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威震辽东

虽然联军散了,但宇文逊昵延仍然有信心打破西安平。由于麾下都是骑兵,面对拥有高大城墙的西安平毫无办法,无奈之下他竟派人给城里的卫朔送去了一封挑战书。

信中的语气对卫朔充满了挑衅和蔑视:悉闻卫校尉乃人杰,麾下皆是虎贲之士,不知可有胆量与我宇文部落勇士比试一场?

看完宇文逊昵延的挑战书,卫朔嘴角露出一丝嘲讽之色,怪不得历史上的宇文部落会败于慕容廆之手。与慕容廆相比,宇文逊昵延无论胸襟、手段、能力皆差之远矣!

“呵呵,没想到宇文大单于是如此儿戏的一个人,他把打仗当成什么了?还挑战书?笑话!打仗难道是匹夫之间的打架斗殴吗?!卫某真是没想到,破敌良机竟自己送上们来,看来老天都在帮我们啊!”

“啊,哈哈哈!”听到卫朔的戏言,在场众人纷纷哄笑起来,之前因大军压境而带来的紧迫感一下子消散不少。不少人都觉得,城外数万鲜卑骑兵其实也没什么可怕的。

卫朔趁机鼓动道:“诸位,别看城外的鲜卑骑兵多得像蚂蚁一样,其实宇文逊昵延的军队都是乌合之众,根本没什么战斗力。明日我们就给鲜卑人好好上一课,让他们瞧一瞧什么才是战争,诸位只要尽力去打就行了,没什么好怕的。”

长史裴嶷表现得同样信心十足:“看起来宇文氏兵众将广,来势汹汹!其实敌人虽然人多势众,但是军无号令,战无阵法,并不足惧。明日我军只需暗中遣一股精锐奇兵,乘敌我双方约战时,攻其无备,定可一战得胜。”

卫朔深以为然,立刻派速丸、能臣为前锋,率领步骑五千人迎战敌军。另外还暗中让王翔率三千精锐骑兵趁黑潜出城外,只等明日时机一到立即直捣敌营。

得知卫朔接受了挑战,宇文逊昵延大喜过望,他自持己方兵力强盛根本就没将卫朔放在眼里,也就没做任何预防措施。次日一早,鲜卑人还是按照以往的习惯起床、吃饭、喂马,没有一丝大战来临前的紧张感。

就连大单于宇文逊昵延也是在临近约战时间之际才姗姗起床,此时城内的晋军已在军官们的指挥下在城下列好了阵势。宇文逊昵延对晋军的排兵布阵根本不放在眼里,他认为只要自己的骑兵一冲击,对面的晋军就会不战自溃。

可惜宇文逊昵延完全小瞧了卫朔的应变能力,站在城头上看着城外乱糟糟的敌军大营,卫朔心头一喜,也不管约定的时间尚未到来,只大手一挥令旗一指,早就列好阵势的晋军立即杀向了毫无防备的鲜卑人。

直到晋军杀到了阵前,鲜卑人才想到仓促应战。这边晋军刚和宇文逊昵延的部队交锋,王翔统领的骑兵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入敌营,并四处放火。一时间宇文氏的军队阵脚大乱,很多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突然就四面起火了呢?

仓促之际,众人谁也不知道怎么办,只顾得四散逃命。刚刚起床的宇文逊昵延望着火光四起的己方大营,不禁目瞪口呆,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之前还占据优势的宇文部落,还没开始交战自己的数万大军就失败了!

鲜卑骑兵固然骁勇善战,可面对如雪崩一样的局势,无论如何也无法挽回颓势。战场上混乱的局势一下子将胡族骑兵缺乏纪律约束的缺点放大开来,大批鲜卑骑兵根本不理会来自各级军官的呵斥,只顾四散逃命。

宇文乞得龟带着数百亲卫护着父亲宇文逊昵延狼狈而逃,直到现在他们父子二人都没想明白,大军怎么就莫名其妙的崩溃了。

宇文逊昵延伏在马背上一边逃命,一边咬牙切齿不停地在嘴里嘟囔:“晋人狡诈!我不服!晋人不守规矩我不服!”

若是卫朔听到宇文逊昵延的抱怨定会嗤之以鼻,大哥这是打仗啊!面对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战争,哪里容得一点儿儿戏?战争本来就是要尔虞我诈不择手段,对待敌人哪有什么信誉可讲?!

再说卫朔兵力远逊于敌人,如果再不耍点儿诡计如何能战胜敌人?要怪就只能怪宇文逊昵延太傻太蠢太笨,明明占据着大好局势偏偏选择与对手约战。约战就约战吧,明明是自己定的时间,反而还起来晚了,给了卫朔可乘之机!

“主公,我怎么觉得此战胜得有些莫名其妙?”看着已自乱阵脚的鲜卑人,鲁昌、阳耽、韩寿等人站在卫朔身边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说实话不要说其他人有怀疑,就是卫朔自己也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是真的!他只是抓住了瞬间即逝的战机,没想到却取得了巨大战果。不但一战击溃了五万鲜卑骑兵,还俘虏大约超过两万鲜卑人。

卫朔挠挠头笑道:“或许我们真得到了老天的庇护,不然该如何解释眼前发生的一切呢?”

