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若火之燎于原

(前文有误,是杨熊而不是杨喜)

“是他!”

武昌营内,得到黄鹤山求援,说有千余秦卒装束打扮,却臂缠白布的人,忽然对武库发动进攻,刚被升为裨将的杨熊立刻击案而起。

“是他回来了!”

被邀约来此吃饭的辛夷端着碗愣神:“杨将军,是谁来了?”

“还能有谁?”

杨熊冷笑道:“当然是南征军的统帅,大秦的武忠侯,黑夫!”

“啊!?”

辛夷大惊:“将军慎言,武忠侯不是已经……”

杨熊却道:“是,他死了,死不见尸,或是诈死。”

和长期在南方的武昌营裨将辛夷不同,杨熊一直在中尉军中做都尉,扶苏出奔后,咸阳的一系列变故,他再清楚不过。

在众人看来,黑夫无疑是扶苏一党,扶苏既已倒台,再加上“亡秦者黑”的谣言,他绝不可能安然无事。

此番随驾南下,杨熊被划归武信侯冯毋择统领。冯毋择暗暗跟杨熊打过招呼,朝廷怀疑黑夫未死,而南征军随时可能反叛,所以让他带五千关中兵来,在李由解除武昌营三万人兵器甲胄后,看住他们……

“但所有人都以为,尉某人纵然未死,也应该藏在岭南某地,以躲避陛下的召见,谁能料到,他竟胆大到,潜至衡山、南郡,再突然发难!”

千余精锐武装,悍然强攻武库,这可不是一般云梦泽群盗敢做的,杨熊笃定,这肯定和黑夫有关。

杨熊啧嘴:“不愧是新一代的名将啊,瞅准冯将军驻扎邾城鞭长莫及,李由将军南下长沙无法及时回头的当口,突袭我武昌营,真是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wWW✿ тт kдn✿ ¢ ○

辛夷已经有些慌乱了:“不管是不是武忠侯,那些攻击武库的人,必是叛军无疑!眼下黄鹤山告急,杨将军,当立刻发兵驰援才行啊!”

武库是一座城池中最重要的地方,春秋战国时诸侯内讧、反叛及国人起事,每每以武库为首要目标,先夺武库,取得军械,以求在战斗中获得装备优势。

那武库建在黄鹤山上,也算易守难攻,杨喜留了千人把守,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但只能防小贼,遇上精锐突击,也有些难以抵挡,一旦武库落入叛军之手,里面的甲兵车械箭矢,均为其所得。

毕竟是参加过统一战争的干吏,杨熊十分冷静,思索后道:“辛将军,这武昌营,是谁建的?”

“武……武忠侯所建。”

“还有谁比他更清楚此营地利、虚实?我过去一直觉得,将武库建在数里外的黄鹤山有些奇怪,如今看来,这位君侯,早有算计啊。”

杨熊猜到了黑夫的计划:“兵法云,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

“若所料不差,外面的叛军,绝不止一千!必有伏兵藏于草泽之间,我军虽有兵四五千,但要分心看管营中三万人,顶多派两千人去,恐将在半途遭遇一场伏击!”

果然,在杨熊令斥候再探时,回报说通往黄鹤山的路上,南侧干涸的沼泽芦苇荡,果然飞鸟不敢落下……

“伏兵定埋伏在那!”

辛夷冷汗直冒,后怕不已:“杨将军真是了解武忠侯用兵之术啊。”

杨熊无奈地摇头:“灭魏时,我乃率长,他是我麾下的屯长,岂能不知?”

没记错的话,当时黑夫还是走了前安陆县尉杜迁的门路,才插进杨熊军中的。谁能想到,从此之后,他便平步青云,一路做到了二十等爵极顶的彻侯……

更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这样一位君侯,却不尊皇命,诈死避召,最后还悍然反叛了!

“这当是桓齮叛国后,大秦最大的一次将军叛乱了!”

辛夷心乱如麻:“杨将军,如今当如何是好?”

杨笑道:“投降何如?”

