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无人可得顺心意 (一)

陈佑瞳孔一缩,直接朝车门倒去,同时双腿一蹬,蹬在桌边,向前蹿了一下。

这一蹬,烛台砸在陈佑的大腿上。

陈佑痛呼一声,忍着痛迅速翻身,准备逃出马车。

烛台上的蜡烛在这一刻断裂,带着火苗落在温仁福手腕上,发出“嗞”地一声,彻底熄灭。

温仁福咬牙皱眉,愣是没有松手,一击不中立刻踏上木几弯腰扑向陈佑。

两人连番动作,终于惊到了拉车的马匹,只听一声嘶鸣,车前的黑马猛然一跃,朝前奔去,撞翻了好几个想要上前查看的护卫。

这导致车内陈佑、温仁福不由自主向后倒去。

陈佑还好,本就是半趴在地上,现在只不过是以五体投地的姿势在地毯上滑行一段距离罢了。

而弯腰站上木几的温仁福直接就脚下一滑,仰面摔到,头脚朝上卡在木几和木墩之间,发出一声惨叫。

此时外面的护卫也在付出了十数人被撞伤的代价后控制住了马车,只是听到马车内惨叫呻吟之后,陈、温二人的护卫各自占据一边手持刀刃对峙起来。

顷刻之后,双方头领一同站出来,准备一齐查看马车内发生了什么。

这时候陈佑总算是爬了起来,直接推开车门。

“陈佑!”

温仁福咬牙高呼。

陈佑没有回头,一瘸一拐的在亲随的搀扶下离开马车。

温府亲随则赶忙钻进马车,一声惊呼之后传来温仁福的呵斥声。

“相公!”

随从看到陈佑的步态,忍不住心中担忧喊了一声。

陈佑放入没听见,走到自家马车旁边,在随从的帮助下登上马车。

随即,马车内传出他的话:“去皇宫。拿温毛巾来。”

“陈佑!”

他话音刚落,温府马车上就又传出一声怒吼。

温仁福被亲随搀扶着站在已经没有挽马的马车上,怒视着陈佑所在的马车。

“休想动我儿子!”

“出发。”

陈佑完全不理会温仁福,沉声吩咐车夫亲随后,便不再开口。

在亲随们警惕地护持下,车轮轧在碎石路上发出辚辚的声音,缓缓朝皇宫驶去。

如果接下来不能把温仁福踢出中枢,陈佑这顿打算是白挨了。

马车很快就抵达皇城,陈佑下车在亲随的搀扶下缓缓向政事堂走去。

他只是擦干净了脸和手,衣服上沾到的蜡烛油和灰尘什么的都还在,只是不太显眼。再加上怪异的走路姿态,路上遇到的官吏也好、护卫也罢,全都在猜测陈相公到底经历了什么。

今天陈佑花了比以往长很多的时间抵达政事堂所在的区域,他进了正门还没走几步,就看到王朴一脸沉重地迎了过来。

毫无疑问,王朴提前得知了陈佑这副凄惨形容。

他知道陈佑今天是要去干什么,以他的智商,大概能猜出两人打了一架。

至于温仁福有没有死,他还猜不出来,所以才急着来见陈佑。

“怎么样?”

一见面,甚至还没走到跟前,王朴立刻开口询问。

陈佑一边朝前走,一边回答:“不严重。”

那就是没死人了。

王朴面色稍稍缓和,顿了顿,一边上前抓住陈佑的胳膊,一边道:“去屋里说。”

他主动来搀扶陈佑,为的是安抚,以免陈佑激动之下做出什么难以挽回的事情。

不过他也知道,陈佑愿意第一时间来政事堂寻他,便是不准备用规矩外的手段来报复温仁福。

到屋里坐下,不等王朴询问,陈佑就开口了:“他是想杀我。”

明明才死里逃生,陈佑此时的神态却异常平静:“马车上的烛台直接抡起来朝我脑袋砸,也就是我躲得快。”

说到这里,他停住,看着王朴,嘴角上扬露出微笑:“若是砸中了,王相怕是见不到我陈佑了。”

王朴的目光没有移开,他只是稍稍思量,便做出了决定:“也幸好没砸中,怎么样,侍卫司那边还能去么?”

“这要看王相怎么和其他几位交涉了。”

“行。”王朴应下。

温仁福手里没有可靠的兵马,而且官家和太后对他也没有太过倚重信任。当然,重点还是他手里没有可靠的兵马。

所以王朴和陈佑敢强行罢免他。

就在陈佑同王朴会面的时候,他那些等候在皇城外亲随中有一人遇到了东宫六率里的熟人。

那带队巡逻的校尉见到熟人特意朝这边偏了些,然后笑着问:“陈相公入宫估计要到午后才能出来,你们怎么在这等着?”

