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骤然生变应对急(二)

一国之主不到三个月两次病倒,一时间人心浮动。

当天数以百计的京官上书请立储君,鉴于官家病体未愈,政事堂只送上几份建议立储的奏章,其余的全部压下。

开封府尹、宁王赵元兴入宫探视回归府衙之后,开封府移文户部、工部、太常、宗正、司天、都水等部寺监,言开封外城墙明年入夏之前可以修筑完毕,现需提前商讨外城布局等事宜。

二十二日,广晋府尹、荆王赵元盛上书请求回京侍奉官家,被驳回。

同日,宁王带领开封府官吏沐浴斋戒前往大相国寺为君父祈福。

二十三日,有御史上书,称宁王元兴治民有方、忠于君孝于父,宜为储君。

这是第一份指名道姓宣称应该立何人为储的奏章,虽奏章留中,但京中诸官还是通过各种渠道得知其中的内容。

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底层京官纷纷上书支持自己认可的皇子。

只是这些奏章皆被留中,宫内一点动静的没有

见此情景,宁王便明白官家这时候还没有立储的打算,因此每日除了待在衙中,便是前往京中各处道观寺庙为君父祈福,

二十六日,停在合州的秦王终于收到京中的消息。

“大帅,说句大不敬的话,事有不谐,说不得就要动刀兵。”

房间内只有陈佑、秦王、赵普三人,门外便是蒋树亲自守候,是以现在赵普神情严肃说出这等话。

“若如此,只恐日后国家不宁。”秦王还是有些犹豫,“且无有大义,不知愿意听命之人还有几何。”

听到这话,陈佑当即开口道:“大帅乃陛下嫡长子,这就是大义!且大帅将数万之兵,先灭南平,后平蜀地,兼且镇压汉中叛乱,此等武功,何人能敌?”

见秦王面色微动,陈佑接着道:“而且大帅未及而立,若承继大统,当可御宇天下数十载。到时天下混一,内修外靖,贤臣佐命,皇子长成,国家岂有不宁之理?”

虽然陈佑所说的是最理想的状态,但不得不说,这番话在此时说来,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靠在椅背上略一思忖,秦王便点头道:“既如此,我当收拢蜀地兵马,但事有变当以守成、仲询等部控制蜀地,以图其它。。”

赵普却皱眉道:“我以为还当在京中用功,大帅在外有义成、荆南、成德以为奥援,只要中枢稳当则天下可定。”

“事未定,大帅不可轻离蜀地。”陈佑摇头道,“现在最稳妥的做法就是赶到夔州,一旦有事立刻前往江陵引兵回蜀。”

陈佑现在满脑子想得都是其他两王继承皇位之后秦王该怎么办,但赵普却不这么想:“假若官家属意大帅为储又当如何?”

听闻此言,陈佑眉头一挑。

只听赵普站起身来,踱了两步,继续道:“我等皆知大帅功盖天下,难道官家就不知道?假若官家原本属意大帅为储,但由于我等疏忽京中,导致荆宁矫诏篡位,岂不是平添许多波折?”

说到这里,他转向秦王,长揖道:“殿下,臣请入京一行,为殿下联络朝臣。”

在一旁听着的陈佑明白,赵普这又是一次冒险。

若是诏令秦王继位,荆宁平安无事,那自然是最好。但若秦王非是储君,或者荆宁拼死一击,远在西南的秦王可是一点忙都帮不上!

那么,自己要不要跟着去?

如果隐匿行迹,即便事情往最坏的方向演变,逃出生天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到时虽事未成,但为了主上甘赴险境,这忠心就不需要怀疑了。

问题是,再怎么说都有事败身亡的可能性。穿越过来很可能就活一年多,什么理想都没实现,也没给这世界带来一丝改变,甘心吗?

这么想着,陈佑抬头看向秦王,见其一脸犹豫,顿时嘴唇一抿下定决心,也起身道:“殿下,臣请同往!”

秦王见自己两位幕僚皆做此选择,他也不再犹豫,起身走到两人面前,顿了一会儿沉声道:“此去当以自身安危为要,但事成,某必不负你等!”

“殿下!”

