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莫含的大礼

是夜,拓跋六修因不满拓跋猗卢废长立幼遂引兵发动叛乱,诛杀大单于拓跋猗卢、弟弟拓跋比延以及大批部落贵族、长老、头人,控制住了拓跋部落北都盛乐城。

在辽东刻意的挑拨下,拓跋猗卢比原本历史上提前一年多挂掉。随着拓跋部落爆发内乱,一些原本依附拓跋部落的晋人、乌丸人因担心殃及池鱼,纷纷离开盛乐,企图避开这场政治风暴。

在这股逃离盛乐的人流中,尤以卫雄、姬澹二人为首的晋人势力最为引人瞩目。若无其他原因,卫、姬二人将和历史上一样南下阳曲投靠刘琨,而后他们将追随刘琨征战四方。最后因刘琨不听卫雄良言,结果被石勒击败,而卫雄也因此丢了性命。

当内乱爆发后,作为并州驻盛乐的代表,莫含立即带着在拓跋部落做人质的刘琨长子——刘遵一起离开了混乱的盛乐城。

莫含深知拓跋部落正爆发内乱,外面到处都是乱兵。如果他就这样带着大公子南下,说不定半路就会被乱兵杀死。因此为了安全起见,莫含与刘遵找到了同样打算撤离盛乐的卫雄,要求与他们一同离开。

卫雄、姬澹二人正有南奔并州的计划,如今看到莫含、刘遵二人来投,自然欢迎之至。可惜卫、姬二人却不知莫含早存了东投幽州的心思,并且还打算拿卫、姬二人做进身之礼。

卫雄、姬澹可不弱,除了直属二人指挥的一万部曲外,身边还有三百多户乌丸人追随,林林总总加在一起大约有近十万人与他们一同撤离盛乐。

十万人闹出来的动静自然不小,也惊动了正忙着接收盛乐的拓跋六修,不过拓跋六修并未派人去阻拦他们,甚至还让人对卫、姬二人大开方便之门。

拓跋六修如此做自然有其道理:一来,拓跋六修将注意力都放在了争取部落长老支持上,并没将卫、姬二人放在眼里;二来,拓跋六修知道刘遵也在其中。他暂时没想与刘琨翻脸,而且日后他还需刘琨帮他争取到晋室的册封。

就这样十万晋人顺利离开了盛乐,一路朝东南而去,很快就到了长城脚下。

“卫将军。翻过长城前面就是参合陉,往北十里乃前汉雁门郡西部都尉故城,而今已是拓跋鲜卑领地。我朝无力恢复汉时鼎盛,只好将雁门郡迁至汉雁门郡的南部安置。大好河山却被胡虏侵占,殊为可叹!”

莫含陪着卫雄、姬澹二人站在长城上。指着前面的参合径大发感慨。

卫雄一脸严肃,站在长城上望着东边一望无际的草原,突然问道:“莫先生,你觉得在下还有机会回到家乡代县吗?”

离开盛乐之后,卫雄虽已打算南下投靠刘琨,可他一想到刘琨朝不保夕的处境,总是不禁为自己的未来担忧。按照上代家主卫操替卫家制定的发展规划,代县卫家本想依靠拓跋鲜卑保存族人并让家族借机繁衍昌盛。

不料,一场突如其来的内乱彻底打乱之前卫家的一切计划。并且从目前的情况看,拓跋内乱将持续很长时间。拓跋六修与拓跋普根二人定会为大单于之位打个头破血流。

卫雄自然不想让家族在拓跋内乱中损失什么,所以他才与姬澹选择了南奔并州。选择刘琨并不是卫雄看好对方,而是因为刘琨是目前卫家唯一的选择。

“呵呵,将军欲归家乡不是不可能,就看将军愿不愿意了!”

“嗯?”卫雄心中一动,望着面前笑吟吟的莫含,不动声色道:“莫从事此言何意?”

莫含并未直接回答卫雄的疑问,反问对方道:“将军可知莫某在刘并州幕府内的处境?”

“略知一二!”

卫雄点点头,他跟随拓跋猗卢多次南下支援刘琨,还曾与姬澹一起驻守在晋阳一段时间。故对并州文武上下非常熟悉,自然也知道莫含在刘琨府中的尴尬地位。

“在下不过是刘并州麾下一不起眼的从事罢了,若非莫某与拓跋猗卢大单于私交甚好,想来以刘并州之高傲。才不会派我坐镇盛乐呢。虽刘并州看不起在下出身商贾,也不愿重用于我,然这些年来在下一直尽心尽力替并州做事,不曾有一丝敷衍之意。”

“我莫含不过出身低些罢了,可说起治国安邦的真本事,阳曲满城文武除了温太真一人可与含一较高下外。其余诸人又有何人配与我相提并论?”

看着口出狂言的莫含,卫雄却深知其并未瞎说。莫含的本事可是得到了大单于拓跋猗卢的称赞,常常将其比作故去的卫操。作为卫操的侄子,卫雄如何不知伯父的厉害,说是帮助拓跋部落重新崛起的第一功臣都不为过。

“卫将军可知在下为何多次拒绝拓跋猗卢的邀请?”

发泄过内心被压抑许久的情绪后,莫含脸色终于恢复了正常,他不等卫雄回答,边自问自答道:“若非走投无路,谁有甘心做数典忘祖之辈,替夷狄之辈效命呢?你说是不是卫将军?”

