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货殖

来自齐地四郡的大商贾,已站在厅堂门外,一共十二人,看那穿着打扮,只以为为皂隶小厮,绝对想不到,他们人人皆是家累数百金的富商。

众人相互之间并不陌生,普通的贩夫贩妇,往往局限于一乡一邑,中等的商贾,也只在郡县内扬威,可若想到达“百金”的程度,跻身大商人行列,往往少不了和同行打交道。

所以他们之间,或是相互合作的伙伴,或是曾有过节的对手。但现在,却都和和气气地见礼,商场之上,追逐的无非是一个利字,冤家宜解不宜结,更何况,自从秦灭齐侯,商人的最大的敌人变成了同一个:官府!

相互寒暄后,大伙也讨论起共同关心的话题:“今日胶东郡守忽然送帖,请吾等至此宴飨,不知是为了何事?”

“恐怕筵非好筵啊。”

来自琅琊的商人管宴面露忧虑,这些年秦朝对商人的政策,让他觉得,但凡官府找,基本没什么好事!

“然也,秦人最厌商贾。”

众人纷纷附和,秦朝法家执政,从商鞅时代起,就极度讨厌商人。商鞅认为,商贾喜欢四处流窜,最不听话,一个商人从事末业成功,就会引得十个农夫不好好种地,所以必须抑商。

首先,把盐铁等事关国运的东西一律收归官府所有,加重商税,酒、肉等皆课重税,使从业者无利可图。

同时,又在律令里,降低商贾的地位。昔日天下七雄,秦国商人最贱,与赘婿并列,一旦有徭役、战争,商人总是最先被征发。秦国军队明文规定,不必怜惜商人及其子孙的生命,无论什么脏活、累活、危险活都要派他们去干!

这种情况下,秦国商业基本被官府控制,顶多在官府控制不到的边地,出了乌氏、巴清这种夷狄大商,但最终也被朝廷招安,做了红顶商人。

黑夫他们家的南郡红糖之所以能成功,也是立足于江南这块处女地,钻了法律的空子,可也没自由几年,如今遍布江淮的糖坊,统统收为官营。

但东边的齐国,却与秦走了完全相反的路线,早在太公望时期,齐国处濒海盐碱之地,不适于农耕,于是因地制宜,通过工商业来拉动经济,终成鱼盐之国。

齐桓公时,管仲进一步提出了“本肇末”的观点,士农工商皆国之柱石,设工商之乡,还鼓励商贾将鱼盐运往梁、楚,为齐国赚取外快。

田氏虽为卿大夫,却亦是靠海鱼、木材来收买人心的,对商贾也很宽容。两百年来,齐贾遍布关东,巨贾们可与封君分庭抗礼,公然穿紫衣招摇过市的不在少数……

可这种商业繁荣的黄金时代,在田齐灭亡后就结束了,秦朝将关中的政策搬到齐地,下令禁止商人衣丝乘车,禁止商人及其子孙做官,并规定商人要交纳加倍的人口税……

秦始皇东巡时,甚至将“上农除末”刻在琅邪台上,作为国策,公布于天下!

齐地商贾的好日子结束了,十年来,不论是从事农、牧、渔、矿山、冶炼,还是奢侈品的商贾,都举步维艰,社会地位一落千丈,还要提心吊胆,生怕被官府随便安一个罪名就抓起来。

所以今日,十三名巨贾,才穿得比普通百姓还寒碜!……

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齐人八百年的重商传统,绝非一朝一夕改变,这种抑商政策,并没有彻底打垮齐地商贾。相反,齐地流传着这样的话:

“由穷变富,务农不如做工,做工不如经商,女子做手工不如卖俏……”

秦朝虽然抑商,也不见得工匠和农夫日子好过,巨额重税摆在那,老实巴交做工做农,依然过得贫苦,投机博利的收益反而更大些。

在齐地,因为秦吏稀缺,官府也无法像关中那样,管到基层。市肆里闾,依然是商贾的天下,临淄、即墨,这些通邑大都之中,至少有三十几种行业,每一种行业都有垄断的大商人,每年的收入远超黑夫这“两千石”工资十倍百万!

“羊肥了,就会被杀,韭长了,就会被割!”

