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又添强敌

在西海(今青海湖)西面约七公里处有一座巨大城池——伏俟城,是吐谷浑人都城。

由于吐谷浑人并不擅长筑城,因此尽管吐谷浑人将伏俟城称之为王者之城,但其实伏俟城规模并不大。其城墙高只有两丈而已,根本无法与中原动辄五六丈的城池相提并论。

伏俟城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居住在城内的吐谷浑部落实力却不容小觑。

吐谷浑原是生活在白山黑水间的鲜卑部落,在经过千里跋涉、辗转迁徙后,才到了西海高原上定居下来。

经过慕容吐谷浑、吐延父子两代近十年努力,吐谷浑部落亦是西北首屈一指的胡族。其雄踞西海湖附近,整个部落有近三十多万人,拥有骑兵六万骑,同时还有不下数十万的羌人附属部落。

除此之外,吐谷浑部落还尽享丝绸之路南道繁华,每年吐谷浑人都会经西海湖南岸或北岸,过柴达木的德令哈、大柴旦、小柴旦,出当金山口,到达敦煌,汇入河西走廊道,再前往西域。

这条贸易线路为吐谷浑部落带来了无穷无尽之财富,为吐谷浑压服四周羌人部落,提供了强大助力。

这日,伏俟城内来了一位特殊客人,此人便是原凉州左司马阴元。当初阴元受索辅蛊惑想要割据敦煌自保,岂料一回到敦煌就受到兄长阴澹的责备,骂其目光短浅,欲将阴氏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阴氏因阴元失误被迫站到辽东对立面,但眼下阴澹后悔也晚了,只能暂时先见机行事。为了力保敦煌不失,阴澹以敦煌太守的名义,开始征召敦煌青壮入伍,同时积极寻找外援。

位于西海附近的吐谷浑部落以及敦煌西北的河西鲜卑都是阴澹极力争取的外援,为此他一方面派阴元到伏俟城拜见吐延,另一方面则派索辅北上结盟河西鲜卑。

阴元抵达伏俟城时,天空中正下着细雨,在雨雾中远远望去,静静地横卧在前方的伏俟城就像是吐谷浑王国盖在西海环湖草原上的一枚印章,让人悠然向往。

“哈哈哈,欢迎阴司马到我这王城内做客!”

对于阴元的到来,吐延十分高兴,眼下辽东军步步紧逼,先是招抚大量羌人以削弱吐谷浑发展潜力,如今又要全据凉州,试图将吐谷浑困在高原上自生自灭。

“吐延首领客气了,今日在下前来主要是商讨结盟一事。”

“嗯?结盟?”吐延显然没有料到阴元一开始就挑明了来意,颇有些手足无措。

“没错,眼下辽东军大大威胁到你我双方之利益,面对强敌你我双方当然得结盟,以此共抗辽东威胁。”

对于跟河西世家结盟一事,吐延并未冒然答应,而是摸着下巴仔细权衡利弊。对于来自辽东的威胁,吐延感同身受。

之前吐延敢一直拒绝辽东招抚,就是仰仗着高原地理。他非常清楚高原气候的厉害,别看辽东军在中原战无不胜,可对方一旦上了高原就会变成软脚虾不堪一击。

但最近吐延从一些隐秘渠道了解到,辽东一直在秘密训练一支可在高原上作战的骑兵队伍,其针对的目标不言自明。

眼下河西世家主动前来结盟,可以说解了吐延的燃眉之急。但吐延野心勃勃,并不满足一直困在西海高原上,他打算利用此次机会为部落谋取暴利。

“阴司马,与尔等结盟共抗辽东没有问题,但是在下还有一个小小要求。”

“哦?不知是什么要求?但讲无妨,在下洗耳恭听。”

“尔等世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抗辽东,无非不甘心交出手中的贸易权。而我之所以答应与你们结盟,自然也是为了保证部落利益不受侵害。因此事成之后,吐谷浑要占据丝绸贸易利润的三分之一。”

“哼!吐延首领,你难道不怕胃口太大,撑坏了肚子?”

阴元见吐延狮子大开口一下子怒了,他可是很清楚三分之一的利润有多大,怎会甘心拱手送与吐谷浑?

吐延好整以暇道:“呵呵,我想阴司马搞错了,眼下是你们有求于本首领,答不答应只需一句话,至于吐谷浑部落是否被撑坏,那就不劳阁下担忧了。”

“阴司马,说句不好听的。只要本首领蜗居在这高原上,辽东就算再强又能奈何我?”