辛夷大骇:“这……吾等若成了国贼、军贼,宗族家眷岂不是要被株连?”

“辛将军知道就好。”

杨熊冷笑道:“就算为了宗族,也不能让彼辈得逞,但如今敌暗我明,为了不全军覆没,武库只能放弃了!”

杨熊当机立断:“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吾等若死守武昌营,恐怕会遭到内外夹击,看似人众,实则人寡,还不如将手头可信的兵卒统统集中起来,去码头,守住船只,等待夏口之援!”

……

“杨熊没变,还是如此谨慎,宁可断掉手臂,也不肯冒失出营,被我刺中腹心。”

看着门户紧闭,只有斥候探子不断往这边靠近的武昌营,黑夫露出了笑。

东门豹带着千余人猛攻黄鹤山之际,黑夫的确带着剩下的两千人匿身于草泽之中,只得武昌营派人出来救援,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只要歼灭一部分,夺营便易如反掌。

但杨熊并未上当。

黑夫不由想起十多年前的灭魏之战,他还是杨熊麾下的小小屯长,作为杨端和的儿子,杨熊看似没有主见,每逢作战都召集众人问策,可实际上,他却是个心机很深的人。他似乎总想故意让喜欢出谋划策、抢风头的五百主提出一些没有效用的方略,在其被打脸后,杨熊再站出来,提出自己心中所想。

这样一来,他一方面可以被称颂为善于听取下属意见。另一方面,又每次都能在关键时刻拍板,扭转错误的策略。

而且此人不愧是将门出身,对兵法的理解十分透彻。

“但你是不是瞻前顾后,谨慎过头了?”

人家不上当,黑夫也没必要再藏了。

“既然如此,执行第二套计划!”

随着一阵号角鼓点,草泽中的两千余人应声而起,他们个个都臂缠白巾,经过休憩和数次鼓舞后,不再存疑,卯足了气力,在黑夫一声令下后,朝黄鹤山武库杀去!

……

黄鹤山原名蛇山,被黑夫改了名,武库从山脚一直修到半山腰,此山不高,只有四十余丈,山势也不算陡险,时值仲春,满山绿意。

山林里还有一些宿鸟,此刻却早已被剧烈的战斗惊吓腾飞,啼叫之声划破了寂静。

对武库守卒而言,这场战斗是始料未及的,眼看对面来的分明是旗帜鲜明的秦军,率长还有些迟疑,谁料对方嘴里喊着来交接,靠近后却忽然发动了进攻!

守备武库的固然是关中秦兵,甲胄装备精良,战斗力与楚军、越人不可同日而语,但时值夕食,大多数兵卒都在吃饭,猝不及防遭到进攻,只能胡乱地拿起武器应战。结果被对方一口气冲到了半山腰,数百人或死或俘,剩下的人,只能凭借最后一道墙垒做抵抗。

东门豹自从当了都尉,许久没机会披坚持锐了,眼下得了黑夫许可,他便披了厚实的双甲,手持大戟,带着五百人攻营拔寨,正要冲入最后一道壁垒,却遭到一阵猛烈的弩矢射击。

是蹶张弩,武库装备齐全,数十蹶张士所用之弩均是强弩,可射百余步远,数十支粗大的弩矢离弦如电,瞬息间即至垒外,上百架臂张弩随即跟上,如雨落下,中者无不倒地!

先登之士只能躲在建筑之后,纵然如此,仍能听到弩机钉在墙壁上的声响。

“若一直射下去,连墙垣都能射塌,这可不好冲啊。”

东门豹舔了舔嘴唇,看向左右两侧。

当时修武库时,在道路两边还开了两条小道,通往山顶。如今他已令兴、吴臣各带了一支百人的队伍,从侧面摸了过去,但守卒还剩数百,绝不可能轻易让他们突破。

就在这时,黑夫所带的两千人也抵达山下,一面赤色交龙之旂,以及黑底白字的“尉”字大旗打出!

