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落子

当黑夫郡守的车舆驶离高密县时,留下的只是一本《晏子春秋》才纸质手抄本,带走的,却是高密晏氏等数家县豪的“良善子弟”十余人。

这群年轻人年纪从十多岁到二十岁不等,略通秦篆,其中几人还能说简单的关中雅言。他们大多是第一次离家,带着惶恐和不安,告别满脸忧虑的长辈。

待车队消失在风雪中后,晏氏族长不免捶胸顿足,后悔不已,只怪自家小辈被那新郡守一煽动,就应和起哄。到头来却着了他的道,那些被带走的子弟,名为送入秦人的学室修律令,他日可为官吏,可实际上,也是被拘在即墨的质子!

如此一来,他们晏氏,就被强行打上了“勾搭秦吏”的标签,洗都洗不掉了。

“这下可说不清了,诸田要恨死我晏氏……”

见自家父亲忧心忡忡,在县上做田啬夫的晏泊却道:“如今田齐已亡,胶东郡主事者是秦吏,诸田已不再是封君,而是普通的豪长,何必惧之?若如那尉郡守所言,起用我晏、国、高、吕诸氏,子弟进入官府,掌握权力,不肖几年,晏氏或能恢复昔日的荣光,到那时,就该是诸田惧我,而非我惧诸田了!”

“你懂什么!?”

晏氏族长狠狠瞪了儿子一眼:“诸田积势两百余年,犹如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也非一朝一夕可掘毁。我晏氏虽是姜齐旧贵,但与连驷百乘,徒附上千的即墨、夜邑田氏相比,仍大为不如。其姻亲遍布胶东,子孙散居各县,轻侠儒生敬之,过去五年,胶东郡守、尉都要敬让诸田三分,本地方能安然无事。”

“如今新郡守甫一上任,便大谈什么田齐得国不正,这是要将晏氏推出来,逼吾等投靠官府,与诸田角力啊。几句好话,送一本书,夸了夸晏氏家世就让你高兴成这样,真孺子也,我家迟早要毁在你手中!”

晏泊还真没想到这些,慌忙道:“那现在该如何是好?”

晏氏族长翻了翻白眼:“晏子庙也拜了,宴飨上他要扶持姜齐旧族的话也传出去了,我家子弟也尽数被其带走。在诸田眼中,晏氏卖齐人而投秦吏是板上钉钉,如今还能有什么办法?且先将苦水咽下,看看这位郡守,还要做什么事罢!”

……

“没有你为我准备的话语,这么多引经据典的词,我还真说不出来。”

与此同时,东去的车上,黑夫召陈平同车商议。

拉拢晏氏等姜齐旧族,是陈平提出的想法,早在咸阳时,他在粗略了解胶东各县贵族分布、实力后,就对黑夫说道:“昔日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封帝尧之后于祝,封帝舜之后于陈,封夏禹之后于杞。于是天下大喜,皆弃商而奉周,何也?殷遗民虽日夜图谋复商,但昔日同为商臣的唐、虞、夏旧族皆得分封,故愿意拥戴周室。”

说白了,周武王也是团结大多数三代旧族,给他们封邦建国的承诺,由此孤立殷商遗民。

在陈平看来,胶东的齐人贵族,并非铁板一块,两百年前的田氏代齐运动,将失败者尽数驱赶到胶东,吕氏、晏氏、国氏、高氏,他们一直受田齐侯王猜忌,不予重用,眼下有了翻身的机会,只要秦官府伸出手来,肯定有人愿意借力再登高位。

“就算不愿意投靠郡守的,也要强行拉上车来,以其子弟为质子,让诸田怨恨他们!”

陈平的计策,可谓洞悉人心,只要抛出“田齐得国不正”和“郡守欲扶持姜齐旧族”两颗大石头入水,便能掀起轩然大波。

原本还和和气气的胶东贵族,不管他们愿不愿意,都会心生猜疑:诸田猜疑晏氏等投秦卖己,晏氏等姜齐旧族则因为自己实力弱小,担心诸田的愤怒报复,只能被迫抱紧官府的大腿。

“没有矛盾要制造矛盾。”

“小矛盾要变成大矛盾。”

黑夫赞叹不已:“如此一来,让胶东郡的新旧豪强生隙,就不怕他们联手与官府作对了。”

随着越发深入胶东腹地,他对如何治郡的理解,也越发清晰。

……

陈平告退后,黑夫在晃动的马车里,拿出了棋盘,先在右边摆了6颗白子,一字排开来,又在左边放了一颗黑子,与6枚白子对峙……

他倒不是无聊到独自弈棋,而是要将胶东郡社会各阶层的立场分析清楚。

“以一对六,必败无疑,所以,我得尽量将这些白子,拉到黑子一方。”黑夫自言自语道,伸出手,拨弄起棋盘来。

“第一颗白子,这代表胶东最大的势力,诸田为首的大贵族!”

