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十四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一)

沉默一阵,沈义伦出声:“唯有监督。”

陈佑轻笑一声,不置可否,转过话头:“有空可以去书院走走,那帮学生们的辩论挺有意思。”

九级以上的学生,大都对政事军事比较感兴趣,闲着没事干就会互相讨论争辩几句。有没有现实意义先不去说,但有些奇言妙语也会给人带来灵感。

最重要的是,因为陈佑的身份,不少自觉品级足够的官员偶尔也会去开一个讲座以彰显对陈相公的支持。使得书院学生相比其它地方的学子,对朝廷政策的了解更深刻,灵光一闪的妙言妙语也就更多。

沈义伦应下之后,陈佑不再多言,仔细听着沈义伦这一年来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偶尔提问一句,却叫沈义伦思索良久难以给出答案。

陈佑没有强求答案,毕竟有些问题他自己也无法解决。

哪怕沈义伦已经尽可能地简略了,但等他停下叙说,两刻多钟都过去了。

点评两句,陈佑吩咐道:“回去整理一下,写一份条陈给李文渊。”

沈义伦点头应下,静静坐在座椅上。

果然,只听陈佑接着道:“这件事办完,税务监缺人,你做好准备。”

这是要调去税务监了?

沈义伦点点头,心中更加坚定要跟进陈相公。

由于现在依然可以跳跃式升官,并不是所有受到重用的人都会频繁调动职事,但会被频繁调动的人一定要被重用的。

毕竟职事变动只有两种可能:提升资历,以及解决难题。

前者不必说,哪里有空去哪里,后者一般是哪里出了问题就去哪。

只是不知道这税务监有没有困难等着。

沈义伦脑子里面快速转动,没在面上露出分毫。

陈佑没有去管沈义伦在想什么,继续道:“明日你去寻税务少监庞中和。”

这句说完,他不再开口。

过了一阵,见沈义伦还是一副侧耳倾听的模样,突然反应过来,补充一句:“就这样,你去歇着吧。”

“喏。”沈义伦连忙起身,“义伦告退。”

坐在房间里的陈佑喝了口热茶,起身做了几次扩胸展臂的动作,然后重新坐回椅子上,等待接见下一位。

连续不断地接见下属,枯燥,乏味,是对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

好在这样的情形一般情况下一年只会在年末出现一次,平常没有不开眼的会来打搅宰相们的空闲时光,除非真的有要紧公务。

夜幕降临,还等在门口的人们直接散去,预备明天再来。

陈佑送走今天的最后一名外官,靠在椅子上稍微歇了会,管事便来通知饭菜已经备好。

累了一天,陈佑也没心情再去餐厅,直接叫他把饭菜端到这边来,同时吩咐给隔壁的幕僚们送去饭菜。

只是这饭也吃得不安稳,刚动筷子,张贤就把整理好的今日约谈重点内容递了过来。

东西送来了,张贤等幕僚可以安心吃饭,陈佑却只能一边吃饭一边翻看记录。

没等他吃完,又有仆役来禀报:梁关山来了。

“叫他进来吧。”

陈佑一边说着,一边把记录退远一点,快速扒了两口饭,咀嚼着咽了下去。

见梁关山走了进来,他不等梁关山行礼,直接用筷子指向一旁的木椅:“先坐,吃了没,没吃在我这吃点。”

梁关山脸上挤出笑容:“那关山就厚颜蹭相公一顿饭了。”

陈佑没有多言,直接吩咐仆役添一份碗筷饭菜,而他自己则稍稍加快速度。

一顿饭很快吃完,漱口净手后,见梁关山还在吃,便拿起没看完的记录继续翻看。

他依然没能把记录看完。

梁关山只是稍稍填了填肚子,不敢真的慢慢吃到饱叫他等太久,很快就放下碗筷。

桌子收拾干净,陈佑叹了口气,再一次放下记录,捧起温热的茶盏。

“你这次去职,有些突然。”

梁关山没有沉默太久,直接就问:“可是王平章他们,意欲削相公之权?”

