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胡亥

秦始皇三十四年四月初,公子扶苏在异域建立城邑,宵衣旰食,索敌追击,而咸阳宫内,却是一副悠然恣乐的情形。

一场奢华的皇室宴飨之上,有位身着朱玄深衣,头戴远游冠的年轻公子,正站在席间,负手侃侃而谈,似是在背诵着什么……

“利出一孔,则国多物;出十孔,则国少物。守一者治,守十者乱。”

他眼睛透亮,自信十足,口中背的,正是《商君书》里的《弱民》一篇,不但能诵,还说了一番自己的见解。

“譬如楚国,楚地非不大也,民非不众也,甲兵财用非不多也;战不胜,守不固,此无法之所生也……”

言罢,公子胡亥喜滋滋地朝御座上,比一年前又老了几分的秦始皇拱手:“父皇,儿说的如何?”

秦始皇面对扶苏时,永远是板着脸的,可对待自己的少子胡亥,却是捋着胡须,满意地笑道:

“背得不错,说得很好。明主察法,境内之民无辟淫之心,游处之士迫于战阵,万民疾于耕战,这才是强国所为!亦是秦能一统的根本!”

言罢,指着席末两个年纪略长的儿子公子高、公子将闾道:“至少,比汝二人的磕磕巴巴强多了。”

公子高和公子将闾方才也背了一通他们所学的律令,却远不如胡亥顺畅,此刻被秦始皇批评,连忙起身道:

“父皇责备的是,儿臣等,皆不若胡亥聪慧……”

二公子战战兢兢,他们都有些怕秦始皇,在皇室,最难相处的关系,亦是父子……皇帝十多个儿子,不怕皇帝的,只有两人,长子扶苏,幼子胡亥。

相比于扶苏敢直言进谏,君臣父子之间常有争执,胡亥则是另一种类型,在他年少不懂事的时候,敢揪皇帝的胡子!皇帝也不气恼,甚至低下头让他揪,渐渐长大了,胡亥也圣宠不衰。

其他公子的身份,除了儿子外,还有人臣。唯独胡亥,只有为子的亲情,却没有为臣的生分,这或许也是皇帝最喜欢他的一点。

眼下,秦始皇又不吝啬地夸奖起胡亥来:

“胡亥是不是最聪慧的,朕不知道……”

“但却是最认真的,他从小喜好玩乐,可奉我之令,随中车府令学律令时,却也老老实实,朕曾去看过,赵高在讲解时,胡亥在案前抓耳挠腮,东张西望,恨不得去外面的春天里玩个痛快,可最终却能忍住,安静学完律法……”

言语里,包含着欣慰,秦始皇看向胡亥身后的赵高:“中车府令,你教得不错!”

赵高连忙出列:“臣只是奉命行事,公子天资敏锐,学什么都快。”

赵高在那场震动天下的莒南刺杀里,为了保护秦始皇,被惊马所伤,废掉了一支胳膊,自此以后,再也不能亲自为秦始皇驾车。

但中车府令的职位,得到了保留,可以随时出入宫中,同时,他还得了个新差事:做胡亥的老师!

书法、律令、断狱,这是一个秦吏必备的基本素质。

但在秦朝,公子也必须习得这些技能,并懂得“法”对于帝国的重要性!

秦能出六代贤君,是运气极佳,但也是必然!不管哪一位公子成为新君主,哪怕是恨极商鞅本人的秦惠文王,能杀其人,却能留其法。

只可惜,还是出了扶苏这么个异类,秦始皇吸取教训,更加强了对诸公子的律令教育。

而这三者,恰恰是赵高所擅长的,而且,他也有一套法子,让喜好玩乐的胡亥服服帖帖地学进去。

一通夸奖,让胡亥成了宴飨的主角,皇帝还同意,今天胡亥可以多喝几杯。

胡亥自然高兴,起身向秦始皇敬酒贺寿,饮罢,却又像个好学宝宝一样,问了一个问题。

“父皇,我虽熟读了律令,但还是有一件事不明白。”

秦始皇不再像以前那般豪饮,只是轻轻抿了一口,忍住咳嗽的欲望,问道:“何事?”

胡亥道:“商君书上说,利出一孔,则国多物;出十孔,则国少物。所以大秦才要抑制商贾,提倡本业,可近来我听说,胶东却成立了一个‘海东商社’,鼓励齐地的十三家大商贾经商,这件事是父皇允许的,却与商君之言不同,这是为何?”

