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

扶南的天终于要塌了!

实际上自打扶南水师覆灭,扶南就失去了翻盘的可能!万余陆战队势如破竹,像一支离弦之箭,飞快的在扶南各地推进。数日之后兵临扶南都城谷特洛,标志着辽东军在扶南的军事行动基本结束。

辽东在扶南的军事成功,极大威慑了南洋各国,体会到了什么叫上邦大国的威严。连看似强大扶南在辽东猛烈的攻势下眨眼间灰飞烟灭,给南洋各国带来很大震动。

本来一直蠢蠢欲动的扶南附属国,立马就老实起来。为了避免自己成为辽东下一个攻击目标,不少附属国纷纷派出使者前往辽东朝贡!

好在辽东有自知之明,知道南洋诸国与鲜卑、匈奴不一样,这里的百姓对大晋可没有一点归属感,若是辽东强行入侵其领土,他们完全可以凭借茂密的丛林来生生拖垮大晋。这可不是开玩笑,历代征伐此地的国家,无不深受丛林气候的困扰。

在震慑住了南洋各国之后,刘总立即向南洋各国国主发出邀请,请他们于六月中旬前往夷州基隆港觐见镇北将军,双方坐下来好好商量一下南洋的未来和发展。

接到辽东发出的邀请,南洋各国纷纷表示愿意前往基隆,就连扶南王也表示会参加。虽然有部分扶南大臣,担心扶南王会被辽东扣下,可为了扶南考虑,扶南王明知前方为难重重仍然坚持己见。

扶南王范瑶如此安慰自己的臣民:“此次宴会不比以往,是镇北将军发出的正式邀请,将有大批南洋属国国主参加,众目睽睽之下辽东绝不敢轻易扣留寡人。再说辽东既然给扶南发出邀请,身为天*朝上国,自不会言而无信!”

“可……可辽东人正霸占着我国沿海一带?”

“正是因为辽东占据着扶南国土,寡人才必须前往夷州觐见镇北将军!如今大晋国内烽烟四起,根本没有任何人可以约束到辽东。扶南若想让辽东退军,除了亲自去找镇北将军谈判外,还有其他出路吗?”

“另外,我扶南与辽东之所以会发生冲突,真正的原因不过是为了争夺东西贸易权。如今扶南已战败,寡人以为只要扶南退出东西方贸易,辽东未必真要吞并扶南。”

实际上扶南王猜测不错,卫朔邀请南洋各国确实不是一场鸿门宴,但也不是一场纯粹的宴会,而是辽东在无力继续扩张情况下,试图用另一种方法加强自己在南洋的影响力。

随着辽东击败扶南水师,卫朔在南洋的重心就放在了政治拉拢上,只是由于南洋各地地形复杂,气候炎热多雨,若全靠武力压服。且不说最终结果如何,肯定会让辽东元气大伤,损失巨大。

辽东不可能将全部精力放在南洋,其重心仍在中原。故而趁着击败扶南之威,再配以合适的政治、经济手段,卫朔有信心一举收服南洋诸国。

人称“万水之母”的湄公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澜沧江,像一条长长的绸带一般将真腊、扶南、顿逊国、毗骞国、大晋西南地区穿连在了一起。一路跌宕起伏,纵贯滋润了整个中南半岛。

然而建兴五年六月,一群来自辽东的不速之客却打乱了这条东南亚母亲河的宁静。此时在她的下游正有一支辽东水师分舰队正趾高气扬地逆流而上。

这是夷州聚会之前,辽东水师奉镇北将军之命专门进行的一场武装大巡游,为了此次武装巡游,辽东向沿途数十个大小国家、部落支付了不少丝绸、盐巴、铁器等商品,才让对方允许舰队通过湄公河流域。

由于辽东水师在刚刚结束的南洋海战中表现出强悍的战斗力,不禁让中南道上各国对这支巡游舰队充满恐惧。为了免于遭到辽东袭击,沿途各国纷纷使臣前往夷州。

看到中南各国表现得如此恭顺,刘总等人颇为满意。要知道之前中南半岛上各国一向以扶南为马首是瞻,辽东一直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建立新秩序。

然而自从干翻了扶南之后,南洋各国对辽东的态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想来是辽东水师表现出来的实力让各国忌惮不已。如此一直对大晋阴奉阳违的中南诸国,只好向辽东表示臣服。

“禀提督大人,扶南王接受了邀请,只是要求水师暂时停止对扶南的军事行动。”

“哼!扶南王终于沉不住气了!他不是一直自持兵强马壮不将我辽东放在眼里吗?”刘总不屑一顾道,虽然已报了一箭之仇,可他对扶南人仍没什么好感。

“扶南国向来民风彪悍,若非海战失利也不可能轻易就臣服我辽东!只是眼下还不能对其放松警惕,大人要不要提醒主公,将顿逊国、毗骞国、真腊等国拉拢到辽东旗下。”

“我的参军大人多虑啦!扶南民风彪悍,这确实不假。但正是因此而与周边各国矛盾重重,顿逊、林邑、真腊、骠国等国之间并不是真心臣服扶南,他们也想取代扶南地位。”

“之前海西大湾一战,让南洋诸国发现扶南不过是纸老虎。眼下就算我们不主动去拉拢他们,各国也会主动的靠上来!”

