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 失望

裴家因为要闭门守孝,打听消息这种事,不能做得太明显,因此得信儿的时间比别家都要迟上一些。等到他们听到风声时,楚瑜娘已经进了东宫,正式册封了良媛,还有太子妃十分看重她的消息传出来。

裴二爷裴三爷顾不上自己身上还有孝了,赶紧打发心腹之人,悄悄儿去联系当初为他们引见唐家人的朋友,想要请对方探一探唐家的口风,同时,也是在提醒唐家,当初既然收了重礼,如今又怎能毁诺?楚氏女进宫就进宫了,但怎么能从此就不再进新人呢?唐家可是许诺过,要让裴家女东宫的!

当初裴家人联系上的,其实并不是唐老尚书、唐老夫人又或是他们的儿子媳妇,而是唐老尚书的嫡亲侄儿。他也算是科举出仕,成家立业的主儿,说起来,在唐家说话也是有些份量的。他的妻子还跟妯娌们关系很好,又得唐老夫人看重。论理,此人若是想要向太子妃推荐谁家的姑娘,太子妃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当作没听见的。

只是事情不巧,太子妃告病已有数月,期间连唐老夫人想要进宫看一次女儿,都经常得不到批准,又何况是太子妃的堂弟与堂弟媳呢?后者还没来得及向太子妃推荐裴二姑娘,裴老国公就先死了。裴家既然要守孝,进宫之说自然无从提起。若是裴二姑娘就此错过机会,那也是裴家的命数使然,怪不得别人。唐家那侄儿,并没太把这事儿放在心上。至于那份重礼,只不过是当中有几幅古画,他瞧着不错,才会爽快收下。但古画并不算是十分稀罕珍贵之物,倘若裴家打算以此要挟他做些什么,他宁可将礼物退回。

唐家侄儿对上门来的裴家人不假辞色,还有些嫌弃他们戴着孝,太过晦气。不过他还是坦白地对裴家兄弟说了,裴国公死得不是时候,否则他早就让妻子将裴二姑娘推荐到太子妃面前了。正因为裴二姑娘失去了选秀的资格,太子妃才会挑中了楚瑜娘。这种时候,他这个堂兄弟连抱怨太子妃的底气都没有。

如今已经不是太子妃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时候了,太子殿下亲口说了,不会再纳别的嫔妾,太子妃与唐家都只能接受,万没有反劝太子多纳几个美人的道理。裴家既然无望了,以后也不必再来纠缠,安心在家守孝的好,这方是国公府这等人家该有的礼数呢。至于礼物,他自会退回,不会占裴家这点便宜的。

裴三爷一听,脸色都白了,很想要发作几句,奈何没那胆子在唐家放肆。他们今天还是换了衣裳,掩人耳目悄悄儿找上门来的呢。若叫人知道他们兄弟二人在孝期内拜访唐家,御史们定会有话说,唐老尚书也会心生不喜的。上了年纪的老人家,总比一般人多些忌讳。

裴二爷比他兄弟要精明一些。那份重礼打了水漂,他当然心疼,但也绝不能收回来!侄女儿进宫之事,已成泡影,若是因为舍不得那份财物,将东西收回,定会得罪唐家这个侄儿。换作是裴二爷自己,落到手里的东西,哪儿有这么爽快舍出去的?就算嘴上不说什么,心里也会记恨。唐家侄儿定然也是如此。裴二爷打算不提收回重礼的事,让对方继续保有它,那兴许对方还能对裴家留下一个好印象,将来他们兄弟孝满起复时,对方还愿意伸手帮上一把。否则,事事指望亡父留下的人脉,真有好处,也只会先便宜了长兄,几时轮到他们两兄弟呢?