这些田亩连阡陌,家僮数百上千的贵族,是田齐时代的封君、大夫。以田常的后代即墨田氏,以及田单的后代夜邑田氏为代表,亦可称之为诸田。

诸田是田齐时代的既得利益者,秦灭齐,于他们有灭国亡社稷之仇,昔日高高在上的人上人,在法律上变成了“黔首”,社会地位一落千丈,失去了种种特权,当然会心有不甘。

经济上,诸田也大受打击,他们长期掌管山海之利:即墨田氏拥有附近山林沼泽的所有权,自行开矿铸币。夜邑田氏作为封君,也是胶东最大的盐商,莱州湾的盐,三分之一都是夜邑出产。

如今,这一切却都被收为国有官办。

诸田和秦吏,有不可调和的矛盾,眼下虽暂时蛰伏,可一旦有事,第一个反秦的就是他们。

可惜胶东实在太远,朝廷鞭长莫及,未能将这两家迁去关中。对这些人,黑夫一点拉拢的妄想都没有。先尽量削弱,等皇帝东巡时,再借势彻底拔除,统统迁走!

但就算将诸田迁走,消灭了本地大贵族,黑夫想要治理胶东,仍需要本地人协助,补上诸田的大洞。

他的手,捻起了第二颗白子。

“这枚白子,是晏氏为首的小贵族……”

这个群体,陈平已经分析得很透彻了,他们在田齐建立时失去了地位和利益,现在,是时候鼓动他们复起,作为官府合作者,以百石吏、少吏的身份,协助治理地方了。

如此想着,黑夫将此子,落到了左边。

“第三枚白子,则是工商阶层。”

和阶层较单一的秦不同,齐国城市化程度很高,工匠商贾人数众多。管仲曾说“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在齐国,不存在对工商的歧视,他们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

但这个群体,在秦朝统治胶东后,受到了沉重打击:盐铁行业的工匠,被强行并入官营工坊。关市讥而不征的政策也被重税取代,商贾地位一落千丈,不能穿好衣服出门,服役优先征发。

只要秦的政策一天不改变,这群人就是朝廷的对立面,暂时没可能争取过来。一旦有事,大工商业主或是起义头领,或暗中资助,小工匠和小贩则加入反秦大军。

“但我施以手段,未尝不可使之中立。”

黑夫将此子落到了中间,看向之后两颗白子。

他们是春秋时的“士”,如今已经分化成三种人:游侠、儒生、方士。

游侠不用想了,齐之技击任侠是出了名的的,这群无产者,是生活中最不安定者,在各地都有秘密组织,是官府日夜缉拿的犯人,也是活跃在反秦第一线的死硬分子。淳于县的刺杀事件,很可能是当地游侠组织的,胶东沿海的寇盗,与彼辈也有脱不开的关系。

而儒生,虽然也被秦律所不纳,但这种人本身就是矛盾的综合体:他们口里喊着复古,却又极其圆滑善变,吃着谁的饭就替谁说话,但又会放下饭碗就骂娘。咸阳那群博士中,就有许多是胶东人士,比如扶苏身边的淳于越……

胶东本地儒生,面对秦的统治是极其矛盾的,一方面难以摒弃“秦为不道,弃礼仪而上首功”的想法。另一方面,他们却没有鲁仲连“义不帝秦”的骨气,很想加入体制,兜售自己的那套仁政复古,孝义治国思想,混个一官半职,毕竟“学而优则仕”的念头深入人心。

还有方士,对秦的态度和儒士类似,既排斥又想合作,万一成功诓骗到秦人,发大财呢?

他们立场很不坚定,可归成一类人:知识分子,臭老九。

这群人,尚对秦朝心存幻想,不必一味摒弃,可以放到中立的位置上。

如此一来,工商和知识分子中立的话,场面上,已是二对二了。

黑夫将目光,投向了第六枚,也是分量最重的白子!

“第枚子,就是占胶东人口九成的农民了……”

秦入胶东,本地农民也没落得好处,黑夫很清楚这一点。

他虽然扯淡说什么“田氏得国不正”,可实际上,田氏的侯王们,比齐景公那种只知道搜刮百姓,大修宫室的好大喜功之君,强了一百倍!

