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初雪

上个月,陇西郡李信带着轻骑一千,对贺兰发动突然进攻,听闻后院失火,游弋在花马池附近的四千匈奴人再也呆不住了,立刻放弃神泉障、小盐池后撤。

见匈奴人远遁,黑夫也没有冒进,天气一天比一天冷,虽然他让乌氏商队运来了大量粮食,囤积在城邑内,还敲诈昫衍君,让他杀了两千头羊,秦军吃了一半,另一半直接用花马池的盐腌上,足够这个冬天食用。

但上万人需要的补给实在太多,兵卒思乡,黑夫不能让他们久居塞外。于是在十一月上旬时,留给义渠白狼一千骑兵、一千徒卒守备外,其余人等,便随他撤回北地。

一同南下的,还有昫衍君。

才到城门边,黑夫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郡丞殷通特地来迎他凯旋而归。

黑夫饮下城中父老递上的热酒后,身材矮胖的殷通感慨道:

“我来北地为郡丞数年,但闻塞外胡寇滋扰边关,劫掠商贾,将士仅能将其驱逐,却从未深追。然自去年郡尉上任伊始,内御戎骑,募良家子,遣商贾间谍深入匈奴,观其虚实。”

“今日郡尉以虎贲八千出塞,步骑满道,旌旗如云,甲兵曜曰,震威扬灵,如风行电照。不过旬日,便得闻捷报,击破匈奴,如摧枯折腐,斩首过千,缴获无算,威震塞外,开疆五百里!实为北地自灭义渠后,从未有过之功绩!”

黑夫拱手道:“黑夫能远赴塞外,多亏了郡守和郡丞在内调度,车马粮秣供应不绝。”

“不然,郡守好比是相,郡尉好比是将,将相戮力同心,我这做下吏的,只是奉命行事而已。”

殷通言语里满是溢美之词,已近乎谀了,黑夫有些奇怪,他和这位郡丞没什么深交,他今日对自己,为何比往常更加热情?

二人相互谦让地进了城中,郡守赵亥年老,受不了冻,但也在郡守府门外等待,黑夫过来朝他作揖,便被赵亥扶住,他白胡子一颤一颤,笑道:

“郡尉旌旗所指,胡虏遁逃,实在是壮我大秦声势,老朽若能年轻二十岁,当与郡尉一同出塞杀虏!”

黑夫忙道:“老郡守谬赞了,君老当益壮,若是出塞,便没有吾等杀敌的份了。”

赵亥看黑夫很是顺眼,黑夫来之前,他本以为年仅二十六七便骤登高位的皇帝新宠来到北地,和自己一个年过半百的先王老臣,会有些不好相处。

但没想到的是,黑夫拥有远超他年纪的沉稳,从未仗着自己简在帝心而在礼数上有所欠缺,平日里也只豫兵务,在郡守管辖的民政上却绝不插足。

加上黑夫的妻子乖巧伶俐,时常出入郡守府,与郡守夫人作伴,带些南方的特产,赠点她家庖厨的独特点心,上个月,甚至还让工匠也为郡守家修了一间带热炕的屋舍。赵亥归家时,还被老妻埋怨,说跟他来北地多年,第一次在冬天里如此暖和……

一年下来,叶子衿都快同郡守夫人以母子相称了。这样的一对知趣得体的夫妻,自然让人生不出厌恶来,更何况,黑夫此番出塞取得的战果,也将给北地郡带来源源不断的好处。

迎着黑夫进到郡府后,赵亥向他道明了自己的打算。

“新归降的昫衍戎,花马池之地,我打算设置成道,让昫衍君为昫衍县长,再设置一县尉,一县丞。”

说来也苦,北地郡虽然地域广袤,但人口稀缺,且多为难以收取租赋的戎狄,是关西出了名的穷郡。最重要的财政收入,便是乌氏倮的口外贸易,但大头都归了少府,郡中只能收取一点可怜巴巴商税,每年向内地卖的牛羊马匹,也只够换取戍卒的军粮。

现如今,多亏了黑夫,北地郡却多了两大财源……

其一,便是方兴未艾的羊毛纺织业,自从去年黑夫行县,游说乌氏倮后,乌氏也开始从羌中购长毛羌羊,在乌氏县养了两千多头,义渠城这边也养着一千头。

吸收羌人技术,经过两年的尝试,少府的东、西织室已经研制出了较为成熟的毛纺工艺。虽然织出来的衣裳依旧又肥又大,但气味倒是轻了不少。

如今皇帝欲破匈奴,明年可能要发动三十万人次!需要大量毛衣,即便战争结束,那些奉命戍守北方的士卒,至少也要达到二人一件,所以此物已成了军需品,供不应求……

郡丞殷通也在一旁道:“齐鲁中原有桑麻,出绢帛以为利。”

“北地苦寒,桑蚕稀少,但依靠毛纺,亦能衣被北疆!”

赵亥颔首,他也希望,未来毛纺业可以成为北地的一大经济支柱。

其二,便是新夺取的花马池,过去数十年,花马池都是北地食盐的主要源头,如今昫衍归顺,花马池便顺理成章成了北地郡治下。赵亥决定,立刻在花马池设盐官,让当地戎人、驻军采盐……

黑夫又给赵亥出了个主意:”我留了两千人在花马池城,待明年开春后,又将有大军北赴,牛马车辆将往来不绝。“

“以往边塞有事,内地车马载粮而往,载伤员而归,但大多数辎车都空空如也,实在浪费。今后运往花马池的车辆,去时载粮,归时运盐,如此便能节省运费!”

