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高瞻遗计助并州

“姨丈把外甥找来不知有何贵干?”

“太真先坐下!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只是姨丈心有疑问,想请太真为我解惑。”

“当初高长史离去之时,姨丈曾就并州局势向其讨教。后高长史被缠得没办法,就向我献了一计。然此计太过冒险,我一直不敢轻易下决心去实施。”

温峤听说是高瞻献的计策,不由大感兴趣,对于高瞻的本事,他是钦佩的,忙问道:“哦?不知高长史对姨丈说什么,竟让您如此为难?”

刘琨犹豫了一会儿,一咬牙道:“高先生说拓跋猗卢年事已高,一旦其故去,拓跋鲜卑未必会再像以前那样对我并州保持友好之态。”

“景前此言甚是有理!不要说拓跋部落了,就是在中原人亡政息的情况还少了?”

刘琨闻言颔首道:“嗯,我也正有此担心!不管之前拓跋猗卢如何贪心、蛮横,可总归是帮了并州不少忙!正是拓跋猗卢的帮助,才让我们在平阳的威胁下,维持住眼前的局面。”

“假如将来真发生如高先生所料的那样,无论拓跋猗卢哪个儿子继位,并州与拓跋部落之间还会不会维持眼前这种关系,实在是难以预料啊!”

说到这儿,刘琨顿了一下,苦笑了几声道:“其实这还不是最让我担心的事,高长史曾提醒我说未来随着拓跋猗卢去世,拓跋部落很有可能围绕大单于之位发生一场内乱。”

“怎么会?!”

这一下温峤再也无法保持保持镇定了,只因他一向不怎么关心拓跋部落内部的事,倒是对拓跋父子三人之间的龌龊关系不太了解。今日被刘琨曝出惊天猛料,温峤如何不失态?!拓跋部落发生内乱肯定无暇理会并州,若刘聪趁机来攻,仅凭并州的实力怎么应付得了?接下来阳曲、晋阳就危险了,他怎能不急?

“你也很震惊是吧?说实话,姨丈第一次听高先生谈的时候都不敢相信!可冷静下来后,再想想以前莫含暗中传递回来的情报。我才猛然发现拓跋部落内部竟真暗藏隐患。莫从事之前也提过,说拓跋猗卢非常偏爱小儿子拓跋比延,他有意在百年之后将大单于之位传给小儿子拓跋比延。”

“为了让拓跋比延顺利接位,拓跋猗卢不惜征发民夫在灅水北面修建南都——新平城。并以总管南部部落为借口,将长子拓跋六修一脚踢出了北都盛乐,派到新平城镇守。听说拓跋六修对此十分不满,常常口出怨言。”

闻言温峤一脸恨恨道:“废长立幼,乃取乱之道也!没想到拓跋猗卢英明一世。到老却犯了糊涂!那拓跋六修乃拓跋部落中的右贤王,在部落中威望甚高,有众多的拥护者,与左贤王拓跋普根并称,是拓跋部落中两大实权派之一。”

“无论从实力还是威望来看,拓跋六修都是大单于之位的不二人选!若拓跋猗卢敢立拓跋比延为下任大单于,拓跋六修必然要起兵叛乱!如此看来一场席卷整个拓跋部落的叛乱无可避免了!拓跋部落发生内乱势必再无力援我并州,到时若刘聪趁势来攻,晋阳、阳曲必将不保。”

“太真,你说若是我写封信劝劝拓跋猗卢如何?”

刘琨骨子里那股浪漫主义思想又泛滥了。竟幻想着说服拓跋猗卢放弃废长立幼的打算,不成想温峤却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千万不要!”温峤一脸严肃地解释道:“姨丈,不管怎么说这都是拓跋鲜卑自己的事,身为外人我们不宜插手。不然会让拓跋猗卢误会您与拓跋六修朋比为奸,万一引起什么争端来就不好啦。”

刘琨一脸颓然道:“唉,你和高长史的见解竟一般无二!当初高长史也是如此劝解在下的。”

“姨丈,高长史智谋深远,我听说卫大人对他言听计从,他的话您可一定要听啊!”

温峤担心刘琨再犯耳根子软的毛病,不惜一遍又一遍的叮嘱刘琨。

“姨丈。以景前的为人,他既已看到了拓跋部落的隐患,那肯定给您留下了什么应对之策吧?”

“嗯,高长史建议并州尽快从晋阳一线收缩兵力。将兵力集中在阳曲、九原一带,减少并州军正面承受的压力。另外,鉴于阳曲太过靠近前线,高长史还建议我将刺史府迁至定襄。”

温峤想了一会儿才说道:“丢掉已无任何军事价值的残破晋阳,景前是让咱们收缩防线,将有限的兵力集中在一起!鉴于并州早就是外强中干。故高长史所献之策甚好,宜尽快实施,姨丈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这时,刘琨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之色,从军事上来说高瞻的建议很好,可他却有不得已的苦衷。皇帝刚刚晋升其为司空,都督幽冀并三州,正指望刘琨打胜仗消灭胡虏呢,可他转眼就弃守了并州治所——晋阳城,这如何让他向皇帝、朝廷上下交代?