那人也走近了些笑着回应:“相公进去的时候叫咱等着那就等着呗!”

说着,两人距离足够近了,那人立刻压低嗓音快速道:“方才温仁福欲杀陈佑,陈佑腿部受伤!”

同明殿廊屋,胡承约在这里等候召见。

宫门刚刚打开,治安卿宁强就入宫求见官家,他晚到一步,被拦在门外。

从他在这里等候开始算,宁强在殿里已经两刻钟了。按道理除非是讨论国策,否则一个治安卿不可能同官家聊这么久。

他现在十分焦躁,来回踱步的步速越来越快。原本是想着动作越快越好,没想到会被拦在同明殿外。

也不知道温相公能不能说服太后。

胡承约停下脚步,长叹一声,该等还得等。

而同明殿正殿里,根本没有人说话。

宁强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而赵德昭在翻看以前太宗批过的奏章。

这是陈佑交给他的法子,通过观察前人的决断对事物发展的影响,来学习如何处理当下的事务。

其实早就有人总结过,《战国策》云: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陈佑只是把这句话具体解释一遍罢了。

赵德昭去年搬到同明殿来的时候曾尝试过亲自处理政务,只可惜他还是太嫩了些。对一个孩子来说,那些复杂的物理题解起来远比处理国政要容易得多。

正是受过打击,他才同意取消常朝,也才不再随意插手政事,而是继续学习。

把宁强留在殿内不是赵德昭的决定,而是太后卢金婵的命令。

此时,卢氏姐妹二人正在同明殿的侧殿里。

她们在等。

卢氏姐妹也好,赵德昭也罢,他们手里面有武德司,自然能知道外臣的一些动作。他们想看看,两府的这些宰相,到底想用春闱斗到什么程度。

如果手段足够,或许可以利用这次的宰相内斗扩张皇室权力。而统领东宫六率的卢仲彦和在殿前司任高位的卢孟达,就是他们的底气。

不知过了多久,李楼带着曹辰一脸严肃地走进同明殿:“官家!臣等有要事禀报!”

赵德昭看了一眼李楼,没有等着母亲的指点,直接就对宁强道:“宁卿先回去吧,此事暂且等两府通知。”

宁强眼皮一跳,没有多说什么,直接起身行礼:“臣告退。”

第二百二十四章 诸事推行隐者来(三)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该旁生心思第九十九章别无他法唯分治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实实解烦忧(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乱之后诸事繁第六百九十章 一时之法亦须重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一)第四百八章 鲜血淋漓投名状第五百四十五章 纵兽于林起罗网第三十六章项上人头吾必取(一)第四十三章争权夺利心思重第三百三十六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一)第六十五章套路从来得人心第五百二十九章 谈授官书院生颓(二)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战事轻政争第三百六十一章 穷且益坚志不坠(二)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五百三十二章 东宫所学是何物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诸事忙(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二)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难而上因时变第三十章收殓遗骸空余悲第三十章收殓遗骸空余悲第六十章诏令监国是何意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总是迟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枢院为立足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缓蕴风雷(五)第四十九章享乐之心起复消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十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谁可担重任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谏赞明君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后生(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风源自湘潭起(六)第一百七十八章 陈将明初入枢府(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三)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绽之处在一人第十二章举义反正须拿捏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驾非监国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战事急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乱起变生杀意浓(三)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谊值几何(四)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报仇不怕晚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四)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六)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二百八十二章 潜行入洛见下官(三)第六百十九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六)第八章兵临城下伴王驾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当国事第六百二章 国政定于言语间(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马初与伯乐见(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七)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向往之第748章 敢请长缨安军心第三百六十四章 穷且益坚志不坠(五)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风源自湘潭起(五)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旧之交稳为重(二)第七十四章双王大婚宴平乐(一)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八)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九)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旧之交稳为重(六)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二)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战意(二)第五章时移事易非前史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总分明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计看将明(一)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荡该如何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战事急第六百十九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六)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五十三章快马频至事愈急(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乱心绪第六百二十三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十)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十二)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诸事忙(四)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变国生事(二)第三十章收殓遗骸空余悲第二十四章虚职酬功忠为首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四十六章法不长远心意躁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绕云雾第六百四十三章 赈灾当以何为先第一百八十一章 当立殿前两相制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十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当立殿前两相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