“此策甚妙。”赵亥颔首,在他眼里,那一车车运回来的,不是盐,而是沉甸甸的半两钱!

其实对花马池盐,黑夫心中还有个计划,等战争停止后,北地郡的盐业官营可以放松一点口子,花马池由官府以隶臣开采,但可以让商贾贩卖,零售权都交给商人,政府只控制批发这一环节。盐商们若想得盐,需要送运粮食到边关,再从郡守的手中换取他们手中的”盐票“,再将盐运回内地……

这样,或能解决边关缺粮,运费高昂的问题,也让市场多一点活力。

当然,目前只是想想而已,这涉及到更改律令,对国策动手动脚的问题,法家肯定会加以反对。

关于在花马池设县、道一事,三名封疆大吏商量了一会,眼看外面天就快黑了,赵亥才道:

“老朽也是糊涂,一说起国事,便忘了时辰,郡尉远征归来,尚未归家看看,且速去!待明日,老夫再在靖边祠外,为郡尉,还有靖我北地边外胡尘的将吏们摆宴,接风洗尘!”

北地郡靖边祠,就建在义渠城北,在黑夫先前带良家子们修的“敬老院”旁,今已改为“荣军院”。再往北就是郊外的“忠士墓园”,埋葬那些战场上难辨尸骨的无名战士。

这三个地方都是黑夫来到北地后张罗建的,俨然成了本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逢初一十五,本地学室的法吏都会带着弟子去祭扫,郡兵戍卒也被要求为荣军院的孤寡残疾老卒挑水……

黑夫也心念家中怀胎八月的妻子,便告辞而出,这时候外面已飘起了白茫茫的雪花,而他作战用的戎车,为了表示与士卒同甘苦,是没有华盖的。

这时候,郡丞殷通却一定要送黑夫一程,邀他上自己宽敞温暖的马车。

黑夫推辞不过,便坐上了车,二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谈着,黑夫感觉殷通今日举止不同寻常,便一直在等他开口。

车缓缓驶出郡府后,殷通才忽然叹道:“北地寒冷若此,呼气成霜,郡尉曾远征江南豫章,那的冬天,不知又是怎样一番光景?”

黑夫便道:“纵是寒冬,豫章依然满山绿意,水暖鸭游,在赣水上游,当地的越人,话语里,甚至连‘冰’‘雪’二词都没有。”

“如此便好,如此便好。”

殷通笑道:“内人最怕苦寒,早就想离开北地,此去豫章,想来她也会愿意。”

黑夫一年前就听妻子谈及,殷通的妻子一直在夸口,说自家丈夫很快就要调往内地为吏了,后来却迟迟不见动静,看来如今总算有结果了。

不过,在世人眼里,豫章只怕比北地还要荒蛮,殷通的妻子很是挑剔,恐怕去了那儿,又要嫌热了。

如此一来,殷通拼命向自己示好的原因,也找到了。

但黑夫还是故意露出惊讶之色:“噢?莫非郡丞要高升……”

殷通笑道:“不错,也是下吏幸运,上个月,郡尉还在塞外征战时,陛下有令,九江郡南北绝远,往来不便,从正月(十月)起,以大江为界,江南新设豫章郡!丞相、御史大夫推择诸长吏,令我南调豫章,出任郡假尉!”

第121章 高阳酒徒第93章 案发现场第374章 血泪之路第18章 袍泽们第710章 始皇帝死而地分第530章 成王败寇第240章 内间第375章 乌氏倮第940章 天下已定蜀未定第663章 暴虎第232章 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第516章 择世所需第541章 莫如树谷第1028章 敌友第284章 秦王(上)第978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977章 中山狼第762章 忠信第943章 思蜀第347章 法术势第240章 内间第208章 来自祖龙的评价第741章 若火之燎于原第884章 刑徒七十万第498章 方术士第722章 国家终于同意给我们发老婆了!第912章 江东子弟今虽在第525章 取之于无形第111章 恨屋及乌第181章 舍你其谁?第377章 戍卒叫第620章 黄石第755章 尉即墨携民渡江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惊奇第167章 短兵第776章 都散了吧(第五卷完)第468章 芝兰生于幽谷第560章 武者止戈第899章 体面第893章 望夷第94章 封诊式第182章 鲖阳第826章 从散约败第459章 大丈夫第302章 折节下交第774章 以一隅抗天下第769章 三楚第68章 鬼吹灯第331章 起土骊山隈第877章 如果忠诚有颜色第524章 说出来就不神了第863章 西当太白有鸟道第339章 宿麦第475章 黑色恐怖第932章 多多益善第952章 不如诸夏之亡也第731章 赢得生前身后名!第319章 柱下第861章 武关第579章 两战第960章 强渡第790章 不值一提第544章 暴力强拆第217章 执斧斤者第25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622章 故人第1012章 死亦为鬼雄第805章 兔死狐悲第134章 户牖游徼第297章 照单全收第647章 沧浪之水第534章 天无尽头第674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227章 夷道的危机第897章 我来看你了第116章 每个人都要做出选择第24章 练队列有什么用?第440章 头狼(骗月票)第540章 学以致用第206章 立足之资第319章 柱下第389章 狡兔飞鸟第674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380章 秦颂第108章 张子房第242章 人臣无外交第345章 隶书第844章 瑚琏第78章 大行于世第430章 天子命氏!第590章 纵横第862章 等上路兵线第466章 我有一个梦想!第45章 生产力啊生产力第901章 执一以为天下牧第143章 这秦吏怕不是有特殊癖好吧?第58章 赴任第427章 碛里征人三十万第229章 外有必救之师第837章 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