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八世田齐

“圣王临世?”

“《清徵》之音回环,幻化上古异象,然则,你等以为真正的上古异象确如那般?何其大谬也,天道大势,后必胜今!”

世道变幻,上古之时的传闻岂能够代表今日,纵然是诸子百家的传承,亦是日益渐新,一道道顶尖的传承出现,丝毫不逊色先贤名宿们。

收拢金色玉箫,踱步近前,扫视着那酒肆临窗的三人,听其言,轻轻一笑,这些人满怀期盼圣王临世,不过是一己私欲也。

或许古之圣王却有独到之处,然则,古今不同,想要用上古的粗糙制度统辖今日诸夏,如果那些公室贵胄们喜欢,如何会等到今日。

“是所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

“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此为新郑韩国公子韩非的《五蠹》之文,论述如今之人期盼的上古仁德之事,听上去非常的大同,非常的完美,实则撕开面具,不过是一些边角料而已。

岁月前进,那些人不思突变,一心图谋往昔的上古圣王之世,这就是诸夏动乱的根源,这就是理念纷争的源泉跟脚。

若非韩非有此锐利目光,岂能够入秦王政的法眼,此文虽不显,却是将法治革新推向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不过前进的过程,为其论证合理性。

“若是老夫所料不差,你应该就是北冥子十多年前收下的那个弟子吧。”

“身为秦廷的道武真君,自然如秦王那般,颇喜荀况高徒韩非的文章,据说,秦王为了一见韩非,还以身犯险,亲入新郑之城,国士之礼也。”

“上古圣王的道理,能够流传到现在还未曾断绝,自有其独特之处,秦国笃信法家之学,严刑峻法多矣,非长久之道。”

“纵然将来可以一天下,也断然不会长久。”

诸夏之内,能够在精神灵觉上压过自己与旷修、高渐离三人合力的境界,而且又是这般的年轻,出口而言法治,诸夏之内,也就只有一人了。

只是想不到,今日会在这里见到对方,将古瑟装入锦袋之中,略整灰白的长袍,从座位上站起来,身躯微转,便是看向周清,年虽大,眉目却精光闪烁。

“那些都是将来之事,一切未定,一切未可知。”

“今日在这桂陵之城,见到三位,倒是机缘,希望将来还有机会同诸位见面。”

对三人身处此地虽好奇,但也仅仅是好奇,他们三个不过是诸夏的一些闲游散人而已,算不上什么重要角色,拱手一礼,轻语之,转身离去。

身后的小灵、小衣未有出声,跟随离去。

翻身上马,便是寻着城中另一处酒楼,出大梁城数日,还真没有好好的落脚歇息一二,至于,口腹之欲,自然也是没有的。

“前辈,刚才那人便是秦廷的道武真君,道家天宗玄清子?”

“据百家传言,其人是天宗千年以来,资质最为惊艳之人,数年前的洛阳城中,便是镇杀中山剑馆的中山夫子,数次以一己之力镇压百家弟子,手段狠辣,心性非然。”

“今日一见,还真有些传闻的样子!”

白色的麻布衣衫加身,柔顺的褐色发丝披散头颅四周,随着虚空风势的减弱而随意飘荡,体态修长,神容俊朗,灵光闪烁的双眸颇为凌厉,浑身散发一丝拒人千里的清冷。

收起手中的筑,放入背后,刚才前辈与那人相谈,未有言语,细细听之,神情诧异,目视那三匹骏马的远去,起身一礼,缓缓而出。

尽管己身深处燕国,但近些年道家天宗玄清子的名头还是知晓的,最开始知晓是从那些小说家呓语而出,后来便是一桩桩杀伐之事。

“中山夫子的修为境界距离悟虚层次,只有一步之遥,数年前便是被玄清子镇杀,其修为深不可测,如今又成为秦廷的道武真君,深得秦王政信任。”

“将来秦国东出,一天下大势,此人必将成为山东百家的最大对手,高渐离,你我虽初相见,但一曲相知,我所修为阴阳家邹衍一脉,洞悉世事运转。”

“将来你与他之间似乎还有不小的纠缠,还望你心中有觉!”

楚国宋玉上承芈原的岁月,也曾与庄氏一族的庄辛共同效力楚国,振兴楚国,只可惜楚王好猜忌,庄辛离开,自己也离开。

好在自己孤身一人,无事侵扰,庄辛所在的庄氏一族却是遭劫了。在庄氏一族的打击下,楚国王室的威名减弱,尤其是数年前李园袭杀春申君黄歇,乱政当国,自己便离开了楚国。

当今诸夏,楚国本就孱弱,再加上李园的乱政,再有三户家族的分化,楚国更为之弱小了,反观秦国,却是日益强大,郑国渠开辟以后,根基彻底铸就。

游历诸夏,桂陵之城相遇知音!

“秦国奉行商君法制,不复礼乐仁义,数年前王书而语,同燕国质子为相,燕王应允,太子丹入秦,而秦将张唐却不知所终。”

“至今日,燕太子丹仍旧在被困秦国,此等不守信义之国,如何能够一天下,如何能够做诸夏的主人,秦军虎狼,闻战欣喜,禽兽也!”