琅琊商人管宴对秦朝意见不是一般的大,冷冷道:“二三子可别忘了算缗之事!”

众人皆叹息,原本他们还能盈利,可自从那项政策出台后,经商已经无利可图。

齐地商贾的富裕,被东巡的秦始皇看在眼里,去年,皇帝回到咸阳后,除了将一部分齐贾强迁到关西外,还在丞相李斯提议下,颁布了一项针对商贾的新政策。

凡属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囤积商等,不论有无市籍,都要向官府财产数字,并规定凡二缗(一缗为一千钱)抽取一算,即二百文。而一般小手工业者,则每四缗抽取一算。这叫做“算缗(mín)”。

官员、长者和军人外,凡有马车的,一乘抽取一算,贩运商的轺车,一乘抽取二算,船五丈以上者,亦抽取一算!

若有隐瞒不报,或呈报不实者,没收全部财产!并罚戌边一年!

这是公然向商人收“财产税”了,此策一出,天下商贾哀鸿遍野,盈利较多的行当还好,利薄者,直接就入不敷出了。

很多人都萌生了:“不做商贾还不行么?”的念头。

但秦朝又严禁土地兼并,堵死了他们以钱帛购田置不动产的可能性,商人们进退两难,发现唯一的选择,就是将自己的生意,贱卖给官府,从私营变成官营。

管宴悲观地说道:“此番召吾等来此,恐怕就是为了此事!我听说,先前皇帝颁布算缗令,是为了筹集南征、北战和骊山陵、长城的钱,如今南北同时开战,骊山陵好像又追加了十万名劳役,更需要钱,肯定又要拿吾等开刀!”

众商贾纷纷点头,也有脑子灵活的人质疑,就算要割韭菜,在临淄、琅琊割不就行了,将他们叫到胶东来算什么?

“汝等别忘了,那尉郡守,他可是北征监军!说不定,是摆下筵席,只要进去的人,不拿出百万军资来,谁也不许出这道门!”

管宴有些悲愤:“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在官府看来,吾等的罪,就是有钱,就是富裕!”

在齐地商贾圈子里,管宴说话还是管用的,他不仅是琅琊大贾,亦是数百年前齐相管夷吾的后代!

管仲虽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可他的后人却混得很惨,家族早早衰败,守着一个小邑度日,等田氏代齐后,连那小邑也没了,只能捡起祖宗的老本行,开始经商,或许是这个家族的确有经商的天赋,不过百年,变成了齐国大贾之一,家富数百金。

被管宴这么一说,十多名商贾越发提心吊胆起来,只感觉这道们就是黄泉蒿里,而黑夫就是那索命的黑面鬼伯……

正在此时,却响起了一个异样声音。

“管君此言差矣,胶东守尉君一向待四民一视同仁,并未对本郡商贾大加戡伐。甚至在朝廷颁布算缗之策时,他还上书劝谏,阻止皇帝追加一项告缗律。那律令说,有敢于告发的人,政府赏给他没收财产的一半!若此律推行,吾等早被人状告,送到边境服苦役去了,如今郡守有召,还不知说什么,二三子就妄加中伤,恐怕不妥吧!”

众人循声看去,却见一个四十余岁,留着八字胡的商贾笼着袖子,笑呵呵地看着他们。

有人笑道:“我当是谁,原来是刀间。”

这刀间乃胶东人,亦是大商贾之一,却是做隶臣妾生意起家的。

齐地的商贾好种养家奴,但都把奴隶看成最不值钱的东西,不如牛马,时常虐待,随意贱卖送人,如弃草芥。

但这刀间却不同,他把这些奴隶看作宝贝,到处购买精明强干的奴隶,并不直接加以役使,去干粗活重活,而是教授他们技能:年轻貌美的女奴教以房中术,赠送给地方官员,搞好关系。强壮的男奴训练成武士,用来保护他的贸易。聪慧的隶臣则让他们学识字、算数,为他经营产业,获取利润。

就这样,刀间靠着隶臣妾,成了胶东首屈一指的大富。他待奴隶不薄,生活过得比普通的平民还好,以至他们“宁爵毋刀”,意思便是,宁可不改变奴隶身份,不要平民享有的自由,也不愿离开刀间……