裴二爷拉住了兄弟,客客气气地向唐家侄儿表示,那份礼物是见面礼,并不是请托对方帮忙办事的谢礼,万没有收回的道理。侄女儿失去了进东宫的机会,是她没有福份,绝不敢有半分怨言的。只是两家既然已经认识了,也算是朋友了。等孝满出服,朋友间还是该继续往来才是。他们老父生前也收集了不少名画古迹,家里人没几个擅长这方面的,说不得将来还得请对方帮着鉴定一下呢。

唐家侄儿听得顺心,微笑着道:“好说,好说。”对裴二爷的观感倒是好了不少。裴二姑娘不能进宫,并不是他的错,出现这种阴差阳错的结果,谁都不想的。裴家还能保持理智,分清楚是非黑白,就是可以结交的对象了。他对裴国公的收藏也很有兴趣,若能给自己再添几幅好字好画,他也不介意继续与裴家人往来,也省得那些字画落在不识货的裴家兄弟手中,明珠暗投。

裴二爷与裴三爷没有在唐家耽搁太久,就退了出来。兄弟俩一坐进马车,脸色就耷拉下来了。期盼已久的计划竟然泡了汤,两人心里都有些难以接受。想到今后,他们更是觉得一片茫然。

裴三爷还抱怨兄长:“二哥怎么没把当初送的礼要回来?竟然还说那是见面礼,没有收回的道理。你知道那份重礼费了我多少银钱么?!我几年的积蓄都在上头了!还赔了两幅心爱的字画!若真的有用也就罢了,如今竹篮打水一场空,东西也没要回来,我岂不是吃大亏了?!”

裴二爷无奈地跟他分说明白,裴三爷还是有些想不通:“这有什么?我本来就只是个监生罢了,又不曾出仕。唐家还能如何给我添堵呢?”

裴二爷心下一窒,暗暗气恼。裴三爷是不怕唐家报复的,但他身上却还有官职呢!裴三爷不怕,他怕,行了吧?!

不过这话不能明说,裴二爷只能委婉地道:“侄女儿进不了宫,就要嫁人了。侄儿将来也要读书进学。若你得罪了唐家,孩子们定会受连累的。”

裴三爷有些悲愤地道:“唐家再显赫,也还没到只手能遮天的地步呢!大不了我让儿子转投寿山伯去!”

裴二爷忍不住撇嘴:“寿山伯为什么要护着你们?大房侄女儿当初可没少得罪人家的掌上明珠!”

裴三爷有些不以为然:“寿山伯是秦家姻亲,我们也是秦家姻亲,都是亲戚,有什么话不能说呢?小孩子家吵个嘴,也只是寻常事儿罢了,谁还真的放在心上不成?更何况,大房是大房,我们是我们,如何能混为一谈?”

可无论是寿山伯府余家,还是承恩侯府、永嘉侯府秦家,都是大房的姻亲哪!

裴二爷见兄弟说不通,心中烦闷,也懒得跟他啰嗦了,闭起双眼默默养神,同时思考着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

裴三爷见状,虽然不再跟他闹了,但心里却很是不得劲儿。他觉得二哥对自己的态度不象先前那么亲密了,难不成……是因为他的女儿不能入宫了么?可他们兄弟一向亲近,二哥如此作派,也未免太让人心寒了……

裴家内部似乎又生波澜,而秦家二房也收到了秦锦仪派陪嫁丫头紧急传回来的口信,对裴二姑娘进宫泡汤一事,感到十分惊愕。

秦伯复与薛氏此前对裴二姑娘会成为东宫嫔妾一事,还是相当有信心的,因为裴家人再三说过,他们已经打通了唐家的门路。如今太子却亲自开了口,谁的门路都不再管用了。裴二姑娘因为守孝,错过了最好的时机,今后也只能打消进宫的念头,另寻一户人家嫁过去了。乍一看,裴家似乎损失不算大,但秦伯复还是觉得十分晦气,心里有些庆幸当初没有真正答应过裴家什么,倒白得了一个官职。长女嫁去裴家,实在是有些亏了,但好歹也算是把这个难嫁的女儿嫁出去了。秦伯复心里抱怨之余,倒也没有太过伤心。

薛氏却大哭了一场。若不是为了裴家可能会成为外戚,她又怎会让宝贝大孙女儿嫁进那样的人家里去?!真真是吃大亏了!早知如此,她当时就不该让秦锦仪赶着急着嫁进裴家门的,哪怕是先定下亲事,明年再迎娶也是一样。那她现在就可以想个借口退婚了。然而秦锦仪眼下已然与裴程拜过堂,只差在没圆房罢了。就算是和离后大归,到底已是嫁过一回的妇人身份了,想要再寻一门好亲事,几乎不可能。她挑剔了几年,竟然给大孙女儿挑了这么一个人家,她心中怎会不悔恨呢?

