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平州州学

最近一段时间因工匠一事,卫朔与麾下文官之间的关系有些紧张。无论裴嶷、鲁昌还是高瞻、韩寿、阳耽无不对卫朔大肆拔高工匠地位感到不满。

当然了,绝大多数人不会因此事就抛弃卫朔另谋他就,毕竟他们与卫朔相处时间不短了,都知道卫朔是个什么样的人,在辽东没有比卫朔更好的选择了。

也多亏眼下正天下大乱,任何改变和尝试都不像平日那么引人瞩目,大多数人捏捏鼻子就默认了,也就只有少部分人在私下里向卫朔表达几句不满。

卫朔为了尽快安抚臣属心中的不满情绪,他特意将平州州学奠基仪式搞得无比隆重,还把辽东文武高层统统请到现场,参加州学奠基仪式。

在卫朔的规划中,乡学、县学、郡学相当于后世的小学、初中、高中,而州学就是后世的大学,为了建好治下第一所大学,卫朔为此绞尽了脑汁。

自占据襄平之后,卫朔就有意将襄平打造成整个辽东的经济、政治、军事中心。在原有规模上他准备将城市规模扩大数倍,将其建成辽东首屈一指的大都市。为了给辽东州学选址,卫朔特意将州学建在襄平城北边,准备将城北打造成‘大学区’。

此时在襄平北部的空地上,已有大片土地被平整出来。以卫朔为首,辽东各级文武大员聚集在城北,兴高采烈的看着四周荒芜的土地,尽管没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景致,但每个人依旧性质颇高,因为他们都知道日后这片土地上将诞生一座规模可容纳三万人的大学堂。

当然最高兴的还是学曹主事皇甫岌和刘赞、朱左车、胡毋翼、孔纂等几位辽东学政,一直以来在卫朔麾下,他们几个人的存在感都很弱。出谋划策不是几人所擅长的,他们最喜欢的事情是搞学问。

像刘赞、孔纂都是闻名遐迩的儒学大家,最大的愿望不过是想找个安稳的地方授徒教学。可惜生逢乱世这个愿望渐渐变成了一种奢望,直到到了调动遇见了卫朔之后,他们才有机会施展自己所长。

“主公,这……这么一大片地方都是州学学堂吗?”

刘赞有些不敢相信看着四周一大片荒芜之所,他真没料到卫朔竟有如此大的魄力。在各路豪杰都费尽心机的将一切资源用在训练兵力、打造武器等方面时,自家主公却独树一帜拿出大批钱财用于教育,足见卫朔的见识远超其他人。

“当然,以后这里不但有学生上课的地方,还将有供各位老师、学生休息、生活、玩乐的地方。未来这里要容纳数万人在这里学习、生活,没有足够大的地方如何安置的下?”

卫朔想要建的学校自然跟古代太学不同,在太学里那些博士主要是教授经学。可在卫朔的规划中,未来的平州州学,将会容纳农学、商学、工学、历史、文学、算学等各种学说。将彻底改变两汉魏晋时期太学内学科单一的状况,恢复到春秋时期稷下学宫时的盛况。

“将来这里就是辽东的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

“不错,就是稷下学宫!在这里,学生们不但可以学习各种儒学典籍,还将开设医学、农学、商学等一切事关民生的学问。为我们培养大量医生、农业技术人才、大匠师等等等各种人才!”

“主公,这……这不好吧?”刘赞、孔纂、皇甫岌听了卫朔的话脸色霍然大变。

“卫某知道你们在担心什么,不过尔等都多虑了。我无意动摇儒家在华夏***领域的主流地位,今后我依旧会秉承以儒家思想治国的理念不动摇!”

卫朔这话并不是纯粹的安慰以刘赞、孔纂、裴嶷等人为首的儒家士子,而是考虑到历史上儒家思想在华夏历史上的重要性才做出的承诺。要知道自西汉‘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之后,儒家的地位就没有被动摇过。

一直到现代,儒家的某些思想依旧在影响着华夏人的生活,可见儒家思想对华夏人来说有多重要。当然了,儒家思想并不是完美无缺,存在着许多缺陷,但这些并不是完全否定儒家的借口。

在卫朔看来,确立儒家思想在***领域的统治地位,绝对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其实仅仅把儒家当成一种指导思想,而不是具体的治国手段是非常合适的。

“在未来的规划中,儒家将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一切治国政策、法规,必然要符合儒家思想。不过儒家中一些不合时宜的思想必须被剔除掉,比如重农抑商、歧视军人、匠户等等此类思想!”

“你们都是智谋深远之辈,应该十分清楚,这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也就不会存在完美无缺的治国理念。儒家要想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懂得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刘学政、孔学政你们二人都是人所敬仰的儒学大家,我希望二人能沉下心来潜心总结这些年来儒家得失,从中找到更加符合我们今后所需的新儒家!”

