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章 神女东君(求票票)

“武真侯觉得王贲之策如何?”

偏殿之内,文武群臣各司其职,离开咸阳宫,秦王政相召周清,夏日的偏殿之内,木窗洞开,冰山在旁,凉气徐徐的扩散。

入内,自有侍女进献茶水。

“王贲之策,自然不错!”

“可……国尉所言更为稳健,如今赵国尚未彻底攻灭,若然分离一支大军,南下平乱灭魏,或许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而且欲要平乱和灭魏,都有不小的外在侵扰。”

大局而观,国尉所言并不差,周清觉得还是当以此为上策,徐徐图之。

待彻底攻灭赵国之后,再将兵锋挪移至魏国,也是不晚。

王贲欲要灭魏,不无不可。

“还是要……等等?”

秦王政颔首以对,对于王贲的奇策,自己是欣赏的,既然连王翦都有些认同,想来有独到之处,可……如今国尉与王弟都如此而言。

确实,相较之平乱和灭魏,尚未彻底拿下的赵国才是重中之重,果然因为分离一支大军,而使得赵国局势突变,那就决然得不偿失了。

“起码也得等到上将军三路大军拿下邯郸!”

“而且颍川郡那边,以流沙为首的乱象之人,颇有些意思,欲要恢复韩国社稷国祚,那是决然不可能功成的事情。”

“纵然有鬼谷卫庄谋略,也顶多乱象更胜,是故,其所谋……应该别有深意。”

手持茶盏,一边轻抿着,一边回应着王兄之言。

一天下非同小可,非得稳打稳扎不可,王贲欲要立下灭国之功的心思,自己能够猜得到,中枢重臣估计也能够猜得到。

军将灭国之心值得赞赏,可一应诸般也得听从调遣。

何况,颍川郡新郑那边,鬼谷卫庄是一个聪明人,他不会不知道事情是否真的可以功成?虽如此,仍旧强行为之。

“哦,武真侯也有此感?”

“可否一猜其目的?”

闻此声,秦王政面上为之笑意闪烁,如今诸夏,秦国独强,韩国尚存的时候,尚不可能对抗南阳郡一郡之力,如今逆上做乱,焉得可以功成。

是故,秦王政觉得,颍川郡那边的乱象,一则真的是想要谋略复国,二则便是其它深意,可……念及多日,始终没有所得。

但秦王政也不强求,本就是翻手可灭的乱象,如何值得自己花费心思。

今日与王弟闲聊,倒是可以随意说说。

语落,静坐在旁侧的软榻上,侍女近前更换衣衫,进献凉茶。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颍川郡既有乱象,自然非得有别样利益可图,为名?鬼谷卫庄早已名传诸夏,若是言利,……怕是唯有谋秦大利了。”

“具体为何,玄清也是猜测不出,然则,终究属于小道,在煌煌天道大势之下,不足为虑。”

周清轻语。

也许从岁月长河中可以窥得一隅,但不为大用。

因为……自己来了,自己不允许。

“哈哈哈,天道大势,浩浩荡荡,武真侯之言,上达乾坤,些许小道之谋,无关大雅。”

秦王政朗朗大笑。

这才是自己不予理会的原因,任凭鬼谷卫庄如何谋划,焉得可以对大秦造成任何损伤?

鬼谷之名,虽响彻诸夏,但……鬼谷并非一言可以逆转诸夏大势的鬼谷了,现在的秦国无需畏惧任何百家之人。

真正的绝对实力之下,一切都只是虚妄。

“刚才在兴乐宫内,对于王贲欲要平乱灭魏,寡人着实有意。”

“可诸卿说的也是有理,只是……果然功成灭赵,寡人心中对于一天下之决,尚未定下目标,三路大军灭赵,兵戈之力临近燕国和魏国。”

“若是灭魏,无疑多了许多外在侵扰,若是灭燕,又恐不堪大用!”

相召王弟于偏厅这里,除了闲聊颍川郡新郑之乱外,其次便是此事,若非王贲亲上文书,秦王政觉得对于灭赵之后的决断,还要压后商榷。

先前的中枢定策中,是有着先灭三晋,然后谋燕齐,最后谋楚国!

