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恩怨

青杏听得小脸白了一白,才勉强维持镇定地回答:“我姨娘从前是唐尚书夫人身边的大丫头,曾先生旧日曾在唐府教导姑娘们琴艺棋艺,没少见我姨娘。因我生得跟姨娘相象,那日我陪姑娘去上学,曾先生见了我,就起了疑心。后来她叫我去取书,说是要给姑娘看的,其实是想打听我的身世来历。我那时害怕说出实情,会叫姑娘猜出我跟何璎有关系,就没敢跟曾先生说实话,只装什么都不知道。曾先生后来也没有多说什么,我就当作是混过去了。”

果然是这样。

秦含真点点头:“人有相似,你装傻搪塞过去也是可以的。但你四堂叔何信多半见过唐家人,他住在侯府后街,曾先生也住在侯府后街,两家人说不定是有来往的。你们兄妹这边跟何家人相认了,回头曾先生得了信,便知道你之前是在撒谎了。你也别怕,大大方方去赔个不是。你家出事时,你还是个孩子呢,能记得多少?曾先生好涵养,想必不会跟你多计较的。”

青杏答应了一声,又有些欲言又止。

秦含真问:“你可是有什么话想说?”

青杏干巴巴地道:“我有些害怕……虽说唐尚书帮着保住了我祖父祖母的家业田产,但我父亲总归做出过背叛他的事,也就是运气好,才让唐尚书没被人陷害。即使我心里清楚,这事儿跟我那恶毒的嫡母脱不了干系,可是……若我父亲自个儿能掌得住,也不会被那恶妇轻易说动了。人家唐尚书不计较,那是他宽厚仁义。可是唐家其他人……想必也不会待见我们家吧?”

秦含真想了想:“你担心唐家知道了你们兄妹的事,会为难你们?我觉得他们这么多年来,都不曾与你祖父祖母计较,还帮了老人的忙,可见是真的不在乎。你们也不必太过担忧。说起来,当年到底是出了什么事?你父亲是人家的门生,听你的话头,也是受了人家大恩惠的,无缘无故,怎么忽然就起了异心,要帮人家的政敌陷害人家呢?你生母是唐家出来的丫头,怎么也没有劝一劝?”

青杏露出回忆状:“当年的事,我也说不大清楚,那时候我还小呢。不过何璎在外人面前装得一副贞静贤淑模样,实际上最爱在我们母子三个面前炫耀了。她提过一些只字片语,我还记得不少。我哥哥那时候年纪大些,知道的也多。在去大同的路上,我们兄妹说起何璎当年的往事,他倒是跟我说了一些内情。”

这件事说来话长。

何父有了唐尚书这么一位座师,本身又是正经进士出身,才学不错,能力也有一些,因此仕途上还算顺利,安安稳稳得了扬州府的肥缺,带着家眷上任了。初时他在扬州,并不敢如何过分,收银子都是比照着旁人来,不该收的一概不敢收,行事也算稳妥。只是没过多久,妻子就提起了女儿的婚事来。

那年何璎也就是十三四岁光景,正是青春好年华,生得又有几分姿色,还自幼读过一点儿书,自认是位才貌双全的佳人。在扬州府,比得上她的姑娘也没几个了。那年她偶然随母亲去寺中礼佛,求了一根签,签上说她会有富贵好姻缘。出得寺门,她们又遇上了一个算命先生,也说何璎命中注定要大富大贵,母女俩的心从此就活泛起来。

碰巧京中有消息传来,东宫太子即将选妃,除了一位正妃,循例还要选一位侧妃的。那时太子的身体虽然不算健康,但也不象眼下这般动不动就要静养,还能时时上朝听政。东宫选妃,对所有官宦人家而言,都是一件大事。有心要攀龙附凤的人家,只要家中有适龄的女儿,都忍不住要盘算一二。只是宫中对此事十分慎重,并未打算公开选秀,而是由太后、太妃们召见一些官宦人家的千金,从中挑选中合适的人,再由皇帝择定。

