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将离京先定婚事(一)

“魏?”汴京中陈佑的魏姓下属只有魏仁浦一人,只是他来作甚?

陈佑可还记得,自己想要招揽魏仁浦的时候,被委婉拒绝了。

疑惑归疑惑,还是吩咐门房赶紧去把魏仁浦带进来。

这个宅子并不大,陈佑收拾一番书桌,开门到书房门口的台阶上刚刚站定,魏仁浦就在门房的引导下朝这边走来。

虽然天色暗了下来,但能看到魏仁浦此时还穿着常服,应该是散衙之后直接就过来了。

眼看就要走到跟前了,魏仁浦将手中包裹递给门房,站定叉手行礼道:“拜见使君,一套砚台,不成敬意。”

陈佑哈哈一笑:“道济不必多礼,我已经不是承旨!”

说着右手虚引:“进屋说话。叫人送茶点过来,通知厨房备一桌酒席。”

后一句话却是跟门房说的。

魏仁浦笑了笑,跟在陈佑身后走进书房。

分了主宾坐下,陈佑笑呵呵道:“道济此来所为何事?”

魏仁浦拱手道:“听闻使君不日离京,下官特来拜会。”

“哦?可曾去过杨相公府中?”

“正午之时已经去过。”

陈佑点点头,转开话题道:“之前倒没问过,道济在调支房可还适应?”

“比之从前事情倒是少了一些,尚算轻松。”

看着魏仁浦,陈佑突然道:“道济在枢府干多久了?”

骤然谈到这个,魏仁浦愣了一下,好一会儿才面露感慨道:“算来也有十年了!”

“十年了啊!”陈佑也不由感叹一声,“你可想过出枢府,到别处去?”

这是想再次尝试招揽了。

魏仁浦自然能听出陈佑的弦外之音,先后两次招揽,足见陈佑对他的重视。只是蜀地偏远,虽说锦官府素有天府之称,但毕竟远离中原。

这一去,就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了啊!

魏仁浦想了又想,一时下不了决心,只得面露愧疚之色道:“使君看重于我,实乃吾之幸事,只是家中老母年事已高,仓促之间不能丢下老母远赴蜀地,还望使君容我归家禀告母亲再做决定。”

父母年老,不便远游,在交通不发达的时候,这也是人之常情。

故而陈佑也点头道:“这是我疏忽了,若是令堂同意,再说此事也不迟。”

之后两人就默契地跳开这个话题,闲聊开来。

次日一早,陈佑便将《请试牛痘疏》递交到政事堂。

之后一个上午都在城中转悠,主要目的是观察一下张昭发展的那些个细作。

中午还得同冯道一齐吃一顿饭,一同出席的还有大理寺丞李仁信。

据冯道所言,双方商定在陈佑离开之前,先把纳采和问名的程序走完。然后陈佑前往锦官府的时候走江陵那一条路,在江陵老宅的家庙中完成纳吉之礼。

这样,等陈佑一两年后被调回京中之时,正好可以把纳征、请期、亲迎一并解决了。

至于说陈佑一两年后能不能调回京中,有冯道在,不需要担心这个。

定下酒楼之后,眼看时间还早,陈佑便先回家。

刚走到门口,就听门房道:“主人,家里来了个潘将军,正在偏厅候着。”

潘美来了!

一听到潘将军三个字,陈佑就知道潘美终于抵达汴梁了。

从诏书下达到今天,将将一个月。

也不怪潘美来得这么慢,他可不是孤身一人回的开封,而是带着一军兵马,这才走得这么慢。他这还算快的,有从蜀地调入京中的现在还在半路上。

陈佑还没走进偏厅,就听一阵爽朗的笑声传来:“大哥可算是回来了!”

定睛一看,不是潘美又是何人?

当即大步上前:“仲询今早到的?”

四只手紧紧握在一起,很是有些就别重逢地激动情绪。

听了陈佑的问话,潘美点点头道:“正是!小弟我刚从宫内出来,就到大哥宅中来了。”

“坐下说话!”陈佑抓着潘美的小臂走进偏厅。

两人坐下之后,陈佑才笑着解释道:“叫仲询久等了,某今日宴请大理寺丞李仁信,故而提前去酒楼看看。”

潘美面露差异之色:“这李寺丞是何等来历,竟需大哥如此小心?”