秦始皇却笑了笑,指着胡亥腰间的饰品道:“那是何物?”

胡亥拿起腰上的华美垂饰:“此乃夜光之壁。”

秦始皇又指着他头顶的簪:“头上之笄又是何物所制?”

胡亥笑道:“父皇,这是象牙簪。”

秦始皇继续问:“手中之杯呢?”

胡亥低头看了眼:“犀角之杯。”

秦始皇点头:“你可知,这些物件,都来自何处?”

胡亥这下答不出来了,秦始皇让赵高代为解答。

赵高博学,遂道:“夜光壁来自江汉随县,象牙簪产自豫章,而犀角杯,则是长沙郡贡物。”

秦始皇颔首:“不止这些物件,方才让汝等去挑外厩的骏良駃騠,来自塞北,看看周围的宫女,她们身上的阿缟之衣,来自薛郡、济北,宛珠之簪,来自南阳,锦绣之饰,乃是蜀地所产。”

“此外,还有江南金锡,巴郡丹青,以上种种,皆是从天下各处运来的物产,但胡亥,你可知道,除了一部分是贡品外,其余大部分,是由谁人所运?”

胡亥想了想:“莫非是……商贾?”

秦始皇道:“没错,正是商贾,以上之物,皆贵人所喜好的奢靡之物,多是商贾运抵咸阳。此外,更有五谷、桑麻、牲畜、毛皮,乃是百姓衣着饮食与养生送死所必备的东西。又是怎么来的?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最后,商而通之!”

“商不出则三宝绝,朕深以为然,故商可抑,却不可绝!故在塞外,在巴蜀西南夷,亦有乌氏倮、巴清家的商贾,为官府转运财货。”

商鞅在律令上降低商贾的地位,对其课以重税,以此压制这类人群,仿佛告诉人们:商贾皆贱,奸猾而不务正业,不是好东西,勿要为贾!

可秦始皇却有不同的认识,他觉得,重点在于,商贾能不能被官府管住,对国有无用处……

作为亲自扶持尊崇两位巨贾的君主,秦始皇心里很清楚,商人对国家有害么?是有害,容易削弱本业。但商人对国家有利么?也有利。不仅是交易有无,从早年利用乌氏、巴清时,秦始皇就发现了,货殖之事,让商贾来做,不仅盈利更多,行事也更为方便。

尤其是对蛮夷戎狄之地,秦始皇将西北贸易交给乌氏,西南交给巴氏,北边长城附近,近来兴起了一位名叫班壹的商人,在替蒙恬与东胡贸易,而剩下的东边,海东之地,似乎也有搞头……

对黑夫的提议,秦始皇并没有搬出律法,断然否决,而是同意让他在胶东这块“特区”上试试看,毕竟黑夫保证,能挣比算缗更多的钱。

而那十三家商贾,不过是官府利用的对象,随时可以抛弃,或者杀鸡取卵!

“更何况,齐地尚贾,与关中的确有些不同,商君不是也说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若是死守旧法,岂不变成了甘龙、杜挚?”

“陛下所言甚是!”

秦始皇结束了解释,群臣皆咂舌,这还是他们认识的皇帝么?换了其他公子发问,皇帝大概会冷目一瞥,让他们滚回去自己领悟,唯独对小儿子胡亥,才会和颜悦色地说这么一大通……

“陛下对公子胡亥,的确大为不同啊。”

将这一幕看在眼里的大臣,难免生出了这样的想法。

胡亥也作恍然大悟状,拊掌道:“原来如此,这么说来,尉将军因地制宜,还真是位能吏!”

对黑夫的议论到此为止,秦始皇抚了抚胡须,聊起了今日的正题。

“古人二十而冠,秦制,公子二十一方冠,带剑。但朕思及黔首十七傅籍,故公子冠礼,亦与黔首同,以示律令之下,公子与庶民皆须尊之!”

