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马谁为主(三)

“将明倒是好手段。”

赵普笑呵呵地给两个酒盏斟满酒,坐下的时候感叹一声。

陈佑轻笑摇头:“全是无染相公所为,某只不过是奔前跑后罢了。”

他这话说出,赵普只是笑而不语。

陈佑明白,赵普这是急了。

有刘熙古和卢亿在,赵普没办法像以前那样轻松写意地针对陈佑手里的人才,要做成一件事,必须要付出点代价。

本想着法司改制,能趁机送些人情或者交换一些好处,谁成想治安寺他不能插手,大理寺被王、马两位相公划定。

偏偏陈佑还成功地把手伸进了大理寺,也不怪赵普以为是陈佑在后面搅风搅雨。

喝酒吃菜,一连三杯酒下肚,赵普才满脸感慨地开口:“到你我的位置上,将明你也明白,人呐,有时候是身不由己。”

这话陈佑十分赞同,点头附和道:“的确是,你不想走,后面也有人推着你不得不走。”

两人碰杯一饮而尽,好似都有了些醉意,可其中几分真几分假,谁都不知。

只听得赵普继续道:“我俩相交微末,当初将明你曾舍命与我共搏富贵,我也曾冒险助你除去敌手,如此情义,何人能比?”

陈佑脸上浮现出回忆的神色,接过话头:“犹记得太祖末年,你我二人受先帝之命潜回京城,当时真是通力配合豁出命去,方才有如今的生活。”

顿了顿,他晒然而笑:“则平你我想知多年,有话就直接说了吧,作甚弯弯绕绕好不爽利!”

听了他这话,赵普放下酒盏,脸上感慨尽消,对上他的目光,平静开口:“也是,不说虚的了。前阵子我对你多有为难,其中缘由想来你也清楚。”

“在其位谋其政,身处此间,不得不如此。”陈佑微微摇头,既是表示对赵普的理解,也是在说自己现在给赵普使绊子实属正常。

赵普显然明白这一点,脸色没有丝毫变化:“你我之间,只有公事,没有私怨。”

有了这样的共识,就有了合作的基础,不存在说因为之前敌对,现在就不能相互配合的情况。

陈佑点头,默然举杯。

酒水下肚,赵普没有吃菜,而是前倾着身子,压低声音道:“张欢投了温美才,文伯相公那里,恐怕有些阻碍。”

“呵呵。”陈佑眼底尽是嘲讽,“此等人物,阻了文伯相公变革,怕是蹦跶不了多久。”

似是见陈佑明了,赵普轻松一笑,坐直身体吃了口菜,然后才道:“三司可不仅仅是一个三司使的事情,关心的人不少。”

陈佑停下筷子,话语间带着些郑重:“怎么,温美才对三司改制有意见?之前文伯相公宣布的时候怎么不见他提?”

“人是会变得嘛!”

赵普也放下筷子,十分认真地看着陈佑,缓缓道:“似温美才这般一心只有私利的人,实在不该留在中枢。”

意料之中的事情,只是没想到先提出来的会是赵普。

陈佑默不作声同赵普对视良久,然后道:“还要看文伯相公作何说法,或许温美才只是一时糊涂,是吧。”

赵普颔首:“确实要看王平章怎么说。”

说完这句,两人默契举杯。

当天晚上,陈佑寻到王朴府上。

在客厅坐下,揭开茶盏抿了一小口,陈佑率先开口:“佑星月来访,实是有要事想同相公商议。”

王朴面目微动,正色道:“将明且讲。”

陈佑稍稍沉吟后开口道:“眼下相公只为两件事忙碌,一是法司,一是三司,佑所言无误否?”

“的确如此。”

法司涉及刑部、大理寺,以及准备筹建的治安寺;三司涉及盐铁、税赋、户部钱粮等等。两件事牵扯面极大,法司改制涉及到京城兵力分配,三司改制涉及钱粮税银,都是一等一的大事。

借助改制,王朴也能贯彻自己的意志,巩固地位权势。

只是哪怕作为首相只需统筹局面,同时推进两个系统的事情,也耗费了王朴大量的精力,不然也就没有陈佑赵普这些人的事情了。

其实王朴也可以充分放权给底下人,只负责指出方向和验收结果。可这样的话,底下人会把政策执行成什么样子,就只有天知道了。

经常会出现,一项项政策单独拿出来那都是利国利民的好方略,组合到一起就变成劳民伤财的法子。

王朴从小吏幕僚做到首相,对此自然知晓,故而在当前只是抓住两点,其余暂且不管。

陈佑却不这么看,他认为眼下还有一件事比较重要。

“相公以为,法司、三司的改制,诸府军州会如何应对?”

