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象箸

去年,也就是秦始皇三十五年,最让咸阳人印象深刻的事,乃是乌氏延携西域诸国使者入都,高大神骏的“天马”,背上长着高峰的骆驼,色泽鲜艳的西域瓜果,洁白皎洁的于阗美玉,还有高鼻深目的胡婢,乃至于身披布袍的大夏人,都让他们感到新鲜。

而三十六年刚开春,又有一队人马,经过万里跋涉,从武关进入关中,他们带回的东西,再度轰动了朝野。

打头是两头迈步而行的大象,这其实是前往南郡、衡山休整的戍卒们,在副监军子婴的要求下,在长沙郡捕获的,却被当做岭南贡物。原本有四头,可惜路上已死了两只,对于大象已绝迹千年的关中人而言,这是难得一见的巨兽,一时间,咸阳万家空室而出,挤在街上观望。

还有木笼子里,关着一雌一雄两只孔雀,只可惜长途跋涉使它们萎靡不振,一下子被这么多人围观,雄孔雀感到了危险,张开了尾部大屏。岂料,路人吆喝声越发大,弄得它们恐惧不已,还没进咸阳宫就吓死了……

好在,还有上百色彩斑斓的翠鸟,据说这就是“翡翠”,它们的羽毛,是皇帝宫中数千佳丽最喜爱的装饰。

车马上,还载着打磨得雪白的象牙上百支,以及名贵的犀牛角数十枚,更有玳瑁紫贝五百,珍珠数斤,木棉布百匹。

此外还有纹身断发的越人俘虏,戴着枷锁,走在后边。

这是南征大军重新占领番禺后,在少府要求下,往咸阳送来的当地特产。秦始皇帝见后大悦,让人将大象、翡翠连同诸物产安置在咸阳宫门前的十二金人处展示,以宣扬大秦的武功赫赫。

他要告诉所有反对此战的人,南征军夺取的地域,是多么的富饶,才不是儒生口中的“无用之地”。

是啊,你看那珍珠,个大且圆,中原绝无。

你闻那沉香,香薰十步,白木香树在五岭以南能结成土沉香,而在五岭北则只是一种普通木材,并没有香味……

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悦之,故辇来于秦。

朝臣百官都对这些珍物赞不绝口,却只字不提,这些珍物,根本就不是普通百姓所需的。

唯独一个路过的墨家弟子,看着数不尽的岭南珍奇,在这艳阳天里,却不由打了个寒颤。

他的夫子,也是秦墨新任的“巨子”程商觉察到他的颤抖,回头诧异地看着他。

“适林,出了何事?”

这年轻的墨家弟子名为适林,乃宋地人,他父母是鞋匠,在统一战争中不幸丧命。

天下一统后,秦墨行走各地,没少收养这些战争孤儿,如今,这一批人已渐渐长大,成了秦墨的新生代,活跃在咸阳和各铁官、矿山,开设“工学”,教授工匠技艺。

适林依然止不住自己的颤抖,他抱着自己的双臂,低声道:“夫子,我害怕。”

“是何事让你害怕?”

适林道:“我想起夫子讲《节用》那一课时,说过一个故事……纣为象箸,而箕子怖。”

“象牙箸肯定不会放在鉶(xíng)这样的陶土器皿上,必然要搭配犀玉之杯。玉杯象箸,肯定不会作为菽藿菜叶的容器,而要盛放旄、象、豹胎这样的珍馐。这样的器具食,定不会穿着短褐,住在茅屋里食用,必锦衣九重、高台广室。”

“箕子看到纣开始用象箸,便看到了结局,这么一来,终有一日,天下的财富加起来,都不够一人挥霍。果然,过了五年,商纣作酒池肉林,设炮烙,登糟丘,殷商遂亡……”

他们二人已走到巨大金人的脚下,适林抬起头道:

“如今的咸阳宫内,高台广室、锦衣九重、珍馐佳肴、犀玉之杯、玳瑁象箸都齐了。夫子,箕子所怖者,正是弟子所惧者。九州域外的财物都集中在咸阳,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但陛下尤不知足,还在修宫室陵寝,还在求长生。我唯恐,这大秦,会不会和殷商那样,三五年内,骤然倾覆……”

“慎言!”