无论如何,如今的诸夏之内,论实力,楚国是唯一有可能和秦国争雄的大国,若然直接攻楚,将秦国之力陷入楚国,可就得不偿失了。

先灭三晋虽好,可……韩赵将先后沦亡,真的要灭魏,已成掌控三晋,还是其它……如灭燕,秦王政突有所感。

灭魏!

楚国与齐国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无动于衷,齐国之所以一直以来和秦国交好,乃是因为齐国与秦国相距较远,根本没有太多的利益冲突。

而楚国也是一样,因为楚国淮北直接和魏国大部分疆土接壤,放任秦国灭魏,无疑将淮北的大门向秦国洞开,以中原之地的平坦开阔,国有战事,不可料想。

这是灭魏的难处。

灭燕!

春秋以来数百年来,在秦王政眼中,燕国实在是可有可无的诸侯国,纵有燕昭王之英明,不过流星一闪,不为大用。

浪费精力在燕国身上,怕是到时候齐国、魏国、楚国起别样的冲突。

思忖良久,秦王政实在是难以决断,欲要和中枢文武重臣商榷,可……现在还不是最佳时机,灭赵才是他们现在该做的事情。

“灭魏还是灭燕?”

“却为国决要事,玄清之见,魏国与燕国均疲弱乏力,虽言近年来魏国嚣魏牟、燕丹变革一二,终究起色不显,政情昏昧,灭任何一国都可功成!”

周清神色一动,不曾想却是此等之事,略有思忖,踱步厅殿之内,轻缓言之。

“莫不武真侯以为可同时灭两国?”

秦王政一笑回应。

“韩非《亡征》有语,木虽朽,无疾风不折。墙虽隙,无大雨不坏。燕魏两国虽弱小,但燕国北连匈奴,东接东胡,南下与齐国相邻。”

“四方俱有飞骑轻兵,快捷灵动,若结盟连为一体,秦军全力一战胜负亦未可知,两国之决断,武真侯欲要先下何国?”

燕国与魏国的形势,秦王政了如指掌,却是孱弱,可……也不能够小觑。

灭赵大局,堪堪两年,而且从上将军传来的文书,秦军伤亡不大,远远超出自己的预料,更重要的是灭赵并未引起山东其余四国合纵之心。

而诸国合纵,是秦王政先前一直担忧的,否则也不会让姚贾、顿弱、盖聂亲自坐镇山东,而今赵国将灭,山东诸国纵然合纵,压力也不显。

“赵国若灭,剩余四国中,除却魏国之地有缺,其余三国地域辽阔均在三千里以上,分兵灭之,殊为不妥,但在一国陷入泥沼,势必全局受损。”

“燕魏两国中,果然选择一国,玄清以为,先灭燕国!”

周清摇摇头,分兵同时攻灭两国,不是没有可能,而是因为有太大的风险,兵戈之事,素来稳重为上,燕魏所弱小,未必不能够迸出超强之力。

“缘由?”

秦王政奇异!

“灭燕国,相较之魏国,更为轻松,可灭燕之难,不在单独灭燕,而是在于燕国地势,北有匈奴与东胡,如今赵国将灭,少不得还有赵国残余之力。”

“不能够趁势将赵国余力剿灭之,不能够将燕国攻灭之,后患不小,果然灭燕,有着蒙恬北方三十万大军镇守,更可安心对战中原诸国。”

“此外,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大王应该也已经猜到,那更为重中之重!”

自从燕昭王之后,燕国就每况愈下,赵国曾大败燕国,齐国也曾大败燕国,燕国的国力早就损耗颇大,若非地势处于诸夏东北,不若中原。

早就被其余的诸侯国攻灭。

抉择而观,周清觉得灭燕为上,灭燕之后,再行灭魏,拿下三晋。

“何也?”

秦王政眉目绽放一丝凝重,微微颔首,王弟之言有理。

“燕国虽弱,虽可有可无,可其国善附大国,不灭燕,后患更大!”