卫朔的话给在场众人带来巨大冲击,不过也没引发骚乱,经过魏晋时期的冲击,如今的儒家地位已远远不如两汉时期。在这个年代,占据统治地位是老庄思想,而儒家正处在自汉朝以来的蛰伏期。在这段蛰伏期内,儒家学者经过了一番反思和改造之后,终于又在盛唐时期再次绽放出灿烂的光辉。

“主公的意思是要重新改造儒家?就像当初董公做的那样?”孔纂有些不敢相信自家这个主公竟然有这样的野心。

“没错,就是重新改造儒家,你们就是卫某的董仲舒!我希望借助你们二人之手,抛弃以往的狭隘想法,将儒家改造成一种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容纳百川的新儒家。”

裴嶷、高瞻、鲁昌、皇甫岌等人看着侃侃而谈卫朔,不禁有些失神。他们与卫朔接触的时间不短了,早就知道自家这个主公绝非一般人,但也从没想到卫朔会想得如此深远。在很多人还在忙着抢地盘、掠财富的时候,自家主公已将目光放在了统一之后国家的治理上。

……

州学的建设不能马虎,首先要把主体框架先搭建好,眼下郡守府财政有些紧张,其余部分就只能慢慢建造。为了办好第一所大学,卫朔给平州州学提供了大片的土地,仅本部就大约有三千亩土地。

不过,对于一所学校光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卫朔想到这儿又对在场的麾下文武道:“皇甫主事以及三位学政,州学学堂已正式开建,顶多一年时间就将完工。可我们还需要大量的老师,众所周知辽东本是偏僻之地,文教不昌,想要找到足够的老师怕是不易。”

“诸位,有的是世家名士,有的是学术大家,一定有不少熟人。在下请诸公动用一切手段,尽量为辽东邀请到足够的人才前来。”

裴嶷等人听了卫朔的吩咐,不禁有些发愁。他们自然想把自己的亲朋好友都找来,可是辽东与中原相距甚远,中间还隔着数个割据势力。就算他们说服了自己的亲朋好友,怕是人家也无法动身前来。

“主公,就算人家答应了,可怎么来我辽东啊?”

“看来是卫某考虑不周了,如此还得辛苦水师的兄弟们。只要是接受邀请的都可以向青州崂山、徐州祝其两地转移,然后再通过海路将前来投靠我们的人接到辽东。”

随着州学奠基仪式顺利完毕,辽东所有文臣都为此欢欣鼓舞,而那些武将们则有些失落。卫朔见状来到刘总、张统、能臣等人身边安慰道:“诸位莫急,等日后财政宽松了,我一定早日将军校建设提上日程。在这儿,我可以向大家承诺,最多明年下半年,军校建设一定会被提上日程。”

武将们听到卫朔的承诺立即喜形于色,他们围绕着卫朔问长问短,希望从他嘴中得到更多的信息。如今看到州学大学堂被卫朔规划的如此气派,武将们也不禁幻想起未来的军事学院来。

第184章 大演习(下)第150章 寻找铁矿第119章 大获全胜第69章 返回祝其县第467章 草原大捷第266章 辽西大捷第326章 讨胡檄文!第632章 逃亡燕国第249章 裴府门前是非多第168章 卫朔是谁?第261章 偷袭临榆镇第97章 水泥作坊第73章 对自由的向往第562章 羯胡弱点第573章 再见张宾第672章 东晋变天(下)第390章 蔡豹之死,群豪离心第294章 高调入长安第90章 初见苏峻第617章 法治与德治第155章 新式马刀、陌刀第197章 石勒的转变第414章 江左管夷吾第237章 终遇莫含第559章 驱除胡虏,复我华夏!第559章 驱除胡虏,复我华夏!第642章 平定蜀地第574章 反攻清算第350章 科举揽人才第61章 劝祖逖南撤第383章 秦州联盟第143章 高瞻出山第283章 城破在即第36章 刘隗的招揽第564章 羯胡崩溃第546章 范阳陷落第131章 炒茶带来的风暴第412章 中原变局第361章 水师前出第21章 以盐换船第615章 秋闱将至第623章 新科士子第62章 裴盾又回来了第554章 羯胡中计第288章 谋取陇东第462章 第二次河南之战第434章 秦州局势第523章 不甘心的祖约、苏峻第402章 祖逖的担忧第301章 西晋第一武技高手第455章 再次大婚第167章 出使并州第152章 河北邵续第270章 擂鼓助威第101章 插手辽东第410章 榆眉会战之单骑冲阵第20章 徐福岛上会海盗第414章 江左管夷吾第621章 司马绍的决心第306章 再袭定襄第667章 西域初定第493章 召见呼延谟第95章 讨好曹嶷第327章 骑兵夺城第259章 关中?昌黎?第27章 途经郯县第161章 慕容廆很得意第413章 兵临城下第226章 谁赞成?谁反对?第126章 四月春耕第624章 汉中震动第363章 疑惑不解的琅琊王第20章 徐福岛上会海盗第186章 终议亲第554章 羯胡中计第89章 喜相聚第256章 淮南群豪第459章 拓跋郁律第282章 回师肤施!第15章 琅琅书声第453章 冬狩阅兵第202章 陌刀的威力!第463章 马踏弹汗山第322章 拓跋崛起第125章 水师、港口第578章 冀州豪强第283章 城破在即第441章 擒获李琀、李稚第14章 立下根基第417章 秦州诸胡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183章 大演习(上)第112章 骑兵拉练第429章 退耕还林第114章 援军,真是援军!第623章 新科士子第534章 各方准备第208章 再添一良将第673章 在途中第651章 西征!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