虽然刀间乃胶东巨贾,但却被其余商贾轻视,更为人诟病的是,在算缗令公布之后,富豪皆争匿财,打算联合抵制此策时,刀间却叛变了,他跑到即墨,自愿捐出家财的三分之一,充作军费。

自那之后,刀间便成了胶东郡守府的常客,去往海东的新航路开辟后,黑夫更几乎每月都要召见他,庞氏等齐贾都觉得,刀间八成是在帮官府筹划,如何宰割他们……

管宴也就这些年被宰割得太狠,抱怨几句,虽然背地里没少骂刀间,此刻看到他本人,还有其身后跟着的两名秦吏,却立刻就怂了,拱手道:“刀君,你没少与我打交道,我这人虽然口不择言,但觉无中伤郡守之意。”

“管君乃管夷吾之后,又是琅琊商贾之首,亦是我的前辈,我自然知晓你的为人,不过……”

刀间笑道:“不过,隔墙有耳,这些话,还是少说为妙!二三子,郡守此番召诸位来此,是有一件大好事要宣布!眼下郡君将至,还是快快随我去拜见吧!”

“大好事?”众人面面相觑。

刀间一副黑夫代理人自居的模样,做了个请的姿势,邀众人入堂。

……

商贾们政治地位低下,虽然堂内摆着案几,却官员不发话,无人敢坐。

上位者总是后到,过了一会,黑夫才姗姗来迟,他面容和蔼,让众人不要拘束,都坐下,但随即却说了句诛心的话。

“二三子方才对朝廷国策的抱怨,对算缗法的不满,对我邀诸位来此目的的揣度,本吏都听到了!”

“这……”

除了事不关己的刀间外,堂下众人都吓得重新站了起来,表示不是自己说的。

而那琅琊商人管宴,则直接吓得趴在地上,为自己图一时嘴快后悔不已,秦始皇东巡时颁布的“诽谤罪”还生效着呢,他不住顿首:

“小人一时失言,还望郡守恕罪,饶命!”

黑夫却笑道:“恕罪?饶命,你说的都是实话啊,朝廷在剪羊毛,割韭菜,在竭泽而渔,何错之有?”

“啊?”

堂下的十三巨子都懵了,相互看看,都以为自己听差了,封疆大吏的黑夫郡守,怎么忽然说起朝廷的不是来了?

“刀间,将我的奏疏,读给他们看看!”

胶东商人刀间积极与官府靠拢,黑夫也投桃报李,让他做自己在商贾圈子的代理人。

刀间接过那份奏疏副本,大声念了起来。

“臣胶东守黑夫再拜言,闻丞相请行算缗,此乃安邦之法也,可使奸佞商贾出其私利以资国,然臣以为,天下皆可行算缗,唯齐地不可……”

听到这句“唯齐地不可”,所有商贾都抬起头来,瞪大了眼睛,难道那刀间没说错,这位郡守,当真在为他们这群被踩到泥巴地里的商贾说话?

刀间继续念道:“齐地群盗作乱初定,民生未复,商贾货殖,可使民以其有易其无,不亦课税过重,使物价贵,此其一也。”

”海东贼寇未平,官府船舶载粮运兵,已捉襟见肘,臣欲使商贾助之,其出力颇多,故不亦算缗,此其二也。“

“齐地与关中,风俗大异,昔日,太公望封于营丘,地咸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顾齐冠带衣履天下。其后齐国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关市讥而不征,使齐富彊至于威、宣也。”

“虽然,齐人重贾,使其将卒征战亦如市肆卖力,是为亡国之兵也。然齐贾果能兴巨利,若能合其力而为官府所用,上则富国,下则富家,所得之利,必数倍于算缗!此其三也!”

“陛下虽欲移风易俗,然治郡,亦当因地制宜,何不使齐地诸郡为特例,暂免其算缗。令商贾听命于少府、金布曹,使为国牟利于海东、辽南,假以时日,或可为国添乌氏、巴清之巨利,海东财货,亦能入于咸阳……”

刀间读完,众人已十分激动,黑夫紧接着道:

“而陛下的回答是……可!”

当然,秦始皇这短短一个字,可以理解为:可以试试,但要是试了不行,你这黑厮就滚回来领罪吧!