这本是卫朔的戏谑之语,不成想其他人竟然当真了,他们望着魅力非凡的卫朔不禁有些发愣,难道自家这个主公真是天命之主?

看着黑压压一片鲜卑俘虏,沓氏霞客笑得嘴角都要咧到耳根上,这下他再也不会对缺少青壮而发愁了。有了这两万强壮的鲜卑人,定可大大缓解因营建旅顺而带来的人口压力。

沓氏霞客笑眯眯地对看押俘虏的晋军道:“诸位再辛苦一下,将这些高句丽人全都送到旅顺去。”

“沓氏县令且慢!”不料,刚刚追击敌军而归的骑军司主事速丸却拦住了他,只见速丸笑道:“沓氏县令,这些鲜卑人都是天生的骑手,全都送去做苦力有些浪费了,请让在下从中挑选一些合适人补充道我们的骑兵当中,剩余的人再送到旅顺去也不迟!”

“你准备挑选多少人补充到骑兵中?如果人数太多的话,我可不答应!”沓氏霞客一脸警惕道。

“呵呵,县令过滤了,在下只打算挑选三千骑手。按照主公的计划,此战过后,我军将彻底占领整个辽东。日后为了守卫地盘,整个骑兵将扩充到五个厢,总兵力达到一万五千左右。”

“这些经过挑选而留下的鲜卑人,日后就是扩充后骑兵的骨干!”

经过对乌丸人的整编、消化、吸收后,卫朔及其麾下文武对归化胡人形成了一套自己独有的模式。首先,卫朔将归化吸收的胡人定位为底层胡族,所有胡族贵族、长老均不在他归化范围之内。

就这一点就让他与以往中原王朝对胡人采取的方式区分开来,以前中原历代王朝都把归化胡人的对象放在了胡族上层统治者,反而忽略了占据多数的底层胡人。其实,在胡人内部也有大量生活不容易的胡人,这部分反而十分容易争取过来。

其次,一旦确定了要归化的对象,卫朔不但将所有胡族完全打散拆开,还极力在胡族中推广汉家文化,鼓励胡人学汉话、起汉名。

西安平第二次大战的结果出乎了很多人的预料,五万宇文氏骑兵全军覆没,宇文逊昵延侥幸捡了一条性命,带着万余残兵败将逃回了宇文部落老巢。消息传到襄平之后,崔毖吓得面色如土,无奈之下他竟然派自己侄儿崔焘前往西安平贺喜!

此战之后,不仅使卫朔威震辽东,而且还缴获了大量军械、粮草以及战马,可谓是缴获颇丰。望着堆积如山的物资,联勤司的韩寿喜笑颜开,这是他上任联勤司主事后收获最大的一次,他一边让人忙着统计,一边还要与郡守府的人商议战利品的划分。

第336章 落下帷幕第339章 整合政务(上)第64章 彭城之殇第9章 绝知此事要躬行第636章 江东新政第242章 江左裴府的变化第587章 劝进风起第308章 名震天下第410章 榆眉会战之单骑冲阵第624章 汉中震动第256章 淮南群豪第200章 段氏来袭第393章 先谈经济合作第440章 公主身份公开第372章 告别蓟城第624章 汉中震动第177章 公主也要当先生第220章 逼降段匹磾!第243章 一年又一年第297章 威压索綝第95章 讨好曹嶷第11章 再进县城!第235章 出兵代郡第565章 石虎、石勒被擒第251章 琅琊王的心病第47章 二郎归来!第48章 祖逖来了第251章 琅琊王的心病第61章 劝祖逖南撤第516章 河西世家的选择第288章 谋取陇东第508章 鼓励生育第70章 均田令第593章 世家欲北返第327章 骑兵夺城第500章 调整农业政策第124章 四下串联第291章 各方反应第15章 琅琅书声第80章 招募船工第605章 权钱交易第608章 大案要案第469章 长城会盟(上)第112章 骑兵拉练第121章 裴嶷来投第54章 诱敌深入第641章 车师前国内附第24章 长矛初显威第534章 各方准备第83章 清河公主第395章 宴会上的罗马人第98章 筹谋辽东第225章 创立阐教第541章 信心大增的羯胡第521章 决战张掖第431章 初见司马绍第570章 襄国欲和谈第454章 威逼张宾第59章 将离彭城第394章 孤立宗室势力第41章 裴颖儿的好意第429章 退耕还林第37章 偶遇第549章 中原争锋第352章 张榜公布第657章 诸佛有难第538章 王敦占上风第95章 讨好曹嶷第261章 偷袭临榆镇第34章 裴盾的变化第248章 抵达建邺第640章 宋袆立功第138章 开府治事第297章 威压索綝第222章 轰传天下第119章 大获全胜第564章 羯胡崩溃第666章 龟兹大捷第15章 琅琅书声第387章 长安城破第158章 司马邺登基第179章 再见双姝第287章 冯翊赈灾第550章 薛涛守涿县第154章 大炼钢铁第134章 王敦之怒第516章 河西世家的选择第306章 再袭定襄第247章 去?不去?第462章 第二次河南之战第343章 河东世家第453章 冬狩阅兵第10章 练兵不易!第294章 高调入长安第267章 刘遐入关第554章 羯胡中计第601章 王敦病重第251章 琅琊王的心病第83章 清河公主第156章 选拔陌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