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祖逖的死局

恐怕连卫朔都没想到,他不过只送了一只白鹿宠物给琅琊王罢了,结果琅琊王一高兴竟然将他的官职从第四品升到了第三品。

只是琅琊王或许一时痛快了,结果却再次惹恼了如今掌握着江东军事大权的王敦。

自王敦进位为镇东大将军,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兼江州刺史后,便开始自选官吏,专权之迹渐彰,犯上之心始起。

卫朔升官的消息传出之后,王敦认为这是司马睿在进一步扩张在地方上的势力,以期压制日益膨胀的琅琊王氏势力。以王敦强势的性格,自不会任由琅琊王从容扩张实力,他也抓紧了掌控地方政权的脚步,一开始他的目光就瞄准了江东门户之一,荆州

偏居一隅之地的江东有两个非常重要的门户:分别为荆、扬两州。

扬州是中枢所在,财赋之区,称为“内户”。

荆州则是甲兵所聚,又处富庶之地,有相当的财力,凭借甲兵和财富,可以屏障扬州,号称“外阃”。

只要掌握了荆、扬两州,就基本上控制了江东的大局。

早在一开始,琅琊王与王敦对两地就展开了数次明争暗斗。

精于算计的王敦不可能没意识到荆、扬这一军事天险的重要性。

正好这时,王府上下正在商议荆州刺史的人选,本来琅琊王属意的人选是陶侃,之前王敦也没表示有异议,可现在王敦却准备弃用陶侃。

不久,王敦就以平叛过程中陶侃曾兵败丧师为由解除了陶侃即将担任荆州刺史的职务,将其左迁广州刺史,进而安排从弟王訥为荆州刺史。

江东内部的权力斗争不出意外再次影响到了各地局势,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无疑是正在策动北伐大业的祖逖。

对于祖逖执着的北伐事业,江东上下无有一人表示支持。就是琅琊王也从之前的有限支持,变成了明面支持暗中阻挠。

其实一开始琅琊王也对祖逖寄予厚望,期望祖逖能成为扬州北部屏障。且充当抑制王敦的重要力量。可惜后来,祖逖却犯了一系列***,让琅琊王对其愈加疏远。

尤其是当初祖逖不顾琅琊王感受,毅然决然站出来表示支持长安皇帝的旨意。更是彻底惹火了琅琊王。再加上琅琊王对祖逖麾下的‘组家军’插不上手,就更加不会对祖逖表示支持。

淮阴城,刺史府内,祖逖兄弟三人心事重重地相对而坐,刚刚三兄弟讨论了一下当前的局势。均对前途不明的北伐大业感到失望……

终于,祖约有些按耐不住地说道:“兄长,难道你就甘心一辈子困顿于江淮之间无所事事吗?你之前的雄心壮志呢?你不是立志要横扫北虏收复中原吗?”

“祖约,你怎么能这样说兄长?难道兄长不想北伐吗?可是仅凭我们实力不要说对付石勒,就是应付彭城的王桑、赵固二人都有些困难!难道你要眼睁睁看着兄长自寻死路吗?”

面对祖该的质问,祖约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大声嚷嚷道:“可我们也不能一直无动于衷,我算是看明白了,琅琊王和王敦根本就是一丘之貉,他们都无意扶保社稷收复失地,却一直把我们兄弟当白痴。傻乎乎的充当江东的马前卒!”

见祖约情绪激动之下开始胡言乱语,祖逖忙呵斥道:“祖约!慎言!”

说实话别看祖约表现得大义凛然好像个忠臣,其实他之所以竭力怂恿祖逖北伐,无非想要借机扩充祖家的实力。名义上祖逖是徐州刺史、镇西将军,其实能管理的地方不过只有广陵郡北部以及临淮国东部几个县。

而广陵郡南部重镇广陵城则在琅琊王的控制下,至于临淮国西部则由镇守在淮陵的淮陵内史苏峻把持(苏峻本来驻守广陵,后来因平定叛乱有功被琅琊王转至淮陵用以牵制祖逖)。

自司马邺即位之后,祖逖感觉自己受到的掣肘越来越严重,不但王敦虎视在侧,就是琅琊王也不再像以前那么支持他。

为了北伐。祖逖准备了足足一年的时间,前段时间因豫州叛乱而中止,这一次他说什么也不会停下北伐的脚步。

“祖该,苏内史仍然不愿与我们一同北伐?”祖逖沉默一会儿转而向祖该问道。

“嗯。苏内史说必须有琅琊王的出兵将令,他才同意出兵协助我们北伐。”

祖该脸色非常难看,可见苏峻的态度有多不好。

不知过了多久,祖逖突然长叹一声道:“唉,还是卫兄弟有远见啊!”

提起卫朔,祖家三兄弟不禁感慨万千。两年前卫朔在他们眼中还是个不入流的小小兵曹从事。可现在呢?人家已荣升平北将军、平州刺史、护东夷校尉,基本上与祖逖是一个级别了。

当初卫朔不顾刘隗、祖逖等人的再三相邀,执意率领麾下撤退到徐州东部,一开始祖逖还看不明白卫朔这样做的目的。如今祖逖算是想明白了,想必卫朔早就瞧出江东看似安稳有着远大前程,其实不过是个烂泥潭,一旦陷进去就别想轻易脱身。

如果说祖逖对卫朔充满了佩服之意的话,那祖约对卫朔就是**裸的羡慕嫉妒了。看到卫朔在短短几年内势力膨胀数倍,而他们兄弟几人却只能蜗居在淮阴进退不得。

“兄长,近期我打算去辽东一趟!”

