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试探

许家长房的三个孩子还不知道二房的长辈已经改变了想法,还在尽自己所能地讨好着蔡家与秦家的人。

只有许岫,或许是看开了,又或许是放弃了,态度远不如先前那么殷勤热切了,不过大体上还是十分温柔平和的,反倒有些让人另眼相看,觉得这姑娘的教养还是不错的。

这时候,许二夫人与许二奶奶又私下找到了蔡三太太,明里暗里打听着蔡十七的情况。蔡三太太心里有数了,就把那个堂侄的情况说了说,着重说明,这孩子品学兼优,文武双全,长得是一表人材,品性又好,与云阳侯府几位少爷小姐都相处得十分融洽,跟亲兄弟没什么两样了。他如今只有十六岁,就做了小旗,而且做得很好,不但能镇服手下的人,还让上司们都对他欣赏有加,未来的锦绣前程,完全是可以期待的。这样的孩子,到了议亲的年纪,族中长辈都希望他能娶个好妻子,家世好一点儿,教养好一点儿,才貌出众一点,品性最重要了,关键是要拎得清,知所进退。

具体地说,就是内能当家理事教养儿女,外能长袖善舞与人交际,性情平和,贤良淑德。蔡十七若是在京任职,她能照顾好他的衣食起居与人际往来;蔡十七若是因公外出,她能守得住家,让他无后顾之忧。又因为蔡十七如今是养在云阳侯府的,他未来的妻子需要与云阳侯府的女眷们好好相处,也要站在云阳侯府的立场上思考行事。但将来蔡十七早晚要出去自立门户,到时候她也需要能撑起一个家才行。她不能因为娘家那边的利益,而损及云阳侯府与蔡十七本人;也不能因为蔡十七以及他们将来儿女的利益,损及云阳侯府。蔡十七是蔡氏子弟,他永远都会是蔡氏一族的一员,是云阳侯府的追随者。

这个要求说低不低,说高也不算高,主要是对姑娘本人的要求比较高,家世只需要差不多过得去就可以了。然而,光是对姑娘本人的要求,便淘汰了足够多的人。关键是头脑清醒、知所进退这一点,很多年轻姑娘都做不到。谁还会没点私心了?家世教养品貌都不错的姑娘,愿意低就蔡十七,多半是冲着云阳侯府来的。若要求她不能为了娘家而触及云阳侯府的利益,那有很多事都做不到了,她又何必委屈自己?换了是庶女,兴许能下得了决心,问题是蔡家人又看不上。蔡十七的婚事会迟迟找不到合适人选,还真不能完全怪到他的家世身份上头去。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从云阳侯府对蔡十七未来妻室的要求上,也能看出云阳侯对这个堂侄是多么的看重。他将来明显会是蔡氏家族着重培养的精英子弟,前程可期。

许二夫人隐隐听出了蔡三太太的意思,心中无比扼腕。为什么二房就没有年龄合适的嫡女呢?倘若二房有孙女儿,这会子她立刻就能把人许出去!云阳侯府对蔡十七未来妻室的要求再高,又有什么要紧?只要姑娘嫁了过去,能拿捏得住丈夫蔡十七的心,不必她主动开口,蔡十七也会帮着岳家的。他将来越受云阳侯看重,前程越好,对许家就越有好处。等到那时,说不定连孩子都生了,蔡家人难道还能反悔?

况且,若联姻的是许家长房,许大老爷想要在大理寺卿的位子上再往上走一步,兴许会花费云阳侯府不小的功夫;但换了是许家二房,根本不需要云阳侯府与蔡家人牺牲自己的利益,只需要他们默许许家二老爷与许二爷打出蔡家姻亲的旗号,自会有人上赶着为许家二房提供帮助。到时候许二老爷与许二爷想要在仕途上再往上走一两步,甚至是几步,都是轻而易举的事。两者在要付出的代价上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也就是说,如果今日有女儿与云阳侯府联姻的是许家二房而不是长房,一切的顾虑都不会是顾虑。然而,许家二房偏偏没有女儿!

