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喜讯

有时候,人真的会被自己的固定思维困住的。

皇帝一直想的都是要为秦平寻一个明年出缺的好官位,却忘了秦平并不一定要等到明年才离开广州守备这个位置。按照常理,官员都应该做满了任期,才能升迁,但秦平如今不是立了个功劳么?广东地方官员的折子前不久就到了御前,皇帝既然很赞赏他们做的事,那论功行赏,也是十分合理的。这一任广州知府上任才两年,暂时还不能升官,但赐点东西,夸奖几句,已经足够风光了。秦平身为另一位带头查禁鸦|片的功臣,提前几个月升职,也是十分合情合理的。

反正只要皇帝自己愿意,又有足够的理由,不会显得自己的旨意太过任人唯亲,谁还能对此说三道四呢?

皇帝立刻就采纳了太子的建议,不过具体要给秦平安排哪个缺,还得再细问才行。

正好赵陌就在东宫,太子便把人传过来了。赵陌得知皇帝与太子想知道城卫出缺的事,又想到秦柏刚刚出宫,而昨日未婚妻秦含真与他聊天时,也提到祖母牛氏一直在念叨着,黄晋成兄妹返京了,吴少英也要回来,秦平明年回京,她就可以再度去劝说长子答应向黄家提亲了。当然,秦含真的重点是牛氏好象钻了牛角尖似的,一门心思想要撮合秦平与黄清芳,但两位当事人都不乐意,她老人家搞得大家都尴尬,将来可怎么办呢?

赵陌虽然没有亲耳听到牛氏的絮叨,也不知道秦柏对老妻的话有什么反应,却知道未婚妻秦含真也一直挂念着父亲,而且他们计划明年完婚,到时候秦平就该回京了,正好可以为独生女送嫁。

然而,赵陌一直觉得婚期有些晚了,趁着如今还未正式定下日子,他有心要把婚礼时间提前。而秦平若不在,秦家方面就不大可能会答应这个提议。若是秦平能提前回京,那当然再好不过。不但大家都方便,日后秦含真出嫁,也能时常见到父亲,而不是象如今这样,几年几年都见不着亲生父亲一面,实在是太过可怜。

他赵陌摊上个靠不住的父亲,也就算了。秦含真明明有个好父亲,却要忍受父女分离之苦,这又是什么道理?赵陌一直都有计划,想要让岳父大人日后留京任职,为此还特地与云阳侯府多加亲近,努力与蔡世子成为朋友。身为宗室郡王,结交拥有军权的大臣之子,其实多少有些忌讳,但因为他一直以来给皇室的印象都很好,又一再拒绝过继东宫,不慕权势、对皇位没有野心的形象已经固定下来,否则还真是很难混过去。就这样,还有御史看他不顺眼,偶尔上本参他一回呢。他是一心想要为岳父出力,方才对那些流言蜚语一概忍了的。

既然他都牺牲这么大了,当机会来到自己面前时,他又怎么可能轻轻放过呢?

赵陌将自己从蔡世子那里听说的消息全都说了出来,还借着蔡世子的名义,说出了一些自己私下打探的事儿。其实他本来就挺关注城卫军空出来的这两个缺,正寻思着要如何把岳父弄回京城来呢,私下没少让人去打听那对兄弟家中的情况。如今他的提议若能得到皇帝与太子的认可,那就更省事了。

皇帝与太子因此便也知道了,那对兄弟的父亲虽然还未去世,但病情沉重,已经是在挨日子了。这对兄弟如今已经长期告假,回家侍奉老父,差事都由其他同袍们代劳。城卫内部都清楚,他们肯定是要丁忧三年的,只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罢了。关于他们空出来的位置,也有人在私底下打着主意,又或是有心要为亲友争取的。

蔡世子跟赵陌提过,蔡家正好无人去争这两个位置,但马家有一位老将,可以试一试那个指挥佥事的职位。至于从五品的镇抚之职,却有两位与云阳侯有多年交情的武将,都有意为家中子弟争取,偏偏这两位武将,彼此间有些嫌隙,多年来都互看对方不顺眼。所谓顺了哥情失嫂意,云阳侯就怕答应了其中一个,便得罪了另外一人,因此他眼下正烦恼,不知该如何是好。而蔡世子这些天也没少受到那两家后生的邀请,要带他去喝花酒什么的,简直就是不尊重他这个新婚之人。