他语气淡然地问出这个问题,随即又补充道:“或者说,那些手握重兵的节度刺史,可能放下手中权力么。”

沉默一阵,王朴从容对曰:“有赖先帝之功,天下兵马大半聚于京师,谁人敢反?谁人能反!”

陈佑立刻道:“若是一地节镇数年不便,则如何?若是中枢生乱,则又如何?”

停顿一下,陈佑沉声道:“佑以为,如今之重,非是两处改制,乃是中枢稳定。中枢定,则各节镇不敢不服从调令;中枢定,则改制可稳步推行。”

他这话一出,王朴登时反应过来。

“将明你这话。”王朴看着陈佑,眼中带着探究,“是话里有话啊。”

陈佑丝毫不虚地同王朴对视:“相公当知,天下定于兵马。然先帝已去,官家年幼,天下兵马以何人为主,全在于中枢如何。”

“怎么,有侍卫亲军司和殿前司还不够么?”

王朴面带浅笑看着陈佑,说出来的话却有些冰冷。

陈佑立刻回道:“佑能掌握侍卫亲军,非是武功威望压服全军,而是有两府在身后支撑。如若相公和长山公不支持我,恐怕我是一个军汉都指使不动。”

这话说完,两人目光相交,静默良久。

许久之后,王朴垂下眼皮:“汝之所虑,吾知矣。”

停了一下似乎在整理措辞,然后道:“政事堂这条船,不能漏,也不会漏。”

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七十四章双王大婚宴平乐(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三)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烟平(四)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后虎当如何(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马谁为主(三)第二十五章商议军机或可用第六百四十九章 银夏战事可定矣(一)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东去拓海疆(一)第二百四十九章 谢公安石与君同(一)第七十五章双王大婚宴平乐(二)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犹不慌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荡该如何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顺汝心(三)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一)第七十四章双王大婚宴平乐(一)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战前动员第六百九十八章 乱云遮蔽洛阳城(四)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六)第六百二章 国政定于言语间(二)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战须有终结日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战前动员第九十二章未来之事早打算第六百五十六章 决断之重一肩担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十)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于一(五)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义谋反欲亲征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义谋反欲亲征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一)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论教王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耻在心中第五十二章快马频至事愈急(一)第九十二章未来之事早打算第二百四十二章 内乱未平外乱起(七)第四十三章争权夺利心思重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论道德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二百八十九章 书院之内真理存第七百十八章 一点星火落周山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巅峰小婴孩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风起时动微末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请缨为难事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东去拓海疆(二)第一百二十二章广植羽翼乃正道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风源自湘潭起(六)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顺汝心(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诸事忙(三)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向往之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气象(四)第六百十七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四)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三)第二十章月下争渡一线天(八)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后虎当如何(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尔等当为好工具第二百七十五章 两姓永结秦晋好(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五)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变国生事(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缓蕴风雷(三)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十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内乱未平外乱起(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开府试网英才(六)第五百七十二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七)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计乱纷纷第四十章手腕强硬治归州(三)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杀人当行何计(二)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枣没枣打一杆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耻在心中第四百一十一章 贼人阴谋乱长安第五百八十六章 无人可得顺心意(三)第十章大周来客夜登门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开府试网英才(一)第六百一章 国政定于言语间(一)第四百七十五章 宁行仁城头质问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一)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风(一)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怀德第三百三十一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六)第一百一十一章无心插柳柳成荫第三十八章手腕强硬治归州(一)第三十二章说朝局双龙争王(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六百九十九章 乱云遮蔽洛阳城(五)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泽国断美梦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十二)第五百七十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五)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诱推物理(一)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风起时动微末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五)第六百十二章 无需畏惧艰难事第六百十八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五)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谊值几何(一)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