两千人齐齐呼喊道:

“朝中奸臣谋叛,弑杀陛下,武忠侯奉陛下遗诏归来靖难,抵抗者视为从逆,降者不死!”

山顶上顽抗的吏卒都听呆了,本以为是被一群装作秦军的群盗袭击,可现在,对方却打出了已死的武忠侯旗号,还号称是来靖难平叛的?

是真?是假?

搞了半天,自己成叛军了?

守卒们心中狐疑,弓矢一时间停了,而瞅准这个当口,已至两侧山道上的两百人忽然大喊,或持弓弩居高临下攒射,或不管两三丈的高度,从陡峭的山坡上,直接跃下!

而东门豹也忽然暴起,手中的戟猛地抛出,戳死了一个掩身垒后正要往下射箭的弩兵,随即挺矛前奔,带着众人直冲墙垒!

墙内守卒忙于与山顶跃下的人交战,大门被大斧劈开,东门暴虎大叫着杀了进来,将矛重重刺入一个秦吏胸口,又抽刀在手,左劈右砍,看见臂上没白袖的就一刀下去,转眼放倒了四五个人。其余短兵亲卫也紧跟在他的后边,向前砍杀,如入无人之境……

小规模战斗,一夫之勇的效果极大,守卒惶恐而不知所措,黑夫麾下众人则知道自己为何而战。不多时,位于半山腰的黄鹤山武库即将失守。

但守卫武库的率长是个尽职的人,面对这群“叛军”,他在最后时刻,做出了一个正确的抉择。

捂着流血不止的伤口,他带着最后几个人,退到了最高处的烽燧台。

也不管伤口了,率长掏出随身携带的燧石,颤抖又笨拙地击打着。

噌,噌,噌,三下声响后,终于,火星出现了,它跳到易燃的稻草上,迅速变成明焰,又传递到几把松明炬上……

“彼乃叛军,纵然花言巧语,吾等亦不可从逆,使身在关中的家人受株连!”

这个不知名的率长扫视几名短兵亲卫,众人点了点头,在外面撞门声越来越重时,将火扔到了墙角的柴堆里……

火焰在柴堆上变大,窜上柱子、房梁,最后将整个哨楼都点着!

伴随着凄厉的惨叫,烈焰在哨塔上绽放,照亮了夜幕一角,方圆数十里内,都能看到这巨大的火烛!

……

“杨将军,你看!”

数里外的武昌营,杨熊召集了自己带来的四千兵卒,以及辛夷的一千短兵亲卫,一行人丢下三万还被蒙在鼓里的南征军老卒,从武昌营北门撤离。

被亲卫所唤,杨熊一回头,看到了远处黄鹤山上燃起的火焰……

“郑率长,真是好样的。就算无法烧毁武库中的全部兵器甲胄箭矢,至少,也能将武昌营遇袭的消息,立刻通知对岸的夏口……”

夏口驻军是前几天才来的,虽只有三千,但总比没有强。

杨熊眼中隐隐有泪,但随即又变为冷酷。

“倒是提醒了我,吾等虽要集中兵力,退保码头,但却不能就这样一走了之!”

他回过头,看向三万人驻扎的营地,下了一个疯狂的命令!

“点火,将武昌营,连同里面的三万人,付之一炬!”

辛夷差点被吓得摔下马:“杨将军,这可是三万人,都是秦卒啊!”

杨熊嗤之以鼻:“他们多是江淮楚人,算哪门子的秦人?”

“且再过一会,便不再是朝廷的兵卒,而是贼人盗寇了。”

杨熊的面容,有些许狰狞:

“就算烧不死他们,宁可让这三万人四散而逃,变成亡人残匪,也不能让彼辈在此从逆,壮大叛军!”

……

“君侯,你看!”

东门豹等人还在清点武库武器,让士卒们换装,补充箭矢,眼见的吴臣却指着远处的武昌营,大声叫了起来。

“我看见了。”

黑夫立于黄鹤山脚下,身后的哨塔烈火未熄,远处的武昌营,却又窜起了一道更大的火焰!