这种时候,倘若有第三方能以一个令人无法辩驳的姿势空降,那两位竞争者和他们的家人,恐怕都没什么好抱怨的了,说不定还会因为对方也没得到这次机会,光顾着幸灾乐祸,而不会给最终的既得利益者添什么麻烦呢。

赵陌拿这些私下流传的小道消息在皇帝与太子面前说笑,其实是在用一种不大正规的方式,让他们知道那两个职位是什么情况。秦平目前是正五品,若是成了从五品,看上去似乎是不升反降,但他是调回京城,比起当初去广州之前的六品侍卫衔,并不吃亏。地方官员调入京中,通常都是要降上一两级的。但秦家与蔡家如今是姻亲,秦平若进了城卫,日后的日子不会难过。而最有希望升任指挥佥事的马家人,又与秦平有旧日同袍之谊,这又是一层保障。

那位马家老将,年纪已经不轻了,升到正四品上,估计也快到告老的时候。他是马老将军的堂兄,一向关系很好,与他相处好了,秦平便等于是又联系上了马家的人脉,日后前程会更加顺利。这比他连升两级,抢了马家为自家老将看好的职位,又惹得朝中闲话四起,要实惠得多。

皇帝与太子很快就明白了赵陌的言下之意,彼此商量一番,也都觉得城卫的镇抚之职,更适合秦平。皇帝只是感叹:“到底有些委屈他了。”却是不满秦平回京只能降级。倘若这时候有个正五品的官职留给秦平,他心里估计会舒服些。

太子却笑道:“这有何难?明年广路就完婚了,他怎么也是个郡王,又是我们皇室的小辈。他要娶妻,父皇下旨给他岳父升一升职,封个武散官,又有什么难的?宣武将军就很好,这是父皇降下的恩典,并非实职,旁人又能说什么呢?

宣武将军是从四品的武散官名,只有地位和待遇,并无实权,通常都是授给从四品武官的。但皇帝若要加恩于自己的内姪,旁人也说不出什么反对的理由来。正五品做了六年,才升从四品,乃是合情合理的。这又不是什么正式的爵位,甚至相当符合皇帝传说中“压制外戚”的习惯作风。

等秦平得到了从四品的官位与待遇,日后要从镇抚一位往上升职时,就可以正式试一试正四品的位置了。总不能给一个从四品的官员升职,却只能将他“升”为正五品吧?太子出这主意,可以说是钻了个空子,但以他的立场,这么做却也无可厚非。

皇帝听得便笑了:“那朕索性再下旨,正式定下他永嘉侯世子的名份好了。侯府世子嫁女,怎么也比从四品的宣武将军嫁女,要体面得多。”

太子听得也笑了,却不曾反对。秦平本来就是名正言顺的永嘉侯世子,旨意不过是将事实再公开复述一遍而已。

赵陌静静地站在一边,看到事情正如自己希望的那样发展,甚至比他原本计划的还要更理想,心里也在暗暗高兴。他并不在意皇帝是否会恩赐秦平一个什么虚衔,好让他与秦含真的婚礼更风光体面一些。他只知道,若秦平调回京城,只是做个从五品的镇抚的话,吏部兵部都不会卡住的,御史那边也无法挑剔,岳父秦平就能顺顺利利调回京城了,说不定还能过得悠闲一些,也好有时间重新考虑一下女儿的婚期了。

就在赵陌寻思着,要如何去永嘉侯府,向未婚妻秦含真表一表功,再透露点内部消息的时候,秦含真先在承恩侯府这边,亲眼目睹了一场狗血大戏。

许大奶奶穿着一身的孝,哭哭啼啼地上门来了。

她是来寻许氏的,要求许氏做主。她无意中听婆婆许大夫人生前的心腹婆子提起,姚氏曾经咒过她儿子许峥明年春闱名落孙山,如今她婆婆去世了,许峥不能参加明年春闱了,可不正算是应了这诅咒么?她是又气又伤心,觉得姚氏太过分了,不但诅咒小辈,还把她婆婆这位长辈给咒死了!本来许大夫人的病情一直都不算危急的,忽然间就恶化了,定是被人咒了的缘故。若不是姚氏咒许峥不能考中进士,许大夫人又怎会为了应咒,忽然就死了呢?