程商连忙制止了这个大胆的弟子,拉着他离开了围观之人络绎不绝的宫门。秦朝的舆论早已收紧,而自从去年出台了“诽谤”之罪后,再也没人敢批评朝廷和皇帝了,一旦这话被有心人举报,别说适林要受罚,整个墨家也会遭牵连。

墨家和农家,刚在几年前那场“禁书”浩劫里侥幸存活,眼下还得为秦官府做事,在工学里总结各类巧技,教予匠人,才能证明自己“有用”。

等师徒二人回到家,憋了许久的适林才低声道:“夫子,我只是不明白,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此乃墨经所说,也是夫子对我敦敦教诲的。可为何秦墨辅佐的朝廷,所作所为,却与墨者之义背道而驰?”

“最初不是这样的。”

程商叹了口气,他们秦墨信奉的准则,是“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以及“同一天下之义”。

墨子认为,政令不一,只能导致社会纷乱,所以当实施自上而下的管理,一切统一于上。这种高度的集权主义思想,恰与秦法家不谋而合。秦墨想要帮助秦国一统天下,让所有声音出于一口,以此来消弭战争,最后实现同天下之义的理想。

刚开始时,秦国从大王到官吏,的确简朴而肃穆,墨者在这体制内如鱼得水,一手建立了秦国高效的军工体系。

可统一之后,水却渐渐变浊了。

“不幸被相里氏言中啊。”

程商不由想起十多年前,他随黑夫攻楚,在楚境小城外,与南方墨者相里革的对话。

“秦王贪伐胜之名,无岁不征,我听说,其一旦得手,便灭尽仇敌,写画诸侯台阁,在关中大兴土木修筑宫殿。即便如今对秦人生计没有造成太大破坏,那也是依靠对六国劫掠来补偿,倘若六国灭尽,但秦王贪鄙之心不休,继续对外征战,又会如何?要备战,就必须榨取更多的钱财,用以招兵买马,置备武器,我今日敢言,秦王必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夺民之用,废民之利,百姓饥不得食,寒不得衣,劳不得息,长此以往,国虽大,好战必亡。”

面对相里革的质问,程商当时的回答是:“秦墨会力谏大王,与民休息,消弭兵灾……”

可他却被现实狠狠打了脸,看看去年被发配边疆的喜就知道了,谏者有罪,大家都学聪明,闭口不言了。

如今的秦朝,距离墨者期望的“同天下之义”真是越来越远,程商继任巨子后,从行走各郡县的弟子口中得知,六国故地与秦吏、秦军的裂痕,越来越深。而秦始皇的所好所为,也与墨者至今仍坚持的“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全然相反。

“依我看,是陛下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适林越说越气愤,甚至开始抨击起墨者的好朋友,几年前,助墨家保全的昌南侯来。

“昌南侯也是,没有过多伤亡,便夺取南越本是好事,可他怎能向皇帝供奉奢靡之物,投薪入火呢?“

程商少不得为好友解释几句:“这和昌南侯没什么关系,此乃少府所求,又由两位监军,昌武侯和子婴所搜,昌南侯也是奉命行事。”

程商叹息道:“再说,南征的成果如何?他总得给陛下看得见,摸得着的交待。”

用黑夫的话说,这是“项目中期报告”,得告诉老板,一切按计划进行,成果斐然,你就别每个月派人来催进度了……

“但也太无所作为了……”

适林依然有所不满,在这小愤青看来,满朝文武,皆尸位素餐,坐视这世道偏斜,往深渊里坠落。昌南侯倒是聪明,自个跑到南方,避开这一切,也好不到哪去。

他咬着牙问道:“夫子,值此季世,墨者该怎么做?”

“怎么做?只能兴利弥害了……”

程商感到一阵疲倦,他从未想过,自己会被选做巨子,这或许和他十年来,孜孜不倦地钻研墨经里的理念,做了许多实验来证明子墨子提出的假想,赢得极大声望有关。同时程商还带着一众弟子,以水椎为雏形,将水力器械发展到了极致,如今天下各地都有水车、水磨、水排,效率的确提升了不少。

靠能工巧匠的技艺,推动黑夫与他提过的“生产力”,兴天下之大利,或许就能弥补苛捐杂税、沉重徭役带来的负面影响吧?

