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七)

史肇庆令人通知苏恒南击绵州,那么苏恒现在身在何处?

此时苏恒麾下的武定军已经不在江油县了,这万余人马携带着从龙州、茂州劫掠的财物刚刚抵达剑州梓潼县。

新任的梓潼县令毕恭毕敬地将苏恒请入城中,又将失去了主人的数座宅院献出来供武定军一干将校暂住,态度那是好得没话说。

苏恒也不客气,大手一挥就让县令准备酒水饭菜犒劳大军。

至于这一万份酒菜怎么来,就不是他要考虑的了。不管县令是找大户“捐赠”,还是搜刮小民,他武定军是准备吃完就走,这锅,还得县令来背。

也就是大军在侧,这城中之人哪怕心生怨愤也不敢生乱,总算是让县令凑齐了足够的食材酒水。

一番吃喝之后,他将自己的谋士——武定军节度掌书记苗良福招到下榻处的书房中。

这书房内空空荡荡,唯有几把桌几摆在窗边。数点烛火照亮房内,总算显得不那么阴森。

喝了一口解酒汤,苏恒开口道:“明日到武连县,后日就可到普安,三日后可达剑门关。多禄以为,某是占了这剑门关好,还是不管它?”

听他话里的几个地名,分明是一路向北回汉中的路线!

不过两人该是早早谈过此事,是以苗良福也没露出惊讶的神色,只是反问道:“不知大帅欲要在此关留守多少兵马?”

只此一句话,苏恒便明白他想说什么,当下点头道:“是我贪心了。”

说罢,他又自嘲一笑:“去年随相公攻汉中,某还只是一军都指,谁成想数月之后竟有机会据汉中以自守!”

这话一出,武定军北归之因昭然若揭!

却是赵普派人联系上苏恒之后,鼓动许久,虽未成功争取到武定军南下夹击史肇庆,但却让他动了独占汉中的想法。

尤其是后来得知赵元昌已经领兵过了戎州,而史肇庆被杨中广拦在德阳城下,更是促使苏恒下定决心。

他对那使者说自己意欲攻下汉中献与官家,希望使者将自己的忠心传达给秦王。

等使者一走,就立刻尽起大军往汉中赶。

正好此时汉中空虚,留守的杨志辉全部精力都放在防止周军越过秦岭上,绝对预料不到他苏恒会独自回军,从背后刺来一刀。

反正之前是史肇庆带头反叛的,只要占了汉中,如果在史肇庆的攻势下坚持不住,将汉中献给周国也能换来官爵。

而要是侥幸坚持下来了呢,正好做一做这汉中的土皇帝,岂不比在史肇庆手下受猜忌针对要好得多?

至于蜀都城下胜负如何,却不是他所关心的。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因为史肇庆攻蜀受挫,再加上周军来得太快。要是周军慢个十来天,且史肇庆能一战而下蜀都城,那他苏恒绝对是最忠心耿耿的大将。

既然苏恒要北归,那就意味着站在涪江北岸的陈佑失去了一个潜在的帮手,他不得不依靠手中六千余人对抗即将抵达涪江南岸的三四万人。

陈佑占据巴西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派出信使前往江油游说苏恒。不用问,现在到江油,肯定是找不到人的。

他并不知道此事,不过也无妨,反正他没有把希望全部寄托在武定军上,而是做好了孤军奋战的准备。

说是准备,其实能做的就三件事:收缴周边渔民舟船;收集周边粮食;加固巴西城防。

第一件事是为了阻碍汉中军渡河,巴西周边的这段涪江比较宽阔,又没有什么高崖,是以往来全靠舟渡。

要说你把船收了,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

当然不是!汉中军还可以寻浅水处涉水过江,只不过巴西县城周围是没有适合泅渡的地方。

再有一点,汉中军也能砍伐树木制作木筏,同样要耗费不短的时间,尤其是那么多的绳子可不好找。

二月二十日,通化军、安化军在新都城下被击溃。

趁着这两军吸引了周军目光的机会,蜀都城内派出信使求援,自然也有一拨信使找到了身在雒县的杨中广。

原本还在同李继勋来回试探的杨中广不得不尽起雒县兵马猛攻李继勋部营寨。

防御攻势尚未构筑好的李继勋见势不妙果断后撤,引兵退至弥牟集。

弥牟集在雒县与新都之间,距离新都只有十里左右,镇北三四里外就是青白江。

此处据传是诸葛孔明布下八阵图的地方,也算是一个兵家相争之地。十多年前这里才出现了集镇,人本来就不多,见战事将起,此处居民基本上都外逃避战,没剩下多少人。

此时赵元昌也为李继勋送来了援军,扣除辅兵民夫,八千余人摆开阵势,同身后的新都守军遥相呼应。

面对此种情况,即便杨中广手握数万兵马,一时间也不敢轻动。

他这里不动,蜀都城内的君臣可就急了!