何璎母女俩当时得到的消息是,虽然旨意还未下,但基本已经择定唐尚书的千金为东宫太子正妃了,倒是侧妃的人选尚未定夺。宫中的太后、太妃们都十分体恤,也盼着太子后宅和睦,私下给唐家人递了话,让他们自行择几个合适的侧妃人选,报到宫中来,太后、太妃们见过他们荐的人,会从中挑选适合太子的侧妃。

这种事,本来以何家的门第,是无论如何也攀不上的。可谁叫何父是唐尚书的得意门生呢?本来何父只打算当个八卦看,也顺便为恩师高兴一番,但何璎母女俩却心动了,她们觉得,若是能让何璎去做这个东宫侧妃,正好应了算命先生与签文上的话。成为未来天子的后妃,世上还有比这更加富贵的好姻缘么?倘若何璎命好,抢先唐家千金生下了儿子,只怕更大的富贵还在后头呢。

母女俩因为碍着唐家,虽然看青杏与李子的生母云姜不顺眼,但也只能忍下这口气。她们想着,若是何璎能入选东宫,生下皇孙,今后还用得着看一个小妾的脸色?到时候她们想怎么折磨云姜与她所生的儿女,都随她们高兴了。只怕连唐家都要反过来看她们的脸色呢!

为了这个目的,何璎的母亲拼命怂恿丈夫给唐尚书去信,表明自家也愿意送女参选,打的自然是为何家千金保驾护航的旗号。他们话说得好听,选了其他官宦人家的千金,若是将来与唐家女儿有了冲突,两家关系再好,也难免会有制肘。但何家的女儿却没有这个顾虑,毕竟何父本身就是唐尚书的门生……

不等唐家回信,何璎母女就迫不及待地准备行囊,说服何父以回京述职的名义,带上家眷返回京城了。为了能多弄点银子,帮何璎打点关系,准备嫁妆,何璎之母还怂恿丈夫贪墨了一大笔公款。他们带着钱财,急急忙忙地上了京城,就立刻上了唐家的门求见。为了多一分把握,何璎之母甚至把姨娘云姜也给带上了,嘱咐她一定要为自己的女儿多说点好话,务必要说服唐家人将何璎给荐上去。

那一趟唐家之行到底生了什么事,李子也说不清楚。只知道从唐家回来后,嫡母就黑着脸,罚姨娘云姜跪了一晚上,嫡姐何璎几乎将自个儿的屋子都给砸了,关着门连饭都不肯吃。想必是唐家之行不大顺利吧?

青杏倒是隐约记得,云姜姨娘后来跟身边的婆子抱怨过,说大小姐规矩散漫得很,行事也太过张扬了,唐夫人素来是不喜欢这等性情的。人家要给闺女挑选一个柔顺老实的妾,免得闺女日后受气。大小姐这般行事,如何能入得了唐夫人的眼?她事先嘱咐过好几回,大小姐都当耳旁风,如今事情不顺利,就怨她无用,是个废物。她从前在唐家也不过是个丫头罢了,这样的大事,哪里轮得到她说嘴?

大约就是这件事之后,何璎母女俩生出了异心。她们觉得唐家既然不愿意成全何璎的好姻缘,就怪不得她们另寻门路了。李子与青杏都不记得自家父亲是如何跟唐尚书的政敌搭上的了,只记得那段时日,嫡母时常带了嫡兄嫡姐出门交际,父亲倒是往衙门去的多些,但也几乎不上唐家的门了。等到父亲终于再到唐家拜访时,便又传出了他在任上贪墨的消息,接着很快就是官差上门拿人,又从书房搜出了父亲与唐尚书政敌的书信,曝出了他参与了对方陷害唐尚书计划的事实。

若不是何父的一切背叛行为都只停留在书信上,并未真正付诸行动,唐家那边的反应恐怕还要更激烈一些。唐家大小姐马上就要嫁进东宫做储君正妃了,那政敌不希望看到唐家得了这样的好处,才会急急忙忙设下陷阱要害人,仓促间露了马脚,牵连到何父身上。唐尚书大约也是想着这个门生是一时糊涂被人利用了,才会手下留情。但背叛总归是事实,何父又确实贪墨了数万两的公款,唐尚书一门都不可能会伸出援手救他。能护住他老父老母在老家的祖宅田地,已经是难得的厚道了。