“嗯?你去辽东干嘛?找卫大人寻求帮助吗?不行!卫大人远在辽东,就算他有心相助,恐怕也是鞭长莫及。再说卫兄弟已多次帮助过我们,而且他在辽东面临的处境并不比我们好多少,不能再去麻烦他了。”

祖逖不同意祖约北上辽东的建议。不料,一向与祖约不对付的祖该却出人意料的表达与祖该相同的意见。

见祖逖有发火的迹象,祖该忙道:“兄长莫急,且听小弟解释。其实小弟不说,兄长也明白。别看兄长高居刺史之位,其实却处处受到掣肘。除非兄长解散祖家军,然后回建邺当个富家翁,否则兄长永远不会得到来自江左的支持。”

“掣肘兄长北伐计划,不过是江左限制组家军扩张的手段罢了。若兄长是王敦那样的野心勃勃之辈,自可置江左命令于不顾,大肆扩充自身实力。可偏偏兄长是个忠贞之士,自缚手脚之下,又怎能完成北伐大业?”

“内有掣肘外无援军,就凭咱兄弟三人如何才能完成北伐大业?”

“贤弟的意思是想让卫兄弟从东边出兵牵制胡人吗?”

“没错!兄长,虽说卫大人将大部分兵力调到了辽东,可他在祝其还驻扎有数千精锐,虽不足以承担正面进攻的重担,但用来牵制胡人可矣!再说卫兄弟在在琅琊王心中有着不一般的地位,要不然琅琊王也不会数次不顾王敦的脸面而执意提拔他了。”

“而且这一次辽东进献祥瑞白鹿,更是深得琅琊王欢心。若是再说动卫大人,让其在琅琊王面前替咱们兄弟说几句好话,借机消除兄长与琅琊王之间的误会,岂不更妙?兄长,眼下愿为我们在琅琊王面前说好话,且又有一定分量的人,唯有卫兄弟最合适!”

“好吧,如此就让祖约跑一趟吧!”

祖约之所以坚持去辽东,除了求援外,他也想看看卫朔是如何扩从自家实力的,希望能从中学到一点经验。他对朝廷没多少恭敬,一心只想扩大祖家的实力。只不过祖约知道,兄长祖逖一定不会支持他这样做,没办法他只好将心底的真实想法隐藏了起来。

没过几日,祖约怀揣着祖逖的亲笔信,悄悄拜访了还在建邺的阳耽,与阳耽约定准备跟他一同返回辽东。因阳耽在江东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故直到年底他们一行才返回辽东。(。)

第455章 再次大婚第171章 祥瑞白鹿第551章 司马睿的算计第521章 决战张掖第251章 琅琊王的心病第440章 公主身份公开第63章 胡人突袭,彭城失守第231章 钱庄第123章 辽东农场第163章 回首青州第100章 引来乌丸人第462章 第二次河南之战第366章 莫含的毒计第669章 东晋内讧第535章 王敦之乱第544章 大破支雄第411章 榆眉会战之大获全胜第122 章 辽东对第479章 青州之争第503章 过年第34章 裴盾的变化第7章 美好前景!第640章 宋袆立功第230章 挑拨离间第607章 不甘心的李越第626章 成汉震惊第597章 不同的选择第146章 祖逖西征豫州第84章 再见祖逖第100章 引来乌丸人第131章 炒茶带来的风暴第311章 走向前台第285章 上郡大捷第324章 平阳之乱第628章 生老病死第26章 在徐州的第一笔交易第237章 终遇莫含第220章 逼降段匹磾!第337章 晋阳公祭第188章 财政会议第108章 乌丸人的选择第387章 长安城破第373章 扶南偷袭第422章 骑兵对决第440章 公主身份公开第548章 会师南皮第9章 绝知此事要躬行第378章 南洋大捷第456章 请鲜卑人离开华夏故土第95章 讨好曹嶷第523章 不甘心的祖约、苏峻第280章 迎头痛击!第175章 祖逖的死局第378章 南洋大捷第485章 东、西罗马之争第255章 逼退江东水师第485章 东、西罗马之争第36章 刘隗的招揽第295章 老而弥坚的梁芬第139章 大战来临第17章 青岛港第280章 迎头痛击!第112章 骑兵拉练第95章 讨好曹嶷第671章 东晋变天(上)第408章 榆眉会战之前锋战第182章 农牧场建设第650章 高车与嚈哒第521章 决战张掖第577章 止步淮河第383章 秦州联盟第505章 新年述理论第495章 张茂的担忧第144章 玄菟郡(上)第656章 进退不得第223章 谶语显,胡虏乱第210章 温峤的试探第456章 请鲜卑人离开华夏故土第15章 琅琅书声第302章 宣威朔方第646章 西征之前第404章 袭取华阴第505章 新年述理论第436章 宋、卫初见第636章 江东新政第22章 开辟新的市场第588章 成汉与江东第173章 州学开学第250章 路遇名将第609章 伐蜀之议第490章 广固之战(下)第144章 玄菟郡(上)第308章 名震天下第557章 张宾‘料事如神’第183章 大演习(上)第330章 重铸荣耀第655章 活捉焉耆王!第153章 平州州学第307章 三袭阳曲第230章 挑拨离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