周军大军围困在外,不时组织一次攻城。

蜀都城高池坚,再加上城内粮食众多,真要坚守的话,还能坚持不短的一段时间。

问题在于,一日三惊的日子不好过啊!

尤其是大部分国土都沦陷了,一旦战事僵持,周国腾出手清理川西这边的州县,到时只剩一座孤城,又有何意义?

仿若去年江陵旧事重演,蜀都城内的一些文臣武将,不可避免的想给自己准备一条后路了。

二十一日,汉中军抵达涪江南岸。

收到消息的陈佑偕同潘美、章鹏一齐来到岸边观察对面。

此时三人所立之处乃是渡口,有一段延伸出去的板桥,之前汉中军的浮桥就是自两岸渡口连接在一起的。

站在木板上,数百米外也只能看个影影绰绰,再加上旌旗麾纛遮挡,其实也看不出来什么东西。

但是没办法,敌军到来,作为主将不能缩着不出来。

陈佑一边同潘、章二人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一边看着对面的情形。

过不多时,突然见渡口处旗帜散开,隐约看见一骑在众人簇拥下走到渡口木板上。

“想必那就是史肇庆了。”陈佑眯着眼,试图看清一点。

一旁的潘美接话道:“应该就是,也不知我等需要在此处坚守多久。”

听了这话,陈佑笑道:“仲询莫不是忘了官家的旨意?若是有幸能阵斩此人,立马就能披上紫衣,爵至开国伯!”

不等潘美说话,章鹏就叹道:“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这是何等困难!”

不论是广节军还是荆门军,都没有如此猛将。

陈佑摇摇头,突然想到赵元昌的亲兵包牯牛,若是那家伙勤习武艺,怕是能试一试这等伟业。

正想着,一直盯着对岸的潘美突然惊咦一声。

陈佑抬头看去,却见对岸渡口处史肇庆的身影已经看不见了,现在是一群军士在往水中放物事,看形状大小,似乎是一艘小舟?

第二十章月下争渡一线天(八)第一百四十九章 龙虎齐动风卷云(三)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虫难尽灭第四十二章论功行赏争不休(二)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论教王第六百九十八章 乱云遮蔽洛阳城(四)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五)第六十九章谁人心思能如意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五)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师北疆变第三百八十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二百七十六章 两姓永结秦晋好(二)第六十章诏令监国是何意第五百十五章 诸相公议治江南第三百三十九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四)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战前动员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二)第二十九章受人之托忠其事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谁可担重任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诸事重(一)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于一(二)第七百二十一章 谁可妄自言忠义(二)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旧之交稳为重(六)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为模范争最优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六十一章偶遇穷儿思亲友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气象(一)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应当作何解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三)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战意(六)第五百四十七章 旧日情谊存几许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战事轻政争第五十章突如其来召回京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于一(五)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烟平(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三十九章手腕强硬治归州(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强干弱枝议迁都(三)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欲惹战端起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五)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三)第十九章月下争渡一线天(七)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气象(三)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三百八十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五百二章 论立场章鹏施计第七百十九章 开辟新路为后学第五百十九章 处处算计无尽时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五)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五)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员可行否?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驾非监国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于一(三)第十三章月下争渡一线天(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旧愿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斗角汴京城第六百十六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三)第六百二十一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八)第二百二十九章 战斗已起押何方(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别离是为再相逢(一)第七百八章 敢为天下挑重担(四)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师(一)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风源自湘潭起(六)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乱心绪第六百十七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四)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风源自湘潭起(四)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七)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十)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八)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择异(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枪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四)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无藩镇第五百九十二章 骤起争端余韵响(四)第六十八章状况频起意外生第三十八章手腕强硬治归州(一)第五百四十章 忠于王事举贤良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九)第一百章消息不断时机逝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阳如何施为(二)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四十九章享乐之心起复消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后虎当何如(三)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论道德第七十五章双王大婚宴平乐(二)第一百九十章 罢相方始乱迷离(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二)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飞雪春已近(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