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铜铁

“有国有家者,讲究不患寡而患不均,但上天却不在乎这点。他喜欢开玩笑,天下物产随机分布,却不平均,有的地方,千里之内匮乏矿产,可在有的地方,数十里之内,就集中着数个大矿……”

黑夫看着远处的苍山道:“衡山郡鄂县,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在离开鄂城,去往目的地的路上,黑夫与同车的利仓聊着往事。

“二十四年,我为别部司马,与汝父从邾县渡江,攻取了鄂城。此地乃鄂君之邑,他身为楚国首屈一指的封君,府邸里的礼器鼎簋可真不少,吾等搬了整整三天,才总算搬完。”

利仓应道:“父亲与我说过,叔伯们在豫章安家,开田,设糖坊,靠的就是这些铜器换得的钱。”

可以说,那是“安陆帮”的第一桶金,黑夫当时不知道鄂君家里为何会有这么多铜器,后来才明白,这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啊……

“二十九年,豫章立郡,与豫章一同设立的,还有衡山郡,郡治邾县。然衡山郡人少地狭,完全能并入南郡,你可知道,它何以为郡?”

利仓道:“侄不知。”

“铜绿山。”

黑夫竖起食指:“只这一个富矿,就足够衡山单独立郡了!”

他和利仓说起铜绿山的利害之处,这矿年代久远,据说早在尧舜时代,就已经有三苗部落在此掘坑采矿冶炼,而那些炼得的红色铜块,又渡过长江,源源不断运往中原……

到了殷商的时候,商人钟情于铸造巨大的青铜器来取悦鬼神祖先,为了抢夺铜料,武丁中兴之时,曾大规模南征,一直深入到荆蛮腹地。而南征之目的,就是为了掠夺铜材,还在江边建了一座城,以便开采。

到了周朝时,周昭王也不是吃饱了撑着才南征,他亦是为了夺取铜料。只可惜没能成功,被楚国人所败,周昭王还窝囊地淹死在汉水里。眼下江汉北部的端午祭,往水里扔米,祭的还不是屈原,而是这一位,据说是汉阳诸姬留下的传统。

而春秋时期,楚之所以强盛,能够问鼎中原,与晋齐争霸数百载,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南方丰富的铜锡矿藏。黑夫做亭长时办的盗墓案,那若敖氏墓穴里,重达十多吨的青铜器陪葬品,多是源于鄂南。

所以,秦朝灭楚后,便在铜绿山驻扎重兵,让它重新开工,在数千刑徒的劳作下,坑道越挖越深,矿石源源不断投入熔炉中,再吐出炙热的铜水,冷却后铸作亮红色的铜锭,再与江南运来的锡融合,变成人人都喜欢的“美金”。

但归属秦朝后,铜绿山铸造的不再是笨重却无实用的礼器,也不是战争时期的戈矛剑戟,而变成了外圆内方的半两钱……

这便是衡山郡能够独立设郡的底气,整个鄂城,还有对岸的邾县,真是到处散发着铜臭味。衡山每年都要从农业发达的南郡购买大批粮食,让开矿的刑徒工匠吃饱肚子。

但眼下,随着南方陷入苦战,消耗的不止是兵卒,还有兵刃,随着朝廷一道指令,铜绿山再度变成了兵工厂,类流水线作业日夜不休,生产大凶之物……

黑夫他们没有直接到铜绿山,而是在其北四十里处停下。

远远望去,这里也有一座山,随着树木被刑徒伐光,露出底下的赭色石头……

“上有赭者则下有铁,铁山到了!”

……

赭色,这便是铁矿石的颜色,山上满目所见的朱红纹路,便是矿苗。这个矿是楚国人发现的,但没来得及开采,就被秦人接手,衡山郡在此设置了一个铁官,再过两千年,武钢也得靠它吃饭……

铁山上大多是些浅层的矿地,刑徒们挖出沾满泥土的铁矿石后,又用骡、马等以筐运到溪流处清洗,再顺着下坡路送到工坊处,数十座熔炉屹立在那。

铁官听说昌南侯要来,一早就在路口等候,见贵人到了,连忙过来为黑夫牵马,点头哈腰。

黑夫问他:“我让人画了图形,要汝等制作的兵器,可锻好了?”

铁官应道:“好了,好了,是由最好的工匠,用最好的铁所制,还想着立即送去大营给昌南侯过目,谁料君侯竟驾临此地,真是让鄙地有光。”

黑夫来此,不止是为了那兵器,主要是瞧瞧铁山和铜绿山产能,要多久才能将他的大军武装起来,生产可有咎待提高之处?

虽然他开局不止五个农民,但采矿仍是最基本的。

一边为黑夫牵马,铁官一边指着溪水边转动不休的木质器械道:

“自从南郡水轮传来后,墨者稍加改进,以之制成水排,来此教予工匠,如今以水引动排橐鼓风冶铁,铁质好了不少。”

这是近些年发生的事,多亏黑夫拉了一把,从朝廷禁绝百家,收缴书籍的动荡里幸存的墨者们,开始专注于改进器械,鼓捣出了一系列水力机械。

而受了黑夫命名的“水椎”影响,但凡以水驱动的器械,都带了一个水字:舂米捣纸的水椎,磨面的水磨,从河中汲水灌溉的水车,都是水,这章亦不例外。

鼓风的器物为“橐”,冶炼矿物,需要极高的温度,一个橐不够,就用几个橐,放在一起,排成一排,就叫“排橐”。排橐很大,原本需要靠人力或牲畜拉动,如今安上水轮,用水力推动,就叫“水排”。

