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十九章 开辟新路为后学

眼见快到下午上课时间,易经组众人尽皆散去。

陈衡下午第一节没课,留在活动教室里帮楚芒收拾碗筷。

“衡哥。”

忙活一阵,楚芒突然停下手中的活,看着窗外匆忙奔走的学生们,语气中带着些犹疑:“你觉得对朝廷来说,哪些人是最重要的?”

“嗯。”陈衡扭头朝他看去,稍作思忖回答道,“是‘民’。”

“这民和民也有区别。前些日子,曹先生提出,这个天下有两种人。其中一种是掠夺者,或者说被供养者;另一种是被掠夺者,又叫供养者。这是两个阶级,掠夺者在上,被掠夺者在下。”

楚芒转身,看向陈衡。

“你是掠夺者,而我曾经是被掠夺者,现在也在向掠夺者阶级攀爬。”

陈衡微微歪头,皱眉问道:“学长的意思是?”

楚芒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继续说着自己的想法:“我问曹先生,为什么要这么说。先生回答,农民辛苦种出粮食,却仅能糊口,豪商权贵不事生产,却饮酒食肉。

“这是因为,农民生产出来的粮食,其成果不仅仅能让农民糊口,可超出的部分被豪商权贵掠夺过去,这才出现豪商权贵不事生产却能够饮酒食肉的情况。这是掠夺与被掠夺,供养与被供养的关系。

“我之前尚且迷茫,今日你重提山长的话,‘农业补贴工业’,我才惊醒,这其实就是农民补贴权贵。

“而我出身小民,父母兄弟仅以薄田糊口。幸蒙山长恩慈得以进学,日后也将不事生产而饮酒食肉。不由就要多想,这天下,究竟是我父母兄弟那般的农民重要,还是我这样的不分五谷者重要?”

他这一番话,叫陈衡思绪混乱,好一会儿才勉强回应:“这……有些人虽然不种地,可也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得报酬购买粮食……”

“同样的劳动,为什么有些人报酬数十万钱,而有些人仅得数百钱?”

“……”

陈衡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回答,他还没考虑过这些,加入易经组也只是为了寻找自己心中的道义。

“你也不知道吧?”楚芒叹了口气,“曹先生也不知道,我希望你能问一问山长,或许山长能给我们答案。”

“刨除那些特殊情况,你这个问题或许可以用‘社会契约’来解释。”

突如其来的声音,让陈、楚二人心头猛跳,扭头看去,陈衡有些诧异地喊出来:“韩三哥!”

шшш¸ ttκā n¸ ¢ 〇 来人正是韩陶朱!

楚芒也连忙行礼:“韩学长。”

韩陶朱点点头,走进教室,顺手把门关上。

他没有寒暄,直接就着之前的话题往下延申:“按照我的理解,所谓社会契约,乃是一种基于天下平稳的期望与分工。

“就拿农民和宰相来举例,农民们希望风调雨顺、国家太平,但是单个的农民无法聚集起来实现这两个要求。于是,他们留下仅供糊口的部分,将多余的生产成果拿出来交给宰相,使得宰相们可以不用参与生产而吃喝不愁。

“相应的,拿到报酬的宰相,就得满足农民们的期望。于是有祭神祈雨,有兴修水利,有平息内乱,有抗击外敌。

“单单数名宰相当然无法完成这么多任务,所以他们将农民交给他们的成果分一部分出来,雇佣工人,培养军队。

“农民辛苦耕种供养宰相,宰相耗费精力协调内外满足农民的期望,这就是一个简化的社会契约,两者没有高低之分,没有轻重之别,只不过是分工不同罢了。”

陈衡似懂非懂,楚芒倒是若有所思。

韩陶朱见状笑道:“我只是举个例子,并不能完美的描述,如果有兴趣,以后咱们再讨论。”

说完,他看向陈衡:“我这次来是找德骏先生,顺便给你们兄弟几个带了些东西,已经叫人送到你宿舍门口了,先回去看看吧。”

陈衡收敛思绪连声感谢,匆匆帮楚芒收拾好碗筷,就跟着韩陶朱离开教室。

走了一阵,眼看周围再无他人,韩陶朱突然开口:“盘哥儿日常在易经组都讨论这类话题吗?”

