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敬酒不吃吃罚酒

?将段文鸯收于麾下,卫朔趁机将他带来的五千鲜卑骑兵与原来的四千幽州骑兵以及他从辽东带来的三千骑兵彻底打乱混编,如此卫朔共得四厢骑兵。将蓟城的军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后,卫朔就开始在燕国、上谷两郡推行均田令和释奴令。

世家大族并不傻,自然深知卫朔提出的两个条件对世家有多不利,可如今军权已全在卫朔手中,再加上幽州三大世家中寇家、刘家纷纷倒向了卫朔,让蓟城内中小世家根本敢公开与卫朔作对。

可中小世家们也不甘心就此向卫朔低头,他们决定向卫朔展示一下世家的力量,最好能让卫朔知难而退,主动向他们妥协,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鉴于王浚统治幽州期间,百姓生活困苦,卫朔一占据了蓟城后,就把改善民生放在了首位。尤其是在稳定物价上,更是不遗余力。在刘家、寇家的帮助下,起码燕国、上谷两郡内的粮价每石已跌到了不足千钱。

虽然这个价格还无法跟辽东境内每石两百二十钱的价格比,但与之前每石高达万钱的价格相比,已大大降低了不少。为了控制境内粮食外流,卫朔在边境布置了大量府兵、民兵执行巡查任务。

走在蓟城街道上,卫朔发现这里要比襄平热闹多了,到处是熙熙攘攘的人流。随着粮价稳定后,蓟城内普通百姓的生活一下子容易了不少。

不过,毕竟王浚造孽太多,幽州普通百姓未必有辽东百姓富裕,而且蓟城街道上躺了不少衣衫褴褛的流民。

之前卫朔一直在关注与军事有关的问题,还没来得及视察蓟城的民生。今天这一瞧才发现,原来蓟城内除了有限的几条大街之外,其他的小巷内堆满杂物和垃圾,脏臭无比,而那些个衣衫褴褛的穷苦百姓,便是睡在垃圾旁边。

看着城内那么多衣衫褴褛的百姓。卫朔长叹一声,对跟随在身边的刘翰、韩寿说:“看看这些穷苦百姓,这都是王浚造的孽啊!哼!想想王浚真是可恨之极。说真的假如不是石勒抢先一步抓住了王彭祖,将来卫某也会跟他算算这笔账。”

“主公。再说这些也没用了。不过您也不用太担心,随着粮价降下来,蓟城百姓的生活负担已被大大减轻,而且随着整修蓟城、抢修水利等工程展开,蓟城百姓会多一份收入。生活只会越来越好。”

“其实这些都是虚的,关键是均田令和释奴令两厢政策必须尽快实施下去,这才是我们争取民心并在幽州站稳脚跟的关键所在。明白吗?”

“诺!”

不过卫朔也知道,蓟城不是一天建成的,要想让贫瘠且多灾多难的幽州早日恢复元气,绝对需要花费大气力和更多的时间来治理。

正当此时,街上忽然有人高声喊道:“前面粮行内粮价涨价了,大家赶紧去看看啊!”

呼啦一声!本来还略显拥挤的街道一下子变得空旷起来,大批人群朝着前面的粮行蜂拥而起。

“武子先生,这是怎么一回事?粮价怎么会突然上涨?是不是你们世家在捣鬼?”

见到粮价突然上扬。卫朔的第一反应就是世家在背后捣鬼,毕竟有能力、有实力且有动机控制本地粮价的只有世家大族。

“不不不,属下绝对没有从中捣鬼。”

见卫朔脸色都变了,刘翰忙摇摇头撇清自己,他满头大汗的解释道:“主公,你就是借给在下三个胆子,我也不敢背着您搞阴谋啊!”

卫朔自然信得过刘翰是清白的,可他却不相信其他世家,他抬手制止住激动的刘翰说:“武子先生,卫某绝没有怀疑你的意思。之前蓟城内的粮价多亏了刘家相助,才被降至每石千钱。可是我却不相信其他的世家,之前我不是一直让你负责与世家谈判吗?谈得结果如何了?他们是不是对我提出的条件不满意?”

刘翰面色一僵道:“卑职有负主公之托,请主公恕罪。”

卫朔摇摇头叹息道:“不作不死。看来世家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啊!他们真当老子不敢大开杀戒吗?”

听着卫朔杀气腾腾的感慨,韩寿还没什么,刘翰却感到遍体寒意,不禁为那些顽固不化的世家前景感到一丝不妙。

由于蓟城内的粮价突然上涨,导致越来越多的百姓拥挤到粮店抢购粮食,很多百姓苦苦哀求也不能让那些粮商把粮价降下一文钱来。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前几日粮食还千钱一石。为什么今天一下子涨到了两万钱?”

“谁知道呢?唉,还没过两天好日子呢,结果粮价又上涨了,看来成心不想让我们过安稳日子啊!”

“就是,就是,早知道是这样,前几天就多买些粮食了。”

“你还想多买些粮食?根本不可能!你忘了卫大人有规定,购买量超过五石者,必须到刺史府报备。”

“官府就没好东西,如果不是有这破规定,今日我等也不至于如此被动!”