陈佑嘿然一笑:“他乃是我未来的妻兄,你说我该不该小心点?”

“哈哈!”潘美也忍不住笑了,“是该如此!”

说到这里,他开口问道:“说到这个,万育哪去了?”

“万育现在在枢密院当一个小吏。”陈佑解释一句之后,突然朝潘美挤了挤眼睛:“正巧我今天中午没空陪你,你就同万育一齐吃顿饭如何?”

去年提亲之后,潘美脸皮也厚了起来,装着没看到陈佑的神情,只是嘿嘿笑道:“如此正好!如此正好!”

说了几句,陈佑突然想起来一件事,脸色稍正,问潘美道:“我过两日就要去锦官府,仲询你要不要留万育在京中?”

“啊?”潘美皱起眉头,“大哥不是枢密都承旨么?怎地突然要去锦官府了?”

见潘美还不知道,陈佑只得将这几天发生的事情介绍一遍。

听完陈佑的分析之后,潘美总算是松了口气:“这么说来官家还是信重大哥的。”

说完这话,他终于想起来庞中和了,当下搓了搓手道:“至于万育,还是看他自己怎么想吧。”

潘美都这么说了,陈佑也不好多说什么。

两人又谈了一阵,陈佑自去往酒楼,潘美留在宅中等庞中和散衙归来。

在酒楼等了没一会儿,一个三十多的绿衣官员走进隔间,这边是李仁信了。

虽然陈佑官职高,但面对未来的大舅哥,陈佑可不敢摆谱,连忙起身拱手:“李寺丞。”

李仁信也是笑着回礼:“李某来迟,还望陈使君恕罪。”

陈佑哈哈一笑:“是我来得早了!寺丞且坐,冯相公还得有一阵才道。”

李仁信含笑坐到陈佑对面。

今日是冯道坐主位,李仁信虽然是代表李家,但毕竟是小辈,只能坐在左边的主宾位上,陈佑坐在右边,算是作陪。

两人沉默了一阵,陈佑当先开口道:“事先也不知寺丞喜好,只是随便点了几个菜,若有不合胃口的,还请寺丞原谅则个。”

第一百四十七章 龙虎齐动风卷云(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乱之后诸事繁第三百四十一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六)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五章时移事易非前史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二)第五十六章初见皇帝受问询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飞雪春已近(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龙虎齐动风卷云(三)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战意(五)第一百一章观衙堂心有所感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风至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三)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六)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别样心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二十九章受人之托忠其事第一百四十七章 龙虎齐动风卷云(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七)第六十五章套路从来得人心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五)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为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顿操作猛如虎(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总是迟第三百三十三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八)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计在教育(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九)第二百二十六章 强干弱枝议迁都(一)第六百五十章 银夏战事可定矣(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乱起变生杀意浓(二)第一百七章辞旧迎新除夕夜第四百六章 陈将明诉苦求助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十二)第三十三章说朝局双龙争王(二)第五百三十章 师友侍读何人佳第一百七十九章 陈将明初入枢府(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二十三章小意应对新同僚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九)第十六章月下争渡一线天(四)第七百十六章 科举艰难唯公平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一)第七百章 乱云遮蔽洛阳城(六)第四百八十六章 浅水亦有乱流涌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三百三十四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九)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荡该如何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缓蕴风雷(四)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阳如何施为(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贼人阴谋乱长安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后南有风起第三百三十三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八)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九)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独怆然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五)第六百八章 不惧生死为筑城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九十章长平故计死士出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强干弱枝议迁都(三)第五百十八章 池静亦有暗流涌第一百一十章时运所至晋阳下第一百一章观衙堂心有所感第五十一章险铸大错自为之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烟平(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五十二章快马频至事愈急(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七百三十章 大风源自湘潭起(二)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变国事动(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三)第三十六章项上人头吾必取(一)第二百一章 下车伊始危机藏(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十二章举义反正须拿捏第六百二十一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八)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险全臣节(二)第六章双狐斗法寻后路第六百十二章 无需畏惧艰难事第五百九十二章 骤起争端余韵响(四)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马初与伯乐见(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五)第六百十五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五百七十一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六)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万里霜第六十五章套路从来得人心第六百十八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五)第六百五十一章 银夏战事可定矣(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四)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七百三十章 大风源自湘潭起(二)第六十二章留守监国风将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