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损失惨重的江左世家

随着时间推移,辽东发行的五铢钱逐渐从辽东扩散到四周,除了江北因局势动荡没有引起太大波澜外,在江左却引发了一场巨大风波。

由于辽东五铢钱质量非常好,一进入江东就受到了普通百姓的追捧,纷纷用手中的劣币换取新币。

很快辽东新币就将江东世家私自铸造的铜钱挤出了市场,江东世家见辽东侵害了自己的利益,纷纷跑到司马睿面前告状,要求司马睿禁止新币在江东流通,可惜行政手段并无法挽救江左劣币即将失去市场的命运。

二月份的建邺春风拂面,街道上,酒肆间,到处是身着薄薄丝绸世家子弟,虽然江北中原一带早打成了一锅粥,但建邺自晋统一以来就不曾遭遇什么战火,故城中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

一辆宽敞的马车匆匆停靠在王宫门前,马车里望亭侯陆晔一想起眼下正急剧崩坏的江左货币体系,就眉头紧皱。

辽东发行新币之前竟没向外界透漏一丝风声,以至于当江左世家察觉到不妙的时候,辽东新币已在市场上占据了上风,并将江左世家发行的劣币一举逐出了市场。

自汉末以来,百十年来,江左世家靠着发行货币赚取了大量利益,而辽东竟想一举斩断这条财路,如何不让江左世家着急?

……

“刘卿家,卫大人果然能干,不过大半年时间便收复了幽州大部郡县。如今他手中差不多握有八郡之地,辖民百万众,已是朝廷治下实力最强的一方诸侯。虽然他一直都谦恭有礼,可从未到建邺来过,寡人心中……”

琅琊王刚说完,刘隗就明白琅琊王疑心病又犯了。随着卫朔实力越来越强,琅琊王对卫朔的感观也从之前的欣赏、倚重慢慢转变为怀疑、戒备。

“大王,您多虑了!别看卫大人占据了两州之地,其实依然危如累卵。在他南边有一个非常强大的敌人——石勒,石勒一定不会甘心让辽东取代王浚的。只是眼下石勒尚未腾出手来出兵幽州。否则以卫大人的实力能不能挡住石勒的攻击还得两说!”

“刘大人你也太小瞧卫大人啦!在下可是听说,卫大人作为崂山商社的幕后东家,多年来积累的财富数不胜数。有如此雄厚的财力支持,再加上卫大人擅长练兵。石勒怎么可能是他对手?”

左长史刁协一向以琅琊王心腹自居,对于像王敦、卫朔一样的外藩镇将没有任何好感。在刁协看来,寒门出身的卫朔对江左的威胁仅次于王敦,只是从前卫朔实力弱小且从未到过建邺,双方才没发生什么冲突。

听了刁协的话。琅琊王的脸色再次变得阴郁起来,他的确是越来越忌惮卫朔。且不说富可敌国的崂山商社,光是两州之地、百万之众、十万带甲之士就足以让他感到侧目。

正当刘隗打算再次替卫朔向琅琊王辩解时,却见望亭侯陆晔匆匆走了进来。外人只一看陆晔眉头紧皱就知晓其遇到了麻烦事,如果让江东陆家都感到为难,说明陆晔遇到的麻烦一定不简单。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竟让士光如此为难?”

陆晔拱拱手道:“大王,江左出大问题了!就在不久前一股悄悄兴起的铜钱兑换风潮席卷了整个江东,让从事铸钱行业的世家大族损失惨重。”

“据臣下所知,目前江左铸造的铜钱基本上已被新币赶出了流通市场。若是大王再不采取措施,用不了多久本地的铸钱作坊就会倒闭掉。”

“什么!?”

陆晔的话让琅琊王暂时忘记了卫朔,他满脸震惊道:“到底是什么人会有如此大的本事,竟将本地铜钱赶尽杀绝?”

“辽东!”陆晔口中轻轻吐出两个字。

辽东!这个地名仿佛带着魔咒一般,瞬间让琅琊王三人陷入石化。连一直对卫朔抱有好感的刘隗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实在是卫朔太能折腾啦。

“辽东距我江左相隔千里,他们的钱是怎么会出现在江左?”

“大王有所不知,从建兴三年正月开始,崂山商社便规定不再接受各地私钱,一切交易只收辽东新币……”

琅琊王脸上带着几分不解打断道:“等等。士光先生,就算崂山商社影响力再大怕是也无法左右货币的流通吧?难道你们不会以同样的手段反制对方吗?”

陆晔苦笑几声,犹犹豫豫道:“那……那个,辽……辽东发行新币的质量远远超过江左的铜钱。并且在兑换时又让出很大利润,故吸引了不少百姓与他们兑换,如今江左四分之三以上的市场上流通的都是辽东新币。”

听了陆晔的解释,琅琊王、刁协、刘隗三人顿时了然,感情是江左世家在铸钱上对百姓压榨得太狠,给了辽东乘虚而入的机会。

“陆大人。既然辽东在兑换时让利甚多,你们为何不仰仗世家实力去冲垮辽东新币?以江左世家的能力应该是很容易办到的事情!”

