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四)

在场几人互相看了看,太医署丞张欢代表众御医回应:“回禀官家,太后无甚大碍,不过是骤闻丧讯难以自持,再加之年纪大了,这才气血攻心昏睡过去。休息一阵自会醒来,再用些静心宁神的方子将养一些时日便可。只是毕竟年迈,最好不要有大喜大悲,免得身体经受不住。”

赵元昌点头:“有劳诸位了。令歌,送御医回衙,吩咐尚食局准备药膳。”

一众御医行礼告退,在童谣的带领下离开此处。

扫视房间内服侍的宫人,赵元昌皱了皱眉。

一直紧紧盯着官家的张德钧见此,立刻挥手驱赶:“都出去,没事就别在这打扰太后休息!”

既然官家没有出声斥责,宫人们便不敢不听张德钧的话,面朝官家躬身行礼后,轻手轻脚地快步离开房间,屋内很快就只剩下张德钧陪着官家。

赵元昌站在榻前,仔细观察杜太后。

说实话,自打他开始跟着父亲上战场,就再也没有仔细看过父母的面容了。

当年先帝去时,他也就是守灵的时候仔仔细细地看了先帝最后一眼。当时满身心都被日夜奔波的劳苦和即将登基为帝的感慨填满,只有第一眼看到先帝遗体时有过一阵悲伤的感觉,再之后便是平静与空白。

如今看着昏睡的杜太后,赵元昌除了升起“原来娘娘已经这么老了”的想法,还有就是回忆起从小到大杜太后各种偏心赵元盛的情景。感到可笑的同时,也不免警醒,这一年他为了给德昭铺路,冷落了其余几个孩子太多。

心中不免想到那个比德昭大两岁的弟弟,想来当初先帝临去之前也是怀着同样的心情给元旺封王的吧。

赵元昌叹息一声,转身欲走。

正巧这时候杜太后醒了,她一扭头就看到了赵元昌,眼眶顿时就变得通红,有气无力地开口责问:“怎么,官家是来看老婆子的狼狈像么?”

赵元昌顿住脚步,朝张德钧摆了摆手。

张德钧心领神会,立刻快步离开,同时把门给带上。

“娘娘何必如此刻薄。”

赵元昌转身看着杜太后,没有丝毫恭敬的神色:“听闻娘娘昏迷,我这个做儿子的来看看又有什么不对的。”

听他这么说,杜太后又想起方才去世的二儿子,眼眶中顿时满溢泪水,声音都变得沙哑起来:“何必假惺惺,早知你会做下这等事,当年我拼了命也要拦着你爹把皇位传给你!”

“呵!”

赵元昌轻蔑地笑出声来:“呵呵呵,你又不是没干过!”

只这一句话,便叫杜太后呼吸急促心神激荡,指着赵元昌说不出话来。

摇了摇头,赵元昌转身离去,同时口中说着:“二哥已经去了,娘娘还是打消那些心思罢。”

将杜太后的叱骂关在门内,赵元昌看向站在一旁躬身等候的张德钧:“好生照顾太后。”

二十日,礼部等奏称:“爱民长悌曰恭,既过能改曰恭,可谥沔阳郡王元盛为‘恭’。”