田氏之所以能取代齐国,靠的是几代人坚持用大斗借出、小斗回收的手段收买人心,这样就极大讨好了农民。之后,田氏又将山林的木材,海边的鱼运到城镇,皆平价出售,这样又讨好了市民。

再加上田氏养士好士,士农工商全部支持田氏夺权,掀翻姜姓齐侯,干掉晏、国、高这些腐朽的旧贵族,还不是摧枯拉朽,这就是人民的力量。

战国前期,齐威王、齐宣王雄才大略,重用贤能,罢黜庸碌,让齐国得以富强,临淄齐人,脸上依然写满骄傲。

到了后两代君主,国势虽衰,却以黄老思想治国,长达五十年的和平,轻徭薄赋,粟米满仓,百姓至今依然念着田齐的好。

秦人一来,税重了好几倍,农夫的日子,从温饱变成了贫苦,换了是黑夫,肯定也要反他娘的。

于是历史上,齐地诸田反秦,齐地从百姓到市民,几乎是一呼百应,一月之内,两千里之齐易色……

胶东郡的主要矛盾,依然是秦帝国主义和胶东齐人各阶层之间的矛盾。

所以啊,照搬后世套路,发动农民斗豪强,分田地?最先被斗跑的,怕是黑夫自己吧。

哪怕拿到了屠龙术,也不能照搬条例,得具体事例具体分析,活学活用,才能立竿见影……

黑夫的手,收了回来,很悲哀,农民不是傻子,过去的日子好,现在的日子坏,心里门清。这枚分量最重的白子,赋税一日不减,徭役一日不松,黑夫便无法将其落到左边。

“只希望迁走诸田后,能用剥夺的大片土地,安置底层无地雇农,让他们站到我这边来……”

第五卷屠龙术果然很有用,黑夫一番分析后,已经很清楚谁是自己的敌人,谁是自己的朋友,自己要做什么了。

他更明确了自己的定位。

黑夫脸上,出现了一丝自嘲的笑。

“我是站在,绝大多数人民对立面的反动官僚!”

这时候,马车停歇,陈平的声音亦从外面传来。

“郡守,即墨已到!”

黑夫起身,掀开车帘,面对朝他顿首的本地官吏、豪长,看着远处白雪皑皑的即墨古城,轻声道:“开始吧!”

第612章 命名第624章 快活第580章 何不问黑夫?第136章 摆阔第980章 结第406章 统一战线第430章 天子命氏!第272章 无不陷之矛与不可陷之盾第565章 恶名第632章 伯乐与千里马第556章 必会君符第912章 江东子弟今虽在第681章 蝴蝶效应第509章 天人第426章 军将第702章 背水第557章 纠之以猛第671章 美梦第78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吴第735章 太阳落山了(下)第934章 一个就够了第823章 煮酒第124章 攻权第26章 重振士气第740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第885章 何以辨忠奸第28章 旬日演兵第294章 独当一面第681章 蝴蝶效应第967章 江与夏之不可涉第151章 书生亦杀人第278章 结束和开始的地方第336章 君子之交淡如水第302章 折节下交第578章 边衅第746章 用兵不逊吴孙子第1026章 鸣镝第121章 高阳酒徒第222章 抄个屁!第69章 人赃俱获第740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第287章 鹖冠第256章 王翦第280章 国之将亡第99章 邦亡人第349章 劳动人民的智慧第6章 抢功的第519章 一夫第1029章 一个真相和一个谎言第940章 天下已定蜀未定第666章 七闽第115章 在鄢第456章 识人之明第935章 夥颐第423章 如果我们的铁骑继续向前!第859章 宜将胜勇追穷寇!第790章 不值一提第583章 瓯越第534章 天无尽头第431章 御中发征第600章 箕氏第643章 长街第468章 芝兰生于幽谷第333章 司马欣第150章 陈尸第223章 黄帝内经第965章 划江而治第532章 不问苍生问鬼神第957章 良禽择木而栖第90章 捷报第786章 万人敌第264章 士卒可用矣第462章 这一年天下无事第64章 投书者第611章 如蝇逐臭第76章 荣辱之责在乎己第422章 四武冲阵第926章 分饼第781章 城头变幻大王旗第334章 堇荼如饴第139章 张苍第907章 中国合则强分则弱第450章 河边骨第497章 鱼入大海第596章 起风了第870章 “天之骄子”第590章 纵横第716章 临之以兵第538章 请学为圃第811章 误会第449章 锤砧第201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第686章 不知足第9章 法家都是处女座强迫症第990章 不问苍生问鬼神第842章 生当作人杰第790章 不值一提第1015章 统一哈第527章 执辔者第150章 陈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