,遂以公孙为氏……这便是义渠、公孙二氏的由来!”

叶子衿了然,这可是秦宫廷三缄其口大八卦啊!便兴奋地说道:“如此说来,这公孙白鹿、义渠白狼,应是宣太后的曾孙?”

第992章 大蟒第23章 军训开始第282章 胜利者第656章 斧钺之诛第265章 丰沛之间第292章 壮士不死即已第280章 国之将亡第796章 一纸婚约第1020章 我来第866章 裂地而封为王侯第707章 月将升,日将没第374章 血泪之路第754章 广阔天地第380章 秦颂第654章 三鼓第861章 武关第1025章 一致对外第724章 厉人怜王第538章 请学为圃第37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第637章 鸟上青宵(第四卷完)第843章 只手岂能扶天倾?第589章 毒士第759章 声东击西第270章 世易时移第985章 千钧第241章 胜者即是正义!第655章 回家的诱惑第706章 我劝你谨言慎行!第992章 大蟒第606章 三十四年第602章 杀人第823章 煮酒第878章 狗血第603章 三千里江山第209章 做个有用的人第836章 鼠第167章 短兵第1005章 尝麦第798章 铁打的襄阳第494章 一人之心第647章 沧浪之水第682章 明伐暗渡第402章 侠以武犯禁第999章 蜂王第1015章 统一哈第725章 天下为桎梏第678章 风暴第141章 陈平第534章 天无尽头第1019章 饮鸩止渴第6章 抢功的第210章 武库第30章 第一第270章 世易时移第685章 图腾第324章 王在法上第623章 往事第1009章 博弈第367章 夸父逐日第769章 三楚第387章 以力为雄第461章 糖氏第66章 监守自盗第187章 共敖第153章 最后的武卒第490章 财政危机第331章 起土骊山隈第196章 卸甲第528章 世界那么大第945章 痴儿第224章 四月行县第781章 城头变幻大王旗第545章 兔死狐悲第746章 用兵不逊吴孙子第941章 开门,查户口第343章 滑稽第125章 先登第295章 伐蛟取鼍第421章 绝域轻骑催战云第1013章 开始和结束的地方第656章 斧钺之诛第700章 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头里第518章 木秀于林发书一周年总结,顺便求月票!(有剧透)第497章 鱼入大海第861章 武关第653章 什长得诛十人第409章 胡马追随出蹛林第954章 东出第460章 不谋全局者第315章 入关第157章 黍离第318章 寡人以眇眇之身第246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第701章 兵家大忌第698章 雁南飞第673章 劝君更尽一杯酒第436章 深践戎马之地第11章 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