群臣都知道,这次提前冠礼的,有三人,公子高、公子将闾,公子胡亥,他们分别是20、19、18,看上去是为了让公子将闾提前行冠,好按照盟约,迎娶朝鲜公女,可实际上,这场及冠宴的主角,却完全成了胡亥。

公子高和公子将闾对提前及冠,并不怎么开心,成年不一定是好事,一旦成年,就会彻底离开宫室,去属于自己的府邸生活。

及冠后做什么,便成了困扰公子们的一大问题。

毕竟秦始皇已下定决心,绝不开封建倒车,让儿子们做诸侯,所以儒生才抨击他“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

按照秦律,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虽然作为皇帝的直系宗室,依旧拥有崇高地位和享受,可一旦山陵崩,这些旧日公子,往往会迅速失去富贵。

何也?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必不得善终。

在法律上,公子们只要没有功劳,便依然是“庶民”,不能得到爵位,也不能担任对应的官职,比如执掌军队等。长子扶苏也是因为随黑夫北征匈奴作为监军,混了一波大人头,被特殊照顾成了“左庶长”,才得到统兵资格的。

所以诸公子及冠后,总会想方设法,找点事情做,至少也要有被皇帝提升爵位的理由,这样才能避免富贵迅速消失。

公子高请求,说他希望能去御史府,近来张苍奉秦始皇之命,在编篡《国史》,公子高从小喜欢读史书,想去看看。

公子将闾则有他自己的使命,与朝鲜公女成亲,成为维系这段宗藩关系的纽带。

秦始皇最关心胡亥,独独问他道:

“胡亥,你呢?你想做什么?”

这话问的,似乎胡亥说什么,秦始皇都会欣然答应般。

群臣的目光偷偷瞥向公子胡亥,这个满脸烂漫的少年,却理所当然地笑道:

“父皇,胡亥也不想做什么事,只是觉得,人生在世,宛若乘坐六马快车驰过缺隙,转瞬即逝。我不求什么,就希望能够在活着的时候,穷尽耳目之所喜好,享尽心志之所欲望,一直等到天寿耗尽的那天,可乎?”

宴席上所有人都惊了,胡亥此言,无疑是当众宣布:“我的梦想,就是做个混吃等死的废物!”

第752章 在街垒上第329章 一国两制了解一下第476章 得国不正第909章 鸿门第862章 等上路兵线第727章 这锅真黑!第92章 赠马第70章 若敖之鬼剧情没想好,今晚第二章先鸽了,不要等第127章 大好头颅,谁当斫之?第741章 若火之燎于原第204章 郡命第124章 攻权第435章 射雕英雄第40章 回家(下)第952章 不如诸夏之亡也第957章 良禽择木而栖第488章 农家第759章 声东击西第828章 谁能置身事外?第801章 即从巴峡穿巫峡第158章 受金第848章 深海第670章 独断第289章 与时变化第842章 生当作人杰第906章 新秦第360章 有妻如此抱歉啊晚上的一章鸽了,今天赶不及了emmm第1001章 唤醒睡龙之怒第862章 等上路兵线第858章 三呼第551章 朕安第700章 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头里第939章 胠箧第805章 兔死狐悲第335章 巨利甘若醴第996章 招安第508章 兼易凝难第203章 退婚第622章 故人第484章 移风易俗第441章 凡事预则立第912章 江东子弟今虽在第535章 智臣第267章 棺椁三百第857章 邓林之险第299章 吴芮第443章 红氅第229章 外有必救之师第427章 碛里征人三十万第310章 执圭第599章 言多必失第384章 北地第722章 国家终于同意给我们发老婆了!第34章 版筑之间第606章 三十四年第827章 山河破碎风飘絮第109章 羔裘第389章 狡兔飞鸟第208章 来自祖龙的评价第271章 黑云压城第263章 这不是足球……第734章 太阳落山了(上)第969章 资本家的良心第341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494章 一人之心第813章 立国家之主赢几倍?第43章 舂谷持作饭很抱歉,晚上的一章鸽了第229章 外有必救之师第1005章 尝麦第562章 人祸第690章 除天下之大害第128章 争首第374章 血泪之路第431章 御中发征第569章 蒿里第78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吴第310章 执圭第827章 山河破碎风飘絮第778章 张耳陈馀第428章 先知稼穑之艰难第758章 不知几人称王?第818章 廉颇老矣?第42章 其乐也融融第1029章 一个真相和一个谎言第661章 北江第661章 北江第484章 移风易俗第633章 甜枣第759章 声东击西第583章 瓯越第66章 监守自盗第371章 慷慨悲歌第1033章 最后的审判第430章 天子命氏!第761章 老当益壮第610章 商社第434章 邻人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