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邻人失火

俗言道一孕傻三年,黑夫以前不信,但现在信了,自从生了娃以后,自家媳妇真的傻了些……

她过去心思缜密,如今却满心只有儿子,甚至会半个时辰都看着婴儿,母子相视吃吃傻笑,还常忘记一些小事,甚至会对黑夫说一些过去聪明伶俐的她不会说的话。

比如,今日黑夫即将出发再度北上,她亲手为黑夫束甲时,居然絮絮叨叨地嘱咐说:“即便公子再延误军粮,良人也勿要当着众人的面加以惩罚,将实情回禀陛下定夺即可,更勿效司马穰苴之事!”

叶子衿所谓的“司马穰苴之事”,说的是春秋时,齐景公任用司马穰苴为将,又派宠臣庄贾为监军。司马穰苴和庄贾约定:第二天正午在营门集合出发。

结果庄贾却喝酒到次日下午才到,于是就被司马穰苴搬出军法来,当场砍了脑袋,并告示三军,藉此立威,将士都吓呆了。

齐景公闻讯大惊,便让使者去阻止,结果擅自驱车入营,在军前奔马,又被司马穰苴说按律当斩,念在使者负有君命,于是只砍了使者的车右……

“景公要借重司马穰苴退敌,虽当面没有为难他,但多年后,待司马穰苴年老无用,景公遂退穰苴,苴发疾而死……”

在叶子衿看来,长公子扶苏被始皇帝派来监北地军,看似是对黑夫的信任,但实际上却是一个麻烦。

秦始皇称帝三年多,扶苏也及冠一年,却一直未立他为太子,这其中,释放着不一般的信号。

帝国朝堂之上对此揣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或有人觉得是皇帝欲长生不死,所以没有立嗣君的必要。也有人认为,扶苏母家乃楚国王室,其舅昌平君曾经叛国,还做了楚王,被秦始皇所恶,他已经失去了继位的可能。亦有人笃定,秦始皇只是不太喜欢扶苏的性格,想要再历练历练,为此想要接近扶苏,以达到自己目的的投机者不在少数。

但叶子衿,却将此视若雷池,皇帝尚壮,边将结交公子,实乃大忌。即便是秦始皇将扶苏安排至北地历练的,黑夫也当与之保持适当距离,不可交好过密,但也不能得罪结怨。

黑夫不由翻了翻白眼:“你家良人有那么愚笨么?”

“再说了,司马穰苴这么做是为了立威,我大可不必如此。”

“良人前些天不是才当着军将民夫的面,责备公子晚到,教训公子以兵法么?”

她甚至担心,此事恐已惹恼了这位长公子,他可能已暗暗记在心里了!

黑夫少不得安慰妻子:“他虽有些慈仁,但并不是那种小心眼,听不得劝诫的公子。”

叶子衿则摇头:“良人与长公子不过见了几面,交浅言深,就能笃定他是何种人?”

妻子这么一说,黑夫倒是想起数日前扶苏与那一万五千名民夫抵达义渠城时发生的事……

……

公子监军,与一般的大臣监军还是不同的,长公子莅临义渠城,郡守、郡丞、监御史等少不得要设宴接待。

扶苏虽为人仁慈,但毕竟从小受过公子教育,举止得体,言谈无失,还主动请黑夫带他去祭拜勋庙、靖边祠和忠士墓园。

靖边祠和忠士墓园是黑夫的手比,从南郡开始,到北地补全,如今已经遍布关中、边郡。而勋庙,则是李斯建议搞出来的东西,暂时只在关西有,里面祭祀着商鞅、张仪、白起、蒙骜等为大秦统一事业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将、相,不过暂时只有这数人入庙,甘茂、魏冉、范雎等人的功过尚有争议。

这亦是始皇帝为了维持秦与旧六国之人的平衡,靖边祠为李牧这种敌将恢复了名誉,勋庙就用来照顾秦地军功贵族的需求。王翦百年之后,肯定也是能入选的,黑夫暗猜,廷尉李斯肯定也希望自己死后能入庙吧。

黑夫曾听闻,公子扶苏很受墨家欣赏,他似乎吸纳了墨家反对战争的节葬、非攻、兼爱思想,以及黄老的与民休息。但在祭拜靖边祠时,却收起了个人的喜恶,表现得很官方,一板一眼,没有任何轻慢之处……