“大人言之有理!”

……

建兴五年七月初,在辽东的召集下,南洋数十个国家、部落聚集在夷州基隆港。在宴会上,卫朔代表辽东与南洋诸国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协议,一时间南洋大小势力齐聚夷州,如此空前景象在南洋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诸位,我可以向大家承诺辽东绝无染指各国领土的打算,只是以后尔等必须遵循辽东规则行事。”

宴席上,扶南王看着意气风发侃侃而谈的卫朔不禁黯然神伤,他知道今日过后,扶南统治南洋的日子结束了,他的一切雄心壮志都将成为过眼云烟。尽管他不甘心就此放弃,可现实逼得他不得不向辽东低头。

据他了解,骠国、顿逊、真腊等中南各国已有意联合起来彻底灭掉扶南,没想到到了最后竟是辽东人制止了他们的行动,不过扶南也对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朔知道之前扶南行事霸道,多次欺凌弱小国家。为了补偿各国损失,我意让扶南将之前吞并的各国领土归还给各国。扶南王你意下如何?”

范瑶强忍着拂袖而去的冲动,挤出一丝笑容道:“小王愿听镇北将军吩咐!”

看着扶南王的样子,卫朔大感痛快,削弱扶南正是辽东掌控南洋的开始。只有维持南洋各国均势,未来辽东才能自如得掌控南洋局势。

“大家都知道,扶南仗着地利垄断了东西方贸易。我辽东不会吃独食,一向喜欢有钱大家赚。未来让各国都享受到海贸利润,我意让各国加入到辽东倡导的贸易圈。大家以辽东为魁首,共同和西方各国贸易,将来得利之后按照比例分红。”

“由于辽东水师要承担起保护海上贸易安全的重任,因此我辽东将独占整个贸易的七成,其余剩下的将由各国瓜分。”

卫朔毫不客气的将贸易利润大头拿走,一点儿都不顾忌在场各国国主感受。其他人也没表示异议,面对强势的辽东人就算他们有异议也无可奈何。

最后,温峤代表辽东当众宣读了各方缔结的《南洋与辽东自由贸易协定》条约,条约中规定南洋诸国均为大晋属国,大晋的律法凌驾于任何属国法律之上。

各属国的港口、城市必须无条件对辽东水师、商贾开放,并允许辽东在选定的地点建立‘租借区’,拥有统治该地华夏居民的权力;对属国居民则作一个土邦主行使权力;辽东作为宗主国代表拥有对属国物产的独占权等等条款。(。)

第333章 眼花缭乱第517章 先缓一缓第302章 宣威朔方第665章 最后的决战第519章 走西口第633章 热闹的崂山第297章 威压索綝第85章 清扫地方豪强第441章 擒获李琀、李稚第529章 成汉来使第323章 谢艾与韦謏第406章 石勒的闪电战第365章 罗马东帝李锡尼第328章 上党攻略第562章 羯胡弱点第347章 南洋摩擦第501章 高僧佛图澄第519章 走西口第540章 谁是猎物?第436章 宋、卫初见第220章 逼降段匹磾!第525章 郗鉴献策第428章 宴请隐士第136章 农业、商业、学校第171章 祥瑞白鹿第597章 不同的选择第42章 参加名士聚会第479章 青州之争第475章 国葬第85章 清扫地方豪强第195章 邵续反了?!第8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第262章 势不可挡第20章 徐福岛上会海盗第677章 最后一战第184章 大演习(下)第119章 大获全胜第300章 阴谋在酝酿第415章 劝降第183章 大演习(上)第464章 鲜卑主力南下第460章 谢艾首秀第272章 昌黎大捷!第312章 吞并刘琨部众第554章 羯胡中计第203章 战后余波第33章 上任第一步第252章 群起而攻第351章 《互不侵犯条约》第236章 血战飞狐口第119章 大获全胜第359章 扶南的麻烦第245章 发行五铢钱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525章 郗鉴献策第515章 苻洪单刀赴会第627章 百年河患第407章 军情如火第249章 裴府门前是非多第186章 终议亲第504章 夫人外交第478章 影响(下)第377章 江东的试探第303章 替拓跋六修请封第74章 来自江左的关注第430章 发展关中,商业为先第429章 退耕还林第471章 徐州之变第427章 名动蓟城第285章 上郡大捷第300章 阴谋在酝酿第440章 公主身份公开第290章 卢水胡精骑?屁!第158章 司马邺登基第663章 骑兵威力第639章 收复越巂第377章 江东的试探第645章 太宁二年第423章 威震西北第254章 封锁江面第264章 段氏末路第209章 高瞻归来第376章 神秘访客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538章 王敦占上风第472章 祖逖之死第138章 开府治事第344章 弄巧成拙第586章 给藩属国立规矩第206章 主公,您违律了!第612章 再战漠北第172章 祥瑞带来麻烦第232章 代县榷场第84章 再见祖逖第89章 喜相聚第231章 钱庄第33章 上任第一步第100章 引来乌丸人第518章 罗马商人在辽东第479章 青州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