燕国之内,太子丹归国仍旧被许多人期待,其人多仁德,施行仁义,早已被看作是燕昭王的传承者,诸夏大势如此,更应该早日归国。

高渐离摇头冷语,秦国僻处西隅,未得中原风华精髓,法治国度,不合圣王之道,观百多年来的秦国行事,多为霸道,多为虎狼,不合诸夏之民之心。

“燕丹之事,我也有耳闻,此事却是秦国失信,不合大义。如同百年前诓骗楚国怀王一般,如今不过是故技重施罢了。”

“只是,我等均为散人,文武两不通,又如何能够做得了什么?”

听宋玉与高渐离相谈片刻,一旁始终站立的旷修终于出言,身上的衣衫略显陈旧,背负长琴,身为赵人,对于秦国也没有好感,但纵然想要出力,又不可能有所作为。

秦国强,赵国弱,更有而今赵国朝堂奸佞横生,如此下去,待秦国东出之时,赵国定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数十年前,赵国已经付出过一次。

“是啊!”

“我等又能够做得了什么呢?”

这是宋玉的长叹,这是宋玉的回应,古稀之岁,少年之时,自己也曾奋斗过,曾以为自己会改变楚国,会传承师尊的意志。

但,后来的一切种种表明,自己不过是诸夏万千之中普通的一员,并没有什么特殊,上马为战立下功勋又如何?终究不抵楚王一言!

朝堂谋略大政又如何?终究不抵三户家族,数十年的心血不存,老友黄歇的逝去,老友荀况的闭关,往昔因果的逐渐了解。

迎着旷修看过来的探寻目光,宋玉亦是不自觉的迷茫起来,乱世之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太过于渺小,就算加上跟前两个,同样是蚂蚁一般的存在。

******

“师叔,齐国现在还可称大国吗?”

离开桂陵之城,沿着济水,一路东行,过济阳、定镐、桑丘……之城,便是跨越齐魏两国的边境,进入齐国,迎面而来,便是独属于齐国的方言雅韵。

比起魏国的千里平川,绿意盎然,齐国境内的平川倒也不少,而且夹杂着些许的丘陵、低地,更显风景独特,东向入海,北靠燕国极寒之地,南邻江东百越之属,国土之大,几可盖过三晋之国。

一条条宽阔平坦的驰道上,商贾往来不断,独轮车似乎从郑国渠上传遍天下了,一位位衣衫褴褛的奴仆推着独轮车,带着货物,往来诸夏之间。

比起魏国的纯正中原风华,齐国境内,却是商贾之风大盛,一座座城池之内,尽皆是来至列国的商贾车队,通行天下。

“齐国当然称得上大国。”

“齐国尚武,武风之盛不输于秦赵,豪侠之风更是冠绝诸夏,论军力,齐国境内,一如秦国那般,保持四十万的军备之人。”

“而这般的军备实力,整个诸夏中,唯有秦国、赵国、楚国、齐国拥有,是故,军力上可称大国!”

齐国的军事实力自然不必多说,而且百多年前,魏国虽有魏武卒,但齐国兵士的个人技能也不差,整军号称技击之士。

论攻战史,齐国有两战大胜而摧毁魏国第一霸权的煌煌战绩。论苦战史,齐国六年抗燕而再次复国,曾使天下瞠目。

骑乘骏马之上,行走在齐国境界,的确有一种迥异楚国、魏国的感觉,数十年前,齐国险些被燕国灭亡,如今再行恢复,不知和当初的齐国是否一样。

“论财力,齐国据天下鱼盐之利,数百年前的管子立下士农工商四道并行,商旅之发达,整个诸夏间,唯有魏国可与之相比。”

“论政情吏治,田氏代齐之后,齐威王、齐宣王都曾变法,虽不彻底,但吏治之清明远超韩魏,名将、良相频出。”

“论文明风华,临淄之内有稷下学宫,汇聚诸子百家的名士,无论是显学,还是不显之学,在其中都有留存,诸般种种,怎可说齐国不是大国!”

秦国的守藏室之内,对于齐国的记载自然是相当多,长平之战之前,整个诸夏之内,唯一能够被秦国作为对手的,只有赵国与齐国。

长平之战之后,赵国衰弱,齐国步入眼眸,那时正值田单当国,其人可为旷世大才,挽救齐国于危难之中,而且正准备在齐国内施行新一轮变革。

鉴于此,秦国黑冰台出,分化离间,未几,田单离开齐国,居于赵国为相,不久逝世,齐国之内少了一个大敌,否则,现在的齐国当会更强。

“稷下学宫我知道,当初在宗内的时候,有师兄说过,我道家之学在稷下学宫为官学,冠绝百家!”