“咳咳,不错,咳咳,正是此理!”卫雄有些尴尬的附和道。

“卫将军,在下并未有嘲讽卫家先人的意思,当初卫将军的伯父乃是奉朝廷之命镇抚拓跋部落,后来是朝廷自己不争气,一场八王之乱将当年征北大将军卫瓘在北疆打下的基础损失殆尽。”

卫雄的伯父卫操是在拓跋力微去世后,和其他一些晋人被朝廷派遣到拓跋部落。卫操等人都是晋朝官员,他们不但在担任拓跋部辅相,同时还以晋朝官员的身份管理草原事务,这些都显示了当时拓跋部落还在朝廷管辖之下。

“莫先生说这些到底有什么深意呢?不妨直接说出来,若是有道理,我与姬澹兄弟一定会听从。”

卫雄带着几分不耐烦问道,被莫含三绕两绕,他早被绕晕了,一点儿也猜不透莫含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其实在下说这么多,只想告诉将军,无论是鲜卑人又或者刘琨都不适合将军前去投靠!且不说鲜卑人正在爆发内乱,而且短时间内这场内乱还不会平息。”

“其实就算鲜卑人没有爆发内乱,他们在北地的统治也不会长久,因为在幽州有一股强大的势力正在崛起。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横扫代郡,进而将鲜卑人重新撵到长城北面。”

“幽州卫朔?”

卫雄一下子猜到了莫含说得是谁,只是他有些怀疑卫朔是否真有对方说得那么厉害。

“没错,正是卫大人!或许将军对其有怀疑,然若是在下告诉将军拓跋部落的内乱正是其一手挑拨的,不知将军有何感想?”

“什么!?”

卫雄一脸骇然,他没想到拓跋内乱竟跟幽州有牵连,谁能想到之前还信誓旦旦要与拓跋部落建立友好关系的幽州,却在背地里算计着拓跋部落。

“这……这是为什么?”卫雄、姬澹二人怎么也想不明白,幽州干嘛往死里坑拓跋部落。

“哼!还能为什么?!自然为了早日驱除胡虏收复河山!卫大人早想打通幽并之间的通道,好支援并州与刘聪周旋下去,然代郡却一直被拓跋鲜卑霸占,拓跋部落不内乱,卫大人如何有机会收复代郡?”

知晓了卫朔的秘密计划,卫雄、姬澹二人彻底被震撼了。他们没想到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幽州,竟然是一头噬人的猛虎。如今再回过头想想当初韩寿在盛乐的表现,往日里一些看不明白的举动,如今一下子豁然开朗。(。)

第134章 王敦之怒第289章 苻洪的选择第134章 王敦之怒第490章 广固之战(下)第85章 清扫地方豪强第177章 公主也要当先生第166章 “崂山号”扬帆起航第318章 司马保僣位晋王第163章 回首青州第109章 刺史府门前的年轻人第639章 收复越巂第129章 谋取东夷校尉之职第169章 说服刘琨第551章 司马睿的算计第539章 张宾的算计第469章 长城会盟(上)第346章 人才齐聚蓟城第462章 第二次河南之战第557章 张宾‘料事如神’第504章 夫人外交第321章 福船战舰入役第482章 谢艾智破麻秋第605章 权钱交易第55章 前奏第139章 大战来临第472章 祖逖之死第541章 信心大增的羯胡第409章 榆眉会战之背城而战第488章 剑拔弩张的江左第468章 漠南,我的漠南!第254章 封锁江面第233章 拓跋内乱第481章 形势不妙第415章 劝降第370章 南阳王野心作祟第34章 裴盾的变化第591章 交换领土第214章 连锁反应第554章 羯胡中计第404章 袭取华阴第608章 大案要案第361章 水师前出第361章 水师前出第225章 创立阐教第268章 毛宝初上阵第359章 扶南的麻烦第588章 成汉与江东第649章 调兵遣将第593章 世家欲北返第42章 参加名士聚会第173章 州学开学第87章 雷霆万钧!第436章 宋、卫初见第178章 司马嫣在辽东第77章 石勒崛起第161章 慕容廆很得意第337章 晋阳公祭第243章 一年又一年第402章 祖逖的担忧第468章 漠南,我的漠南!第261章 偷袭临榆镇第27章 途经郯县第497章 征收个人所得税第362章 为石勒编织的网第624章 汉中震动第644章 燕晋第二次争锋第267章 刘遐入关第383章 秦州联盟第264章 段氏末路第507章 尔等欲抗旨乎?!第664章 弩破胡骑第493章 召见呼延谟第651章 西征!西征!第233章 拓跋内乱第525章 郗鉴献策第133章 觐见琅琊王第197章 石勒的转变第668章 设州立郡第609章 伐蜀之议第675章 燕王归来!第365章 罗马东帝李锡尼第606章 糟心事一件接着一件第220章 逼降段匹磾!第176章 民心即天道第674章 何去何从第565章 石虎、石勒被擒第140章 一计退三敌第420章 元帝登基第506章 姑臧之乱第370章 南阳王野心作祟第27章 途经郯县第268章 毛宝初上阵第16章 ‘官府’来人了第274章 一刻不得闲第316章 一声惊雷第155章 新式马刀、陌刀第303章 替拓跋六修请封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263章 慕容廆欲决战第225章 创立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