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条件

赵陌走出辽王府的时候,天色都已经擦黑了。若换了是慈爱的祖父母,这时候本该留他吃顿饭的,可如今辽王正在气头上,哪里顾得上这个?没直接把人赶走就算好的了。赵陌自然是只能往别处寻晚饭去。

不过赵陌并不在乎,他心情挺好的。棘手的事算是解决了一半,剩下一半还是赶紧办完了吧。

不是他不偏着自家父祖,一来是他与辽王、赵硕都没有什么情份,二来,辽王如今再执掌辽东大权,已经不太合适了。

辽王因为是先帝亲子,又有元配妻子唐氏的娘家父亲在朝中设法打点,才被早早分封到了辽东的。那地方虽然苦寒,到底地方大,藩王手里也有军权,早日离开了京城那摊夺嫡的浑水,也早日避开生死危机。唐氏父兄都对辽王看得很清楚,知道他不是个为人主君的料子,根本不可能是其他皇子的对手,偏偏又有野心,还蠢到把野心露了出来,若是不把人往远了迁,只怕不用一年,就会成为炮灰了,到时候唐氏还不是得跟着倒霉?

辽王不领唐家人的情,对元配唐氏更是至今不肯原谅,但有一件事,是连他自己都无法否认的,那就是在年纪比较大的兄弟们当中,就数他曾经参与过夺嫡,虽然未能成事,却还安安稳稳地做着一地藩王,手握大权,富贵安稳的了。先帝膝下的皇子,年长的除了皇帝以外,死的死,病的病,圈禁的圈禁,就没几个有好下场的,年幼的那几个,才算是摊上了好时候,在新君登基之后,为了显示他对手足亲厚,个个都封了亲王,分了封地,眼得一众老哥哥们眼红。辽王虽然与皇帝关系不睦,但这几十年里待在辽东,确实是过得很不错。他一家子在辽东境内说一不二,否则也不会养成两个小儿子那自高自大的性子,长子赵硕也同样不会因为觉得没有了活路,才跑到京城去寻门路了。

然而,时过境迁。三十多年前的时局,与眼下是截然不同了。

辽王初到辽东时,身边还有几个能干的副将,以他为主帅,副将们从旁辅佐,也打了几场胜仗,算是立起了辽王勇武的威名,他也顺势得到了辽东军的掌控大权。然而,那几个能干的副将,死了一个,其他人陆陆续续地告了老,还了乡,三十多年过去,将士们已经换了几波人,辽王却还是靠着年轻时候的事迹来镇场子呢。辽东军中的后起之秀,又有几个是真心服他的?厚道些的人也觉得他老了,不如年轻的时候英明勇武了。

辽王继妃更是与前头辽王元妃不一样,唐氏贤惠,也懂得在军中为丈夫做脸,人情往来,施恩施惠,拉拢人心,缓和矛盾,她都做得极好,因此辽王府上下属官与辽东军中,都是一派祥和。但辽王继妃却是截然不同的作派,待辽王手下的人,从来都是摆足了架子,即使是有意怀柔示好,那架子也依然端得牢。别说施什么恩惠了,她的陪房与娘家亲眷还要跟着来沾便宜贪油水,挤兑老实人,往自己兜里划拉好处,连军资采买,也都时常做些手脚,中饱私囊,军中怨声极大。若不是辽王护着妻子,底下人早就造了反。

辽王嫡长子赵硕,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哪怕是生母唐氏在军中曾经结下过不少善缘,他被父亲继母打压,自己也立不起来,即使旁人有意助他,又能如何下手呢?