只在祭拜结束后,扶苏却私下对黑夫说起了一件事,这是二人在半途的小冲突后,第一次深入交谈。

扶苏道:“按照尉将军的提议,父皇令各路兵马出发前,皆由官吏带将士、民夫祭拜靖边祠,讲述诸夏御戎开疆的五位先贤事迹。关西将士与戎狄杂处,听说由余、司马错之事深有感触。将前往代北运粮的五万燕、赵民夫,听闻李牧、秦开之事,也略有所动。但来自中原的十万民夫,却反应寥寥,九成的人,连这五位之名都没听过。”

这的确是靖边祠存在的一个尴尬问题,它能激起燕赵秦三处曾与胡戎紧邻,饱受劫掠之苦的百姓在这场对匈奴的战争中同仇敌忾,对朝廷征夫,少些怨言。

但在魏、韩、楚人听来,他们满脸都写着两个问题:这五人是谁?打胡人,关我屁事?

“故在三地之人看来,他们只当这是在服苦役罢了……”

对此黑夫也是无奈,当时他本想着一国凑一个人出来的,可惜韩国地处中原,根本没机会和异族外战。魏国倒是有个祖先,魏献子魏舒,曾经打过戎人,但功绩没法跟那五人相比,且普通的魏国人,怎可能知道谁是魏舒?

楚国也一样,楚虽然在南方夺取了不少越人地盘,但都是慢慢蚕食的,没有一次性的功绩。最多把南收扬越,筑厉门塞的吴起算进去。但朝廷大佬们认为吴起不够格,他甚至不是楚国人,在楚国国内名声也不太好……

所以就只能先如此了。

扶苏提的这个问题很尖锐,黑夫便索性说起这场战争的本源来。

“公子之言,黑夫明矣。中原之人不解边地之苦,因为中原过去和边地分属两国,邻国遭到胡人入寇,中原之人听说后会嗟叹几句,却很快就忘了,更不觉得,自己有与邻国之人一同御寇之责。但这就像是邻家失火,不救自危。若整栋屋子都被烧毁,若胡人马蹄已至大河边,也就轮到中原遭殃了,到那时,数百年前,中国恐不绝若线的情形,恐怕要重现了。”

这不是猜想,这是预言!

“胡者,中夏之大患也,陛下正是思量于此,才决定一举消灭匈奴,防患于未然,并非是纯粹为了开边耀功。”

“现如今,海内一统,天下之人,皆是始皇帝治下子民,律令有言,但凡年满十七傅籍之人,皆有为国服徭服戍之责。故此番陛下征三十万人伐匈奴,以关中十五万为战卒,以关东十五万人为民夫,不管民夫能不能理会此战的意义,愿不愿意北行,国法就是国法,不容丝毫怠慢。更何况,就算不去边塞,他们也要在咸阳服役。”

兵要吃粮,要专心作战,这年头可没有火车汽车运东西,后勤只能靠人畜。

民夫是肯定要征的,若全征关西秦人,他们负担太重,肯定会觉得,不是说靖边是全天下的职责么?凭什么秦人打仗运粮全包揽,关东人却只需要在咸阳干点搬砖的活。

恐怕那时候怨声载道的,不是关东,而是关西了!

秦灭六国,秦人兵卒踏平了六国宫阙,当然会有一种征服者的心态,短时间内不会消失,而政策、地位上的优势,也会持续很长时间。

这就是摆在面前的现实,作为执政者,要把这碗水端平,可不容易,要真正实现人心上的统一,更是难上加难。

这也是黑夫力主对匈奴动兵的原因,想要实现民族统一,要么是通过抵御外辱,要么对外扩张,赚取战争红利。

“或许等这场战争结束,东人西人皆被安置在边塞屯田戍守,一起面对塞外戎狄时,他们才会放下过去的仇怨,一起持刃并肩作战吧……”他暗道。

“尉将军的意思是,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黑夫这一席话,扶苏听罢若有所思,最后摇了摇头:“扶苏受教了,但我以为,使百姓不安定而造就的均衡,不是真正的均衡!边境胡人虽是一隐患,但其不敢大肆入边,让天下休憩十年再兴兵戈,谈西拓靖边之事,岂不是更加妥当?”

扶苏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天下未定,黔首未集,此时大肆用兵,其实是在酿造不安啊!

这个锅黑夫可不背,他说道:“公子岂不闻雍地老秦人有歌谣,‘宁赴塞北戍,不就江南徭!’恕我直言,没有西拓,便有南征,到时候中原民夫要面对的,可不是修好了直道驰道的路途,也不是可以披羊毛衣遗憾的塞上,而是烟瘴遍地,水蛊横行的岭南了,倒毙路旁的人,只怕要多出十倍……”

“两害取其轻?”