陈佑赵普再揖,被秦王扶起:“今日某便往渝州去,你二人到时自渝州隐匿行迹出发。”

二人点头表示知晓,又听秦王接着道:“在此之前我会写信到卢府,让义成军拨一队人手供你二人支使。除此之外,若事急,侍卫马军长风军都指挥使皇甫楠可联络一番。”

一连串的叮嘱,陈佑用心记下,说不准记的这些到时候就能用来保命。

冬十月辛亥朔,秦王一行抵达渝州,当日收到京中来信。

这封信提到不少事情:官家精神尚好,京中鼓噪立储之人众多,宁王日日去观寺祈福,荆王想要回京被驳回,有御史弹劾荆王在广晋府行不法事被留中等等。

三人商议一番,认为抵达汴京之后,首先就需要联络官员弹劾宁王,以免舆论影响官家的判断。【1】

当天下午,陈佑、赵普各领十数护卫分批出城,约定好汴京城外接头时间地点之后分头前往汴京。

就在陈佑等人尚在路上之时,京中有御史弹劾秦王在锦官府屠戮良民。

支持秦王的集贤相江夏青也不管这御史是何方势力,直接授意手下官员分别弹劾荆王宁王。一时间朝堂上纷纷扰扰,被这事一搅和,原本渐有好转的赵鸿运在御医的救治下才勉强没有病情恶化。

十月初八,杜皇后诏宁王入宫。

听宦官传来皇后口谕,宁王赵元兴眉头一皱,随即舒展开来,吩咐府衙仆役:“备马。”

随即转向那宦官:“大官且在前带路。”

那宦官连忙行礼,走在前头。

自西华门入了皇宫,宣佑门进入后宫,一路绕过嫔妃宫殿所在,来到杜皇后居住的嘉德殿。

一如前次,杜皇后此时正在做着针线活,听见宫人禀报才将手中活计放下。

赵元兴步入殿内,稍稍扫视一眼便低垂眼帘,毕恭毕敬行礼道:“臣元兴拜见圣人!”

受了此礼,杜皇后温和笑道:“我儿快坐,红艳,炉上煨着的乳鸽盛一碗给三郎。”

那三十多的宫人连忙应了一声,走进一旁小阁。

赵元兴恭顺地坐下,心中却是冷笑不已。

虽都是儿子,但在他这个母亲眼里,怕还是二哥最亲!此时做出这等亲热姿态,不知又有何打算。

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弃(一)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后虎当何如(四)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六)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谈风月元宵至第五百七十二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七)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烟平(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阳如何施为(一)第二百一十二章 诸事推行隐者来(一)第五百二十七章 两府生变宰相换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阴私第四百一十一章 贼人阴谋乱长安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一)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浊又增污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别重逢父子情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一)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烟平(五)第六百十五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二)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马谁为主(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战斗已起押何方(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八)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后虎当何如(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三)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八)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闹事为哪般(一)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五百八十四章 无人可得顺心意 (一)第四百六章 陈将明诉苦求助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龙虎齐动风卷云(五)第一百二十一章当有同志共前行第二百一十二章 诸事推行隐者来(一)第六十五章套路从来得人心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异选大将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请议婚事第二百三十二章 乱起变生杀意浓(二)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气象(一)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十)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变国事动(三)第三十三章说朝局双龙争王(二)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钱口难开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五)第五百九十三章 请以海军试新制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二百四十八章 强干弱枝议迁都(三)第四百二十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九)第七十章积劳成疾为哪般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顺汝心(三)第五百四十二章 识大局治安创收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一)第九章城头观兵反意坚第九十八章仿若汉末汉中反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九)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三十六章项上人头吾必取(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开府试网英才(六)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一)第五十二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一)第六百十五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一)第五百八十四章 无人可得顺心意 (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师北疆变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八)第一百九十一章 罢相方始乱迷离(二)第五十九章转遍东京闻兵讯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七)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东去拓海疆(三)第五百六十七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二)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计在教育(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风起时动微末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择异(一)第二百一章 下车伊始危机藏(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斗角汴京城第一百三章江边垂钓生妙计第五百六十六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一)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风源自湘潭起(五)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诸事杂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总分明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六)第六百八十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四)第九十八章仿若汉末汉中反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一)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为模范争最优第六百十四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一)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杀人当行何计(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内乱未平外乱起(四)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一)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谊值几何(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议政定官途第三十八章手腕强硬治归州(一)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阳(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内乱未平外乱起(一)第十三章月下争渡一线天(一)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敌占先机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一)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