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

宁强听了,只是摇头:“做一个县令也挺好,若不是当了这百里侯,我还不知道当官为民这么困难。”

“所以你才要到更高处去!”罗施的语气十分认真。

左右看看路边没有行人,他一边朝前走,一边低声道:“世道黑暗,人心沉沦,到了必须要改变的时候了。行仁,这还是你告诉我的。”

宁强沉默不语。

又走了几步,宁强才压低声音开口:“这话咱们私下里说说就好。京兆陈使君都因为在书院中说的话被一干小人弹劾,更不用说我们了。”

说话间,两人走近了一个较为热闹的大街,街上无论男女老少,见到宁强之后皆是诚心诚意地行礼问好。

哪怕知道县衙中还有信使在等着,宁强也禁不住放慢脚步一一回应。

这种场景经常会出现,不论是宁强还是罗施,都见怪不怪。而且每隔六七天,宁强还会问一问路人商户最近生活情况,遇到难事也会顺手帮个忙。在双流县民众心中,便是锦官府尹的声望也比不过这个异常亲民的县令。

好在宁强住处离县衙不太远,他俩很快就到了县衙。

信使真的就只是信使,哪怕是吏部的信使也一样,至少宁强让他干等了这么长时间,他是一句牢骚话都不敢说,恭恭敬敬地取下背上的竹筒递给宁强。

叫来书吏仔细核对了竹筒上的密封标志,宁强将竹筒打开,取出一个不知是什么皮制成的信囊。这也是密封的,确认没被打开过后,将信囊挑开,口朝下对着桌面一倒,从信囊中掉落出一堆物事。

政事堂签发的命令,枢密院签发的命令,一块圆木牌,一枚符契,一张公验,以及一份新的告身。

宁强从文官变成了武将,调任安淮副都监,即刻前往亳州山桑县赴任。

除此之外,就再也没有其它东西了。

宁强只知道自己变成了安淮副都监,暂且称为安淮军吧,这个安淮军在亳州山桑县。

至于安淮军是做什么的,都监是谁,他去了要做什么,一概不知。

信使甚至连他送的是什么都不知道,所以宁强根本就没问信使,从钱袋中抓出一把铁钱,也没看有多少,就这么递给信使。

一把铁钱虽然不多,但也是额外收入,够在双流县吃一两碗面。

信使退下之后,宁强同罗施分了主客坐下。

把玩着手中符契,宁强笑道:“我在双流也呆了快三年了。”

“正是有行仁,双流百姓才有了如今的好日子。”罗强这话说得是真心实意,“若不是行仁你,恐怕陈使君走后,这双流也变得同其它县一般了。”

说到这个话题,宁强脸上笑容也消失不见,无奈摇头:“只怕我走后,双流县就跟当初陈使君走后的锦官府一样。”

说着,他叹了口气,认真地看着罗施:“双流走向何方,就看惠慈你了。也不知道下一个县令是从哪里过来的。”

沉默一阵,罗施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行仁何必担心,便是你走了,双流也不只是剩下我一个。而且,就算失败了又怎样?陈使君不是说过么,一时的挫折不算什么,时间会挑选出正确的道路。”

“是啊,时间会挑选出正确的道路。”宁强有些感叹,“只不过能坚持下来的却不多,就连陈使君,他在河南府的时候也不复锦官府这般为民着想了。”

“或许他只是想当一名山长。”罗施言语间有些不满。

宁强摇摇头没有接话,至少目前他还是很崇敬陈使君的,虽然对陈使君近期的作为有些失望,但至少还没彻底背离一开始的初心。

跳过这个话题,宁强叫来县内亲信,开始叮嘱他走后诸人该如何行事。

一直到天黑,他才回到家中,收到消息的妻子已经收拾好了行装,就等着明天乘船出发。而双流县,即便再不舍,也只能暂且先放下。

吃完晚饭,问了问三岁多的女儿识字情况,心情平静下来,宁强重新走进书房。

拿起桌上的书册,合上之后看着封面许久未动。

借着昏黄的灯光可以看到书册封皮上有四个手写的毛笔字——陈山长集。

这是书院里的学生整理出来的,宁强托关系拿到了这份手抄本。

毕竟是陈佑在书院中的教学记录和质询问答,文采什么是别想了,存在漏洞也就算了,有些地方甚至前后矛盾。

但即便如此,这本书也让宁强珍视不已。因为这书里面的某些内容,让他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重重出了口气,将这书册放下,开始整理书房内的文书典籍。

