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授剑仪式

得知辽东索要刘骥,石勒颇感为难,他有心拒绝却又担心惹恼辽东,引来大军征讨。可若就此交出刘骥对襄国士气将是一种沉重打击,连前来投靠自己的人都保不住,日后还有谁敢轻易来投奔?

“孟孙,你认为该不该交出刘骥?”

“主公,不交的话那镇北将军如何肯罢休?虽说交出刘骥影响不好,可却能向外界表露主公投诚之心。不管辽东如何想,起码李矩、曹嶷之流不会再视襄国为夷狄仇寇,如此辽东精心编织的网,将露出一大大破绽。”

“也罢,为日后计某暂时就向辽东低头!”

石勒满脸冷酷,瞬间就决定了刘骥的命运。不久之后,一大队襄国骑兵押解着刘骥一行前往蓟城。而原本高高在上的汉赵太子彻底沦为阶下囚,同时还得到蓟城接受辽东惩罚。

……

建兴四年,是辽东自己所培育的人才喜获丰收的一年,不止有首届州学士子毕业,同样武备学堂也有一批学员毕业。

原本卫朔早想为学员授予佩剑,以此来培养辽东军将士的荣誉感。可自九月份以来,他一直忙于科考、水师扩张等,抽不出时间前往武备学堂,后来只好将授剑仪式放在腊月举行。

腊月某日,辽东大礼堂内挂满了五彩旌旗,芬芳的花卉点缀在四周。尽管与奢侈的琼林宴完全无法相比,但是对于军方来说,已经足够隆重。

以阳鹜、高开为首的学员们穿戴着亮丽的鱼鳞甲,显得勃勃英气,正襟危坐在台下,满脸兴奋地看着台上的卫朔、温峤、高瞻、鲁昌、张统、速丸等军方高层将领。

自传出镇北将军要亲手给武备学堂中优秀毕业的学员授予佩剑,无数学员早对这一光荣时刻翘首以盼,希望自己能得到卫朔亲手授予的佩剑。

作为辽东主人卫朔正坐在台上,笑眯眯望着台下一群年轻稚嫩的军官,他们都是辽东的基石所在,日后辽东军能取得多大成就,就得看日后学员的表现。

“主公,时间到了,你看授剑仪式何时开始?”新任秘书监文吏皇甫真上前请示道。

“诸位,今日我等欢聚一堂,主要是见证武备学堂学员毕业!这意味着辽东将有一批新的将星冉冉升起。”

随着卫朔开口,大厅中原本的喧哗声很快便消失了,他朝着大多数人点点头,道:“欢迎今天的主角——武备学堂应届毕业学员,请诸位上前来!”

只见台下前排原本坐着的阳裕、高开等二十名优秀学员同时起立,在现场诸人期待的视线当中,二十名学员迈着矫健的步伐,依次走上前台。四周观礼的各级将领、学员、官员纷纷报以热烈掌声。

前排距离授剑之地不过数十步而已,故而年轻的阳鹜、高开等人能够很清楚的看见,在另一端,大名鼎鼎的镇北将军正对着他们微笑。年轻的学员们在卫朔所站的台阶前停住脚步,微微弯腰,右臂横于胸前,以示敬意。

坐在台下观礼的谢艾、贾坚、薛涛等今年新入学的学员们,纷纷两眼冒光得看着台上的风光无限的阳鹜等人学长不禁心生向往。在这一刻,谢艾突然觉得转入军职未必就比做个文官要差多少。

这时,只见侍卫统领陈安领着一群卫士,手中捧着一件托盘,托盘上各放着一把光彩夺目的短剑。剑身长约一尺半左右,剑柄上雕刻着精美铭文,阳光照在剑刃上熠熠生辉,在宝剑旁边还放着一条细细腰带。

陈安上前一步来到卫朔身前,低声说道:“主公,一切准备妥当了。”

卫朔点了点头,来到战在首位的阳鹜面前,弯下腰亲手为其系上腰带,随后仔细的将佩剑挂在挂钩上,这一整套动作做起来显得娴熟无比。当做完这一系列动作之后,他又退后几步,微笑着上下打量了阳鹜一番,接着又开始为下一位学员授剑。

学员全身铠甲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大幅的镂空勾勒出式样复杂的花纹,头盔上是一只振翅欲飞的巨龙,显得极富艺术感。

当所有学员都接过卫朔亲手授予的佩剑之后,纷纷拔出刚刚系在腰间佩剑,随后转身面向台下观众高高举起。

“愿为主公效死!”

“愿为辽东付出一切!”

“愿用手中的剑为辽东的犁夺取更多的土地!”

大厅之中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祝贺每一位新毕业的学员。学员起点要比普通士兵高,刚一出校门就被授予都尉军衔,同时根据特长不同授予不同军职。

“接受佩剑,意味着从今天起你们就将成为辽东军中正式一员,辽东军是一个光荣而又神圣的称呼,她代表着牺牲、责任、荣耀、奉献!”