墨者中,认同这一理念的人,占了多数,而上一任巨子唐夫子,年迈告老时,便按照墨家的“尚贤”传统,选了程商继任,将墨尺交予他。

但程商的弟子适林,却不属于保守一派,而偏向激进,有自己的想法……

见夫子暮气沉沉,他不再问,默然告退,出来后暗道:

“夫子身为巨子,未免也太无所作为了罢?整天只知道唯皇帝之命是从,寄希望于兴利弥害,可这大害,又岂是小利能补得过来的,依我看,窟窿却是越补越多了。”

他猛地停住了脚步,自言自语道:”除了兴利,难道就不能……除害么!?”

纵然是墨者中的激进派,但适林仍被自己突然冒出的想法吓了一大跳,连忙摇摇头将其抛掉。

但时间到了三月份时,纵然适林想要努力遵循夫子教诲,好好兴利弥害,但麻烦,却自己找上墨家了。

少府姚贾下令,阿房、骊山两处工期紧张,且已修到需要精巧技术的环节。故,少府要求,墨者必须派人,协助阿房宫、骊山陵的修造……

这要求,在秦墨中引起了纷争,百余人分成两派,情绪激动,吵作一团。

最后,还是巨子程商勉强压下了众人,服从了官府的要求。

适林分去的是阿房宫,扶苏公子在那为监,倒是没有太过苛求墨者,逼众人做与自己信念相悖的事。

但被派去骊山那边的几个师兄弟,却出了大事。

三月中旬,副监赵高向秦始皇帝禀报:

有墨者三人,说自己遵循子墨子“节葬”之训,拒绝为骊山陵墓中的机关弩矢,提供精密技艺,甚至口出不逊,言陛下奢靡,不知节用,有诽谤之罪,当由廷尉下狱查办!

第1025章 一致对外第37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第715章 君侧之恶人第388章 一个茎结出两个果第771章 狗咬狗第791章 占角第645章 铜铁第855章 天下乌鸦一般黑第493章 虎头蛇尾?第671章 美梦第486章 百姓心中有杆秤第349章 劳动人民的智慧第241章 胜者即是正义!第429章 父亲第1004章 天地间不见一个英雄第934章 一个就够了第6章 抢功的第692章 建木高百仞(二合一)第444章 不动如山尉黑夫第84章 鸡血第928章 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第546章 青岛第1030章 他的时代结束了第121章 高阳酒徒第176章 冒险第130章 军医第175章 偷梁换柱第254章 有恒产者有恒心第151章 书生亦杀人第769章 三楚第441章 凡事预则立第670章 独断第436章 深践戎马之地第307章 只手岂可建城都第626章 三十五年第219章 莺莺燕燕第682章 明伐暗渡第742章 一人可当十万兵(上)第651章 常识第919章 鱼龙第462章 这一年天下无事第126章 死伤第711章 今年祖龙死!第312章 水深第399章 喜事第879章 窜天猴与二踢脚第683章 好整以暇第164章 上医医国第456章 识人之明第690章 除天下之大害第178章 项燕第72章 乱世铜炉第430章 天子命氏!第737章 仁者无敌第237章 五月五第241章 胜者即是正义!第485章 松柏之凋第236章 威慑第1009章 博弈第166章 居则有礼第185章 军贼第121章 高阳酒徒第963章 泥潭第649章 药(上)第719章 混乱是一把梯子第73章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968章 洛阳亲友如相问第25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834章 长袖善舞第885章 何以辨忠奸第156章 魏亡第163章 阳城第276章 当我们的旗帜插满山岗!第203章 退婚第514章 万马齐暗究可哀第657章 吃瓜第151章 书生亦杀人第95章 荆券第108章 张子房第682章 明伐暗渡第862章 等上路兵线第837章 有钱第354章 五年计划第870章 “天之骄子”第1029章 一个真相和一个谎言第986章 出关(上)第209章 做个有用的人第116章 每个人都要做出选择第45章 生产力啊生产力第231章 帆影第759章 声东击西第560章 武者止戈第189章 捐甲徒裼以趋敌第485章 松柏之凋第13章 十月份就过年?第804章 胜败兵家事不期第413章 善马爱妻第998章 驱虎吞狼第477章 落子第856章 固将释私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