薛氏痛哭之余,又想起当初是儿子听了裴家人的花言巧语,答应下这门亲事的,便又拉扯着儿子,一边骂一边哭个不停。小薛氏满头大汗地帮忙打圆场,秦伯复心中的怨恨却是越发深了。

他当初是有心答应亲事没错,但并没有让女儿嫁荒亲的打算,只是想先定亲而已。急着让秦锦仪过门,还帮着秦锦仪欺骗裴家的,难道不是母亲薛氏么?!若没有薛氏,秦锦仪哪儿有这么容易把裴家人糊弄过去?如今怎么就成了他的责任了?!

秦家二房也闹起了纷争,叫小薛氏头痛不已。不过秦锦春倒是没有参与进去。她如今有些担心敏顺郡主了,尝试着给东宫递了帖子。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太子妃心情好,又或是太子妃与敏顺郡主和好了的缘故,这一回,秦锦春顺利地拿到了进东宫的许可。她立刻收拾了一下自己,便进宫去了。

敏顺郡主看起来气色还可以,表情上看不出是喜是怒,见秦锦春来了,也和气地招呼一声:“许久不见了,你瞧着气色倒好。近来忙着备嫁妆吧?这么长时日没来,可是听说了我们东宫的新闻,特地瞧热闹来了?”

几句话说得秦锦春冷汗都要滴下来了。

第一百四十章 见礼第二百一十四章 旧友第一百零九章 和善第二百四十六章 讨喜第五百五十二章 改观第三百九十四章 碰壁第三百零七章 备考第一百九十六章 苍蝇第一百九十七章 纠缠第八十九章 问罪第四十八章 用功第五百六十七章 积怨第一章 三年第一百五十五章 探知第二百零八章 峥嵘第二百七十二章 疑点第六章 积怨第二百五十七章 贤王第六百七十八章 回朝第三十六章 上门第一百八十五章 拿捏第二百零九章 叶家第二百四十一章 议定第二百六十六章 坏蛋第一百七十章 贵客第一百五十四章 难看第五百七十九章 吐血第一百七十三章 三船第九十三章 避嫌第三百四十六章 苦心第三百零五章 软语第八章 吹柳第三十八章 处境第五百零二章 乱生第四百九十章 牛角尖第一百三十七章 关键第五百七十一章 见证第五百五十章 打击第一百四十七章 招供第一百四十八章 夜火第五百章 嬉闹第二十二章 诡异第一百七十九章 交换第一百七十六章 园中第五百四十八章 为鉴第六章 担忧第八十二章 逼问第三百六十一章 筹码第一百七十三章 三船第二百零四章 后悔第一百七十二章 再来第十一章 冲突第四百二十一章 胆大第四百零七章 兄弟第一百七十九章 私话第二百六十一章 探望第二百六十三章 开解第二百零二章 游园第三百四十四章 嬉闹第三十章 绝情第五百零六章 穿帮第一百二十六章 失踪第一百六十五章 惊惧第七百零五章 平静第七十五章 邀请第三百三十章 弃子第二百三十九章 欢喜第一百七十五章 直面第四百零一章 疑惑第二百二十七章 牌局第五百六十三章 差事第二百三十八章 传闻第二百二十六章 平息第七十八章 堵心第三百四十九章 推托第一百七十二章 姑嫂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火第一百五十章 送礼第二十二章 诡异第一百五十一章 提醒第三百九十二章 无题第九十三章 课堂第六十八章 庆幸第二百五十三章 聚首第一百三十七章 寻亲第四百八十四章 怂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歧第四百六十六章 报喜第三百二十章 门生第三百三十二章 讨论第二百二十七章 考量第二章 家书第十三章 偷听第二百一十六章 原委第三百九十七章 八卦第三十二章 年礼第四百五十七章 犹豫第四百三十七章 戳心第八十八章 药方第四百九十章 牛角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