面对刁协的疑问,陆晔摇摇头道:“长史大人想得太简单了,辽东只对普通庶族让利,却给世家开出了十分苛刻的条件。若是我江左世家向辽东低头,就意味着要损失三成以上的财富,而这些财富将被辽东兵不血刃地拿到手中。”

“三成?!”

琅琊王闻言咋舌不已,占江左世家三成的财富必然是个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他一想到这些财富将全部流向辽东,就感到肉疼不已。

后悔!真是大大的后悔!随着时间推移,琅琊王越来越对当初没有将卫朔召到江左感到后悔。无论其练兵手段又或者理财本事,无不是琅琊王最急需的人才。

“那士光先生此次来我王府有何贵干?连你们世家都拿他毫无办法,寡人又能有什么办法阻止新币流通呢?”

“臣想请大王颁布禁令,禁止辽东新币在江左流通!”

在金融战场上全面溃败的情况下,以陆晔为首的江左世家只好寄希望于行政手段,可惜他们却不知道,经济规律根本不受行政手段的支配,要不然历史上宋、明两代靠行政手段发行的纸币最后也不会崩溃。

当琅琊王下达了禁令后,虽然一度让新币在江左市面上消失,可还不等世家大族们举杯庆祝,又一个让江左崩溃的消息传来。江左百姓自接受了辽东新币后,他们宁愿回到以物易物的原始时代,也不愿接受江左私铸的劣币。

江左商业发展因琅琊王禁令遭到沉重打击,而且只是江左一地禁止新币流通,在其他地方辽东新币已全面占据上风。江左在与外界进行商业交易时不得不再次选择新币,至此琅琊王禁令形同虚设,辽东新币再次统治了江左市面。

经过这一番风波,江左世家损失惨重,其财富缩水至少三成,无数世家子弟在暗地里将卫朔骂了个狗血淋头。而辽东在这场风波,不但从世家手中掠夺了大量财富,还一举将辽东新币打入江左,为今后统一货币打下了基础。

随着这场风波逐渐平息,卫朔的名字开始在江左流传,不少人提起他名字恨得牙根痒痒。而琅琊王经过再三思索,决心将其召至建邺一趟。虽然他没有将卫朔软禁的打算,可依旧引起一阵阵波澜。

与卫朔有嫌隙的人表面不屑一顾,其实暗中却在筹集人手,准备一举铲除卫朔;而与卫朔交好的人则为此担心不已,纷纷劝说卫朔不要前往江左,以防中了别人的圈套。(。)

第91章 曹嶷邀请第26章 在徐州的第一笔交易第539章 张宾的算计第586章 给藩属国立规矩第112章 骑兵拉练第5章 真的变成精盐了?第304章 有人要作死第434章 秦州局势第669章 东晋内讧第439章 阴差阳错第16章 ‘官府’来人了第301章 西晋第一武技高手第79章 参观船坊第673章 在途中第600章 陈郡谢氏第174章 靠着祥瑞升官第549章 中原争锋第450章 欲伐草原第234章 莫含的大礼第419章 整顿关中第257章 关中危矣!第121章 裴嶷来投第552章 准备收网第562章 羯胡弱点第410章 榆眉会战之单骑冲阵第264章 段氏末路第340章 整合政务(下)第388章 罗马人的震惊第560章 床弩,又见床弩第539章 张宾的算计第141章 威震辽东第478章 影响(下)第427章 名动蓟城第285章 上郡大捷第165章 远航南洋第359章 扶南的麻烦第579章 反攻清算(2)第60章 有人来打劫!第268章 毛宝初上阵第21章 以盐换船第428章 宴请隐士第183章 大演习(上)第22章 开辟新的市场第660章 前哨战第360章 给江东贷款第231章 钱庄第675章 燕王归来!第471章 徐州之变第306章 再袭定襄第202章 陌刀的威力!第488章 剑拔弩张的江左第177章 公主也要当先生第445章 太子算个屁!第609章 伐蜀之议第291章 各方反应第204章 文鸯来投第457章 大战之前第25章 祝其县买粮第47章 二郎归来!第167章 出使并州第518章 罗马商人在辽东第297章 威压索綝第446章 仇池灭亡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407章 军情如火第458章 北伐誓师第213章 女将显威第182章 农牧场建设第231章 钱庄第181章 各方准备第415章 劝降第350章 科举揽人才第186章 终议亲第493章 召见呼延谟第56章 留县大捷!第489章 广固之战(上)第11章 再进县城!第672章 东晋变天(下)第633章 热闹的崂山第287章 冯翊赈灾第227章 凉州大马,横行天下第48章 祖逖来了第82章 又有人不安分了第166章 “崂山号”扬帆起航第468章 漠南,我的漠南!第410章 榆眉会战之单骑冲阵第72章 鸿门宴第462章 第二次河南之战第330章 重铸荣耀第391章 群豪聚蓟城第230章 挑拨离间第478章 影响(下)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81章 救了一个公主第238章 会盟雁门关第199章 上谷寇氏是‘仙家’第309章 北宫纯重出江湖第163章 回首青州第26章 在徐州的第一笔交易第673章 在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