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喜得贵子

告别刘琨离开雁门关后,卫朔把刘遐连同一万两千步骑留在了陉北、代郡让其负责两地防务。同时为了让刘遐夫妻二人团聚,他又让孙纬返回涿县代替邵玉娘。

最后安排好一切之后,卫朔则带着韩寿、鲁昌、能臣、卫雄、姬澹、莫含等人快马加鞭地踏上东归路途,准备回襄平过年。

“主公,前面就是蓟城了!”

“好!到蓟城稍稍休整一下,过了腊月十五我们就回襄平过年”

“诺!”听到过年二字,能臣精神一震,大声叫道。

望着远处的蓟城,卫朔不由地长长舒了一口气。此次远征陉北、代郡历时一个半月,可把他给累坏了,如今再次回到蓟城感觉真的很好。

“臣等恭迎主公凯旋归来!”

在蓟城西门外站着不少幽州官员,诸人见到卫朔后,忙拱手施礼高声叫道。

卫朔骑在马上定睛一瞧,原来是高瞻、刘翰二人出来迎接他。

见是自己的两位心腹重臣,卫朔忙下了马,走上前去对高、刘二人拱手道:“哎呀,天寒地冻,怎好劳烦两位先生亲自出来迎接我呢?”

高瞻、刘翰一抱拳高声道:“主公为国事奔走于陉北塞外,尚无惧风雪交加。今日主公凯旋归来,我等出来迎接不过是挨些冻罢了,要是连这点儿苦都怕的话,那还出来做什么官,不如回家做个富家翁舒服?”

卫朔笑笑没说什么,转身将身边几人介绍给众人。

“这位就是莫含先生,以后将出任钱庄主事一职,负责货币的发行。站在莫含先生身后的两位大汉,分别是卫雄、姬澹二位将军。拓跋内乱后,卫、姬二位将军率胡汉三万户南奔代县,为幽州掌控陉北、代郡立下了汗马功劳。”

“哈哈哈,没想到今日我辽东又添了数位英才,真是可喜可贺!主公。正好在下这儿也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哦?是什么好消息?”

“哈哈哈,恭喜主公!贺喜主公!前日辽东有消息传来,主母顺利为主公诞下一麟儿!”

“什么?!真的!”闻言卫朔脑袋发蒙,满脸惊喜。不敢相信是真的!

这时,旁边的高瞻等人纷纷向他表示祝贺,“恭喜主公!”

当夜为了庆贺西征胜利再加上嫡长子出世,卫朔在蓟城设宴遍请幽州诸文武。参加者不但有新归附的莫含、卫雄等人,还有高瞻、刘翰等原心腹重臣。众人分坐两列。济济一堂,边品尝美酒边聊闲话。

卫朔举杯向在席地众人说道:“今日这欢宴既是庆贺西征大捷,又是为我嫡子诞生贺喜。请诸位放开拘束,随意玩乐。另外,朔在此以薄酒一杯,对在场诸位表示感谢!在下先干为敬!诸位,请!”

“请!”众人轰然举杯。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几杯热酒下肚,众人渐渐放开了拘束。一些相熟的人,三三俩俩聚在交头接耳。说些体己的话。唯有莫含、卫雄、姬澹三个新投效过来的人,仍然有些放不开。

卫朔一瞧忙侧过身来,冲着三人道,“世容以及卫、姬二位将军,你们刚到蓟城,对我不是很熟悉。不过时间长了,你们就会了解到,在下其实是个很随和的人,私下里没那么多讲究。比如在这宴席上,你们大可不必考虑我的感受。只管自己尽兴就是!”

旁边的鲁昌也趁机插话道:“就是,就是,主公说得一点儿没错!像主公这样好相处的人真是太少,我等能在有生之年追随主公左右。实在是我等的幸运。”

闻言卫朔用手点点鲁昌笑骂道:“要说在下手下也算是人才济济,却唯昌之最是洒脱不羁。不过,有他一人已够我头疼的了,你们可不要向他学习哦!”

“哇,哈哈哈……”

卫朔话音刚落,现场顿时爆发一场轰天大笑。不少人在笑得直打跌。

莫含看着眼前和谐的一幕,不由得感慨万千。以前在刘琨幕府中,只有当刘琨与人畅谈文学和音乐的时候才会显得其乐融融。

众人说了一会儿闲话,不由自主得又谈起了公事。尽管已打通了与并州之间的联系,可卫朔依旧对并州局势心忧不已。在雁门关时,刘琨曾多次向他提起并州的困难,有好几次卫朔都立即率军西进并州。

最后考虑到幽州实情,他就只能暂时按下蠢蠢欲动之心。如今喝到酒热耳酣之际,他不禁再次想起了并州之事。

“景前先生,刘公特意托我向你表示感谢,称若不是当初你临走之前给他献了一计,晋阳的局势怕是会更加糟糕。”

高瞻闻言放下酒樽,轻笑一声道:“实不瞒主公,我给刘公献的计策,并不单单只是为了并州考虑,更多的还是为我辽东谋划。”

“哦?没想到此事竟还暗藏玄机!高先生速速道来,也让我等见识一下!”