提及这一点,小灵神情不自觉有些兴奋,稷下学宫之内汇聚百家,而且在齐鲁之地,儒家势力极强,尽管如此,在稷下学宫之内,官学只有道家之学。

也是因为此,数百年来,每一任道家先贤名宿,都会前往稷下学宫讲道、论道,声名最显赫的自然是杨尹,当然,庄周也曾论道其内。

“道家之学为官学,追溯起来,算是田氏齐国对于祖师的尊崇吧。”

“昔年,祖师出守藏室,周游天下,路过陈国,曾一见田齐先祖陈完,在其礼敬之下,祖师灵觉通天,为其占卜,口出道音。”

“曰:是为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而在异国乎!非此其身也,在其子孙。若在异国,必姜姓。姜姓,四岳之后。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

“其后,陈完因陈国内乱而逃奔齐国,齐国有名为懿仲之人,欲要嫁女,请儒家孔丘《易》道占卜吉凶,口出礼乐之音,曰:八世之后,莫之与京。”

于此奇异之事,当初在秦国函谷关,祖师也曾留下一则秦国的预言,曰:秦之国运与周分合,周秦同源,合起西锤,秦救周,始为诸侯,秦周分离,离五百年,大合于秦,合十七年,霸王出!

再加上祖师对于陈完命运的推演,正合其后世子孙谋略姜氏齐国,方有如今之田氏齐国,至于儒家孔丘占卜的寓意,旁人或许参悟不出。

但在周清的眼中,翻滚原有的岁月长河,其人所言八世之后,恰恰是齐湣王之后,齐国湣王破国,齐国襄王大衰,齐王建国祚断绝。

通天之力,看透一人一家之运,自己现在勉强可以做到,但若是看透一国之运道,远远不够,或许在当时祖师的眼中,诸夏数百年、数千年的命运已然透彻。

第六百七十六章 头曼(求票票)第八百九十二章 骊山(第二更)第五十三章 赵高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蜃楼大阵(求票票)第两百零九章 战国者(第一更)第四百二十一章 遁地(第一更)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成(第二更)第七十七章 昔年少女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法一治(求票票)第九百七十二章 翻手镇压(第一更)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惊鲵剑主(求票票)第一千两百一十四章 九宫归一(求票票)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三花护体(求票票)第九百九十五章 《剑道两仪》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九阴神爪第三百章 史册(第三更)第二十五章 纵横捭阖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一念生死(求票票)第两百八十八章 郑国(第二更)第三百零一章 秦国之墨(大章)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丈夫(第一更)第九百六十七章 二十年(第二更)第四百六十三章 束(大章)第八十八章 翻手绝杀第四百六十二章 时(第三更)第五百二十六章 长生玄玉第四百三十七章 火魅娇躯(第二更)第八百八十九章 小白起(第二更)第七百七十八章 赶尽杀绝(求票票)第两百零三章 蛟分承影(第一更)第三十六章 阴阳下注第一百七十章 命运(第五更)第四百七十五章 房中秘术(求订阅)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无心大谋(求票票)第一百六十二章 好戏(第二更)第三百零七章 身份暴露(第三更)第三百二十六章 约法三章第四百七十四章 宠幸(第二更)第一千零三十章 离去(第二更)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十二小鼎(求票票)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秦军可胜(求票票)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蝠血术(求票票)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寡人乐哉(求票票)第三百七十七章 魁隗丑闻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燕有扶苏(求票票)第八百零六章 《喻老》第八百八十八章 时运不济(第一更)第两百五十六章 化秦戾气(第一更)第九百二十八章 赐封诸神(大章)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内丹奇术(求票票)第一百六十章 悟虚拳法(第十更求订阅)第八十五章 百家三问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吃力不讨好(求票票)第九百六十六章 《易筋》第一百九十八章 屠龙(第六更)第一百三十二章 紫女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解开咒印?(求票票)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大日玄阳第六百四十六章 九入化神(求票票)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乾坤无垢(求票票)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无色有法(求票票)第三百三十一章 公如青山(第一更)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大秦公爵?(第一更)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地捭阖(第四更)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千年雪莲第六百五十二章 大天而立(万更求票票)第四百零五章 曲中三圣第七百六十九章 长城两分(月初求票票)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姬水殇殇(求票票)第一百二十二章 雪衣堡第三百五十二章 五城(第二更)第五百一十四章 太极玄法第七百五十六章 逆炼无极(求票票)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化莲(求票票)第一千两百二十章 阴阳两遁(求票票)第两百三十四章 后发先至(第四更)第两百四十七章 护法神将(第三更)第九百四十九章 六脉掌力(第一更)第八百一十六章 狼(求票票)第六百七十二章 抢夺(求票票)第七百八十二章 乾坤奇珍(求票票)第八百三十章 项籍(求票票)第六百一十一章 太极无量(求票票)第一千两百八十九章 化莲成丹(求票票)第五百六十七章 五色祭台(求票票)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知羞耻(第一更)第五百二十三章 至尊之位第十四章 天罗地网第四百五十章 天人三问(第一更)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时间到了(求票票)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太极图(求票票)第七百三十一章 沙盘论战(求票票)第六百四十一章 九阴神爪(求票票)第九百八十五章 虽强有缺(第二更)第一千两百七十九章 东君大人(第一更)第四百九十三章 韩非入秦(第一更)第一百六十八章 良臣如此(第三更)第七百八十六章 鬼谷杨朱(求票票)第六百三十章 武真侯(求票票)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少女问道(求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