此话非是周清己身所言,而是鬼谷弟子之谋。

数十年前的大争之世,鬼谷弟子苏秦张仪相继不显诸夏之后,燕国一观诸夏,彷徨无比,如此,苏秦之地苏代为燕国出策。

——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独战则不能,有所附则无不重。南附楚,则楚重。西附秦,则秦重。中附韩魏,则韩魏重。且苟所负之国重,此必使王重矣!

换言之,燕国不能独当一面,不能够成为真正的诸夏霸主,然却能够成为举足轻重的附属盟约之国,燕国依附于任何一国,都将使得那一国力量陡增。

燕国之重要,在于依附大国,而非独霸诸夏,唯能大大增加大国份量,燕国必然也就有了自己的分量,数十年来,秦国使用应候之谋。

远交近攻,交好燕国,便是呼应。

整个燕国八百年,除了燕昭王、乐毅时期强盛,短暂破齐而声名霸绝诸夏外,此前此后,均在诸夏强国之间寻求依附而摇摆不定。

秦国在大争之世,合纵连横最激烈的时期,能多次与燕国结成盟约而破除合纵,实际上正是在燕国奉行“附国方略”的情势下做成的。

虽然燕国对附国方略之贯彻并未一以贯之,与最经常结盟的齐国、赵国、秦国也是不定,同楚国、韩国、魏国更是变化无常。

无论如何,燕国现在仍旧可以随时倒向任何一个大国寻求支撑,则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不直接灭燕,接下来燕国东向依附齐国,依附楚国,可就是真正的合纵抗秦了。

如此而观,燕国如灭赵之后的诸夏四国中,最为游离不定、难以掌控的国家,再加上燕丹敌秦,周清觉得此刻王兄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灭燕!”

“甚好!”

“甚好!”

秦王政看着手中的茶盏许久,眉目挑动,燕国……还真是一个不好掌控的诸侯国,还有燕丹……其人在国,更为敌秦。

诚如此,灭赵之后,秦王政心有定局。

“大王,阴阳家东君大人觐见!”

事情了结,秦王政心中疑惑尽去,面上笑意闪烁,旋即便是同王弟欢快宴饮,尚食坊也早就送来诸般吃食,落在二人的条案之上。

自从华阳祖太后、昌平君、楚夫人、敏夫人……诸般事情之后,秦王政已经好久没有这般畅饮了,诸般之事,实在是难以对外人言说。

正听周清说着大河以西的诸般事,忽而,厅殿之外,为之朗声之音回旋。

“阴阳家东君?”

“召!”

秦王政神色一动,近年来,阴阳家坐镇咸阳宫,以观天象,以正国势,再加上阴阳术的玄妙,自己也曾领教过,很是欣赏。

既然东君此刻前来,必有要事,轻语而出,令下。

“东君焱妃?”

正品酒的周清也是诧异,这个时候东君前来为何?

灵觉扩散,却是一股至阳至纯的气息由远而近,而且至阳至刚中已经开始演变至阴至柔了,东君焱妃果然天赋极高。

这般下去,怕是都不用服用火云丹,不出十年,可妙悟半步玄关,二十年内,踏足玄关轻而易举。

二十年的时间虽长,可对于驻颜有术的东君来说,仍为风华绝代。

“东君见过大王!”

“武真侯!”

数息之后,一道通体隐现暗金色玄光的女子出现在偏厅之内,姿容绝代,气质风华,着暗色烈焰裙衫,漆黑柔顺的秀发一如往昔,梳拢身后,一根黑色的玉簪束缚。

踏步金色高靴,身段有致婀娜,风情别样的扩散,加持阴阳家天道修行之术,修为近玄关,超凡脱俗,颇有一股天人神女之感。

阴阳道礼,脆音而出,微风吹拂,发丝摇曳。

“哈哈,无需多礼。”

“东君阁下近来教导阳滋,怕是多有劳累。”

“入座,赐茶!”