有了水排后,风力大而持久稳定,就能让铁炉温度提高,炼出的铁又多又好。

黑夫点头,每次看到生产力因他而进步,心里都有些欣慰。但他没时间去细细查看将矿炼成铁的具体过程,也没工夫听铁官的马屁,提出直接去看最后一道工序:铸锻。

还未走近,热浪便滚滚而来,到处是叮叮当当的声音,赤裸上身,只围着熟牛皮裙的匠人,正在锻铁,他们手持铁锤,汗水在古铜色的皮肤上流动。

统一前,秦国的铁兵其实是很不发达的,秦人还是喜欢用铸造后就能迅速装备军队的铜兵,而不是千锤百炼的铁兵,铁多用于农具。

但统一后,少府直接吸纳了六国的能工巧匠,将昔日的短板补齐,眼下这座铁工坊,匠人多是楚地人,只有几名秦吏带着兵卒监管。

楚国的冶铁业是十分发达的,春秋时就有不少著名工匠冶铸铁剑,宛地更是著名的冶铁中心,韩国夺取南阳,得到楚人技术后,才有了韩兵天下第一的美誉。

但不管是楚人还是韩人,都将科技点到了铁剑上。

得知昌南侯亲至,楚人铁匠们立刻就停下手里的活,在地上跪了一排,一位年纪最长,胡子白花花的老铁匠立刻让人将制好多日的兵器呈上来,让黑夫过目。

却见那十把刚出炉数日,打磨铮亮的兵器,静静地躺在木匣里,它们比军中制式的三尺剑略短,有圆环状的柄,但与剑不同,刃身较宽,单面开锋,厚脊薄刃。

除此之外,相互之间形制也有不同,有的刃部较大,有的是直脊直刃,还有的有点特殊的弯曲,整体形状看上去,像只狗腿……

黑夫一一拎起来看,没错,这就是他要的东西。

这时候,铁官已经开始了尬吹模式。

“下吏历任铜、铁官吏,打造过数不清的兵刃,却从未见过如此精奇之物。”

他颇具表演天赋,神情夸张地指着刀道:“二三子请看,外形酷似殷商之刀,然却是由铁所铸锻。单面开刃,省去了许多麻烦工艺,比剑更容易锻造。下吏试过,它分量十足,厚脊薄刃,故势大力沉,一般的兵刃难以抵挡,更能劈开厚甲,君侯不愧为沙场宿将……”

言罢,还动情地感慨道:“我曾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军欲所向无敌,也一定要先善其兵啊!”

总之,铁官将这几把刀,吹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设计多么牛逼,结构多么合理,只差和干将莫邪相提并论了。

“然也,然也。”

铁匠们面面相觑,心道难怪铁官能做铁官,而他们只能当工匠,原来如此,也跟着一起点头夸赞。

黑夫只笑而不语,利仓则忍俊不禁,这时候,却听到工坊里一个微弱的声音嘟囔道:

“说得那么厉害,其实不就是我家里平日里砍柴、砍蔗的柴刀么!”

一时间,所有尬吹都戛然而止,众人回头一看,却是个肤色黝黑的年轻小铁匠,他也发现自己的话引起了众人注意,吓得面色苍白,连忙下跪,稽首不止,向黑夫请罪。

黑夫却不以为忤,反而哈哈大笑起来。

“何罪之有?你说得没错,我让汝等制这些刀出来,为的就是劈藤砍树!”

第413章 善马爱妻第465章 你故意的?第668章 上行下效抱歉啊晚上的一章鸽了,今天赶不及了emmm第846章 谁当其罪谁其贤第75章 义我所欲也第455章 除恶务尽第703章 拾骨第870章 “天之骄子”第380章 秦颂第428章 先知稼穑之艰难第175章 偷梁换柱第527章 执辔者第787章 权谋第428章 先知稼穑之艰难第776章 都散了吧(第五卷完)第634章 封侯!第125章 先登第477章 落子第210章 武库第852章 逐君侧之恶人第862章 等上路兵线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713章 言语就像风第259章 章邯第976章 祖国第534章 天无尽头第1017章 风萧萧兮易水寒第733章 顶峰之上第1010章 玉碎第687章 入幕之宾第43章 舂谷持作饭第506章 儒法之争第408章 不朽者第796章 一纸婚约第551章 朕安第772章 招魂第921章 诛恶第274章 五十里而争利第156章 魏亡第306章 溯流而上第975章 郑韩第207章 我爸是冯毋择!第729章 有的人活着第496章 窃钩者诛第490章 财政危机第847章 蜡封夜半传檄第326章 大朝会第862章 等上路兵线第89章 善恶对错第532章 不问苍生问鬼神第202章 红糖第17章 失期当斩?第185章 军贼第842章 生当作人杰第927章 丽人心第861章 武关第395章 羊吃人第351章 蒙恬第161章 烽烟再起第405章 对历史人物要一分为二第736章 死国可乎?第386章 大原之戎第444章 不动如山尉黑夫第168章 烽火连三月第171章 破楚策第46章 门缝里看人第669章 君道第541章 莫如树谷第560章 武者止戈第836章 鼠第651章 常识第995章 大盗第923章 三座大山第318章 寡人以眇眇之身第111章 恨屋及乌第812章 鼎烹第49章 善假于物第255章 行矣第610章 商社第684章 奴隶第350章 收破布头喽!第648章 蛊祸第851章 伊尹周公之事第28章 旬日演兵第243章 利咸五月写作计划,以及为《秦吏》完结前最后求次月票。第773章 二世皇帝第759章 声东击西第331章 起土骊山隈第379章 黑白第540章 学以致用第1023章 白登之围第323章 王、蒙第967章 江与夏之不可涉第842章 生当作人杰第577章 三十三年第600章 箕氏第132章 不更第685章 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