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野心家们都跳了出来!

?再说当日都城洛阳将陷时,司空荀藩、荀组等护着秦王司马业逃至阳城,此时秦王司马业才十二岁,乃吴王司马晏之孙,荀藩之外甥。

众人到了阳城之后,得知晋怀帝被俘,悲愤之余众人也不敢在阳城多待,后来在荀藩的建议下,众人打算向东退入虎牢关,到荥阳太守李矩处求援。

荥阳太守李矩果然没有拒绝荀藩的求援,不但给秦王、荀藩等人补足了粮草,还让众人屯居密县。但密县也不是个好去处,当地有一股强大的地方势力——前东海王的参军、豫州刺史闫鼎领着数千流民武装屯居于此。

得知司空荀藩欲引秦王至密县,闫鼎马上召集部下商议。本来闫鼎就有西归家乡天水的意图,如今得知秦王欲来密县,他就想趁机拥戴秦王司马业前往长安建立霸业。

等部下来了之后,闫鼎立即把有关秦王司马业的消息通报给众人,然后很认真地说:“大家都知道,我本有西归关中的打算。今秦王殿下欲驻密县,这是上天赐给我的机会。况且今山东各地突遭胡乱,民不聊生,已非王霸之地!不如拥秦王西入关中如何?”

出乎闫鼎的意外,他的建议并没有得到众人的同意,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在闫鼎的麾下大多数是关东人,他们肯定不愿随其背井离乡远赴关中,尤其是刘畴、邹捷作为本地豪强更是不愿抛家舍业西入关中。

可是刘畴、邹捷看到闫鼎决心已定,不敢当面提出反对意见,只好暗暗将不满埋心底。而此时正向密县行进的荀藩、司马业等人,也在密议如何招抚闫鼎的计划。荀藩认为闫鼎手握重兵不可急图,建议恢复闫鼎豫州刺史的地位,收为己用。

与此同时,得知前司徒左长史刘畴在密县为坞主,荀藩特意派出中书令李恒、太傅参军刘蔚、镇军长史周顗、司马李述等人前往联络。李恒等人秘密来到了刘畴的坞堡内,因为他们都是山东士族出身,故刘畴待他们比对待闫鼎还要热情。

在密谈中,刘畴将闫鼎的意图全盘告诉了李恒等人,李恒等虽然很高兴闫鼎原附秦王旗下,但对闫鼎提出的西归长安计划则非常不满。他们和刘畴的想法一致,作为山东士族他们当然希望秦王能在本地开府建牙,这样众人就能跟着水涨船高。

难怪魏晋国祚如此之短,到了这个时候,世家大族想得竟然还是自己的利益,根本不考虑朝廷百姓的福祉。这样的王朝若是国祚绵长那才是没天理!

荀藩等人既然知道了闫鼎的真实意图,再也不肯真心实意接纳对方,只打算利用下闫鼎。谁知闫鼎为人缜密,无意中发现了荀藩、邹捷、刘畴等人的阴谋,随即拥大军劫持了秦王司马业。

混乱之中,荀藩见势不妙立即发挥自家逃跑的特长,躲开了前来抓捕他的士兵。李恒、刘畴、邹捷等人就没那么好运了,事后纷纷被闫鼎所杀,当初跟随秦王逃出洛阳的大臣只有镇军长史周顗、司马李述两人幸免于难。

到了这个时候,再也没人能阻止闫鼎西归长安的计划了。而且好运气再次降临到闫鼎头上,他遇到了刚刚挫败了刘聪西入关中企图的雍州刺史贾疋。而且贾疋得知了秦王司马业的消息后,立即派人前来联络,欲奉迎秦王至长安,贾闫二人可谓是一拍即合。

可以说晋怀帝被俘、洛阳被毁彻底引爆了天下舆论,也让更多人生出了不该有的野心。且不提正打算西归长安的闫鼎、司马业等人,单说幽州刺史王浚。

在得知了洛阳发生的一切惨剧之后,王浚不但没有任何悲痛和不满之情,反而隐隐有种兴奋之情。王浚此人因为是私生子出身,且从小不受父亲喜欢,逐渐养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

但因为他父亲王沈无后,王浚才得以继承父亲的一切。自从王浚登上了幽州刺史之位后,常常引胡乱华,重用仰仗鲜卑人的力量攻击同殿为臣的并州刺史刘琨等。

如今晋怀帝被俘,王浚自认为这天下再也没有人可阻止他僭越称号。于是王浚乘机妄称自己得了晋怀帝的密诏,在幽州设坛告类,布告天下,立秦王司马业为皇太子。

同时他还私自备置百官,列署征镇,以荀藩为太尉,琅邪王司马睿为大将军,王浚自领尚书令,以裴宪、枣崇为尚书,又安插自己手下亲信出任各个职位。

更离谱的是,王浚以父亲王沈表字为处道,认为是应了“当涂高”的预言,竟然有了不臣之心。如果其他人劝谏,不是被外调就是被诛杀。

同时王浚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和欲望在幽州大肆滥杀,王浚的种种行为已令天下士子愤怒;而同时因王浚为政苛暴,将吏又贪污残忍,对地方工事连连令人民苦不堪言,被逼逃到鲜卑领地,加上有旱灾和蝗祸,又失去了段部鲜卑的支持,使得内外离心,士卒疲弱。