“你!”阴元明知吐延在趁火打劫,他却毫无反制手段。正如吐延所说,眼下河西世家大大有求于吐谷浑,除了答应对方的条件外,他别无选择。

就在阴元忙着应付吐延时,索辅也在极力拉拢分布在敦煌以北的河西鲜卑易云等部落。

河西鲜卑是公元三世纪出现在河西走廊的一个鲜卑部落联盟,秃发部是它的核心,除此之外尚有乙弗、折掘、麦田、叠掘、车盖、意云诸部。

河西鲜卑曾经是西北很强大的一个势力,其部落大多分布在凉州极其附近地域。在西晋初年,河西鲜卑秃发部首领秃发树机能起兵叛乱,曾先后击败三位晋凉州刺史,一度攻占凉州大部,后来被马隆击杀,使得秃发部一蹶不振。

在秃发树机能死后,河西鲜卑其他部落则分布在凉州西北部休养生息。但河西鲜卑一直没有放弃入侵河西走廊的企图,后来当部落实力有所恢复之后,原秃发树机能部将若罗拔能再次举兵叛乱。

然而此次叛乱在张轨、宋配的打击下很快就烟消云散,连若罗拔能也死于非命。

之后河西鲜卑诸部落不得不远窜敦煌以北大漠深处定居,此次索辅北上就是希望说服河西鲜卑诸部落南下。

河西鲜卑果然比吐谷浑好忽悠,凭借索辅的三寸不烂之舌,鲜卑人轻易就答应了结盟。

……

“哈哈哈,欢迎正长到凉州来,之前我一直在向主公请调援军,却没想到主公把你给派来了。正长来得真是太及时了,我正为凉州局势担忧,这下某彻底放下心来。”

姑臧城下,北宫纯亲热地挽着刘遐的胳膊,热情地将其迎入城内。可以说刘遐部到来彻底改变了辽东军在凉州的不利态势,让北宫纯信心大增,恨不得立即挥师西进。

“怎么?莫非凉州战事有了新变化?”刘遐满脸惊讶道。

“嗯,正长有所不知,自河西世家在敦煌打出反旗,整个武威以西郡县几乎全都站到了世家一边,眼下辽东只能控制武威、西平两郡。”

“若仅仅只是世家造反,倒也没什么大不了,我等只需徐徐图之,早晚有平定叛乱的一天。然而某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河西世家竟敢勾结胡虏。眼下吐谷浑、河西鲜卑相继加入到叛乱联盟中,而叛乱世家也趁机打出凉州归凉州人治理的旗号,一时间吸引了无数人瞩目。”

闻言刘遐眼中射出一道骇人的凶光恨恨道:“哼!他们这是在找死!”

“独霸河西百年,已让河西世家变得目无余子,为了保住手中权势与利益,勾结胡虏又算的了什么?之前本都督迫于敌人势大,又担心后方不稳,才一直不曾主动发起进攻,眼下援军既已抵达,接下来我们要好好谋划一番了。”

“哦?不知北宫将军有何破敌妙策?”

“我打算进攻张掖,张掖乃河西重镇,一旦失守后方敦煌将屏障顿失。因此无论如何河西世家一定不会任由辽东军攻占张掖,其一定会集结重兵把守。辽东以进攻张掖为诱饵,吸引敌主力出现,只要能在张掖全歼敌人主力,敦煌将不战而降。”(。)

第443章 视察辽东第366章 莫含的毒计第185章 过年逼婚第674章 何去何从第511章 开春视察第235章 出兵代郡第133章 觐见琅琊王第325章 胡无人,汉道昌第658章 又见高僧第474章 张宾献计取淮南第470章 长城会盟(下)第475章 国葬第67章 再战胡骑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232章 代县榷场第618章 西出玉门关第555章 击杀麻秋第339章 整合政务(上)第482章 谢艾智破麻秋第147章 石勒夺冀州第545章 建邺城破第229章 出使拓跋第99章 辽东初印象第39章 王家新动作第463章 马踏弹汗山第145章 玄菟郡(下)第127章 改土归流第71章 世家的恐慌第462章 第二次河南之战第403章 愍帝之死第475章 国葬第656章 进退不得第394章 孤立宗室势力第600章 陈郡谢氏第228章 风起北疆第322章 拓跋崛起第222章 轰传天下第400章 石勒的应对第79章 参观船坊第4章 这也叫'好盐'第426章 宋祎初啼第138章 开府治事第248章 抵达建邺第311章 走向前台第211章 西征广宁第349章 水师陆战队第131章 炒茶带来的风暴第271章 致命一击第494章 欲修洛阳第583章 四州发展蓝图第327章 骑兵夺城第416章 入长安第566章 坑杀羯胡!第147章 石勒夺冀州第191章 王浚称帝,天下震动!第49章 野心家们都跳了出来!第76章 不甘心的世家豪强第600章 陈郡谢氏第58章 内忧外患第46章 永嘉之乱第246章 损失惨重的江左世家第291章 各方反应第583章 四州发展蓝图第26章 在徐州的第一笔交易第299章 崩溃的前兆第588章 成汉与江东第23章 南下徐州第445章 太子算个屁!第444章 红颜祸水第468章 漠南,我的漠南!第418章 隐士献策第268章 毛宝初上阵第59章 将离彭城第645章 太宁二年第4章 这也叫'好盐'第652章 西域使者!第279章 南守北打第310章 裴嶷说王家第666章 龟兹大捷第614章 蝗虫来了第99章 辽东初印象第435章 出巡之调查第130章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第585章 祭祀炎黄第28章 好消息?坏消息?第268章 毛宝初上阵第537章 双方备战第174章 靠着祥瑞升官第35章 徐州新军第295章 老而弥坚的梁芬第362章 为石勒编织的网第395章 宴会上的罗马人第39章 王家新动作第30章 打赌!第163章 回首青州第167章 出使并州第536章 风云骤起第675章 燕王归来!第664章 弩破胡骑第624章 汉中震动