但凡知晓详情的,听到这个消息都会笑出声来。无他,赵元盛的所作所为同‘爱民长悌、既过能改’这八个字可谓是截然相反,这个谥号分明是明褒实贬。

不管是出于怎样的心理,总之官家批准了礼部的奏请。

下诏追复赵元盛为荆王,赠侍中,谥曰恭,辍朝三日。

从此往后,提到赵元盛都可以用荆恭王三个字来代替。

荆恭王下葬的时候,皇太子德昭、宁王元兴一同送葬。

太子德昭还带了杜太后的哀悼诏书,诏书中除了诉说太后哀痛悲伤之情,还提到杜太后身体不好无法送荆恭王最后一程,非常遗憾和难过。

再联想到宫里传出的杜太后因为哀伤过度而病倒的消息,所有人都能感觉到杜太后对荆恭王浓浓的母爱。

天家之内母慈子孝、兄友弟恭,正是治世所需,至于诏书究竟是谁授意写的,没必要太过在意。

赵元盛病故后,太子德昭越来越频繁地参与军国政事,当然他日常只是担任一个见证人,负责决策的多是两府相公。

从三月到四月,洛阳文武经常听到“监国太子令如何如何”,倒是官家的敕制少有听闻,虽仅月余,大部分文武官员却都习惯了这样的状况。

四月底的一天,陈佑匆匆赶往仁寿殿。

他本在城外讲学,不料官家急召,也只能抛下学生赶回宫中。

赵元昌不止找了他一个,但他是唯一一个不在城里的,当他抵达仁寿殿时,其他人早就到了。

胡承约、卢仲彦、薛居正等人全都在,包括陈佑在内,他们这些人可以算是东宫班底。

陈佑时隔一个多月再次见到赵元昌,着实被吓到了。

现在的赵元昌看起来精神十分萎靡,虽然脸色依旧红润,却是叫他看上去愈显异样。

身穿燕服依靠在榻上,给陈佑的感觉不是那种天下第一人,而像是没有人气的泥塑木偶一般。

“都到齐啦。”

陈佑行礼入座之后,赵元昌在宦官的服侍下调整姿势,扫视诸人后开口:“今日把你们都叫过来,是为了太子。”

此言一出,殿内诸人全都打起精神等着听官家怎么说。

“将明。”

赵元昌先点了陈佑的名字。

“臣在。”

“你近日可曾教导过太子?”

陈佑眉头抖动,稍稍沉默后回答:“回禀官家,臣未能尽到少保之责,请官家降罪。”

赵元昌看着陈佑,缓缓道:“你以为我叫你做这个少保是干什么的?”

陈佑长揖到地,开口道:“此乃臣之……”

“德俭,你这个詹事又如何?”

陈佑话还没说完,就被赵元昌打断了。

起身一礼,胡承约朗声道:“回禀官家,臣这些日子同卢詹事一起整顿东宫卫军,东宫杂务多交由太子家令任喜处置。”

“嗯。”赵元昌点点头,不置可否,继续问下一个:“昭美呢。”

……

等赵元昌全部问完一遍,除了他本人,殿内已经没有人继续坐着了,陈佑等人全都站着,等待赵元昌的吩咐。

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谊值几何(五)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顺汝心(三)第二百八十二章 潜行入洛见下官(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一百一十一章无心插柳柳成荫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烟平(三)第四百八章 鲜血淋漓投名状第三百六十一章 穷且益坚志不坠(二)第三十七章 项上人头吾必取(二)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气象(一)第二十三章小意应对新同僚第四百八十一章 两难之地有默契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六)第五百三十二章 东宫所学是何物第六百三十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七)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五百三十章 师友侍读何人佳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二百一章 下车伊始危机藏(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诸事重(一)第五百四十章 忠于王事举贤良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十一)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当慎行第四百九章 大局动荡私心意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于一(一)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六百十八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五)第四百八章 鲜血淋漓投名状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十)第三百六十三章 穷且益坚志不坠(四)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七百十七章 汉皇终究屈贾谊第七十九章即将离京奇事多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开府试网英才(六)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十一)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变国生事(二)第四百六十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七)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十四)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四)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烟平(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诸事忙(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三)第六百五十章 银夏战事可定矣(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七)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诸事忙(三)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报仇不怕晚第五百一章 韩熙载出使求和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二百六十章 为民服务不求夸第七十四章双王大婚宴平乐(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来风必有因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八)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师(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二百二十四章 诸事推行隐者来(三)第五百七十三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八)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六十四章战事不顺布闲棋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谊值几何(五)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请缨为难事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旧之交稳为重(一)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一百九十六章 两手准备终定音(一)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三十八章手腕强硬治归州(一)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七)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杀人当行何计(一)第六百五十章 银夏战事可定矣(二)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诸事推行隐者来(二)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七)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旧之交稳为重(一)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弃(二)第六百二十二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九)第七百六章 敢为天下挑重担(二)第三百一章 勿论贤愚皆可用第一百三十八章 献民献疆蜀国亡第七百十三章 农事从来不简单第八章兵临城下伴王驾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五)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乱心绪第六百六十五章 为安诸军分新饼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乱之后诸事繁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险全臣节(二)第六百二十二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九)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六)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变岂可猜第六百十二章 无需畏惧艰难事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