“主公有所不知,刘公之所以死赖在晋阳、阳曲二城不愿离去,除了受到朝堂上影响外,最大的阻力却来自于以太原王氏、阳曲郭氏为首的并州世家。那些世家大族还要仰仗刘公虎威保护宗祠不受胡虏侵犯,如何肯让其撤向定襄?”

“可现实压力却又逼得刘公不得不向定襄收缩防线!哼,瞧着吧,日后刘公必因此事与并州世家闹翻。不过这样正好,他不与世家闹翻,我辽东又怎会有机会插手并州?”

高瞻这一番话给众人带来很大震撼,不少人暗道:怪不得当初卫朔费那么大劲请高瞻出山相助,原来人家是真有本事!同时他们又不禁为崔毖感到遗憾,若是崔毖能像卫朔一样重用高瞻,说不定辽东也就没卫朔什么事啦!

“高先生,你……你这样做可不好!不管怎么说,刘公也是幽并联盟的盟主,同时还是朝廷册封的司空,不该如此算计人家。”

尽管卫朔心里挺舒坦,可考虑到影响他还不得不做些表面功夫,佯装呵斥了高瞻几句。

高瞻也很配合,用衣袖遮住脸颊,‘惭愧’而退。

不料,这时莫含却道:“主公,高长史所作所为固然有算计刘公之意,可对刘公而言未必不是一条好计!而且从并州百姓利益而言,由您入主并州确实比刘公强多了。”

“当初刘公不纳良言一意孤行,结果晋阳失守,导致数万黎民百姓被匈奴人掳掠而走,可见刘公的确不适合牧守一方。若是主公能进驻并州,定会一扫之前并州军颓势之局面,扭转已危如累卵的防线。”

卫朔见众人越说越离谱,忙出言打断道:“好了,好了,不必再说啦!”

倒不是说卫朔不想拿下并州,而是并州局势复杂,而且现实也不允许他再树强敌。再说要扭转并州颓势非常简单,只需辽东出动数万兵力足以帮刘琨稳住局势,可关键是接下来他该如何应付并州世家以及来自朝廷的关注。

在卫朔看来,解决并州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军事,主要是政治方面,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如何与并州世家、朝廷上下达成妥协。并州世家紧邻关中,与朝廷上下联系紧密,只要一有任何风吹草动,朝廷就会做出反应。

卫朔可不想因一时鲁莽而成为众矢之的,并州是肯定要取的,因为这是他进入关中的通道。未来只有拿下并州,辽东才有机会插手混乱的关中。在南下中原有强敌阻路的情况下,卫朔早就把关中视为囊中之物。(。)

第387章 长安城破第420章 元帝登基第332章 呼家将投诚第528章 新长安第66章 仓皇而逃第521章 决战张掖第562章 羯胡弱点第8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第339章 整合政务(上)第569章 横扫千军如卷旗第235章 出兵代郡第589章 天子驾崩第285章 上郡大捷第152章 河北邵续第442章 两个夫人,艳福齐天第518章 罗马商人在辽东第315章 纳妾是成功人士的象征第196章 众人皆失算第185章 过年逼婚第365章 罗马东帝李锡尼第204章 文鸯来投第271章 致命一击第317章 青州求援第557章 张宾‘料事如神’第92章 终至临淄第445章 太子算个屁!第251章 琅琊王的心病第188章 财政会议第429章 退耕还林第65章 拯救刺史裴盾第59章 将离彭城第20章 徐福岛上会海盗第584章 南北运河第464章 鲜卑主力南下第394章 孤立宗室势力第353章 租赁朱涯第554章 羯胡中计第629章 成立内务府第338章 总算没赔本第226章 谁赞成?谁反对?第110章 封释的打算第287章 冯翊赈灾第493章 召见呼延谟第468章 漠南,我的漠南!第43章 空谈误国第343章 河东世家第554章 羯胡中计第361章 水师前出第644章 燕晋第二次争锋第374章 被激怒的辽东军第276章 关中求援第501章 高僧佛图澄第364章 封奕出使南洋第98章 筹谋辽东第590章 余波第513章 局势将变第209章 高瞻归来第129章 谋取东夷校尉之职第489章 广固之战(上)第336章 落下帷幕第389章 徐兖变局第333章 眼花缭乱第447章 天子赐婚第488章 剑拔弩张的江左第596章 新年王子到第46章 永嘉之乱第665章 最后的决战第91章 曹嶷邀请第274章 一刻不得闲第13章 安抚流民第653章 高昌被围第91章 曹嶷邀请第561章 不分胜负第194章 拯救降兵第251章 琅琊王的心病第47章 二郎归来!第630章 王敦将死第538章 王敦占上风第674章 何去何从第614章 蝗虫来了第33章 上任第一步第437章 美女是间谍第180章 王浚图谋自立第575章 南北碰撞第426章 宋祎初啼第673章 在途中第557章 张宾‘料事如神’第255章 逼退江东水师第625章 长矛兵之威第605章 权钱交易第437章 美女是间谍第370章 南阳王野心作祟第635章 世家的罪恶第43章 空谈误国第271章 致命一击第313章 蠢蠢欲动第483章 整编青州兵第462章 第二次河南之战第238章 会盟雁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