扶苏恍然,战争的决策,归根结底是他父皇下达的,前年这时候,秦始皇的确很有对岭南用兵的意向,被黑夫的西拓建言吸引后才改弦易辙。

“是扶苏多言了。”

言罢,他叹息一声后边,拱手而退,也不知是懂了,还是没懂……

只是走出几步,回首正色道:“请尉将军放心,明日出塞后,监军期间,扶苏不会再有一次延误!”

如今回想起来,黑夫暗道:“这位公子一副悲天悯人的模样,待人仁厚,政治上不喜法家,反而喜欢黄老、儒、墨的东西,更夸张的是,居然还会关心关东黔首。若是真的,他真是跟皇帝截然相反的性格,且丝毫不加掩饰,简直一政治白痴,难怪会不被秦始皇所喜……”

若如叶子衿担心的,这一切都是装出来的,那就太可怕了。

他摇了摇头,将这些想法抛之脑后。

“夫人不是说过么,看一人如何,要观其言察其行,公子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出塞之后,自见分晓!”

是个真君子,还是一伪善者?

能如秦始皇希望的那样,变成他期待的刚毅果敢,心狠手辣之徒,还是会坚持仁爱宽厚的理念?

黑夫会听妻子的建议,与之保持适当的距离,至于变或不变,看其造化罢。

一边想着,黑夫一边揽过妻子和儿子,各亲了一口。

“我又要出塞了!”

他看着被自己胡须戳痛后发出响亮啼哭的儿子,露出了笑。

“上一次,是吾妻以绣囊祈愿我无伤无病,这一次,又加上了吾子之名作为庇佑。”

黑夫再次抱紧了儿子,不舍地说道:

“你说是也不是?尉破虏!”

第792章 别得罪女人第816章 智将务食于敌第484章 移风易俗第456章 识人之明第23章 军训开始第691章 为人民服务第861章 武关第683章 好整以暇第529章 只有我能搞事!第881章 崤函之固第974章 假王第1019章 饮鸩止渴第640章 一饭第405章 对历史人物要一分为二第244章 壁虎断尾第254章 有恒产者有恒心第618章 连坐第600章 箕氏第104章 谎言第811章 误会第956章 肱股羽翼第92章 赠马第911章 输不起第660章 待我长发及腰第882章 会猎于关中第495章 虎女焉能嫁犬子!五月写作计划,以及为《秦吏》完结前最后求次月票。第127章 大好头颅,谁当斫之?第855章 天下乌鸦一般黑第553章 袒右第999章 蜂王第208章 来自祖龙的评价第5章 没见过这么多钱第636章 鱼脱于渊第738章 酒酣胸胆尚开张!(上)第382章 郡尉第932章 多多益善第810章 结盟第979章 长平第171章 破楚策第757章 农民的儿子第829章 五世相韩第484章 移风易俗第167章 短兵第23章 军训开始第554章 乘风破浪(求月票)第827章 山河破碎风飘絮第187章 共敖第137章 礼与剑(上)第451章 诸夏亲昵第871章 不臣之心第390章 温暖第525章 取之于无形第102章 谍影第364章 开边意未已第417章 疾风冲塞起第296章 赵佗第417章 疾风冲塞起第980章 结第655章 回家的诱惑第143章 这秦吏怕不是有特殊癖好吧?第107章 战争的消息第610章 商社第797章 北线无战事第157章 黍离第778章 张耳陈馀第877章 如果忠诚有颜色第414章 会挽雕弓如满月!第1012章 死亦为鬼雄第902章 男儿何不觅封侯第692章 建木高百仞(二合一)第98章 没那么容易第270章 世易时移第795章 奇货可居第38章 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第307章 只手岂可建城都第607章 南征第79章 一点都不甜第134章 户牖游徼第782章 门泊东吴万里船第334章 堇荼如饴第307章 只手岂可建城都第387章 以力为雄抱歉啊晚上的一章鸽了,今天赶不及了emmm第548章 骋望琅琊台第858章 三呼第614章 赌徒第437章 单于王庭第671章 美梦第941章 开门,查户口第566章 焚舟破釜第187章 共敖第804章 胜败兵家事不期第469章 海大鱼第41章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第340章 背井离乡第737章 仁者无敌第922章 名不正则言不顺第414章 会挽雕弓如满月!第562章 人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