王浚表面看似风光无限,其实已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只要稍稍有外力打击,幽州王王浚必然要陨落。可惜志得意满的王浚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些,而且羯人首领石勒已盯上他,这才是王浚最大的隐患所在。

自离开洛阳之后,石勒一直在考虑大军行止的战略问题。别看石勒是个奴隶出身,但为人却有勇有谋,并不是一纯粹莽夫,而且还懂得收揽士子之心,得到了谋士张宾的辅佐。

张宾可不是一般人,和日后的前秦王猛、北魏崔浩并称两晋十六国时期三大谋士。尽管之前张宾曾数次献奇策于石勒面前,但仍未完全得到石勒重用。如今他的机会来了,石勒内心的迷茫张宾完全看在眼里,眼下只是差一个表现的机会罢了。

此时石勒虽然有了争霸天下的野心,但限于自身见识不足,他并不能提出一个清晰明确的战略,来完成自己的梦想。为了确定今后的发展策略,石勒在许昌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

在此次会议上,张宾的才华得到完全施展,石勒也彻底的被其折服,随即就任命张宾担任他的首席谋士。

张宾为石勒提出了立足襄国、许昌等地,向北先吞并汲郡王弥部众,然后与刘琨、王浚会猎于冀州的战略。

“将军没有固定的立足点,虽然百战百胜却不能发展壮大,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江汉、江淮靠近江左,均不可作为据点。将军欲成霸业,据点非北方不可。关中、河东各有其主,将军则只有选择河北。”

石勒闻言大喜,却没料到其余众将竟然纷纷表示反对,右长史刁膺主张弃汉投靠琅琊王,并求扫平河朔以赎罪,等有了胜仗后再图他计。

石勒听后,气的嗷嗷叫,直言刁膺胆子太小。

此时张宾则趁机再进言:“邺地界于中原之要,晋必未肯即弃,在所苦争者。刘琨有段氏之助、王浚之援,必欲攻邺,倘彼以兵蹑我之后,胜败未可定也。今当舍此,先取罕城,以为聚粮之所,然后进兵北向,扫夺蓟、并。此桓文之略也。”

“且九州鼎沸,战争横起,游行羁旅之人,悉无定志,何能保全以制天下!夫得地者昌,失地者亡。今渤海襄国,皆赵之旧都,依山凭险,乃形胜之地,可与六国抗衡者也。今观刘永明甚不合于都督,久后必不相和。彼系汉之宗族,亦有勇略,为众所畏,当先预防其妒可也。”

第599章 美人间谍第511章 开春视察第570章 襄国欲和谈第517章 先缓一缓第131章 炒茶带来的风暴第70章 均田令第17章 青岛港第154章 大炼钢铁第246章 损失惨重的江左世家第389章 徐兖变局第137章 裴颖儿的麻烦第407章 军情如火第194章 拯救降兵第612章 再战漠北第1章 天显异象第9章 绝知此事要躬行第474章 张宾献计取淮南第587章 劝进风起第171章 祥瑞白鹿第260章 彷徨无助的段氏鲜卑第315章 纳妾是成功人士的象征第508章 鼓励生育第41章 裴颖儿的好意第152章 河北邵续第270章 擂鼓助威第381章 罗马人来了第580章 受封燕王第529章 成汉来使第531章 时光如梭第238章 会盟雁门关第420章 元帝登基第190章 洞房花烛第345章 薛氏强兵第265章 晋军渡河第88章 苏峻的打算第635章 世家的罪恶第17章 青岛港第645章 太宁二年第172章 祥瑞带来麻烦第568章 人心惶惶的襄国城第301章 西晋第一武技高手第334章 躁动的琅琊王第424章 宋祎北上第183章 大演习(上)第561章 不分胜负第366章 莫含的毒计第632章 逃亡燕国第211章 西征广宁第338章 总算没赔本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331章 实力碾压第453章 冬狩阅兵第375章 虽远必诛!第390章 蔡豹之死,群豪离心第155章 新式马刀、陌刀第192章 千里奔袭,军事奇迹第226章 谁赞成?谁反对?第70章 均田令第212章 大破乌丸第645章 太宁二年第159章 新任陌刀将第516章 河西世家的选择第674章 何去何从第127章 改土归流第627章 百年河患第326章 讨胡檄文!第208章 再添一良将第657章 诸佛有难第553章 谢艾之谋第8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第374章 被激怒的辽东军第213章 女将显威第107章 辽东会盟第440章 公主身份公开第61章 劝祖逖南撤第598章 吴蜀联合第380章 进驻马六甲第585章 祭祀炎黄第144章 玄菟郡(上)第673章 在途中第616章 北宫纯的计划第162章 青冀冲突第262章 势不可挡第567章 夔安投江东第595章 新的时代第501章 高僧佛图澄第8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第652章 西域使者!第439章 阴差阳错第343章 河东世家第129章 谋取东夷校尉之职第340章 整合政务(下)第35章 徐州新军第592章 王敦‘入朝’第57章 大捷后的影响第442章 两个夫人,艳福齐天第88章 苏峻的打算第460章 谢艾首秀第585章 祭祀炎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