许二夫人心中无比遗憾,但同时她也清楚,长房多半是不会答应这门亲事的。许家从老太爷开始,就一直盼着家族中有人能入阁拜相,然而始终差那么一点。倘若云阳侯府不能支持许大老爷再往上进一步,许家又何必答应联姻,把一个嫡出的长孙女嫁给无父无母的小武官呢?京中权贵子弟,又不是只有一个蔡十七。

许二夫人勉强撑着笑脸,与蔡三太太周旋,话里话外,暗示了她会把这个消息通知长房,还请蔡家静候佳音。许二夫人内心还有两分奢望,觉得兴许长房能看得形势,答应下这门婚事。毕竟能与云阳侯府联姻,实在是再难得不过的好机会了。许岫若真能嫁给蔡十七,日后也是在云阳侯府生活的,没有儿媳之名,却有儿媳之实,比真正的云阳侯府儿媳还多了几分自由,将来又能分家独立,何乐而不为呢?只要这门亲事能成,对许家上下都会有好处,说不定连许嵘的婚事,都能增添上几分筹码。

蔡三太太对此不置可否,微笑着把话题带了过去。事实上,她已经不是第一次向有适龄千金的官宦人家提起蔡十七了。有些人家当场就会用各种方式婉绝,也有些人家表示可以考虑,日后再谈,然后便不了了之,仿佛他们没有当面回绝,就能避免尴尬的场面。不过,即使有人家立刻就接受了蔡家的种种条件,表示愿意把女儿嫁给蔡十七,那也不是就此定下婚约了,云阳侯府那边还得再跟对方长辈见上几面,试探考察上几回,确认了那家人的家风品性,再让蔡十七私下里见见姑娘,看是否中意,然后才能定下呢。蔡三太太在此起到的,不过是一个初步筛选的作用而已。

许家自然有种种缺点,光是当年秦家有难时贸然毁婚,秦家起复后又重提亲事,为了保住这门姻亲甚至不惜将原本许给弟弟的姑娘改许给哥哥做继室,对蔡家来说就是极大的污点了。且不说蔡家原也是开国勋贵之后,与曾经的老永嘉侯出身、处境相似,又都同为武将,光是秦家有难时许家背信弃义之举,在蔡家人看来就十分信不过。结下这种姻亲,焉知将来自家有难时,许家人是否会再一次背信弃义呢?联姻联姻,联结的姻亲若不可信,那又何必结亲?那不是平白糟蹋了自家孩子?

蔡三太太原本是看不上许家的,只是许家大姑娘许岫的表现还不错,看着也是端庄大方稳当的姑娘,兴许她的为人行事与家族不同呢?况且近一二十年来,许家换了一位家主,行事作派似乎也比较稳健清正,没有从前许老太爷在时那般势利了。蔡三太太觉得可以试探一下,反正许岫若有不好的地方,过后自然是无法通过云阳侯夫人那一关的。

这趟出行,她看到秦、许、卢三家的女孩儿,有好几位都不错。除去秦家几位姑娘都是侯门千金,婚嫁上头未必肯低嫁,许岚又是庶女以外,还有一位卢家姑娘卢悦娘,也是极好的人选。卢家名声可比许家强得多了,唯一麻烦的是,卢家老爷已是从三品,正儿八经进士出身的正印官,兴许不会乐意把宝贝嫡女嫁给蔡十七。因此,蔡三太太压根儿就没在卢太太秦幼珍面前说什么,只是对云阳侯夫人提了提,卢家的姑娘也不错,让云阳侯夫人看着办。

云阳侯的几个儿子,还有蔡十九等几个亲侄,都还未有婚配呢。看到好姑娘,怎么能错过?

于是,云阳侯夫人与她的几个妯娌,接下来就专心观察起了几位年轻姑娘。蔡元贞与蔡季珍姐妹,则是担起了就近观察的重责大任,为母亲与婶娘们提供各种内部消息了。

秦含真隐隐察觉到了什么。

不怪她会有所察觉,而是蔡家人的行事似乎有些古怪。别的不提,光是蔡元贞、蔡季珍姐妹俩,前两日都是与她们秦家姐妹以及卢悦娘一块儿玩乐的。无论是到蔡家的庄子上玩打猎家家酒,还是跟着长辈们到几个寺庙里礼佛听禅顺便游山玩水,大家都是高高兴兴地。可从第三天开始,不在为什么,蔡家姐妹俩就开始拉着她们安静下来,改出游为谈天说地了。谈话的主题还不是惯常的诗词歌赋,而是更多地偏向于各人的喜好与性情,行事风格。期间蔡元贞还提议大家做了一回针线,又让大家到蔡家庄子后山爬山观景。秦含真就有一种感觉,她好象在观察众人的女红技术与体力。

这是在搞什么鬼?

