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勿害我

秦始皇三十二年,四月初二这天,临淄郡狄县,发生了一件大事。

本县最大的豪强田儋,绑了自家的一个奴仆来到县寺,说这奴婢不敬主人,欲悄悄逃跑,请求官府同意田氏谒杀之……

依秦律,主人对其奴婢用刑、处死,须经过法定程序,即应提出理由,报请官府核准执行,称之为“谒杀”。否则,就构成“擅杀”、“擅刑”之罪,要负相应的责任。

大多数齐地诸田对此嗤之以鼻,奴仆是私有的财产,对他们而言,跟犬马没什么区别,殷周春秋六国,都是这般规矩。杀自家的犬马,需要禀报别人么?那为何杀死奴仆就得官府同意?

故齐地诸田,遵守这条命令的不多,想刑便刑,想杀便杀,官府中,空降而来的秦吏难以控制地方,连维持基本治安的人手都没有,又岂会管得到地头蛇们家里去呢?

然而过去几年间,田儋一家为了显得自己服从秦吏统治,每逢要处死奴仆,必先谒见县令、县丞,给足了长吏们面子。

于是,兢兢业业的狄县令未曾生疑,便如往常一样,在厅堂接见田儋。

但这一回,在县令、县丞处理“谒杀”的过程中,却不防田儋带来的几个年轻人突然暴起!亮出藏在怀中的短匕,逼向秦吏。

整个过程里,本地征召的县卒都目瞪口呆地看着,一时间,乡党和上司,竟不知道该帮谁。

獬豸冠(xièzhì)滚落在地,鲜血在律令的厅堂上流淌,田儋亲自上前,割下了县令、县丞的头颅!

“咚咚咚!”

片刻后,田儋家中响起的钟声,成了行动的信号,从良已久的游侠儿们集体出动,他们数十上百,从里闾巷子聚集到田儋府上,一捆捆藏在窖里的武器被门客分发到他们手里。

得了兵刃后,轻侠们便与田氏门客一起,穿街过市,齐趋县寺。在田儋带领下,与县尉发生了剧烈战斗。

三吏中仅存的县尉虽然有心杀贼,只可惜手下能用的人太少。整个狄县,除了县寺里的十多名官员外,都是土著小吏,连县卒都是就地征召的,早就被田儋渗透殆尽。事发时或选择反戈,或选择旁观,县尉连一个时辰都没撑住,脑袋便也被砍下,与县令、县丞一起,整整齐齐地悬在城头上……

没有根基的建筑是脆弱的,没有群众基础的统治也一样。半天之内,狄县便陷落了,秦吏被杀尽,尸体劈砍得不成人样。还有那些”助纣为虐“”为虎作伥“的本地人,也惨遭残酷报复,男人杀死,妻女则成了轻侠们发泄的战利品。

就在普通黔首关门闭户,对此事心惊肉跳时,从隔壁千乘县,又开来了一支数千人的队伍,却是去那边举事的田荣,已迎了登陆的田横、田都及四千海寇,也夺了千乘县,过来与田儋汇合。

兄弟多年未见,相聚自然有说不尽的话。

对田横而言,这是游子迟到多年的复归。对田都而言,这是为家族父亲报仇。对四千“盗寇”而言,这是生存下来,并夺回他们昔日生活的最后机会。

而对于田儋、田荣来说,这次举事,却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们最新得到消息,继胶东之后,济北郡和琅琊郡那边,也已经在谋划清理诸田了,秦始皇帝似乎认为,发生在琅琊莒南的那场刺杀,与诸田有脱不开的关系!

眼下的局面是,举大事或能生,空待必亡!

故而,田氏兄弟才乘着田横归来,仓促举事,幸好秦朝在狄县、千乘的统治太薄弱,里应外合,居然轻松便拿下了。

田荣有些骄纵,但田儋却摇头说,这才刚刚开始,临淄的数千驻军,是他们接下来最大的敌人。

随后,田氏三兄弟在狄县召集豪长子弟,宣布道:

“齐,古之建国也,然王建失国,秦人残暴,饿毙于松柏之间,真乃奇耻大辱也!秦吏滥杀无辜,绳法豪族,苛待诸田,齐人苦秦久矣!今秦始皇帝已死,齐亦当复国。”

既然打的是复国旗号,当然就得推举首领。田儋虽然是这次举事的主谋,但他知道自己兄弟三人毕竟年轻,能得轻侠海寇人心,广袤齐地的诸田家族却不一定买账。

想要复齐,光凭几千人一腔热血是不行的,还得让诸田都参与进来,以数万十万人之力,才有一丝胜算。

一番商议后,四田便推了齐王建的弟弟,躲在千乘县的公子田假出来,要尊他为王,以号令四方……

……

公子田假是齐襄王幼子,齐王建的弟弟,今年也有五十多岁了,享受了大半生后,却不料在齐国灭亡后,妻离子散。

齐王建被活生生饿死,吓坏了田假,便隐姓埋名躲在齐地,不敢让秦吏找到。他过了几年苦日子,早没了当年鲜衣怒马的豪贵气息,臃肿魁梧的身材也消瘦了下来,难怪官府在民间搜捕时认不出他来。

据田荣说,这位胆怯的公子,听说秦始皇帝口谕口,压根不敢反秦。田横攻打千乘县时,田假竟躲在屋子里瑟瑟发抖,是他们硬从居室床后拖出来的。

眼下公子田假虽然被挟持到了狄县,也看到两县易手,却依旧愁眉不展地坐着,口中喃喃道:“当年王兄坐拥两千里之齐,数十万之众,尚且不敢与秦相抗,何况今日乎?疯了,真是疯了。”

当田儋等人举着早就准备好的齐王袍服冠冕过来,说明来意时,更吓得田假浑身哆嗦,两眼发虚,面色惨白。

他连连摇头道:“齐王者,田氏皆可为之,汝兄弟大才,何必找我?”