火当是从营地北部烧起来的,纵然设计结构合理,各营有一定距离,甚至还有防火的沟壑,但因为是人为四下点着,仍蔓延到了一些营帐。

硕大的军营,惊呼惨叫声不绝于耳,红的火,黄的火,橙的火,犹如花束,盛开在夜空中,彼此竞争绽放,反正也无人守备了,不断有人逃出军营,迷茫四顾。

“真是狠辣,这点火,当然不可能将三万人统统烧死,但足以让他们惊慌失措下,四散奔逃,就算此刻我过去,能收拢一半就不错了……”

黑夫摇头:“杨熊,我还是轻看了你!”

“将军,现在怎么办?”吴臣有些焦急,那把火,将他们计划打乱了。

“没用的。”

黑夫骑上了马:“杨熊以为自己点着的,是烧掉危险,用来补救的火,殊不知,却是玩火自焚!”

他在火光中大笑。

“现在,本将都不必特地鼓动,对那三万南征军老卒而言,谁视他们如草芥,谁惜他们如赤子,谁想杀他们,谁来救他们,已一清二楚!”

言罢,黑夫大喊:

“牡,举旗。”

“诺!”

大个子五百主奋力扛起黑夫的旗帜,百名亲卫,也骑着从武库夺取的马匹,扈卫黑夫左右。

黑夫催动战马,带着他们,向火焰最烈的地方,向人心最慌乱不知所措的地方驰去!

“随我过去。”

“让所有人重聚在吾旗之下!”

“去接过这把火,再高高举起,叫全天下皆能看到!首义开始了,且必将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

PS:第二章在晚上

第524章 说出来就不神了第975章 郑韩第460章 不谋全局者第259章 章邯第103章 杀意第1020章 我来第969章 资本家的良心第707章 月将升,日将没第96章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犯罪第191章 若驱群羊第371章 慷慨悲歌第953章 奇迹第554章 乘风破浪(求月票)第452章 赏罚分明第442章 千里驰远李将军第397章 骏马第522章 治大国如烹小鲜第164章 上医医国第397章 骏马第332章 同行冤家第368章 雄心壮志第889章 主角第408章 不朽者第458章 好男儿第184章 你可认识黑夫?第680章 玩蛇第790章 不值一提第917章 万人敌第523章 挖坑第615章 南方不可以止些第654章 三鼓第636章 鱼脱于渊第491章 天下无事第270章 世易时移第924章 甩掉历史包袱第278章 结束和开始的地方第862章 等上路兵线第353章 项籍第322章 不谋而合第457章 恺歌振旅第861章 武关第282章 胜利者第564章 侩子手第543章 田官第302章 折节下交第702章 背水第776章 都散了吧(第五卷完)第406章 统一战线第183章 劝降第996章 招安第652章 脱颖而出第596章 起风了第23章 军训开始第529章 只有我能搞事!第440章 头狼(骗月票)第556章 必会君符第717章 有人天生世卿第248章 言志第615章 南方不可以止些第316章 蓝田日暖玉生烟第64章 投书者第928章 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第818章 廉颇老矣?第780章 一朝英雄拔剑起第413章 善马爱妻第122章 积粟第781章 城头变幻大王旗第888章 是时候结束这场闹剧了第595章 牵星第128章 争首第858章 三呼第276章 当我们的旗帜插满山岗!第245章 除安陆尉第270章 世易时移第304章 六百石第387章 以力为雄第69章 人赃俱获第212章 泾流之大第85章 围堵第778章 张耳陈馀第367章 夸父逐日第348章 项目组第104章 谎言第527章 执辔者第242章 人臣无外交第821章 八千里路云和月第834章 长袖善舞第942章 故事第117章 大时代第1007章 赢家第832章 天下谁人不通黑第583章 瓯越第805章 兔死狐悲第20章 宁为鸡口第130章 军医第973章 你有张良计第945章 痴儿第3章 爵位难得第1010章 玉碎第294章 独当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