“外界形势风云变幻,各地局势日益紧张,不可回避的战争时刻威胁着辽东的安宁。任何一个期盼和平的民族都渴望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来提起卫国土的安宁,也就是意味着一支强大的军队关系着整个民族的兴衰。”

“辽东军是一支与以往旧军队截然不同的全新军队,一路走来有着自己的光辉历程。随着局势动荡不安,辽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前所未有的挑战。”

“诸位是武备学堂首届毕业学员,是日后维护辽东安宁,推进辽东军继续强大发展的强大后盾。你们的加入标志着辽东军史册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将辽东军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万胜!万胜!”阳鹜、高开等学员们纷纷高举着宝剑,兴奋地呼喊起来。

在卫朔为最优秀的二十名学员授予佩剑之后,接下来便是丰盛的宴会。不少将领纷纷一边狼吞虎咽享用着大块大块的肉食和一杯杯酒水,另一边向外人得意的吹嘘着自己的武力,有的要好者勾肩搭背的来到了角落里窃窃私语。

“主公,襄国那边传来消息,石勒已派出使者押解刘骥一行往蓟城而来。”

皇甫真疾步来到正与四周将领寒暄的卫朔身边,将获得的最新军情告之。旁边正与同僚闲话的高瞻、温峤等闻言亦探身过来,其余级别较低的人见状纷纷向旁边散去。

“主公,发生了什么事?”

幕僚都围了过来,纷纷打探询问,卫朔只好示意皇甫真再述说一遍。

“你们都谈谈,石勒如此做到底有什么阴谋?”卫朔请教道。

“怪不得主公一直都很重视石勒,他虽是胡虏出身,可手段心机皆非凡人!他能如此干净利落抛弃刘骥,其中利弊他已看得分明。短时间内看似襄国吃了亏,实际上是辽东暗中吃了一亏。”

“石勒通过舍弃刘骥向全天下人表明了向晋之心,若辽东再揪着不放,怕是要引起众怒啊!以属下之见,不若就此罢手,暂时静观其变。只要秦州稍有异变,辽东还是有机会的。”

“嗯,石勒有此反应倒也不出我预料!其人雄才大略,比之刘聪、刘曜之流强多了,在辽东那么多对手中,只有慕容廆能与之相提并论。可惜他们与辽东生在同一时代,是他们命不好,因为未来主宰天下的只能是辽东!”

整个宴席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才结束,以阳鹜为首的学员纷纷被调往各地任职,有的进入府兵、厢军担任基层军官,也有的进入各司担任参军,而阳鹜更是幸运得被调至参军司跟随在鲁昌大人身边实习。(。)

第335章 自取灭亡第387章 长安城破第397章 新年初定计第262章 势不可挡第623章 新科士子第440章 公主身份公开第478章 影响(下)第292章 闲话西北第366章 莫含的毒计第623章 新科士子第438章 成汉入援仇池第116章 兵围西安平第550章 薛涛守涿县第504章 夫人外交第37章 偶遇第651章 西征!西征!第359章 扶南的麻烦第578章 冀州豪强第401章 司马保称帝第400章 石勒的应对第248章 抵达建邺第131章 炒茶带来的风暴第239章 敲诈拓跋六修第240章 刘、卫深谈第80章 招募船工第540章 谁是猎物?第658章 又见高僧第11章 再进县城!第331章 实力碾压第652章 西域使者!第297章 威压索綝第136章 农业、商业、学校第454章 威逼张宾第154章 大炼钢铁第395章 宴会上的罗马人第207章 女将挂帅第277章 战前动员第636章 江东新政第341章 整合军队第629章 成立内务府第242章 江左裴府的变化第153章 平州州学第459章 拓跋郁律第95章 讨好曹嶷第600章 陈郡谢氏第373章 扶南偷袭第572章 襄国之乱第285章 上郡大捷第496章 政策调整第364章 封奕出使南洋第527章 江左又起波澜第116章 兵围西安平第442章 两个夫人,艳福齐天第248章 抵达建邺第663章 骑兵威力第286章 震惊关中!第573章 再见张宾第595章 新的时代第178章 司马嫣在辽东第658章 又见高僧第107章 辽东会盟第366章 莫含的毒计第277章 战前动员第459章 拓跋郁律第277章 战前动员第171章 祥瑞白鹿第610章 成汉反应第673章 在途中第388章 罗马人的震惊第402章 祖逖的担忧第132章 裴家的争论第531章 时光如梭第393章 先谈经济合作第438章 成汉入援仇池第211章 西征广宁第66章 仓皇而逃第536章 风云骤起第536章 风云骤起第138章 开府治事第406章 石勒的闪电战第114章 援军,真是援军!第620章 太宁元年科考第67章 再战胡骑第477章 影响(上)第481章 形势不妙第164章 王浚骄纵中计第361章 水师前出第550章 薛涛守涿县第575章 南北碰撞第489章 广固之战(上)第118章 水师再建功第411章 榆眉会战之大获全胜第568章 人心惶惶的襄国城第566章 坑杀羯胡!第445章 太子算个屁!第432章 出巡之太子随行第373章 扶南偷袭第514章 欲霸西域,必先得凉州第166章 “崂山号”扬帆起航第457章 大战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