“差不太多。”

陈衡想了想,稍稍解释一下:“平常都是讨论朝廷某项政令对百姓的影响。我们这些人都是组长和封学长一个一个拉进组的,基本都对‘民贵君轻’比较认同。”

“楚芒此人值得深交。”

韩陶朱点点头,略过这个话题,转而询问陈衡这段时间的学习生活情况。

……

与陈衡分开,韩陶朱提着两包糕点补药来到曹骢的办公书房。

“曹先生,学生韩陶朱求见。”

静等片刻,屋内没有任何动静。

韩陶朱只得再喊一声。

这一次房间里总算有了回应。

脚步声由远及近,木门转动的吱呀声中,一个带着欣喜的声音传出:“叔蠡你可是许久未曾过来了!”

房门打开,露出一个顶着灰白发髻的中年人,正是曹骢。

“做了起居郎之后,难得才有假期出来一趟。”韩陶朱笑着解释,将手中礼物向前给出,“这是山长让我准备的一点心意,还请先生不要推辞。”

他翻了基本书册,找到一页记载,拿着本子走到韩陶朱面前,一手捧着本自,一手伸出食指指点其中文字:“你看这边,我从大理寺拿到的记录,《专利诏》颁发后,《专利法》订立前,算上严打时期查出的陈年旧案,四五年间也不过才十三件权贵豪富侵夺专利案,其中致专利权利人死亡案只有四件。

“而《专利法》订立之后,两年多时间里发现了一百一十九件侵夺专利案,其中致死案八十六件。更为可笑的是,这一百多件专利中,有八成无法取得收益。”

他停下叙述,抬头看着神情严肃的韩陶朱,皱着眉道:“这个专利法,似乎并没有起到山长之前所说‘保护发明人权利和收益’的作用。”

第一百二十二章广植羽翼乃正道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五)第三十九章手腕强硬治归州(二)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三)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闻南国事(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缓蕴风雷(五)第九十章长平故计死士出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三)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战斗已起押何方(二)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二百三十九章 内乱未平外乱起(四)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六)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后虎当何如(四)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战前动员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乱周沈争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员可行否?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军争谁能如愿(十)第五百十六章 褒贬尽皆为雕琢第三百六 空辩不若实为证(二)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七)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战意(三)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独怆然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闻南国事(三)第二百三十三章 乱起变生杀意浓(三)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顺汝心(一)第三百三十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五)第五十一章险铸大错自为之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巅峰小婴孩第二百三十七章 内乱未平外乱起(二)第六百二十二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九)第七百十一章 顺势而为埋荆棘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陈之民欲揭竿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锋且开刃(二)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为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马谁为主(一)第六百十五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二)第二十三章小意应对新同僚第五十三章快马频至事愈急(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乱心绪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闻南国事(二)第三十一章归州之行当谨慎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无舐犊情(一)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尽病木待新春(七)第四十二章论功行赏争不休(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二)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于一(三)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四百三十章 四国纷乱战愈急(十三)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议定幽燕相公换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战事急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难而上因时变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九)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谏赞明君第六十九章谁人心思能如意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三)第三百三十九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四)第六百三十章 延庆征尘卷银夏(七)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将至晚星稀(十二)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变岂可猜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谁主沉浮(二)第一百七章辞旧迎新除夕夜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绕云雾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当如何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闹事为哪般(一)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万里霜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五)第二十章月下争渡一线天(八)第五百三十五章 说诸葛皆是忠臣第二百三十七章 内乱未平外乱起(二)第九十六章治民抚兵制度齐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无藩镇第七百十七章 汉皇终究屈贾谊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五)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乱之后诸事繁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风起时动微末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风起时动微末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车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旧之交稳为重(三)第六百五十章 银夏战事可定矣(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诸事推行隐者来(一)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险全臣节(一)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六)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为庐帅风波起(十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战斗已起押何方(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一百七章辞旧迎新除夕夜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五十五章皇宫大内初见闻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蝉闻风动(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别离是为再相逢(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