田氏兄弟轮番劝说,让他“以齐国宗族为重”,但田假依然将头摇成了拨浪鼓,甚至开始装傻充愣。

他一点都不看好这次举事,只认为是死路一条,若是松口,那就成了主犯,事后绝跑不脱车裂之刑,只连连摆手:“勿害我,勿害我。”

最后,还是田荣恼了,将冠冕往案几上一拍,指着田假的鼻子骂道:“公子,你已经脱不了身了,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

田横也面露凶色,一手持袍服,一手则是利刃,顶着田假的胸口道:“是做齐王,还是当一个死公子,选吧!”

田假无奈,这才颤巍巍地答应,于是他被拥上车,前往县寺,但一路上,不管旁边的游侠儿、盗寇们欢呼得多大声,他都不再吱声,只像木偶泥胎一样呆坐着。

到了地方后,被一众人拥到主位上,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大丞相”田儋草拟好讨秦檄文,以及招募齐人加入,一起举兵,将秦人侵略者赶出家园的文书,又将大印推过来,要田假盖章。

这印章也是临时刻的,有些粗糙,田假叹了一口气,迟疑良久,这才举起轻飘飘的印来,往那篇檄文上盖了下去……

末了,看着檄文上鲜红的“齐王之印”四个熟悉又陌生的齐篆,他再度悲从中来,哭丧着脸道:

“汝等,这是在害我啊!”

……

发生在齐地西北部的变乱,仿佛惊雷,很快就传到了邻近的胶东郡……

五日后,郡守的首席谋士陈平,手里紧紧攒着一封文书,脚步匆匆地走进胶东郡守府邸,但他脸上却看不到丝毫慌乱,反而满是兴奋!

一进门,陈平脱去鞋履,趋行上前,在五步之外便长拜顿首道:

“恭喜郡君!贺喜郡君!”

“是陈平啊,喜从何来?”

黑夫从案牍中抬起头,他过去几个月最大的喜事,便是妻子再度顺产,生下了一个男孩,伏波的名字,好歹没有白取。

陈平起身,笑道:“郡君,曹参说的没错,海寇果然铤而走险,去袭击了临淄郡,眼下千乘县已被攻破,狄县田儋兄弟也乘机作乱,拥戴公子田假这漏网之鱼为齐王,公然举起反秦旗号!“

“怕的就是彼辈不出头,如此一来,郡君不但能伏东海之恶波,还能一并立下戡乱扶危之大功!岂非喜事?”

第638章 搜粟第952章 不如诸夏之亡也第680章 玩蛇第356章 黄老第749章 我的老家第20章 宁为鸡口第397章 骏马第127章 大好头颅,谁当斫之?第918章 重瞳子第582章 任将第169章 家书抵万金第77章 水驿江程去路长第617章 汝之蜜糖第665章 你信的是哪个洛阿神?第405章 对历史人物要一分为二第965章 划江而治第925章 如烹小鲜第744章 一人可当十万兵(下)第244章 壁虎断尾第289章 与时变化第656章 斧钺之诛第983章 随波逐流第622章 故人第1017章 风萧萧兮易水寒第177章 高歌猛进第785章 一骑红尘第96章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犯罪第633章 甜枣第659章 自讨第881章 崤函之固第709章 更吹落,星如雨第264章 士卒可用矣第301章 加个人第905章 始皇帝未竟的事业第874章 木牛流马第823章 煮酒第698章 雁南飞第31章 盆满钵满第753章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第442章 千里驰远李将军第361章 奸生子第660章 待我长发及腰第645章 铜铁第301章 加个人第704章 昌南侯的秘密第812章 鼎烹第269章 墨攻第316章 蓝田日暖玉生烟第40章 回家(下)第239章 将以照千里第218章 麻衣如雪第1009章 博弈第155章 梁崩第335章 巨利甘若醴第78章 大行于世第945章 痴儿第5章 没见过这么多钱第222章 抄个屁!第220章 上巳节第970章 风口第457章 恺歌振旅第613章 胡亥第965章 划江而治第220章 上巳节第437章 单于王庭第249章 有种无种第616章 逢林莫入第737章 仁者无敌第396章 使至塞上第961章 猗氏第963章 泥潭第104章 谎言第18章 袍泽们第137章 礼与剑(上)第782章 门泊东吴万里船第701章 兵家大忌第358章 护短第701章 兵家大忌第703章 拾骨第751章 推倒这堵墙第1015章 统一哈第1004章 天地间不见一个英雄第762章 忠信第11章 自食其果第125章 先登第389章 狡兔飞鸟第888章 是时候结束这场闹剧了第360章 有妻如此第202章 红糖第969章 资本家的良心第757章 农民的儿子第794章 欲以自重第103章 杀意第738章 酒酣胸胆尚开张!(上)第18章 袍泽们第868章 昭穆第789章 望夫第988章 代价是什么呢?第288章 不要脸第794章 欲以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