温峤一愣,瞬间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内情,嘴角露出一丝苦笑,以自家姨丈的性格,是绝不会做出让朝廷为难的事。

刘琨忙保证道:“太真莫失望,姨丈心中自有打算。等过段时间,圣旨的风潮过去后,我就着手安排向定襄撤离。”

“姨丈,面对天赐之机,高先生难道没有其他想法?”

听到温峤相问,刘琨竟满脸纠结一语不发。

温峤见状不由得暗自嘀咕道:“也不知高长史临走之前与姨丈说了什么,竟让其如此为难。”

大约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刘琨才指着北方道:“高长史说,并州南下道路已被刘聪堵死;向西过了黄河天险又是晋室地盘;向东则是绵延不绝的太行山,就算并州顺利越过太行山,将要面对的却是比刘聪还要强大的襄国石勒。”

“故高长史说,并州真正的出路是在北方!只要拓跋部落出现内乱,并州北上的机会就来了。到时只要幽并两州合作,同时出兵陉北、代两地,就算不能将拓跋部落瓜分掉,起码也能收复之前丢失的土地。”

“只要能吞并拓跋鲜卑,并州必然实力大增,到时就可挥师南下征讨平阳。而幽州也可乘机出兵冀州,两路大军协力合作,将胡人一举压制在中原狭小地区。如果再加上关中以及江左两路大军就能将胡人从四面八方包围起来,说不定能趁机将胡人聚歼在中原大地上。”

听刘琨讲述完高瞻的战略布局后,温峤也是震撼不已。且不提江左、关中两路不靠谱的友军,其他无论是幽并合力瓜分拓跋鲜卑,又或者同时出兵讨虏,都有很大的可操作性。

只见温峤眼中精光一闪,满脸跃跃欲试之色,“主公……”

“太真,你别忘了拓跋部落可没少帮助并州。乘人之危,非君子所为!拓跋部落即将内乱,我不说帮忙也就罢了,竟还密谋着要吞并自己的盟友。如果让天下豪杰知道了,又该如何看待我刘琨?琨一世英名岂不要毁了?!”

温峤一脸不甘的反驳道:“可……可主公别忘了,正是您口中的‘好盟友’拓跋猗卢强行占据了陉北、代两地,可见他也不是什么乐善好施的人!”

“呃……”面对温峤的反驳,刘琨竟一时哑口无言,过了一会儿才讷讷道:“太真,太真,你让姨丈考虑一下!过几天,过几天,姨丈一定给你的结果。”

“这……好吧!”温峤长叹一声黯然离去。(。)

第448章 我知道你的底细第302章 宣威朔方第173章 州学开学第316章 一声惊雷第425章 太子司马绍第635章 世家的罪恶第108章 乌丸人的选择第202章 陌刀的威力!第376章 神秘访客第24章 长矛初显威第434章 秦州局势第465章 狭路相逢第31章 这才叫真正士兵!第237章 终遇莫含第625章 长矛兵之威第612章 再战漠北第402章 祖逖的担忧第151章 提升工匠的地位第316章 一声惊雷第550章 薛涛守涿县第472章 祖逖之死第391章 群豪聚蓟城第642章 平定蜀地第281章 擒杀刘虎第519章 走西口第94章 奇怪的刘总第44章 宴会之后第152章 河北邵续第425章 太子司马绍第370章 南阳王野心作祟第26章 在徐州的第一笔交易第338章 总算没赔本第584章 南北运河第673章 在途中第76章 不甘心的世家豪强第512章 凉州张家第108章 乌丸人的选择第341章 整合军队第395章 宴会上的罗马人第593章 世家欲北返第328章 上党攻略第137章 裴颖儿的麻烦第309章 北宫纯重出江湖第265章 晋军渡河第530章 西海大捷第562章 羯胡弱点第616章 北宫纯的计划第581章 双方妥协第255章 逼退江东水师第316章 一声惊雷第506章 姑臧之乱第19章 海盗下帖子第108章 乌丸人的选择第295章 老而弥坚的梁芬第190章 洞房花烛第594章 封邦建国第479章 青州之争第590章 余波第505章 新年述理论第579章 反攻清算(2)第392章 祖、刘再会第640章 宋袆立功第442章 两个夫人,艳福齐天第96章 曹嶷有心事第458章 北伐誓师第374章 被激怒的辽东军第347章 南洋摩擦第671章 东晋变天(上)第541章 信心大增的羯胡第512章 凉州张家第429章 退耕还林第341章 整合军队第444章 红颜祸水第80章 招募船工第671章 东晋变天(上)第454章 威逼张宾第88章 苏峻的打算第222章 轰传天下第22章 开辟新的市场第459章 拓跋郁律第90章 初见苏峻第538章 王敦占上风第456章 请鲜卑人离开华夏故土第123章 辽东农场第673章 在途中第398章 与世家关系转暖第34章 裴盾的变化第59章 将离彭城第86章 两栖登陆战第80章 招募船工第246章 损失惨重的江左世家第325章 胡无人,汉道昌第392章 祖、刘再会第346章 人才齐聚蓟城第519章 走西口第639章 收复越巂第223章 谶语显,胡虏乱第46章 永嘉之乱第530章 西海大捷第54章 诱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