朝廷现在,太缺钱了。少李斯和少府开始收财产税,也是迫不得已。黑夫估摸着,再这样下去,少府会疯狂到直接给天下富商定罪抄家了。

虽然这群人也不干净,但这样竭泽而渔,也不是长法啊,而且也与黑夫的计划相悖。

所以,黑夫提出,利用齐地商贾,可以让朝廷得到比直接收税更多的利益,考虑到日渐匮乏的府库,秦始皇虽不情愿,但还是同意了。

此时,众商贾已经朝黑夫顿首了:“郡君果然对四民一视同仁!”

黑夫淡淡地说道:“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我家中亦有亲戚经商,这点道理,本吏还是懂的!”

“郡君贤明!”

这下,连抱怨连连的管宴也由衷感谢了,一千钱抽两百,就意味着,他们每挣一百万,就要交出二十万钱给官府,这还不算极重的关市之税,可以说,帮商贾们回了好大一口血。

但他们仍有担忧。

因为大伙都听出来了,这不是单纯的取消,而是一次对赌……

可现在,黑夫已经替他们做了决定,后悔也来不及了。

却听黑夫道:“陛下已下诏书,从一月起,齐地四郡将与天下其他郡县不同,暂停算缗,作为一块特殊区域,由官府牵头,货殖海外。从第二年起,务必挣到比算缗更多的钱,经海滨之利,济府库不足!”

“故称之为,‘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堂下十三巨子大眼瞪小眼,对这奇怪名词摸不着头脑,但陈平萧何等人,则是早就习惯了。

黑夫却在堂上美滋滋地意淫道:

“后世会不会有这样一首歌呢?”

“秦始皇三十四年的春天,有一个黑大汉,在中国的东海边,划了一个圈……”

第5章 没见过这么多钱第301章 加个人第245章 除安陆尉第709章 更吹落,星如雨第159章 婚姻在于有利可图第342章 陛下,奇观误国啊!第780章 一朝英雄拔剑起第171章 破楚策第75章 义我所欲也第425章 三窟第520章 存韩第1031章 扶桑第6章 抢功的第874章 木牛流马第803章 汉东之国随为大第786章 万人敌第736章 死国可乎?第889章 主角第276章 当我们的旗帜插满山岗!第946章 粉饰第704章 昌南侯的秘密第289章 与时变化第534章 天无尽头第608章 家园第564章 侩子手第219章 莺莺燕燕第279章 八公山上第12章 拜爵为公士第92章 赠马第1000章 以邻为壑第532章 不问苍生问鬼神上传的章节一直在审,大家别着急第239章 将以照千里第643章 长街第633章 甜枣第618章 连坐第37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第187章 共敖第767章 壮士十年归第918章 重瞳子第847章 蜡封夜半传檄第691章 为人民服务第684章 奴隶第10章 哪只手打的你?第81章 掠卖第862章 等上路兵线第151章 书生亦杀人第124章 攻权第1018章 韩信之信第1010章 玉碎第857章 邓林之险第267章 棺椁三百第692章 建木高百仞(二合一)第487章 句芒第429章 父亲第685章 图腾第362章 蕲年宫第607章 南征第634章 封侯!第483章 汝等欲为乱乎?第375章 乌氏倮第42章 其乐也融融第69章 人赃俱获第228章 夏子第381章 孤雁第386章 大原之戎第706章 我劝你谨言慎行!第57章 赤帻第113章 不可千日防贼第621章 天罚第375章 乌氏倮第446章 撼山第28章 旬日演兵第348章 项目组第704章 昌南侯的秘密第846章 谁当其罪谁其贤第381章 孤雁第715章 君侧之恶人第855章 天下乌鸦一般黑第135章 第一回合博弈第734章 太阳落山了(上)第802章 左列钟铭右谤书第401章 历史拐了个弯第1029章 一个真相和一个谎言第774章 以一隅抗天下第274章 五十里而争利第910章 绝不向恐怖分子低头第895章 待到打下咸阳城第380章 秦颂第873章 吾不如萧何第428章 先知稼穑之艰难第724章 厉人怜王第1014章 骓不逝兮可奈何第995章 大盗第39章 回家(上)第324章 王在法上第519章 一夫第408章 不朽者第515章 野火烧不尽今天论文答辩,求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