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有问王仲明的,也有问两位棋院领导的,问题五花八门,什么生活感情八卦,什么训练比赛计划,可以说只有记者想不出来的问题,没有他们问不到的问题。
又一位记者接过了话筒,“我是《韩国日报》驻中国的记者韩昌太,王先生,我的问题是,八年前您离开棋坛的时候是毫无争议的棋坛霸主,世界第一人,八年后您重返棋坛,而现在的棋坛已经和八年前有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围棋理论的发展还有棋手的整体实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甚至有一种说法,认为现在棋手的水平比八年前至少提高了两目,我想问的是,八年后的现在,您是否还有信心依然站在棋坛的最高点,您是否认为您现在的实力依然处于现今职业棋界的第一集团?谢谢”
这个问题立时引起了台下观众们的一片哗然——这是来踢馆捣乱来的吗?《韩国日报》自然是韩国的报纸,驻中国的记者虽然未必一定是韩国人,但看其眼睛的大小还有面部的轮廓,估计也差不太多,普通话说的也算流利,平时聊天说话应该不会有人在意,但当其表明自已的身份,又提出这种攻击性很强的问题后,或是是心理在起作用,在场大部分人都觉得这个人的话音总是怪怪的。
黄德志脸色微变,将头靠近张学斌,“怎么回事儿?”——记者招待会的事儿他是交给张学斌去办,具体邀请哪家报社的记者也是由张学斌拍板决定,突然出来这么一位挑事儿的人,他自然也要向张学斌问责。
“这个人是自已得到消息找上门来的,我也不好拒绝。早知道他会来这一手,我就不让他坐在前边了。”张学斌低声答道——公开的记者招待会,自已怎么好采取因人而异的态度去对待国外报纸的记者呢?真要是那么办了,岂不会被人家抓住把炳,大作文章?现在也只有看王仲明怎么应对了。
看了眼提问的记者。王仲明淡淡的笑了笑,因这位记者攻击性的提问而感到惊讶愤怒的人声音暂时静了下来,都在等着他的回答。
“《韩国日报》的记者,呵,这次三星杯上我认识一位《韩国日报》的记者崔实源,不知道你认不认识他?”王仲明笑着反问道。
“噢,您是说崔记者。认识,他和我同期进入《韩国日报》工作,是很好的朋友。”韩昌太答道。
“呵,是朋友呀。那是个非常不错的年轻人,脑子灵活,工作努力。而且棋下的也好,强业五的水平总是有了,你呢?你的棋力怎么样?有没有和他下过棋?胜负如何?”王仲明笑着继续问道。
“噢,他是围棋高手,实力比我强的太多,让五子的话,大致能打成平手吧。”韩昌太答道。
“这样呀.....呵呵。那就难怪了。不知道你刚才讲的‘现在棋手的水平比八年前至少提高了两目’是你自已的看法,又或者是其他人的想法?如果是后者,你是否觉得这样的想法很有道理吗?”王仲明反问道。
“呃.....,是听某位职业棋手说的,而我也觉得这样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韩昌太答道。
“呵,是吗?我很想知道你眼中围棋理论的发展具体表现是什么?棋手的整体实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又有哪些具体的体现呢?