毕竟是被陈佑看重收入幕中的人,考虑的不仅仅是身边那点事。

陈佑闻言轻笑:“主要还是王平章。大家都是宰相,这权威不就看底下人听不听话么?前段时间我借机把你们几个都提到州府主官的位置上,他们就有些不满,趁着这次年末,直接就动手了。”

顿了顿,他无奈摇头:“不仅仅是你,伯昀、范叔焘也都被以年资不足的名义免职。”

这是硬伤,之前多是在陈佑幕中任职,品级普遍不高。哪怕经过这两年的过渡,主政一州还是过于勉强。

之前急着安排人防备卢璟,陈佑找一找“久在本州熟悉民情”之类借口糊弄过去也就罢了,现在平稳下来,逮着资历这一点较真,便是陈佑也没什么话可说。

“不过他们也不想撕破脸皮,闹得大了,对大家都没好处。”陈佑笑了笑,“你们在一州主官的位置上做过一任,哪怕时间短,那也是资历。你既然先回来了,不如就猜猜,下一步会到哪里去。”

梁关山思忖一阵,试探着回答:“我等方才以年资夺职,不会再领一地主官,而若任佐贰官,又于时事无益。”

停了一下,见陈佑不置可否,他又继续道:“在下估摸着,应该是在京中任职。听说御史台、大理寺、税务监将要大量增员,该是这三处。若是竞争激烈,也可能会入内朝做一文学侍从之官。”

话音刚落,陈佑哈哈笑道:“尚同莫不是忘了两府?”

梁关山一愣,随即笑着摇头:“是了!枢密院方才改制,所用之人或有不妥,当要换人。”

“嗯。”陈佑颔首,“我准备叫你去庶务司做一任司丞,为司正之副。”

说到这里,陈佑笑着点了点桌子:“真要说起来,你这司丞,资历比守司正闻克还要老,也就是他在枢密院的时间着实太久,莫要同他闹将起来,于你于我,面子上都不好看。”

“相公放心。”梁关山点头应下,“下官知晓当如何行事,必不叫闻司正难做。”

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实实解烦忧(二)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东去拓海疆(二)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于一(一)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计在教育(二)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七十五章双王大婚宴平乐(二)第四百八十一章 两难之地有默契第一百五十章 龙虎齐动风卷云(四)第二百六十五章 别离是为再相逢(二)第十八章月下争渡一线天(六)第五百四十章 忠于王事举贤良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开府试网英才(六)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五)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两难算计空第三百五章 空辩不若实为证(一)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五)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五)第二百二十六章 强干弱枝议迁都(一)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一百七十九章 陈将明初入枢府(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三)第二百四十八章 强干弱枝议迁都(三)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一)第五百六十八章 风云操于何人手(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军难收税更难第二百一十二章 诸事推行隐者来(一)第九十二章未来之事早打算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阳(三)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十)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顿操作猛如虎(二)第五十三章快马频至事愈急(二)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三)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六)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十五)第五百六十章 新旧之交稳为重(五)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变国生事(一)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杂事如繁花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镜首战得胜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四)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礼毕诏书频出第五百十六章 褒贬尽皆为雕琢第四百七十七章 辽事暂令朝争落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开府试网英才(六)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乱周沈争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烟平(六)第二百三十七章 内乱未平外乱起(二)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九)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六)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四)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风源自湘潭起(四)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时变(二)第七百九章 敢为天下挑重担(五)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于一(二)第四十二章论功行赏争不休(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四)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钱口难开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七)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气象(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七)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实实解烦忧(一)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四)第一百二十一章当有同志共前行第九十章长平故计死士出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七)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里刀光起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变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烟平(五)第745章 大人虎变曰文炳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缓蕴风雷(三)第二百八十一章 潜行入洛见下官(二)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九)第三百二十九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四)第四百四十六章 闲谈军政论优劣(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六)第六百章 税务事涉千万家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四)第三百七十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六)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顿操作猛如虎(三)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谊值几何(一)第四百七章 好恶皆为门户计第三百三十八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风源自湘潭起(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强干弱枝议迁都(三)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计看将明(一)第五百九十章 骤起争端余韵响(二)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师(一)第五百三十四章 蓦然回首阑珊处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四)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结果定第一百四十三章 几多欢喜几多愁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变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旧之交稳为重(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