秦王政颔首微笑,单手虚托,而后看向一侧,令下。

多月来,阳滋一直在东君焱妃的手下学习阴阳术,似乎资质还行,倒是有了那么一点意思,秦王政不以为意,只要阳滋愿意学,那就继续学。

“多谢大王。”

“阳滋公主乃阴阳术奇才,果然修行,定有大成。”

东君焱妃没有拒绝,美眸闪烁晶莹玄光,再次阴阳道礼。

踏步之间,脚下顿显暗金色玄光,呼吸之间,已然归于旁侧同周清相对的条案之后。

素手轻扬,看向近前的那侍女,接过茶水,轻抿一口。

置茶盏于条案之上,称赞着阳滋公主。

第七百六十五章 蓉儿(求票票)第一百七十四章 《玄清子》(第四更)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孙子十三(求票票)第一千两百二十四章 共修阴阳(求票票)第三百二十二章 焰灵温香(第三更)第两百九十八章 商君(第一更)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论》(第一更)第九百八十二章 太一殿(第一更)第八百三十二章 王书在此(第二更)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虎魄悲鸣(第二更)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一剑万法(求票票)第四十一章 东君再现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上古奇物(第一更)第两百六十五章 淳于越(第一更)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七宿真相(第一更)第三百三十三章 王兄(第三更)第五百一十四章 太极玄法第两百四十八章 太极十三式(第一更)第一千两百五十六章 兵不血刃(第二更)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认敌作父(第二更)第九百四十四章 再相见(第一更)第两百四十四章 九宫神都(第二更)第七百三十二章 举世皆敌(求票票)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雪貂促织第两百六十六章 斯(第二更)第四章 诸子百家第四百二十三章 百越女王(第二更)第三百七十五章 软玉温香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聚仙(求票票)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九州苍老(第二更)第一千两百八十六章 召水化莲(求票票)第八百三十五章 小人难缠(第二更)第九百九十五章 《剑道两仪》第三百六十章 五尺星魂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女施主(求票票)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知羞耻(第一更)第六百三十二章 百战穿甲(求票票)第一千两百六十三章 居巢英杰(求票票)第一千两百五十一章 破碎虚空(第二更)第八百六十章 公子胡亥(第二更)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魏灭(第一更)第九百六十二章 太极之根(第二更)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子曰(求票票)第六百七十七章 花样(求票票)第四百八十七章 东君之心(大章)第六十三章 生死玄翦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神圣少女(求票票)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不似人子(求票票)第一千两百一十四章 九宫归一(求票票)第八百二十三章 张耳陈馀(求票票)第八百二十章 逍遥(第一更)第九百八十六章 武襄君(第一更)第一百零七章 列国杂事第九百五十八章 鄢陵故地(第二更)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封建邦国(第二更)第一千两百八十二章 天地一体(求票票)第五百九十九章 链蛇软剑(第一更)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魏灭(第一更)第一千两百二十六章 八脉千秋(求票票)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一身荣誉(求票票)第五百五十九章 法学之堂(求票票)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鸭绿江(求票票)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入我彀中(求票票)第一百六十八章 良臣如此(第三更)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大日入怀(求票票)第八十章 中山夫子(补)第三百三十三章 王兄(第三更)第两百八十六章 兵压三晋(第二更)第五百九十四章 春平君(第一更)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军器锋芒(第二更)第五百七十四章 故友寒光(求票票)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雪姬破关(求票票)第六百八十二章 吞金窟(求票票)第八十五章 百家三问第三百三十九章 真人丹(第二更)第五百一十八章 至尊武器第一千两百二十四章 共修阴阳(求票票)第四百零七章 善柔第一百五十七章 围师必阙(求订阅)第六十八章 童子封卿第八百四十七章 何为剑圣!(第一更)第七百六十四章 盘庚(求票票)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一别经年(求票票)第两百六十一章 不朽(第一更)第两百零八章 齐国剑圣(第三更)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空山鸟语》(求票票)第八百五十八章 混沌阴阳(第三更)第两百零七章 或许(第二更)第一百四十二章 南阳叶腾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大秦武真侯(求票票)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四灵朱雀(求票票)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四时八节(求票票)第三百五十章 逃秦(第二更)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剑道天人(求票票)第五十章 凌空一指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玄关纵横(求票票)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祭祀泰岳(求票票)第两百三十二章 魂兮龙游(第二更)第九百四十四章 再相见(第一更)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剑道天问(求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