“这个......,定式呀,布局套路呀,现在的定式和布局套路比以前多的多。研究之深甚至到进入中盘战斗,这应该算是发展和进步吧?”韩昌太满是信心的答道。
“呵,原来你是这样理解围棋的理论进步的,所以,你才会被崔实源让五子才勉强站稳。”王仲明笑道,而他的话也引起台下许多棋迷的会意的笑声——被强业五让五子,充其量也就是业余二三段的水平吧?以这样的棋力去和棋坛宗师级的人物去讨论围棋理论方面的问题。实在是有点儿不自量力的感觉。
韩昌太不明所以的一脸茫然,他不觉得自已说法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呵,别在意,我这样说并没有恶意。因为围棋理论是很模糊而且很难确定的东西,漫无目标的空洞去谈,就算把今天这场记者会余下来的时间全用在上面也很难讲的清楚,所以才以你来举例,这样就能比较容易理解了。简单的说吧,你觉得你之所以下不过崔实源是因为他掌握的定式比你多,布局套路也比你熟?”王仲明问道。
听王仲明这样问,台下观众们也认真起来,说实话,在座众人中听过王仲明大盘讲解的人不少,但听他讲课的人却并不多,更何况是这种专门针对业余二三段棋手的分析点评,业余二三段,虽然算不上多强,但除非是真的肯下苦功夫去学,绝大部分业余爱好者能够达到的其实也就是这样的水平,事关已身,大家的注意力自然就会提高。
“呃.....,不是吗?这应该是事实吧?”想了想,韩昌太答道。
“呵,你听说过有让五子棋的流行布局套路吗?星定式很多,但做为让五子局,想要下的简明也绝不困难,你既然有业余二三段的实力,我想倚盖,尖顶后小飞之类的定式应该不会陌生,这类下法通常谈不上吃亏,只是因为易于失去变化而不过高手所喜好,但在五子棋这个特定前题条件下,这不仅不是缺点,反而是下手一方明智的选择。但实战中就算你走出这样的定式,也没有信心过崔实源的五子关吧?”王仲明问道。
“嗯.....,是的。”韩昌太只能点头,业余段位以上的棋手已经算是围棋入了门,基本常识方面的东西就算达不到掌握的程度,知道或者见过一般则没有问题。
“让五子棋不布在流行布局套路,因为没有哪位棋手会特别花心思去研究这样的布局,让五子棋中角部定式也不是问题,因为只要肯于蒙受损失,没有人能阻止下手一方选择简明的下法,但为什么还是会输呢?这显然不是套路熟又或者定式记得多的问题,而是对棋的理解能及中盘力量大小,官子收束实力强弱的问题。理论?五子棋中有什么理论?你觉得让五子棋中,上手一方会和你讲棋理吗?是不是经常有这种情况,明明你觉得自已已经把空围好了,对手却丢进一个子来跟你纠缠,而你却拿它没有办法?是不是对方一块棋明明需要补活,他却偏偏不补,非得等你动手来攻时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乱搞,搞到最后反而是处于攻击方的你陷于崩溃?你明明知道的下法是无理的,如果你走的正确,对方一定会吃亏的,但你在实战对局时就是没有办法抓住对手的过份之招予以惩罚?所以,实力不是理论,不是定式,不是套路,而是力量,定式可以背,套路可以模仿,而力量,不是靠死记硬背又或者事先的研究可以得到的。如果你把套路或者定式当成是围棋的理论和制胜的法宝,那么可以肯定,你永远不会真正感受到下棋的乐趣,因为那样的想法等同于把下棋当做一种比拼记忆力强弱的游戏,但若真是那样,有谁的记忆力会比计算机更强?”
“.....再有,所谓的理论又是什么?刚才已经解释过,理论不是定式,不是布局套路,在我看来,理论应该是一种对围棋大多数情况下的常识性总结,在绝大多数时候,依照理论去行棋是不会吃亏,但一来,实战对局时总有一些特殊地方理论是行不通的,二来,依理行棋只会保证不吃亏,但并不能保证占到便宜,而围棋是要争胜负的游戏,不能占到便宜,也就不能赢棋,而赢不了棋,这样的理论又有什么意义?所以,所谓的理论多是一些概括性的语言,比如入界宜缓,攻彼顾我,比如镇头大而含笼制虚,宽攻为妙,尖路小以阻渡辟坚,紧处方宜。但什么叫做界,什么叫做缓,什么时候应该宽攻,什么时候该防守,这些东西理论不会告诉你,真正管用的,还是你自已对这些理论的理解,‘一部红楼梦,道学家看到了淫,经学家看到了易,才子佳人看到了缠绵,革命家看到了排满,流言家看到了宫闱秘事’,写在纸面的理论只是几行字,而对这几行字的理解却可以是一部专著,但就算如此,依然无法避免在实战对局中出现所谓的‘无法地带’,以为掌握着先进的理论就能获胜,这本来就是一种过于天真的想法,更何况所谓的先进就真一定是先进吗?高手眼中无定式,你有听说过有哪位知名棋手以自已会背多少定式而自豪的吗?会那样想的人可能是好的讲师,好的教练,好的学者,却绝对不会是一位出色的棋手。”王仲明语气坚定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