至于辽王继妃所出二子,则是一个比一个脾气坏。老二赵砡自命不凡,小小年纪就跟在父亲身边摆世子架子,小儿子使鞭子打人没够,军中人等都躲着他们走,能不得罪就不得罪。辽东上下就是辽王一家的私地,得罪了他们,还有什么出路?若是真的不小心得罪了,有门路的还能想法子调出辽东,另谋高就;没门路的,多半就要直接离开军中,回老家种田做生意算了,否则,只怕连性命都保不住,更别提前程。

辽王本人也许还觉得自己很有威势,把辽东治理得很好。但事实上,辽东军政已经乱了。皇帝心急着想收回封地,不仅仅是为了朝廷威胁,也是觉得这个弟弟做得太不象样,还隐隐有另起炉灶,跟朝廷疏远,互不往来的倾向。就算辽地是辽王藩地,那也依然是大昭的一部分,不能真以为自己就是国中之国了吧?

辽东是与北戎接壤之地,自打三十多年前的大战,北戎战败,伤了元气,这几十年里休养生息,也渐渐回复了生机。皇帝担心边疆生乱,不想再把国土安全交到不靠谱的兄弟手里,因此才打算要把辽地收回来,另派精明强干的地方官与忠勇双全的武将前去镇守,务必要守好国土,不能再让北戎人有可乘之机。

站在赵陌的立场,他自己有爵位,有封地,对于辽东的归属,是无可无不可的。反正这个继承权未必能落到他的头上,就算落到他头上了,难道他还真能留在辽东死守边关,带兵打仗了?赵陌自问不是将才,也知道未婚妻秦含真怕冷,不想让她跟着自己吃苦。既然皇帝要收回辽东,那就收呗。他态度配合一些,皇帝还能对他更和颜悦色几分。

赵陌本来是不想管这件事的,由得皇帝与辽王府讨论去。但如今赵硕惹下了祸事,为免自己受到连累,赵陌也只好跟着操些心了。

他借着北戎人留下的所谓辽王府“罪证”,以及赵砡主仆杀人的案子,帮助皇帝向辽王提出了交换条件。只要辽王老实交出辽地大权,并配合朝廷官员做好和平交接工作,那些“罪证”和赵砡的安危自然都好说。若是辽王不配合,那就真是对不起了,辽王府自个儿身上也不干净,赵砡更是掉进了北戎人挖好的坑里,不死也要沾上一身泥。辽王府素来对皇帝没多少忠心和敬意,皇帝又何必给辽王府留脸面呢?到时候辽王府一样会受罚,朝廷一样会收回辽地,辽王想要给自己洗白,为儿子脱罪,那都不必做梦了!

辽王心中再不情愿,也知道自己形势不妙。他再觉得自己冤枉,也明白自己清白不了。为了向皇帝表示一点善意,救出儿子,再保住自己日后的荣华富贵,他是舍不得也只能舍了。辽东,他必须让出来。不过他没有要求保留辽王名号,回京住辽王府度日。他在封地上当家作主惯了,根本不想再长年活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满京达官贵人,无一人与他真心交好。他只求能得一处好些的封地,能保住亲王爵最好,不能,也起码得是个郡王。他还提出了一个建议,让赵陌跟皇上说,将广宁封给他。他日后做广宁郡王,比如今的日子也差不到哪里去。

他说的广宁,其实是广宁州,位于锦州与奉天之间,原是前朝的辽王府所在地,如今驻扎着他本人辖下的一支直属军队。他在当地原也有一处别宫,乃是他前去巡视时落脚所用,由他亲信主持修建,又得辽王继妃再三修改图纸,修得富丽堂皇。他如果真的被改封了广宁郡王,直接拿这处别宫做郡王府用就行了,住得舒服不说,环境也熟悉。他还能借着广宁州的有利条件,继续维持自己在辽东军中的影响力,哪怕失去了辽王之名,也依然能拥有辽王之实。

辽王这如意算盘打得响,赵陌也不是傻的。他当然不会当即答应些什么,只道会把这番话原样报给皇帝知道,由皇帝定夺。但他心里有数,皇帝才不会答应呢,随便哪里寻个富一点儿的州县,封给辽王就得了,好不容易夺回来的辽东大权,怎么可能让辽王继续享用下去?

赵陌觉得辽王大概是在辽东说一不二惯了,真以为旁人都是傻子呢,会上他的当?如今肉在砧板上,哪里还轮到辽王挑三拣四呢?