青杏含泪对秦含真说:“姑娘瞧瞧,若不是为着何璎心头太高,想着要嫁进东宫,哪里会有这场祸事?我姨娘本来以为她们只是想攀龙附凤而已,在唐夫人那儿碰了钉子,自然就打消念头了,连贪墨的事也不知情,哪里想到还有后面这一出?她是直到官差上门,搜出了书信,才知道父亲曾经有过出卖唐尚书的念头,哭得跟什么人似的。她之前还去唐家求唐夫人呢,自那以后,也没脸提这事儿了。若不是想着还有我们兄妹俩,怕我们在嫡母兄姐手上吃亏,她都恨不得一根白绫吊死算了。在牢里的时候,从前与她一同在唐夫人跟前侍候的姐妹来探望她,问她可愿意出去?若是她点一点头,唐夫人自会想法子打点人手,救她出来。横竖她不过是一个妾,救她也不是难事。可姨娘实在没脸见旧主了,就拒了姐妹的好意,明知道自己病得厉害,仍旧带病跟着我父亲上路,终究是死在了路上……”

秦含真听得唏嘘不已,对青杏道:“你娘是个三观正的,你们兄妹以后就直接叫她娘好了,反正这里也没什么嫡母庶母了。我看你娘比何氏的娘更值得人敬佩呢,可惜了,没遇上个好夫婿。你父亲被你嫡母说动的时候,想必也在避着她,不然你娘怎会不知情?你们若还记得她埋在何处,将来有机会,就把她的遗骨接回来吧。”

青杏哽咽地点头:“我会的,我还记得她埋在哪里呢。我要把她跟父亲的遗骨都接回来,送回南边老家去,无论如何,也不能叫他们在外头做孤魂野鬼……”

第六百七十八章 回朝第一章 清醒第四十一章 招揽第二百七十五章 请安第二百七十八章 三指第四百一十七章 决心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甘第一百零一章 请求第二百七十九章 决断第六百九十八章 告状第二百四十九章 仙鹤第六百七十五章 请求第四百七十二章 诊伤第一百八十五章 折服第二百九十九章 暴露第二百七十一章 小产第一百九十章 打探第五十三章 过府第六百九十章 晕倒第三十章 态度第六百七十五章 请求第四十三章 差别第二百六十八章 离别第一百四十二章 清除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怀第八十五章 留恋第二百三十四章 劝母第三百一十九章 误会第六百九十章 晕倒第二百一十章 愉快第五十八章 野心第六十三章 打搅第二十九章 青睐第五百八十九章 兄弟第一百七十章 气愤第四十章 胆怯第一百一十四章 礼物第四百三十九章 孽子第六百零二章 回门第四百五十四章 花烛第二百六十章 密会第五百五十四章 怀疑第十五章 功课第一百五十九章 姑嫂第二百一十四章 旧友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击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息第二百二十八章 双标第六百三十二章 审问第五百九十四章 共事第三十五章 身份第二百三十三章 激将第四百二十六章 背后第六十四章 上元第二百零六章 主次第一百三十三章 赔礼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光第一百三十八章 亲戚第九十五章 想法第八十九章 云家第二十七章 印石第七十五章 暗示第二百五十二章 置产第一百一十八章 舆论第六十三章 舒适第五章 晋王府第四十九章 双陆第二百五十五章 茶聚第十四章 东关第一百零五章 不甘第一百零三章 质问第一百五十一章 当年第二百二十六章 告之第十一章 去向第一百三十七章 念头第一百四十五章 回禀第五十三章 见面第二章 悲愤第一百五十五章 调令第九十一章 疑问第二百四十一章 风声第三百二十九章 半夜第四百六十一章 算计第二百一十五章 坚决第三百二十二章 审案第二百二十五章 劝说第二十五章 调虎第九十二章 信使第五百一十五章 谗言第二百六十一章 探望第一百零六章 教女第三十五章 官军第一百四十八章 父子第一百八十章 默契第四百二十八章 案情第九十五章 想法第四百零七章 兄弟第二百三十四章 放心第五百四十九章 告诫第二十二章 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