这真是神逻辑!

就连最偏心娘家的许氏本人,都被娘家侄媳妇的话惊呆了,姚氏更是冷笑连连,嘲讽了回去。许大奶奶吵不过她,便索性往地上一坐,高声痛哭起来。这回连姚氏与闵氏,也都惊呆了。她们都是官宦人家出身的千金,性情各异,也有厉害的时候,可哪里有过如此泼妇般的举动呀?!

松风堂内一片混乱,许氏头痛得不行,面色苍白,手按住胸口,好象随时都会吐出一口血来似的。

秦幼珍派来报喜讯的下人,偏偏在这时候进了府。他带来了卢初明顺利考取举人功名的好消息。卢初明在山东乡试成绩喜人,名次比秦简还要更前一些呢。

消息报到松风堂的时候,屋中众人都愣了一愣。姚氏第一个反应过来,向许氏贺喜:“恭喜夫人了!如今不但夫人的孙子和孙女婿是举人,连外孙也是举人了呢!”

许氏面上露出了复杂的表情,很难说她到底是在高兴,还是觉得苦涩。

许大奶奶却哭得更大声了,似乎比先前还要伤心几分。

第五十五章 接手第一百九十二章 三事第二百三十九章 欢喜第十五章 功课第三十五章 劝说第五百一十五章 谗言第一百二十六章 失踪第五十七章 盘账第一百八十一章 交好第九十八章 口角第一百五十七章 上门第七十九章 利诱第六十八章 回归第四十二章 温家第四十二章 卢家第六百五十五章 暗潮第一百三十六章 冲动第六百五十九章 串门第一百三十三章 肖像第六十二章 弥补第一百一十八章 捎话第二百二十章 安抚第五百零四章 变迁第三百三十五章 旧情第一百零八章 出行第三百章 有愧第七十九章 训斥第二百零四章 禁足第三百三十三章 脑洞第九十一章 疑问第四十九章 妄想第六十六章 代理第六十八章 弃暗第四十七章 求助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妇第四百六十七章 喜悦第五百四十九章 告诫第一百八十五章 折服第二章 家书第二十四章 追问第二百九十七章 蘸料第二十六章 后悔第三百九十六章 团圆第一百三十九章 帮忙第六十章 家事第四十八章 灰头第二十三章 上门第三百四十五章 过关第一百九十四章 操心第二百四十七章 道贺第四百九十七章 名师第二百三十三章 金环第五百五十四章 怀疑第一百九十七章 透风第二十一章 临行第五十四章 闹事第六百八十七章 生产第五十八章 疑云第十五章 心虚第四百一十九章 总结第一百七十五章 逼问第四百八十三章 争执第一百六十九章 求助第一百三十七章 念头第一百四十三章 巧合第七百零二章 死因第二百四十五章 喜脉第九十六章 新居第五百九十六章 传信第六百八十八章 状况第一百九十一章 警告第四百七十章 装病第二百六十四章 过街第二百二十九章 误会第三百四十章 成全第一百五十四章 私心第五百四十七章 偷闲第六百七十三章 喜与愁第一百九十八章 书信第四百八十八章 说服第六百一十章 中秋第八十八章 分析第三百五十三章 怨恨第三百七十章 吐血第二百八十九章 安慰第七章 寿礼第五百二十章 议定第一百九十八章 耳报第六百一十一章 苦果第六十五章 乱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乌龙第四百零六章 妄想第三百五十三章 怨恨第七十七章 现行楔子第十七章 伴读第六百七十三章 喜与愁第七章 寿礼第二百五十章 循环第四百六十三章 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