“你还好意思怪卫大人?如果不是卫大人你能以千钱一石的价格买粮?如果不是卫大人出台了限购的政策,你以为那些粮食会被我等庶民买到手中?”

“你说这话在理,要怪也怪不得卫大人头上,都是该死的粮商惹的祸!”

粮食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物资,哪怕是皇帝或者贵族一样得吃饭。粮价的波动对百姓的生活影响极大,粮价上涨意味着生活成本将大幅提高,贫寒之家很有可能因此而饿肚子。

当卫朔得知粮价涨已到了每石两万钱,眼中寒光四射,这一次他真是动了杀心。幽州百姓在王浚的欺诈下本来就够苦得了,没想到世家大族还要上去踩一脚。

“主公,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辽东的存粮本就不富裕,就算全部调过来也不可能将蓟城的粮价给打压下去。除非我们掏巨资能从江东、徐州购买大量粮食,并且尽快运到幽州来,才有可能将粮价打压下去。”

“哼!别说我们没钱购粮,就是有钱买粮也来不及了。幽州距江东千里之遥,来回一趟起码得半拉月,等到粮食运到蓟城后,黄花菜都凉了!”

“那主公打算如何应付眼前的局面呢?”

“靠正常手段已无法压下粮价,我决定使用一些激烈手段。”

“激……激烈手段?”刘翰闻言脸色大变,似乎想到什么可怕的事。

卫朔理都没理刘翰,只顾吩咐韩寿道:“去通知刘遐、段文鸯二人,让他们从城外大营内调三千士兵入城,同时让鲁昌、能臣二人带兵封锁蓟城四门,禁止任何人出入。另外,让侍卫军去将城内所有粮店的底细调查清楚,然后呈送给我,无论牵扯到哪一家,我都要他付出百倍的代价。”

随着大批士兵上街执行戒严命令,再加上城门紧闭,让一些世家感到了某些不祥之预感。不过大多数世家并不认为卫朔真敢拿他们怎么样,毕竟朝世家下手就意味着卫朔的名声就要毁了。

可惜他们都小瞧了卫朔的魄力,当夜色降临之后,在刘家的配合下侍卫们终于将蓟城内世家给调查清楚了。拿到了证据后,卫朔立即下令挨家挨户捉拿犯事的世家大族。

直到刀枪加身的那一刻,世家们才纷纷醒悟过来,原来卫朔真要杀人。这下子所有参与扰乱粮价的世家都后悔了,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卫朔敢对世家下手。

在这个世家当道的时代里,任何屠戮世家的人必然要遭到其他世家的抵制与反抗,甚至这样的人往往被扣上暴虐的名声。(。)

第574章 反攻清算第50章 王桑、赵固犯徐州第205章 敬酒不吃吃罚酒第674章 何去何从第172章 祥瑞带来麻烦第13章 安抚流民第100章 引来乌丸人第359章 扶南的麻烦第49章 野心家们都跳了出来!第274章 一刻不得闲第168章 卫朔是谁?第562章 羯胡弱点第596章 新年王子到第135章 心急的崔毖第306章 再袭定襄第231章 钱庄第6章 暴利!绝对的暴利!第600章 陈郡谢氏第661章 悅般王的野望第595章 新的时代第450章 欲伐草原第615章 秋闱将至第644章 燕晋第二次争锋第638章 蜀中变局第639章 收复越巂第307章 三袭阳曲第112章 骑兵拉练第66章 仓皇而逃第286章 震惊关中!第551章 司马睿的算计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187章 祖约野心初膨胀第295章 老而弥坚的梁芬第36章 刘隗的招揽第37章 偶遇第31章 这才叫真正士兵!第67章 再战胡骑第14章 立下根基第580章 受封燕王第32章 司马奥逃了第293章 大儒——皇甫方回第268章 毛宝初上阵第371章 古代马六甲第509章 姑臧争锋第74章 来自江左的关注第590章 余波第432章 出巡之太子随行第514章 欲霸西域,必先得凉州第39章 王家新动作第41章 裴颖儿的好意第32章 司马奥逃了第198章 入主蓟城第32章 司马奥逃了第11章 再进县城!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第502章 与高僧交流第337章 晋阳公祭第576章 曹家的尴尬第39章 王家新动作第177章 公主也要当先生第286章 震惊关中!第595章 新的时代第633章 热闹的崂山第419章 整顿关中第620章 太宁元年科考第142章 全取辽东第92章 终至临淄第391章 群豪聚蓟城第365章 罗马东帝李锡尼第544章 大破支雄第76章 不甘心的世家豪强第305章 奇袭雁门第188章 财政会议第151章 提升工匠的地位第654章 高昌大捷第319章 又要盘算家底第454章 威逼张宾第428章 宴请隐士第76章 不甘心的世家豪强第592章 王敦‘入朝’第504章 夫人外交第466章 阵斩拓跋郁律第299章 崩溃的前兆第219章 高瞻遗计助并州第279章 南守北打第227章 凉州大马,横行天下第210章 温峤的试探第291章 各方反应第306章 再袭定襄第346章 人才齐聚蓟城第471章 徐州之变第384章 各方想法第521章 决战张掖第214章 连锁反应第60章 有人来打劫!第633章 热闹的崂山第76章 不甘心的世家豪强第424章 宋祎北上第288章 谋取陇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