不过不管蔡家人在搞什么鬼,经过这几次不明显的较量,秦含真倒是了解到了姐妹与表姐妹们的优缺点和身体情况了。比如秦锦华的体力与许岫、许岚是同一等级的,就是典型的闺阁千金、弱质女流,哪怕她比许家姐妹多学了骑射功夫,也没强壮到哪里去,估计都是懒的缘故;反倒是秦锦春与卢悦娘,出人意料地身康体健,脚力比一般闺秀要强不少。

秦锦春是因为常在家帮忙打理庶务,又时常出入宫闱。她这样的身份,每次进宫都不会有使用代步工具的荣耀,只能靠自己的两条腿走路。皇城那么大,没点脚力还真是扛不住。至于卢悦娘,却是在父亲任上,长年累月锻炼下来的。她也不学武,主要就是四处走动,跟母亲走动,自己走动,再加上从小帮母亲带弟弟们,手脚都比其他弱质女流有力气得多,只是外表看着瘦弱罢了。到了京城,她照顾表弟表妹们,看着温柔和气,但如果只有温柔和气,也镇不住熊孩子呀,可谓是真人不露相了。

当然,秦含真自己的体力是在姐妹们之上的。她也时常四处走动,每天都注意早锻炼,还跟着祖父学了些舞剑的套路什么的,赵陌又教过她骑射。她就算比不上蔡家姐妹的水平,也比秦家几位姐妹的渣体力要强许多。

秦含真收获了一波姐妹们的艳羡,心里也有些小得意。但她还是搞不清楚,蔡家姐妹的葫芦里是卖的什么药呢?

第五百四十三章 学习第五百五十二章 改观第八十八章 眉眼第一百零二章 赔礼第三百四十八章 催婚第六百五十七章 冷清第五十章 心虚第三十七章 入夜第四百四十七章 动摇第五百五十一章 失望第四百五十二章 羡妒第四百七十一章 “意外”第一百九十一章 父命第一百六十六章 怨言第一百四十七章 收获第七十六章 信任第七十章 赏赐第四十四章 请教第五十五章 表字第二百二十一章 嘱咐第一百四十一章 谦虚第八十九章 云家第五十七章 心烦第七十八章 揭破第一百九十章 打探第三百八十九章 父女第二百二十七章 牌局第八十四章 高兴第六百章 新婚第一百一十章 饭庄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歧第三百五十一章 添堵第三百七十三章 老父第五百九十五章 不见第一百七十一章 口角第七百二十章 官司第五十八章 误会第一百零三章 立场第二百九十章 请托第六百九十四章 胡闹第三百三十四章 急报第三百五十九章 杀人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甘第一百二十四章 怪病第三百零四章 抽风第一百九十章 出游第一百七十六章 说服第三百五十九章 杀人第三十八章 来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会面第三百四十四章 嬉闹第三百一十四章 喜讯第二百零七章 园林第五十五章 接手第二百三十一章 提醒第二百八十六章 印石第十一章 去向第五百三十二章 可疑第五百五十九章 代价第一百八十三章 吩咐第五百二十三章 回报第一百零二章 赔礼第六百二十二章 见面第一百三十七章 寻亲第一百三十二章 安慰第十四章 没有第二百六十五章 亲密第九章 古画第三百一十一章 回京第一百零三章 立场第五百二十章 议定第一百九十四章 操心第五百一十二章 忧心第二十一章 生波第二十七章 冲突第一百九十八章 书信第七百章 纠结第二十五章 建议第十八章 吊唁第三十二章 纯真第五百零七章 需求第五百三十二章 可疑第七百一十六章 扶灵第六百四十章 决心第三百二十二章 审案第七十八章 堵心第六百七十章 改变第六百八十八章 状况第八十六章 缘由第三十六章 苦主第七百零八章 消暑第四十九章 故人第五百五十九章 代价第一百二十六章 娟儿第九十四章 初提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方第七章 家书第一百九十章 出游第五百八十五章 心灰第一百五十三章 坦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