赵陌心情轻松地翻身上了马,觉得打铁要趁热,便骑着马,带着一队随从,直接往父亲赵硕的府第去了。

赵硕躲在家里做了几天缩头乌龟,让人打听外头的消息,心里其实隐隐有些后悔。他躲得太快太干净了,也不知会不会惹恼辽王。辽王可是知道他把柄的,若是赵砡有个好歹,为了给心爱的次子洗白,辽王会不会把他的事给捅出去?但要叫他为赵砡出力,他心里又不大乐意。一来,他是真的没门路可走,没人情可托;二来,赵砡从小没少欺压他,又一心要抢他的世子之位,如今进了宗人府大牢,也是因为自己太蠢,他巴不得赵砡多吃点苦头呢,怎么愿意救赵砡呢?

看到赵陌来了,他还有些意外,有些讪讪地道:“这几天你都上哪儿了?为父病了,你也不来看看我,整天替人跑腿做什么?你是好心,但也要人家愿意领情才行哪!”

赵陌也不回答,直接摒退屋中其他人,连甄忠、蒋诚两个也被他支走了:“我还没吃饭呢,请两位管事替我备些饭菜来。”

赵硕总不能真让儿子在家饿着了,只得给两个心腹使了眼色,示意他们照办。

等屋中只剩父子俩,赵陌就对赵硕开门见山:“今日我打听到一些不大好的消息,去王府确认过了。二叔那案子只怕真的不太妙。皇上是一向不喜王爷为人的,如今有了机会,自然也不会轻易放过。王妃生怕二叔吃了大亏,瞒着王爷,已经把父亲纳北戎女谍为妾,又收容北戎人在身边为仆的事,都密告上去了。”

“你说什么?!”赵硕脸色大变,满面惊惶。

第十七章 恼怒第一百八十五章 折服第一百二十章 手指第四百二十八章 案情第三百五十六章 出手第二百二十六章 告之第三百零九章 丧报第三十四章 二门第三十七章 吐血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儿科第四百七十二章 诊伤第五章 无耻第二百七十章 暗中第八章 幼仪第五百七十章 醒悟第八章 安慰第六百一十二章 考验第一百一十章 元宵第十三章 正名第三十章 提醒第二百二十四章 怨愤第七十章 赏赐第一百三十四章 商议第二百九十章 请托第二百一十一章 构思第七十四章 纠结第一百五十三章 坦白第一百七十六章 园中第四十九章 故人第五百九十四章 共事第九十章 交恶第一章 清醒第一百五十二章 另谋第四十六章 唐家第三十六章 上门第一百八十四章 宴席第五十一章 猜度第一百五十四章 议定第十四章 表舅第一百九十章 打探第五百八十七章 做媒第三百四十九章 推托第七十七章 现行第五百三十六章 弱点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家第二百五十九章 君子第五十六章 消遣第三十八章 来人第四章 口供第六百三十七章 拖延第三百一十三章 立功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抚第二十五章 建议第一百七十四章 静夜第六百一十五章 灭口第一百一十九章 来信第四十七章 拜访第六百八十一章 凄凉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怀第四十五章 探亲第四百三十八章 邀请第一百七十六章 园中第二十八章 对话第一百零九章 和善第二百章 含珠第一百二十章 来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纠缠第五百一十三章 进言第一百零六章 身份第六章 担忧第一百零三章 立场第四百九十四章 下手第一百八十七章 送嫁第一百三十章 后续第二百零五章 西园第十九章 挑人第七十九章 利诱第二十章 先行第六百八十章 反应第三百二十七章 可悲第六百八十章 反应第二百六十一章 探望第十二章 生疑第二章 镯子第二百五十八章 耳目第四十一章 抵达第四百六十三章 来意第六百八十七章 生产第四百八十三章 争执第五百七十七章 说亲第一百三十二章 祖孙第二十八章 络绎第五百七十一章 见证第四十章 察觉第六百四十五章 喜宴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和第七百零五章 平静第二百六十一章 探望第九十八章 口角第一百二十五章 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