每日例行议事结束,京兆府一干僚属皆是面容严肃地离开正堂。

最后一个出来的是少尹高启,几乎所有人都能看到,脸色阴郁的高启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京兆府的每日例行议事,陈使君称之为“衙会”,府衙的一众僚属之所以面容严肃,是因为今日的衙会上,府尹陈佑公布了一件大事:参军事权守兵曹事安岳文押着各地逮捕的寻衅滋事游行示众的时候,在富平县内遭到袭击。

逮捕的泼皮死了两个,随行府兵死了十三人,安岳文本人也是伤了胳膊。

先不说安岳文本身的立场倾向,单论府衙僚属和府兵在京兆府境内遭袭,就足以让府尹大发雷霆了。

整个京兆府衙,上至少尹高启,下至司法金长顺,都被陈府尹好一顿斥责。

骂完人之后就是后续处理,司录梁关山急匆匆地离开府衙,他现在要去府兵驻扎的营地。

新任的司兵吴竹林尚未到任,所以接应安岳文的任务就交给他这个录事参军事。

虽然这是他本身的职责,而且他在府兵内部说话还算有分量,可以说是最合适的人选。但骤然遇到这种事情,梁关山不由得就想揣测陈府尹的决定是不是有什么深意在其中。

才发完火的陈佑走进书厅之后,脸上怒容顿消,取而代之的是凝重的神情。

他立刻叫来刘河,开口第一句就是:“富平县内可有大股盗匪?”

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一百九章诸将逼宫围太原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四)第二百四十七章 强干弱枝议迁都(二)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风源自湘潭起(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两姓永结秦晋好(二)第一百二十一章当有同志共前行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三)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五)第二百一十三章 诸事推行隐者来(二)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变岂可猜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变故起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为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军难收税更难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旧之交稳为重(二)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随风第九十三章浑不要脸会使节第一百九章诸将逼宫围太原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犹不慌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谊值几何(四)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动议改制(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穷且益坚志不坠(五)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诸事重(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陈将明初入枢府(一)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择异(一)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变国生事(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缓蕴风雷(三)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议定清田事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八)第一百八十章 陈将明初入枢府(三)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谁主沉浮(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二十章月下争渡一线天(八)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二)第二百三十章 战斗已起押何方(三)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义谋反欲亲征第一百七十九章 陈将明初入枢府(二)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师(一)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声是利器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开府试网英才(一)第六十章诏令监国是何意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员可行否?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三)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五百四十章 忠于王事举贤良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战须有终结日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三十六章项上人头吾必取(一)第三十九章手腕强硬治归州(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飞雪春已近(一)第五百四十六章 两国皆赚无人亏第三百五章 空辩不若实为证(一)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三)第七十八章未雨绸缪布耳目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诸事杂第四百二十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三)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四百一十七章 关内之地乱将起第二百三章 春耕为重议农事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八)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三)第五百九十一章 骤起争端余韵响(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飞雪春已近(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闻南国事(一)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后南有风起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三)第七百三十章 大风源自湘潭起(二)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顺汝心(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动议改制(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实实解烦忧(二)第四百八十七章 旧人只听新人笑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气象(四)第四十九章享乐之心起复消第四十章手腕强硬治归州(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罢相方始乱迷离(四)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战意(五)第三百三十八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三)第五百三十章 师友侍读何人佳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弃(一)第四百四十六章 闲谈军政论优劣(二)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战须有终结日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杂事如繁花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陈之民欲揭竿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两手准备终定音(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十)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计看将明(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总比困难多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